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续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目前临床应用者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一、适应证 本类药物适用于因产β-内酰胺酶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但不推荐用于对复方制剂中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感染和非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感染。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4:1)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15:1)对39株革兰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酰稳定的比较。以生物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抑酶保护率。结果表明:β-内酰胺酶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的相对水解率明显低于单纯使用哌拉西林(P<0.01)且优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P<0.05)。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4:1时,相对水解率与8:1相比又有显著降低(P<0.01),4:1明显优于8:1。说明他唑巴坦起到了增强哌拉西林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抑酶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肛周脓肿患者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药敏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38例肛周脓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肛周脓肿穿刺液培养检出肠杆菌科细菌的结果。结果557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464株(8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57株(33.8%);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54株(9.6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株(1.9%);奇异变形杆菌18株(3.2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株(5.6%)。大肠埃希菌敏感率大于80.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厄他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大于80.0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厄他培南、环丙沙星、氯霉素、美罗培南、庆大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奇异变形杆菌敏感率大于80.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厄他培南、氯霉素、美罗培南、庆大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结论治疗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肛周脓肿,经验使用抗菌药时,可选用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对于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高风险的患者,需考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可能,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重症感染时首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4.
头孢哌酮/三唑巴坦对临床分离产酶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头孢哌酮/三唑巴坦(8:1)对产酶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哌酮/三唑巴坦(8:1)复方制剂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并与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1:1)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进行比较。结果 头孢哌酮与三唑巴坦(8:1)复方制剂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头孢哌酮单用的体外抗菌活性,与头孢哌酮/舒巴坦(1:1)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的抗菌活性相似。结论 三唑巴坦增强了头孢哌酮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头孢哌酮/三唑巴坦(8:1)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的观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比较国产与进口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将336株实验菌株分别制成菌液,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27853。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各种药物的体外抑菌效果,并根据抗生素药物敏感的临界浓度计算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率。结果国产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肺炎克雷白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ESBLs+)]、肺炎克雷白菌(ESBLs-)、大肠埃希菌(ESBLs+)、大肠埃希菌(ESBLs-)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亦较好。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等药物相比,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体外抑菌效果最好。肠杆菌科细菌对国产与进口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率几乎无差异,国产与进口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相当。结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国产与进口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体外抑菌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国产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在下呼吸道腹腔胆道感染中进行随机对照观察,其中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另58例接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的下呼吸道、尿路、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败血症例系开放组。治疗下呼吸道、腹腔胆道等感染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为4.5g q8h静脉滴注,尿路、皮肤软组织感染为4.5g bid静脉滴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均为每次3.2g q8h静脉滴注。结果: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和腹腔胆道感染的疗效与对照药相仿,但其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优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P=0.02),细菌清除率两组相仿,两组中均无不良反应者。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包括治疗组和开放组)治疗上述感染的总有效率为92.0%(103/112),细菌清除率97.3%(103/1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112),分别为腹泻及ALT升高各1例。结论:国产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常见性细菌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其疗效较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相似或略优,安全性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相仿。  相似文献   

7.
