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黏接剂对正畸托槽脱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京津釉质黏接剂与光固化复合树脂黏接剂对正畸托槽脱落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左右牙数对称的20例正畸固定矫治病例,通过随机排列表法将两种黏接剂分别用于左右两侧的托槽黏接,比较其在正畸治疗期间托槽脱落率的情况。结果使用京津釉质黏接剂黏接正畸托槽在治疗期间的脱落率与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黏接剂的托槽脱落率的差别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京津釉质黏接剂与光固化复合树脂黏接剂黏接托槽的稳定效果基本相同,在正畸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2.
重度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降低托槽脱落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正畸重度氟斑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的有效性 ,降低临床托槽的脱落率 .方法 :选择 1 7例 (共 32 4颗 )需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重度氟斑牙患者 ,按氟斑牙釉质表面处理方法的不同 ,随机分为氟斑牙直接黏接托槽组、氟斑牙表面磨除黏接托槽组、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 .每组牙经酸蚀和釉质表面处理后 ,每一牙面均黏接方丝弓托槽 ,观察托槽的脱落率 .结果 :氟斑牙直接黏接托槽组 ,氟斑牙表面磨除黏接托槽组 ,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 4 ,8和 1 2wk总脱落率分别为 74 .0 %、2 5 .9%和 1 .7% .经 χ2 检验 ,3个黏接组间托槽的脱落率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1 ) .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的疗效最佳 ,且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效果好于氟斑牙表面磨除黏接托槽组 ,氟斑牙表面磨除黏接托槽组效果好于氟斑牙直接黏接托槽组 .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贴面黏接托槽可有效降低氟斑牙正畸托槽的脱落率 ,是临床重度氟斑牙固定正畸矫治中的一种美观有效的新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在正畸托槽黏结应用中的长期效果。方法该院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正畸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正畸患者给予光固化复合树脂黏结托槽,对照组的正畸患者给予化学固化复合树脂黏结托槽。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材料和牙釉质之间抗剪黏结情况、牙釉质脱矿情况以及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托槽脱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材料和牙釉质之间抗剪黏结强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材料和牙釉质之间抗剪黏结强度高;观察组患者的牙釉质脱矿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牙釉质脱矿程度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的托槽脱落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托槽脱落情况好。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正畸托槽黏结中的长期效果好,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牙牙体缺损使用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前牙牙体缺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桩修复,对比两组治疗后修复效果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观察组牙体修复完整率、边缘适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出现牙体松脱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P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P水平显著增加,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牙体缺损修复材料使用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效果较传统金属桩好,患者牙体修复完整度及边缘适合度均较为理想,且无较多牙体松脱情况发生,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锁托槽矫治器在错[牙合]畸形患儿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该院行正畸治疗的90例错[牙合]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矫治器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金属托槽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托槽脱落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托槽脱落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龈沟液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患儿,可改善其牙周指数、降低托槽脱落率和龈沟液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传统金属托槽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6.
林少萍 《河北医学》2010,16(9):1072-1074
目的:观察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正畸直丝弓托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门诊正畸患者118例1838个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照组用京津釉质粘结剂,粘结直丝弓托槽,观察其粘结效果。结果:半年后复查,实验组托槽脱落率为11.9%,对照组托槽脱落率为11.4%。1年后复查实验组托槽脱落率为17.5%,对照组托槽脱落率16.5%。结论: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与京津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的稳定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光固化复合树脂具有充足的托槽放置时间,定位准确,使直丝弓托槽系统中所预置的数据特征能有效表达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流动复合树脂预防固定正畸牙釉质脱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光固化流动复合树脂封闭正畸托槽周边的牙釉质预防脱矿的疗效。方法 :对正畸患者实验组牙托槽周边的牙釉质进行光固化流动复合树脂封闭 ,对比正畸治疗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牙釉质脱矿程度的差异。同时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材料与离体牙牙釉质表面形成的粘接面。结果 :实验组牙釉质脱矿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光固化流动复合树脂与牙釉质表面形成的结合面内存在微小裂隙。结论 :光固化流动复合树脂封闭正畸托槽周边的牙釉质 ,能有效预防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  相似文献   

8.
