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Tu Y  Qi Z  Yang P  Pan Y  Yu S  Du M  Li G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0,22(3):263-265
目的 建立人乙型肝炎病毒x(HBx)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 用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小鼠,用分子杂交法鉴定转基因小鼠HBx的整合与表达。结果 建立了人HBx的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经Southern杂交鉴定得到17只转基因首建鼠。逢肝脏提取总RNA进行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17只首建鼠肝脏中均有HBx表达。结论 为从整体水平研究慢性乙肝炎患者诱发肝癌的作用机制及HBx的反式激活作用机制提供了  相似文献   

2.
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各项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择6-8周龄的雌性裸鼠,收集人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裸鼠腹腔.分别于种植后第5 d、第15 d、第30 d断颈处死裸鼠,观察子宫内膜种植生长情况和组织形态学变化.对照组:同法置人人大网膜.结果:种植成功率可达100%.种植后第5 d见移植内膜与裸鼠盆、腹腔组织牢固粘附.光镜下见种植物与鼠间皮之间已出现新生的血管网,可见腺体,周围围绕着间质细胞.种植后第15 d见病灶与裸鼠组织呈融合状态,周围有血管生长,病灶呈实质性或囊肿样.光镜下见明显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血液供应丰富.种植后第30天病灶萎缩变小,局部粘连较重.光镜下见纤维化严重,腺细胞不完整.对照组植人的大网膜组织部分粘连于腹壁切口,其余游离存在,并逐渐萎缩、吸收.光镜下除炎性反应外.大网膜组织结构无改变.结论:采用人在位子宫内膜构建裸鼠内异症在体模型,移植后的内膜组织仍保持原有的组织形态和生化特征,便于对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新血管形成、激素和免疫应答等机理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此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费用低、操作简单,观察周期短,是一种较理想的内异症在体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方法:4只参加实验的裸鼠分戍2组,每组2只,分别用注射人子宫内膜碎屑液入裸鼠腹腔和手术将人子宫内膜组织块贴于裸鼠卵巢的方法建立模型,观察移植内膜的组织学、超微结构情况。结果:手术组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成功建立,光镜下见内膜细胞及间质生长,电镜下见丰富粗面内质网,线粒体丰富,纤维增生,提示内膜细胞生长活跃;注射组未能成功建立模型。结论:外科手术移植法是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子宫内膜异位症NOD-SCID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采用人在位子宫内膜及异位子宫内膜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获取人分泌晚期在位子宫内膜及人异位子宫内膜种植于NOD -SCID鼠腹部皮下 ,随机分成 4组 ,分别在 2、4、6、8周取出其皮下移植物行病理检查。结果  3 2只小鼠均存活 ,有 15只小鼠皮下在位内膜移植物经HE染色可见明显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成功率为 93 .75 %。而异位内膜移植物仅见到纤维结缔组织。结论 用人在位内膜建立NOD -SCID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成功率高 ,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EM)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实验组 :取EM和正常育龄妇女分泌晚期子宫内膜 ,剪碎 ,随机置入裸鼠盆腹腔 ,实验Ⅰ组切除卵巢 ,实验Ⅱ组不切除卵巢 ;对照组 :同法置入人大网膜。术后给雌激素支持。各组裸鼠分别于 5、10、15、2 0、2 5、3 0d脱颈椎处死 ,观察异位病灶生长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异位病灶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种植 5d即见异位病灶牢固粘附 ,主要发生在腹壁(56% )、膀胱旁脂肪 (2 1% )等部位 ,可见腺体细胞及散在间质细胞 ,时间越长 ,病灶与裸鼠组织融合越明显 ,盆腹腔粘连越重。用EM患者和正常育龄妇女内膜移植的异位病灶无差别 ,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的裸鼠所形成的异位病灶亦无差别 ,它们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未显示差别 ,多数呈弱表达。结论 裸鼠做为EM早期动物模型科学、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6.