对复方抗生素研发及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复方抗生素在国内上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开发的前提条件。我国目前有3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方的7种复方类抗生素。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钠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钠咀嚼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钠颗粒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钠ES-600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开发前提条件为:耐药的产β-内酰胺酶菌株引起的感染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耐药的产β-内酰胺酶菌株。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抗生素与酶抑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他唑巴坦(cefoperazone/tazobactam CFP/TAZR:1)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及抑酶增效作用。方法:以生物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及抑酶保护率,并与同类复方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CFP/SBT)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AZ)进行比较,结果:头孢哌酮/他唑巴坦(4:1配比)使单头孢哌酮水解率由100%降至16%,抑梅保护率由0%增至84.0%。头孢哌酮/他唑巴坦4:1时相对水解率16%低于同类复方制砂孢哌酮/舒巴坦1:21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它们分别为19.5%、18.8%,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哌酮/他唑巴坦4:1时的抑酶保护率84%高于同类复方制头孢哌酮/舒巴坦1:1,后者为80.5%,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厌氧菌标本来源、科室、年龄分布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经验性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所有合格标本中的厌氧菌,经VITEK2 compact ANC进行菌株鉴定,所有菌株使用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使用浓度梯度药敏实验方法检测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分离出厌氧菌260株,其中,厌氧消化链球菌94株(36.15%)、脆弱拟杆菌81株(31.15%)、艰难梭菌42株(16.15%)、普雷沃菌属16株(6.15%)、产气荚膜梭菌11株(4.23%);除艰难梭菌标本来源为粪便外,其他厌氧菌主要分离自脓液;分离厌氧菌最多的科室为产科、老年病科及血液科。药敏结果显示,79株厌氧菌的β-内酰胺酶试验阳性,阳性率为30.4%;脆弱拟杆菌β-内酰胺酶87.6%为阳性,产酶率最高。厌氧消化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100%敏感;脆弱拟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100%;艰难梭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100%;普雷沃菌属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100%;产气荚膜梭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敏感率100%。甲硝唑对所有菌株均保持很高的敏感性。结论 厌氧菌引起的临床感染常见,不同厌氧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不尽相同,临床医生可根据菌株的分布特征及药敏结果对厌氧菌感染进行更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黄美星  黄心宏  房榕 《海峡药学》2002,14(5):103-104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常规法分离鉴定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已高达85%以上;对喹喏酮类,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也高达58%-85%;对头孢类抗菌素的耐药率高于32%;耐药率低的分别是亚胺培南(0%)、头孢哌酮/舒巴坦(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占33%。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高度耐药性,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该菌抗感染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头孢哌酮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方法用PCR方法扩增62株临床分离菌TEM型及SHV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并对从65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及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分离提取的β-内酰胺酶进行等电点测定。结果62株临床分离菌PCR扩增结果表明,58.1%(36/62)对头孢哌酮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含有TEM型β-内酰胺酶;32.3%(20/62)含有SHV型β-内酰胺酶。65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等电点的测定结果表明36.9%(24/65)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一种β-内酰胺酶,29.2%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2种β-内酰胺酶,13.8%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3种β-内酰胺酶,10.7%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4种β-内酰胺酶,6.1%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5种β-内酰胺酶。6株铜绿假单胞菌产生1种β-内酰胺酶,1株铜绿假单胞菌产生2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介于4.95—9.36之间。72株临床分离菌共产生160种β-内酰胺酶。全部β-内酰胺酶能够水解头孢哌酮,而舒巴坦可以抑制酶的活性。β-内酰胺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1:1)的水解率与头孢他啶相似,但低于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5)和哌啦西林/三唑巴坦(1:8)的水解率。包括7株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72株产生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大部分对头孢哌酮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TEM型β-内酰胺酶,舒巴坦可以增强头孢哌酮对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产酶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刘德梦  胡文芝 《天津医药》2002,30(6):370-371
哌拉西林(PIP)-三唑巴坦(TAZ)是继氨苄西林-舒巴坦等之后的又一青霉素类复方制剂;三唑巴坦具有广谱抑制β-内酰胺酶作用,包括新超广谱酶和染色体介导的I类酶。哌拉西林与三唑巴坦按8:1组成的复方制剂,对产β-内酰胺酶的哌拉西林耐药细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本研究用国产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呼吸、泌尿系统感染131例,以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比较了国产哌拉西林/他佐巴坦及哌拉西林和其它联合制剂对656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与哌拉西林相比显示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粘质沙雷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MIC90是哌拉西林的MIC901/16~1/3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其他酶抑制剂联合制剂抗菌活性比较表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肠埃希氏菌、粘质沙雷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抗菌活性比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联合制剂强4~16倍。对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球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对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球菌以及淋病奈瑟氏球菌的MIC90与哌拉西林MIC90相似,但对表葡球菌、其他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的MIC90是哌拉西林的1/8,而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的抗菌活性较其他酶抑制剂联合制剂强4~16倍。对脆弱拟杆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MIC90是哌拉西林的1/8。  相似文献   

14.
