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防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常规接受中西医结合预防疗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综合疗法,对照组发生肠麻痹则加用中医疗法。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肠麻痹发生率情况及对照组接受中医治疗前后肠麻痹疗效情况。结果:肠麻痹发生率治疗组为6.1%,对照组为37.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肠麻痹患者经过3d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9%;治疗组呕吐、呃逆消失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和排便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肠麻痹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需行修补术的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程、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预后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所用手术平均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值、使用镇痛药患者的比例、术后恢复肠蠕动平均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平均时间较之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优势(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承受痛苦小、术后恢复快、预后好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结合艾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2013年10月普外科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其基础上予舒适护理结合艾灸,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舒适度评分以及患者满意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护理后,治疗组患者术后胃肠恢复情况及其舒适度计分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满意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而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结合艾灸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术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自身舒适度及对护理技术的满意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继续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腑热奄包对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5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处理联合热水袋热敷腹部,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予以通腑热奄包敷腹部。结果:腹胀消除、肛门恢复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结论:通腑热奄包可明显缩短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施以开腹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手术,观察组施以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面小、并发症少、易恢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行胃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动力恢复及血中胃动素(MTI)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梅州市大埔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确诊为胃肠溃疡导致胃肠穿孔并已行穿孔修补术患者94例,根据其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传统开腹组43例和腹腔镜组5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中MTL、VIP水平的变化,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血清中MTI、VIP水平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对胃肠穿孔的患者行修补术对患者MTL、VIP这指标影响较小,且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指标较优,说明腹腔镜下行穿孔修补术对胃肠消化功能影响小于传统开腹手术,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疗效。方法:5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两组均常规手术、清洗及引流,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穴位针刺及腹腔灌洗。观察术后胃肠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胃肠减压解除时间、住院治疗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可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住院治疗天数、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箱灸治疗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162例随机分为2组各8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箱灸护理,观察2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应用艾箱灸能减轻临床相关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缝合修补术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收治的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组采用单纯缝合修补术,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等手术相关指标,并随访六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治疗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肠蠕动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杨芮  沈玉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7):162-163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修补术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到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确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开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都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结果:两组手术患者都治疗成功,治疗组无中转开腹。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修补术者也是安全、可行的,但是要加强术前准备与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复方三白散、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3年总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痛苦,提高非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与分析手术联合中药粘连松解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3例、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于手术基础上加用中药粘连松解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和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经1~4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6.06%(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6/32)(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粘连松解汤口服治疗,其可加速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3.
李泓 《西部中医药》2010,23(5):25-2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56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2组均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1剂/d,水煎分服。2组患者均以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8.57%,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显效率为56.82%,有效率79.57%,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治疗时间等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并可缩短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症状完全消失及治疗时间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舒适护理对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舒适护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98.08%,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00%、8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非常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加快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施以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疗法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9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1h脐部外敷中药,比较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中药敷脐疗法有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源性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直肠癌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1年1月~2012年8月,直肠癌术后肠麻痹的患者12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同时采用禁食、静脉输液、维生索和乌司他吲等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中医方法治疗,包括针灸,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加用常规生理盐水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劂功能恢复的时间和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排气、排便时间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直肠癌术后肠麻痹,可以缩短肠蠕动恢复时间,减少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60给予外科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中药热敷。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P<0.01,2P<0.01,3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敷能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优于术后常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78 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8 例,治疗组 40 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胃管注入及灌肠治疗,3 d 为 1 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82.50% ,对照组有效率为 73.68%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柴芩承气汤加减灌肠联合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以126例急性胰腺炎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B、C 3个组,A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使用柴芩承气汤加减灌肠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氧氯普胺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三组患者肠麻痹解除时间、住院治疗天数及预后情况。结果:B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治疗天数明显短于A组,入院后第7天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A组,没有中转手术和死亡患者,A、B两组间比较,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组肠鸣音恢复时间(32.6±3.9)h,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治疗天数明显短于B组,入院第3天和第7天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C组出现感染等并发症3例,B、C两组间比较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中转手术率及死亡率3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柴芩承气汤中药灌肠对肠麻痹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在中药灌肠的基础上再配合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够进一步提高灌肠的治疗效果,起效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强的松片、注射VitB1,VitB12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按摩疗法综合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按摩效果更为显著,临床的针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经济实用,几乎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