来自厦门市同安肝癌高发区15例肝癌病人肝癌组织移植到SPF级BALB/cA裸小鼠身上,其中1例已成功地建株。移植瘤株(HHC_15)生长迅速,瘤体积倍增时间约120hHHC_15瘤株传代稳定,潜伏期短(17.6±1.30,至今已传21代。肿瘤接种成功率达93%,病理组织学观察,移植瘤和原发瘤相似,电镜检查发现移植瘤细胞具肝癌细胞特异的超微结构——发育不全毛细胆管。无论是皮下或常位(肝内)移植瘤都和原发瘤一样,持续分泌AFP.在移植后的3~6周内,瘤细胞分泌AFP量与瘤体大小呈正相关。细胞学研究表明HHC15细胞染色体组为非整倍体,染色体众数在110~134之间。应用特异的HBVDNA片段引物和PCR扩增方法,提示了瘤细胞基因组有HBVDNA的整合。人肝癌HHC15移植瘤株建立有助于厦门市同安肝癌高发区肝癌病变发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抗癌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ayw型)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建立遗传上稳定的、带有乙型肝炎病毒(HBV)ayw亚型的转基因小鼠品系。方法:通过对受精卵显微注射进行基因转移的途径制备转基因小鼠,以PCR-Southern杂产、ELISA、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分析所导入DNA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功能情况。结果:得到21只建立者小鼠,在它们的血清中检测到了HBsAG和HBeAg的存在,还在肝细胞中观察到了HBV样病毒颗粒。结论:HBV基因组DN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培育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建立可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HBx基因(adr亚型)转基因小鼠模型,以研究x基因的功能。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CMV启动子和HBx基因(adr亚型)开放阅读框(ORF)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x。该载体经Sal I限制性内切酶线性化后,琼脂糖电泳回收目的的片段,用原核显微注射法将其注射入雄原核,制备转基因小鼠。复合PCR法在基因组水平筛选HBx基因转基因小鼠founder;免疫组织化学法在蛋白水平检测X蛋白在这些小鼠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HB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x。经原核显微注射法将目的片段注射入受精卵雄原核后,出生并存活了11只新生鼠,经PCR检测后获得5只founder转基因小鼠,命名为C57-TgN(HBx)SMMU。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5只PCR阳性小鼠的肝细胞质中均有X蛋白的表达。将这5只转基因小鼠与正常同系异性小鼠交配,进行传代培育,复合PCR法筛选阳性转基因小鼠,目前已传至F4代。结论:本研究成功地产生了稳定遗传HBx基因并表达X蛋白的转基因小鼠C57-TgN(HBx)SMMU,它将有利于体内研究HBx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种植模型,探讨荧光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的方法。方法将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小鼠的子宫内膜剪碎后,注射入C57BL/6小鼠的腹腔,喂养含17-β-雌二醇的无菌水,3周后剖检小鼠,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观察腹腔的绿色荧光,并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移植转GFP基因小鼠子宫内膜的C57/BLC57BL/6小鼠的腹腔内存在绿色荧光,且免疫组化证实该异位内膜组织中表达GFP,而对照组均阴性。结论转GFP基因小鼠子宫内膜模型可清晰地显示异位内膜病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ayw亚型)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采用受精卵显微注射的方法制备转基因小鼠,以PCR、免疫组化和H-E染色法分析导入基因在小鼠基因组中的整合,肝脏中的表达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得到6只基因组中整合了核心抗原基因的首建者(founder)小鼠,其中1只在肝细胞核和胞浆均有HBcAg的表达。将肝脏中表达的小鼠继续传代,F1代10只小鼠中的4只小鼠肝细胞有HBcAg的表达。结论:建立了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转基因小鼠,核心抗原基因能够在小鼠肝脏中表达,并且可以遗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原细胞介导法制备乙肝病毒X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乙肝病毒X基因表达载体pcDNA3-X;应用微量注射针将脂质体包裹的pcDNA3-X表达载体直接注入C57BL/6N雄性小鼠睾丸的曲细精管内,于第一次注射后6周,与雌鼠交配,用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仔鼠基因组中的外源DNA和肝组织中表达的pX蛋白。结果: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并且X基因在Hela细胞中表达;共产仔鼠16只,其中1只为阳性仔鼠,阳性率为6.25%。结论:初步证明用精原干细胞介导法制备X基因转基因小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将源于尸体、20~28周胎儿及甲状旁腺腺瘤的人甲状旁腺组织移植于88只Balb/C裸鼠的双肾被膜下,30、60、90、120、150d后取出,分析其组织结构和内分泌功能改变。