病原菌质粒传递产生β-内酰胺酶,致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水解失活是病原菌对一些常见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方式。联合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以使这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明显提高。目前临床常用的复方制剂有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联合应用,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且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就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8,(2):215-219
目的:分析医院5大质控细菌耐药变化趋势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使用量,探讨两者间的量-效关系。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间医院8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使用量和临床分离的5大质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资料,通过8种药物的使用量计算出用药频度(DDDs/(100人·床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的量-效关系。结果:5大质控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耐药性各有不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使用量与大肠埃希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呈正相关(P<0.05);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使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对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呈负相关(P<0.05);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使用量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的耐药率呈正相关(P<0.05),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和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则对它们呈负相关(P<0.05);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使用量分别对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呈负相关(P<0.05)。结论:合理控制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细菌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儿科住院患者痰标本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离情况及药敏特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出肺炎克雷伯杆菌159株,其中产ESBLs菌95株,检出率为59.75%。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4.74%、47.37%、83.16%、16.84%和3.16%,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61.05%,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在儿科住院患者痰标本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较高,碳青霉烯类仍是针对产ESBLs菌株作用最强的一类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其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比较其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产生率,并比较近年来我院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用E—test法测定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感染灶分离的108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细菌产ESBLs的情况。结果 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抗菌活性最高,耐药率为16.7%;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ertapenem的耐药率为34.2%~49%;其它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60%~69.4%之间。筛选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的ESBLs产生菌24株,ESBLs检出率分别为44.4%和53%;亚胺培南对所有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ESBL株均较敏感。新型青霉烯类抗菌药物ertapenem(MK-0826)对收集的108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前下降,总耐药率为41.7%。七年资料相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由16.7%增至37%,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亦明显增高,由1998年的26.2%增高到2005年的49%,除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变化不大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较大。结论 亚胺培南对所分离的细菌均表现较高的敏感性。对ESBLs产生菌亦有较强的抗菌活性。7年来细菌对所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阿莫西林是氨苄西林的半合成羟基衍生物,其杀菌活性及肠道吸收情况均较氨苄西林好,且组织分布更广.替卡西林是一个非肠道抗生素,与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具有相似的广谱活性,且对铜绿假单胞菌也有作用,当今产β-内酰胺酶菌株日益广泛流行,影响了很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治疗大多数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众所周知,细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产生了能将β-内酰胺环水解,并使其转化为无活性衍生物的β-内酰胺酶.解决β-内酰胺酶引起耐药的主要方法,是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及tazobactam联用,制成耐β-内酰胺酶的合剂,在治疗由这类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中起到增效作用.克拉维酸盐对多种β-内酰胺酶都是一个强力的抑制剂,1997年Reading等报道克拉维酸  相似文献   

19.
E试验对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用E试验法对我院监护病房分离的200株革兰氏阴性杆进行13种抗菌剂的体外敏感度测定,同时用经典的试管双倍稀释法作比较,以评价E试验法在研究细菌耐药性方面的作用;进一步用头孢他啶/克拉维酸检测对头孢他啶MIC≥2μg/ml的菌株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产生菌。结果 药物的抑菌率分别是:亚胺培南91%,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均为82%,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头孢他啶76%,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各为66%和68%,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均为60%,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各为57%和58%,头孢呋新35%。E试验法和试管法的符合率为78.9%,但前者重复性更好。从80株对头孢他啶MIC≥2μg/ml的菌株中筛选出ESBL产生菌9株,主要出现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结论 亚胺培南有较高抑菌率,且对ESBL产生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在分别加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抗菌活性均有所提高,表明酶抑制剂的应用亦是对付产酶耐药菌的策略之一。E试验法在研究细菌耐药性的方法中具有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实验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Mohnarin 2006-2007年度报告: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国内84家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对待测菌株的抑菌圈直径,按CLSI 2007版分析结果。结果27种抗菌药物对于所研究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率依次为美罗培南(99.3%),亚胺培南(99.0%),头孢哌酮/舒巴坦(79.1%),阿米卡星(78.4%),哌拉西林/三唑巴坦(77.0%),头孢他啶(72.4%),呋喃妥因(70.8%),头孢吡肟(68.5%),头孢西丁(63.5%),氯霉素(60.0%),米诺环素(57.8%),氨曲南(56.1%),庆大霉素(50.3%),左氧氟沙星(48.8%),头孢噻肟(47.0%),头孢曲松(46.7%),头孢哌酮(45.1%),环丙沙星(43.7%),替卡西林/克拉维酸(43.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2.0%),头孢呋辛(39.3%),复方磺胺甲口恶唑(38.6%),四环素(37.1%),头孢唑林(34.2%),氨苄西林/舒巴坦(33.3%),哌拉西林(27.8%),氨苄西林(8.7%)。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发生率:大肠埃希菌(64.7%)高于克雷伯菌属(47%)和奇异变形菌(15.7%)。对于大肠埃希菌,敏感性在80%以上的药物除碳青霉烯类之外,还有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0.7%)、头孢哌酮/舒巴坦(80.1%)、阿米卡星(80.9%)和呋喃妥因(86.1%)。对于柠檬酸杆菌属,敏感性在80%以上的药物仅有碳青霉烯类,其它仅头孢哌酮/舒巴坦(76.5%)、头孢吡肟(74.8%)和阿米卡星(75.3%)抗菌活性稍好。对于肠杆菌属,敏感性在80%以上的药物仅有碳青霉烯类,其它药物除头孢哌酮/舒巴坦(71.6%)和头孢吡肟(70.4%)外,敏感性均在70%以下。结论碳青霉烯类仍是对肠杆菌科细菌最有效的一类抗菌药物。另外,对肠杆菌科细菌较为有效的抗菌药物还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及头孢吡肟。本研究中,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