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NPE患儿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全部患儿予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治疗,呼吸方式为间歇正压呼吸方式(IPP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结果:12例患儿肺水肿好转,其中10例患儿成功拔管病情好转,2例进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治疗;另有4例病情进展迅速于入院后3~17 h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NP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降低死亡率,PEEP是使用呼吸机治疗NPE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43例NPE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并对监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组病人经GOS预后分级:Ⅴ级9例;IV级7例;Ⅰ-Ⅲ级8例;死亡19例,病死率44.2%。发生NPE时,患者心率、呼吸加快,血压显著升高,动脉氧分压(PaO2)显著下降。结论 NPE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死亡率高,积极了解NPE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的诊治方法,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2例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儿经治疗后,痊愈4例,伤残3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小儿NPE病死率的关键.加强对NPE高危患儿的监护,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取降低颅内压、呼吸支持、改善血液动力学等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儿NPE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郑斌斌 《海南医学》2010,21(17):44-4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的发病情况以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NPE患者的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气分析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NPE以蛛网膜下腔出血(49.2%)最多见,其次为脑出血(29.2%)。全部病例均有较严重的意识障碍,所有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小于300,病死率为53.8%。结论神经源性肺水肿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最多见。对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突发的呼吸困难,氧合指数小于300,应考虑并发NPE。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重症脑血管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重症脑血管病合并NPE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卡络磺钠+标准治疗组和标准治疗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天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炎性反应指标的变化。结果 卡络磺钠治疗组撤机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病死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天和第8天时,治疗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天时,治疗组患者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NE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8天时,治疗组患者的CRP、WBC、NEU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络磺钠应用于重症脑血管病合并NPE的患者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pulmonaryedema,NPE)通常是指在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情况下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急性肺水肿,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等,临床死亡率较高,且具有起病急、治疗困难等特征,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注意。我院2012年成功救治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效果满意,体会颇深,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治疗失败后,钛夹标记引导经导管栓塞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2009年2月?2018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因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治疗失败后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内镜治疗失败后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临床成功率、30 d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33例患者内镜检查溃疡出血Forrest分级分别为Ⅰa 8例(24.2%)、Ⅰb 14例(42.5%)、Ⅱa 4例(12.1%)、Ⅱb 7例(21.2%)。8例患者视野差未行内镜治疗,25例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其中7例初次内镜止血治疗失败,18例内镜下止血成功后发生再出血。内镜治疗失败后距经导管栓塞治疗的平均时间为(35.42±67.54) h。所有患者均行血管造影检查,15例血管造影阴性患者X线下8例可见钛夹标记,钛夹引导下行栓塞治疗,7例未见钛夹标记,其中4例患者接受预防性栓塞治疗;余18例血管造影阳性者均予以栓塞治疗。血管造影阴性的患者钛夹引导经导管栓塞治疗临床治疗成功率为75.0%(6/8),无钛夹引导者临床治疗成功率为为28.6%(2/7),血管造影阳性者经导管栓塞治疗临床治疗成功率为66.7%(12/18)。本研究纳入的患者经导管栓塞治疗总体临床成功率为60.0%,30 d死亡率为20.0%,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栓塞治疗相关并发症。  结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治疗失败患者,钛夹标记引导经导管栓塞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并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外伤继发神经原性肺水肿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继发神经源(NPE)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探讨其临床表现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气分析和胸片检查,及时处理脑外伤,12例均行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0例行开颅去骨辨减压。结果:存活5例,死亡7例,1例死于其他并发症,4例死于呼吸衰竭,2例未及手术即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是抢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吕静波  黄鉴政 《浙江医学》2006,28(8):645-646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出血性脑卒中,是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临床分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但5.6%~15.0%的SAH的患者首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阴性。本文就26例首次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发病原因与临床特点规律的关系,以便于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孙杰  张小坤 《重庆医学》2015,(1):101-103
目的:分析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221例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患儿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221例患儿均首发表现为发热,均于发病后2~5d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149例(67.42%)出现呼吸衰竭表现,72例(32.58%)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172例(77.83%),柯萨奇病毒A16(CA16)阳性2例(0.9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9例(13.1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经治疗后177例患儿病情逐渐好转,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转该院儿科继续治疗,16例放弃治疗后死亡,2例转院,26例死亡。结论重症HFMD患儿尤其合并NPE者,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血气分析可帮助评价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心肺损害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连续收集149例脑伤伴发心肺损害的临床资料,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分为脑心组132例,脑肺组12例,心肺组5例,并分析3组的临床表现和预后,进一步比较脑心组、脑肺组中不同表现的亚组的死亡率。结果:心电图异常88.6%(132/149),神经源性肺水肿8.1%(12/149),同时具有心电图异常和神经源性肺水肿者3.4%(5/149)。