结果表明:三种人甲状旁腺组织均可在裸鼠体内存活100d以上,并保持一定的分泌功能。同时对三种供体人甲状旁腺组织裸鼠过渡后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孙俊杰 《医学综述》2012,18(7):979-98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一直是困扰妇科医师的难题。由于伦理学问题,不能直接在人体上进行实验研究,更不能反复地进行有创性检查监测疾病的进展,限制了EMs的研究。裸鼠模型是EMs理想的动物模型,能够准确地再现疾病的特点,并能反映疾病的发展变化,尤其在研究血管形成等因素在EMs中的作用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应用方面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系统性表达人载脂蛋白C3(APOC3)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方法将人APOC3基因插入系统性表达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人APOC3转基因C57BL/6J小鼠。并利用特异引物PCR法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Western blot检测基因表达水平,血生化分析检测不同月龄转基因小鼠与同龄野生型小鼠的血脂指标,脂肪染色观察肝脏脂肪水平。结果建立了高表达人APOC3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品系;转入的人APOC3基因在血液、肝脏、小肠、肌肉、心脏、肾脏、脾脏中均有明显表达;不同月龄转基因小鼠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同龄野生型小鼠;转基因小鼠的肝脏脂肪含量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系统性表达人APOC3基因的转基因小鼠表现高脂血症表型,可以作为高血脂以及高血脂相关的心血管病的工具动物。  相似文献   

15.
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 ,并探讨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 MCF- 7人乳腺癌细胞株 ,接种于 2 0只裸小鼠右侧胸壁乳垫下 ,移植细胞总数为 1× 10 6 /只。观察肿块生长情况 ,至 90天处死荷瘤鼠 ,切除肿块作病理切片 ,角蛋白19( KT19) m RNA、雌激素受体 ( ER)检测。结果 :接种后第 10天在接种部位可见结节 ,肿瘤移植成功率 (成瘤率 )为 95 %( 19/2 0 )。切除肿块平均直径为 ( 14± 3 ) mm,平均重量为 1.4 g,病理学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 ,RT- PCR检测表达人角蛋白 19( KT19)、ER阳性。结论 :该方法建立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 ,成功率高 ,肿瘤可部分保持人乳腺癌生物学特性 ,为研究人乳腺癌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6.
裸鼠人绿色荧光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荧光体外与在体模型的具体方法。【方法】 采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Ad-eGFP)分别转染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细胞转染注射法,即方法1)和子宫内膜组织块(组织转染注射法,即方法2),比较两种体外转染的差异;然后采用方法1将绿色荧光腺病毒转染后的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注入裸鼠皮下形成荧光病灶,并且与方法2相比较,观察直至建模后25 d,计算病灶荧光成模率与病灶荧光存在时间,并给予组织鉴定。【结果】 方法1与2建模后5 d两种方法病灶荧光阳性率分别达88.9%和22.2%, P = 0.015;病灶体外荧光存在时间分别为(12 ± 8) d与(7 ± 4) d。病理组织学HE染色和免疫荧光共同鉴定显示病灶来源于人子宫内膜。 【结论】 应用Ad-eGFP 转染后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混悬液注射可成功建立裸鼠皮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活体荧光观察模型,同时方法成模率高,体外荧光存在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简便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并探讨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雌激素受体阴性的MDA-MB-231和SK-BR-3人乳腺癌细胞株,分别接种于10只裸鼠左侧腋窝皮下,移植细胞总数为1 x 107/只.观察肿块生长情况,第42天处死荷瘤鼠,切除肿块作病理切片.结果 MDA-MB-231接种后第5d在接种部位可见结节,成瘤率为90% (9/10),接种42 d肿瘤体积426.6±333.8,瘤重0.417±0.276,病理学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SK-BR -3接种后第11天在接种部位可见结节,成瘤率为80%(8/10),接种42 d肿瘤体积357.5±246,瘤重0.325±0.167,病理学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 该方法建立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皮下移植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成功率较高,肿瘤可部分保持人乳腺癌生物学特性,为研究人乳腺癌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