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陕西省近两年来,重视加强了中医队伍的建设.在做好给老中医配备助手和带徒等工作基础上,对一批有真才实学和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晋升了技术职称. 经过考核批准,全省有4名中医药人员晋升为研究员、副研究员,有12名中医晋升为副教授,有9名中医晋升为中医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还有343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医师晋升为中医主治医师和讲师.  相似文献   

2.
张伟  孙彩青  丁文杰 《光明中医》2010,25(12):2289-2289
<正>[本刊讯]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医院近日举办"名中医师带徒"拜师仪式,15名有志于研究和继承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的医师向省、市、区级名中医拜师学医。该院"名中医师带徒"计划学习期为3年,师徒需共同制定每年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医临床医学,发展中医药事业,造就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有较高社会名望的新一代名中医,我省开展了名中医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4.
胡永盛教授是吉林省名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60余年,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导师.擅长治疗各种内科杂病,临床经验颇丰.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中医对心力衰竭(心衰)的认识过程,探讨了该病名最早提出者及其病机、治法,认为中医对于现代心衰也以心衰名之为妥.因心衰一词,即使从中医的角度而言,亦能较好地揭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病机及转归预后,且易为中医、西医学术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名中医宋康教授治疗咳嗽、哮证、肺痿等三种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进一步阐述名中医的临证思维和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7.
我院是一所具有880张床位的综合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业务科室设置齐全,有专门的急诊科和ICU病房,承担着大量的急诊抢救任务.我院中医科设门诊、病房(20张床),中药房、中医实验室.现有中医教授2名、副教授6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2名、护士6名,担负着中医医疗科研教学任务.为了继承发扬我国传统医药学,更好地为防病治病服务,我科从70年代开始研究中药剂型改革,探索中医药治疗急症方法.1983年全国中医急症工作会议确定我障为卫生部中医急症厥脱证协作组(现为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厥脱急症协作组)成据会议精神,我们制订了规划,充分利用 有技术设备条件,开展中医急症的医疗、学工作,并获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护理人员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调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岗的护理人员206名,采用中医综合诊断系统进行中医体质测评。结果:206名护理人员的中医体质为:平和质56名(27. 18%)、阳虚质73名(35. 44%)、气郁质25名(12. 14%)、血瘀质14名(6. 80%)、痰湿质11名(5. 34%)、湿热质9名(4. 37%)、气虚质8名(3. 87%)、特禀质5名(2. 43%)、阴虚质5名(2. 43%),其中偏颇体质占72. 82%。不同年龄段的中医体质中以30~40岁和50岁以上年龄段的偏颇体质占比较高,分别为88. 46%和92. 16%,分别与20~30岁、40~50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的中医体质中,外科、儿科的护理人员偏颇质较高,与内科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我院护理人员偏颇体质占比高,这与护理人员的年龄、工作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需重视护理人员的体质状况,应根据护理人员体质偏颇的情况制定相应对策,改善护理人员的体质。  相似文献   

9.
王文辉 《新中医》2008,40(7):11-11
刘石坚是东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3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尤擅长治疗老年喘证,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0.
钟友鸣主任中医师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专委、乐山市中医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1.
李文艳 《河北中医》2002,24(4):258-259
王自立,中医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内科学会主任委员,<甘肃中医>杂志主编,全国第一批500名名老中医专家.临证工作40余年,集名家之长,纳各家精髓,融会贯通,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医研究院2006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经开始。计划招收硕士生100名,其中中医基础理论8名、中医医史文献9名、中医内科学13名、中医外科学2名、中医骨伤科学4名、中医儿科学1名、中医五官科学1名、针灸推拿学5名、中西医结合基础12名、中西医结合临床21名、中药学15名、情报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2月—2020年7月分配至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内设的肛肠科、周围血管科、皮肤科、乳腺科轮转规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48名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实验组)24名和传统教学组(对照组)24名.实习结束后,比较2组的中医外科学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  相似文献   

14.
彭君梅  林怡  肖宁 《天津中医药》2009,26(5):410-412
弄清剂型的源流及剂型与剂名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中医方剂内容,也有利于中医方剂名的规范.同时,研究中医语词的确切含义可为字典、辞书的补遗提供材料.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以"煎"为剂名的方剂进行地毯式搜索,不仅发现煎剂曾经是煎膏、煎丸、煎汁、汤剂等不同剂型的代称,而且初步考察出这剂型的历史嬗变情况.  相似文献   

15.
钟友鸣老师从事骨伤临床50余年,现任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钟友鸣老师是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专委、乐山市中医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笔者有幸多年跟随钟友鸣老师学习,现付上学习心得一篇.  相似文献   

16.
介绍湖南省名中医、<中医眼科全书>主编肖国士教授创立眼科八证理论治疗眼病的经验,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吕明安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2):2185-2187
张杰,男,1946年生.主任医师、全国著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国家级名中医)、省中医跨世纪人才学科带头人导师.中医学徒出身,学有渊源.  相似文献   

18.
金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758-1759
吴良村,浙江温州人,196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医疗系(六年制),并分配到浙江省中医院(即附属医院)至今,曾任医院党委书记、肿瘤科主任.系主任医师、教授、浙江省名中医、国家级名中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博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19.
张良英教授,国家级名中医,云南省荣誉名中医,云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第四批和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对妇科血证、不孕症有较深的研究.治疗妇科癓瘕(肿瘤、包块)、妇科炎症、产后发热等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侍诊老师多年,现将老师诊治不孕症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卢集森医师是广州市荔湾区名中,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事业40余年.自幼随父亲"久热圣手"卢仲良习医;后随广东省名老中医胡肇基、陈东学习,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侍其左右,聆听教诲,收益颇多.今择其医案3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