牙面湿润方式对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牙面湿润方式对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择24颗离体恒磨牙,在牙体颊舌侧分别制备48个V类洞,随机分为4组.用不同的湿润方式处理酸蚀后的牙面.用Adper Single Bond2黏接剂,z250复合树脂常规充填固化,经温差循环(5℃~55℃)100次,亚甲蓝染色,双目显微镜下观察牙体剖面充填体与洞壁间龈牙合肇染料渗透情况.结果:4组间<牙合>壁微渗漏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组间龈壁微渗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75%乙醇再湿润组龈壁微渗漏明显低于吹干组(P<0.01).结论:以乙醇为溶剂的全酸蚀黏接系统,在湿黏接中的湿润方式以75%乙醇溶液棉球湿润洞壁微渗漏最少.  相似文献   

9.
肖勇福 《中外医疗》2016,(26):30-32
目的: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重度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牙体严重缺损(前牙)患者78例(130颗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桩核修复,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核桩修复,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率、治疗后复诊周期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牙体修复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较对照组23.1%低(P<0.05);观察组复诊周期(2.56±0.05)周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89.76±2.16)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牙体严重缺损效果较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氟保护剂在固定矫正牙齿治疗中预防牙釉质脱矿,寻找一种有效的降低正畸牙釉质脱矿发生的方法.方法:以44例固定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黏接托槽的牙分为左右两侧,左侧共307颗牙为实验组,右侧共307颗牙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按常规进行酸蚀黏接,而实验组牙面于黏接托槽时及黏接后6个月各涂氟保护剂1次.以正畸矫正前后白垩斑的检出率及托槽的脱落率对氟保护剂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牙釉质白垩斑的检出率及托槽的脱落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正畸治疗中预防和降低牙釉质脱矿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喷砂处理对脱落托槽与牙面粘结的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30颗,粘结新托槽并于1 h后去除.随机将前磨牙分为A、B、C 3组,每组10颗.A组采用喷砂法去除脱落托槽底板粘接剂后重新粘结,B组对脱落托槽采用简单清洗法处理后重新粘结;C组粘结新托槽.分别测量各组抗剪切强度并记录粘接剂残留指数.结果 A、B、C 3组的抗剪切强度分别为(15.91±6.69)、(9.42±3.49)和(19.32±4.31)MPa,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B组(P值均<0.01).结论 喷砂处理能增强脱落托槽与牙面粘结的抗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树脂桩修复牙冠缺损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杞县中医院行牙冠缺损修复的94例患者,根据修复方式分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镍铬合金铸造桩核联合镍铬烤瓷冠修复,观察组接受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树脂桩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及1 a后牙桩松动、脱落、根折及牙龈边缘着色、牙龈出血红肿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a后,两组牙桩松动、脱落、根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边缘着色、牙龈出血红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3.62%)高于对照组(7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树脂桩修复牙冠缺损的效果显著,且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造成托槽脱落原因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观察应用直接粘贴技术的口腔正畸患者187例,粘贴托槽3 292颗。记录托槽的脱落及处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托槽的脱落率:112~<15岁组中,男性(15.28%)高于女性(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18岁组中,男性(13.68%)高于女性(10.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岁组中,男性(6.60%)高于女性(5.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12~<15岁组、15~<18岁组与≥18岁组比较,前2组间托槽脱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2组分别与≥18岁组比较,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下颌牙位(15.06%)高于上颌牙位(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再次粘贴组(16.30%)高于首次粘贴组(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颌位、牙位及是否再次粘贴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正畸托槽的粘结效果,临床上必须重视这些相关因素,从而降低托槽的脱落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先天缺失牙治疗中应用牙体种植联合正畸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先天性缺失牙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行牙体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语言及咀嚼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56%(43/45)比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1.3)分比(7.4±1.4)分,(9.6±1.2)分比(7.1±1.1)分,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1/45)比13.3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先天性缺失牙患者,应用正畸联合种植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相关功能,且安全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纳米复合树脂与富士玻璃离子在后牙修复中满意率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过后牙修复治疗的200例患者(800颗患牙),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400颗患牙)。