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施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后者维持常规护理,观察时间为6个月;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后分别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测评。结果共有98例完成了研究。两组在实施干预前SANS、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不明显(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两组SANS、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整体护理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施行CBT,疗程均为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QLS总分及心理社会、动力/精力、症状/副反应分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干预后研究组上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干预后GSE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干预后研究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BT结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团体心理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抗精神病药治疗大部分阳性症状消失的120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对照且参加一般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BPRS、SAN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SDSS 4项因子分研究组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BPRS、SANS总分及SDSS4项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喹硫平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200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分别使用喹硫平和奋乃静治疗1年,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时评定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观察康复疗效.结果 研究周期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3.33%)与对照组(79.7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两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与基线时比较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SDSS评分与基线时比较显著降低(P<0.05,P<0.01);研究组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 喹硫平能改善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有较好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辅助音乐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各40例。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价患者康复效果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BPRS、SAPS、SANS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BPRS和SAPS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BPRS、SAPS、SANS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NOSIE总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音乐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兴趣和改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会技能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男女治疗病房各1作为研究组,共入组78名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再随机抽取男女治疗病房各1作为对照组,共入组66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患者接受进行为期12周的社会技能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及训练12周后对两组使用SANS及NOSIE量表进行精神症状评定。结果研究组在康复训练后SANS总分、各综合得分及NOSIE各因子得分无论是自身前后比较还是与对照组比较,得分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社会技能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激励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4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研究组患者在药物干预的基础上以激励模式干预2年,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药物干预.入组时和入组后每3个月使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疾病严重程度,以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结果 研究结束时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比入组时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入组时比较,研究结束时研究组PSP总分显著升高,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束时研究组PSP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励模式能够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与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 ~ 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在入组时及干预后第4、8周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干预后8周末的ADL评分均高于入组时(P<0.05),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8周末SDSS评分低于入组时(P<0.05);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美金刚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6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两组在服用原有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美金刚治疗,对照组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8周及12周时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及SAN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或P<0.01). 结论:氯氮平联合美金刚治疗与单用氯氮平相比,可显著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职业劳动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42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1例,共脱落15例.两组患者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参加简单工娱治疗,研究组增加职业劳动技能训练项目.实验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 — 74)评估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入组时NOSIE、PANSS、GQOLI — 74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时NOSIE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及病情总估计分值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QOLI评分中心理功能、社会功能2个功能维度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职业劳动技能训练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齐拉西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对照组(单用齐拉西酮治疗),各43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两组的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2周末起研究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2周末起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SANS总分、情感平淡、注意障碍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齐拉西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音乐节奏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对社会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在原来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无错化学习模式的音乐节奏训练3个月。对照组在原来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普通工娱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后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反应缺乏因子、激活因子及抑郁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仅PANSS阴性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反应缺乏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PSP总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PSP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节奏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普通工娱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园农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185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残留期113例,衰退期72例)随机分为残留期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衰退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进行系统的院外开放式园农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院内封闭式传统工娱康复治疗。疗程10个月。于康复治疗前、治疗5个月和10个月时分别进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结果:残留期治疗组治疗后社会功能有显著改善,SSPI评分在治疗前、治疗5个月和10个月时分别为(16.3±4.9)分、(18.3±5.2)分和(19.6±5.7)分(P〈0.05或P〈0.01);而残留期对照组治疗后社会功能无改善,SSPI评分分别为(15.9±5.2)分、(16.1±4.9)分和(16.3±6.1)分(P均〉0.05)。衰退期治疗组治疗后社会功能有一定的改善,SSPI评分分别为(12.5±4.3)分、(12.9±5.2)分和(14.9±5.3)分(P〈0.05),而衰退期对照组治疗后社会功能无改善,SSPI评分分别为(12.2±5.2)分、(12.2±5.8)分和(12.4±4.9)分(P均〉0.05)。结论:园农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有良好的效果,其中残留期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较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医院内职业康复对精神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估医院内职业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83例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康复组病例施行医院内职业康复,在治疗前、后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评估。疗程6个月。结果:康复组BRPS总分及缺乏活力和思维障碍两个因子的减分值显著大于对照组;SAPS总分减分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康复组SANS总分及其各因子分的减分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康复组NOSIE-30总分及社会兴趣因子的减分值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医院内职业康复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有助于改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5.
慢性精神分裂症院内职业康复18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随访职业康复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及病情转归规律,寻找能有效改善无家可归的民政精神病患者的院内康复途径。方法对62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安排缝纫、纺织机电、织袜、做花圈、绿化、洗衣、理发等职业工作,并进行18年的追踪观察;同时与50例未参加职业康复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由两名主治医师对所有患者分别于人组前及第5年、10年、18年用SDSS、IPROS和BPRS各评定一次。结果基线时职业组IPROS分值比对照组分值低5.89,随访18年时职业组比对照组高55.34。基线时职业组SDSS2.80±0.59,对照组3.02±1.15(t=1.26,P〉0.05),终点时分别为3.38±0.65,2.39±1.15(t=5.01,P〈0.001)。疾病的复发次数及用药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职业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社会功能,改善残疾程度,稳定病情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研究组)和利培酮组(对照组),每组34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第4、8周末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0.6%,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失眠,且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口干、静坐不能、肌强直、体质量增加、泌乳、月经异常、血糖升高不良反应方面多于研究组(P〈0.05,P〈0.01)。治疗后第8周末与治疗前比较两组GQOLI-74总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小,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观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8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疗程为5d的内观治疗联合28 d的舍曲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4周的舍曲林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5d、28 d后两组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8 d后两组HAMD-17评分均较同组治疗5d后评分降低(P<0.01).治疗5d、28 d后两组社会适应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研究组社会适应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8 d后两组社会适应量表评分均较同组治疗5d后评分升高(P<0.01).结论 内观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能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并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育龄期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6例育龄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用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用喹硫平治疗,共观察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8.57%和75.00%,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00,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治疗第2、4、6、8周末的PANSS总分及各个因子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头昏和头晕、体质量增加、月经改变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不影响患者的体质量和月经,是治疗育龄期女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