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化痰、止咳、平喘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及呼吸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生存质量、脉氧饱和度、年急性发病次数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配合呼吸训练可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年急性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方法:收集6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及家庭氧疗等常规治疗,气促严重可配合口服多索茶碱片或(和)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急性加重的次数和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肺功能均改善,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贴敷1个三伏(初伏、中伏、末伏)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2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 MRC)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m MRC评分及CA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减少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提高COPD患者的活动耐受力,改善其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7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35例。西医治疗组患者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和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和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30 s坐立次数改善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动脉血气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的影响,探索冬病夏治门诊可行的程序化护理模式。方法:符合条件的COPD患者根据治疗与护理干预情况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由冬病夏治门诊医生和专职护师预约施行三伏天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并进行COPD防治宣教和护理干预,对照组70例为同期自行前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的患者。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1年及次年COPD急性发作次数,并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及治疗耐受情况。结果:治疗开始前1年两组患者COPD急性发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依从性较好,无脱落及出现治疗不耐受病例,对照组脱落12例,发生治疗不耐受5例;治疗后次年两组患者COPD急性发作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可减少COPD患者急性发病频次,在冬病夏治门诊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避免了部分患者因敷贴局部反应等不能耐受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双盲对比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沙丁胺醇喷雾剂吸入及特布他林口服联合中药穴位敷贴(中药采用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射干等),敷贴天突、膻中、大椎、定喘等穴;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沙丁胺醇喷雾剂联合特布他林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发病次数及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冬病夏治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作间隔及缓解症状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9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30例,治愈5例,显效8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76.7%。经Ridit分析,P0.05,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可以控制疾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物贴敷联合药物离子导入"冬病夏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冬病夏治"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给予药物贴敷联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治疗后1年内观察症状变化及统计住院次数,用SPSS13.0软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后,减少了住院次数,发作次数,减轻了发作时的临床症状。两组疗效明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药物贴敷联合药物离子导入"冬病夏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单一药物贴敷更为显著,临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简版:目的:研究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肺肾两虚证小儿哮喘缓解期的长期随访疗效。方法:将92例肺肾两虚证小儿哮喘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均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连续3年给予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每年贴敷治疗后评价患者肺功能情况、中医症候积分,记录年发作次数,评价3年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4月期间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FVC、PEF)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COPD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相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加味补中益气汤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血气分析和血中PDGF-BB的影响。方法: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对照组予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中医组以口服加味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FEV1/预计值%、FEV1/FVC%,PaO2、PaCO2、血中PDGF-BB浓度。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93.3%,高于西医对照组(70.0%)(P<0.05);治疗后FEV1/预计值%,FEV1/FVC%,PaO2,PaCO2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西医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中PDGF-BB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中医组治疗后血中PDGF-BB含量明显下降,与西医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能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通气功能、血气指标,降低血中PDGF-BB浓度,抑制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中医综治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等。结果:中医综治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4.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中医综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程度和肺通气功能指标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咳嗽、咳痰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提高肺部通气功能,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内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中度以上AECOPD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安全性指标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开始后6个月期间,AECOPD次数、中度以上AECOPD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开始后6个月期间的AECOPD次数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咳嗽、胸闷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开始后6个月SGRQ的症状、影响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仅SGRQ的影响评分有所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尤其是FEV,均无明显好转(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能减少COPD稳定期AECOPD次数,改善咳嗽、胸闷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穴位贴敷联合督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督灸治疗慢型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督灸治疗,共治疗4个月。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VC、FEV1、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督灸治疗COP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余燕玲  尚莉丽 《光明中医》2011,26(5):978-981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将200例缓解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基础疗法上加用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达85.0%,显著优于对照(P〈0.01),复发率明显减低。结论三伏中药穴位敷贴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伏九"穴位贴敷配合辨证论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临床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人,采用穴位贴敷配合辨证论治治疗,对照组31人,采用常规穴位贴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辨证论治较常规穴位贴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稳定期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及在稳定期COPD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冬病夏治("温阳抗寒敷贴方"穴位敷贴+"喘可治"穴位注射),2次/周,12次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6个月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肺功能、急性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咳、痰、喘、中医证候总积分、日常生活、焦虑心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咳、痰、喘、闷、中医证候总积分、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症、焦虑心理、生存质量总积分、FEV1/pre、FEV1/FV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胸闷、FEV1/pre、FEV1/FVC较治疗前显著加重或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急性发作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特色治疗具改善COPD患者气道通气功能效应,可能延缓或阻止COPD气道通气功能进行性下降;能减少COPD患者急性加重效应,改善COPD患者生存质量,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中医穴位注射联合清金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穴位注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清金化痰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热持续时间、中医证候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呼吸困难评分、IL-6和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水平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显著较对照组患者减少,中医证候评分、CPIS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的数值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IL-6和CRP炎症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的2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均增高,但实验组患者增高更为明显(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较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显著高(P<0.05).结论 中医穴位注射联合清金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能够显著降低发热持续时间、中医证候评分、CPIS评分、呼吸困难评分、IL-6和CRP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穴位埋线对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检测反应机体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咳嗽、胸闷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上升、CD8减低,免疫指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能改善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