脑心组、脑肺组及心肺组入院GCS评分分别为(8.2±2.9)、(6.3±1.4)及(6.2±1.3)分,脑心组与脑肺组(P=0.046)、脑心组与心肺组(P=0.039)比较GC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脑心组、脑肺组及心肺组死亡率分别为4.5%(6/132)、41.7%(5/12)及60.0%(3/5),脑心组与脑肺组(P=0.001)、脑心组与心肺组(P=0.002)比较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肺水肿和轻度肺水肿比较,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脑外伤心肺损害使伤情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预后,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脑外伤心肺损害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四川大地震中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5.12地震中我院收治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9例,其中6例发生肺部并发症采取非手术治疗。结果:伤后5天内出现肺部并发症6例,其中肺炎3例,通气障碍2例,肺水肿和血气胸1例,经积极的呼吸道管理,肺部并发症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急性期(〈5天)常发生严重肺部并发症,以高位损伤(C4以上)、合并胸部损伤、高龄、有肺部疾患史与吸烟史者更易发生,早期发现,内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急性期显微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12例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CTA或DSA确诊为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其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例,大脑前动脉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hunt分级Ⅰ~Ⅲ级10例,Ⅳ级2例。在发病3d内行显微手术夹闭,其中6例手术经额锁孔入路完成。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12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8例术后复查头部CTA显示夹闭满意,所有患者随访均无再出血。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重要方式,急性期手术及个体化选择锁孔手术对减少再出血几率、减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开胸术后体液平衡管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意义。方法:对135例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根据术后1~3天液体出入量进行分组,曾出现过液体出入明显正平衡(≥ 800ml)者为Ⅰ组,保持每日负平衡者为Ⅱ组,其他为Ⅲ组,比较三组的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Ⅰ组中9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心肺并发症,其中循环系统并发症5例,呼吸系统并发症8例,导致病死2例;Ⅱ组中有5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心肺并发症,其中循环系统并发症2例,呼吸系统并发症4例,无病死病例;Ⅲ组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心肺并发症15例,其中循环并发症5例,呼吸并发症13例,导致病死1例。三组患者在循环系统并发症总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系统并发症、肺部感染、哮喘、低氧血症、肺水肿、呼吸衰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Ⅱ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减少,且未出现肺水肿及呼吸衰竭病例。结论:老年患者开胸术后早期应避免出现过量正平衡,通过限制性液体管理使正平衡尽早转入负平衡期,有助于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蒲仕军 《四川医学》2011,32(4):597-599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胸部损害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对SAP预后及临床治疗价值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诊治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选我院2002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就诊的临床与CT诊断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其X线全胸正位片与胸部CT片,统计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全胸正位片、胸部与下胸部CT片显示胸腔积液的患者共有45例(90.00%),其中单侧20例,双侧25例;心包积液3例;下肺炎变1 5例(单侧5例,双侧10例);下肺盘状肺不张18例(单侧6例,双侧12例);肺水肿1 6例,1 5例发展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死亡患者。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胸部影像学表现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变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应作为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并发严重低氧血症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于我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4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诊断明确后,在吸氧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20例)给予初始EPAP 4-6 cm H2O及IPAP 6-8 cm H2O的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对照组(20例)为吸氧与药物治疗。观察记录治疗1h后患者的重要生理参数的改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应用Bi PAP通气1h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血压、PaO2、PaCO2、pH值改变等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中,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氧合,短期疗效优于单纯吸氧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高原居住的藏族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患者的临床资料, 了解藏族VTE 患者的危险因素、发病特点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纳入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CTPA 或血管彩超检查明确诊断的DVT 或PE 的长期高原居住的VTE 藏族患者, 回顾性调查患者的VTE 危险因素, 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电话随访。结果 31 例VTE患者中男16 例, 女15 例; 危险因素分析显示15 例患者( 48. 3% ) 有肥胖体质, 10 例患者( 32. 3% ) 有高粘血症。常见临床症状依次为呼吸困难9 例( 29% ) , 胸痛6 例( 19. 4% ) , 咯血5 例( 16. 1% ) 和咳嗽咳痰4 例( 12. 9% ) 。常见体征为下肢水肿22 例( 73. 3% ) 和肺部啰音11 例( 36. 7% )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抗凝治疗, 其中2 例给予安置下腔静脉滤器治疗。出院后2 年随访结果显示31 例患者中有4 例患者死亡, 2 例死于肿瘤, 2 例死于PE; 6 例DVT 病员出现患侧下肢间断性水肿、疼痛,1 例出现肺栓塞后肺动脉高压, 20 例患者血栓消失或机化再通, 且未再出现VTE 复发。结论 藏族患者长期居住高海拔地区, 且饮食习惯多为高脂饮食, 增加了高粘血症及肥胖等VTE 获得性危险因素。藏族VTE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症状, 下肢水肿为最常见体征。危险因素短期内可消除的VTE 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机械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急性危重型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肺水肿病例,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表现、肺部X线片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机械通气30 min后,所有病例均良好耐受,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下降(P<0.01),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0.01);血压稳定,72~96 h所有患者停用升压药;所有患者于72 h复查肺部X线片,6例提示肺水肿缓解或消退,3例好转。9例患者中8例患者均在12 d内脱离呼吸机,生命征象平稳;1例患者撤机前(机械通气第7 d)突发心跳停止死亡。结论机械通气能迅速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急性危重型肺水肿的症状和低氧血症,更快地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神经源性肺水肿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理及诊断与防治。方法 对 10例脑出血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 ,诊断以及病性转归初步分析与总结。结果  10例中 6例发生于脑出血后 48小时内 ,出血量越大 ,并发率越高 ,且愈后差 ,死亡率达 70 %。结论 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起病急 ,病情重 ,死亡率高 ,应早期诊断 ,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以来收治的13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结果本组救治成功6例,死亡7例。结论重性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治疗上应兼顾颅脑损伤和肺部,尽早适时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以及激素治疗,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