对照组用富士玻璃离子给予治疗,观察组则用纳米复合树脂材料予以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患牙修复情况。结果:运用相关材料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满意率是97%,有效率更是高达98%,对照组的满意率为90%,有效率为75%,观察组均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复合树脂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都要比富士玻璃离子的显著,而且纳米复合树脂的治疗还能大大降低后期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对比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托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正畸患者78例。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直丝托槽予以矫治,观察组使用自锁托槽予以矫治。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取得效果。结果对照组托槽脱落率为30.8%,观察组托槽脱落率为7.7%,两组患者托槽脱落率,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初期治疗阶段舒适度评分与治疗时间,发现观察组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时候,相对于传统直丝托槽,自锁托槽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降低托槽脱落率,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同时还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脉冲NdYAG激光去除陶瓷托槽的最佳技术参数.方法 利用激光照射去除陶瓷托槽的方法进行离体牙实验,依据激光照射的条件、所施加的外力及托槽表面涂剂的不同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 激光照射后可以显著降低陶瓷托槽的黏接强度,约降低48%,6组间的平均黏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激光照射后各组温度均升高,各组温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激光功率3 W照射时间2 s组髓腔温度只升高3.71 ℃、3.94 ℃(托槽涂黑),较其它两组低.③激光照射可以去除托槽及牙齿表面的黏接剂,其脱落时间与激光照射功率及表面涂剂有关.结论 脉冲NdYAG激光照射后可以显著降低陶瓷托槽的黏接强度.去除陶瓷托槽的最佳参数是激光功率3 W、照射时间2 s,NdYAG激光照射可以作为去除正畸陶瓷托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氟保护漆(FP)对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ED)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6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508颗牙)在牙面粘结托槽后涂抹FP,每3个月涂抹一次;而对照组34例(522颗牙)则不使用FP保护。矫治后6个月、12个月通过患者临床视诊和激光龋齿诊断仪(DD)检测评估患者的ED程度。结果两组术前的脱矿指(EDI)和DD检测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EDI分别为(0.045±0.032)和(0.087±0.053),对照组为(0.062±0.038)和(0.134±0.0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DD检测值分别为(4.19±0.76)和(5.53±0.78),对照组为(4.88±0.95)和(6.57±0.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脱矿检出率为5.5%(28/508),对照组为10.7%(56/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过程中使用FP对ED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是临床上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两种关闭拔牙间隙的方法进行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1年01月~2011年06月期间,诊治的40例拔牙正畸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颊侧镍钛丝拉簧)和观察组(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每组各20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出现托槽和舌侧扣脱落1例,托槽脱落2例,对照组出现托槽脱落4例.观察组纳入统计68个区,对照组纳入统计64个区.与对照组64个区每月关闭量为(0.81±0.03)相比,观察组68个区每月关闭量明显升高(0.99±0.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颊侧镍钛丝拉簧加舌侧弹性牵引,关闭拔牙间隙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邓丽蓉 《吉林医学》2014,(8):1580-1581
目的:对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牙周指数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牙错位正畸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传统组患者45例,进行传统托槽正畸治疗;改良组患者45例,进行改良自锁托槽治疗,对比两组方法对牙周指数的影响。结果:改良组患者治疗后牙周健康指数显著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因治疗干预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牙错位正畸患者应用改良自锁牙托槽正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牙周健康,增加舒适度和美观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是理想的牙错位正畸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