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服药小窍门     
服药小窍门家庭用药快递★辽宁省人民医院教授张业远上海医科大学教授汪宗俊一期一方③甘麦大枣汤家庭简易换药法换药的目的是为了清洁伤口,防止感染,促进伤口、创面的愈合。一般伤口需换4~5次,隔两天换一次药。如能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中换药,可省去许多麻烦。这里就...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块化理论研制卫生列车救护中的清创换药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适用于卫生列车救护中的清创换药箱,也可用于平战时突发事件中伤员的救护。方法:应用三级模块化理论.结合卫生列车后送的主要任务,把清创换药箱设计成4个功能区:消毒清洗液区、清创换药共用区、污染伤口换药区和感染伤口换药区。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是模块化中的三级模块(单元),能完成5次清创和50次换药。结果:该清创换药箱备物齐全。功能完整,实用便捷。结论:该清创换药箱克服了一般换药箱物品凌乱、功能单一的缺点.具有模块化设计、功能齐全、可扩展性等创新点,可满足卫生列车救护中的清创换药需求。  相似文献   

3.
谈谈换药     
谈谈换药河南省太康县血栓病医院(461400)张学安换药是处理伤口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若未予重视或处理不当,则影响伤口愈合,增加病员痛苦。为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换药的认识和技术水平,现将有关换药方面的知识总结介绍如下,1换药的目的换药包括检查伤口、清...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免不了遇到受外伤的时候,这时医生会对暴露在外易感染的创面进行清洗、包扎,并嘱患者定期来院换药。换药又名更换敷料,是外科日常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天,小李按时到外科去换药。医生按往常那样给他检查伤口,然后清洗创面就包扎了。小李顿时大怒,说医生不负责任,换“药”时不给他上药。实际上,换药的过程包括观察伤口和局部情况、清洁伤口、更换引流和敷料、拆除缝线,必要时才敷以药物等,所以“上药”并不是换药的唯一必要的步骤。换药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保持伤口清洁。在大多数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Urgotul SSD)对甲沟炎拔甲患者在换药时的疼痛感及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48例(共计51趾)拔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拔甲及术后换药中使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在拔甲后创面使用凡士林油纱,术后换药中创面放置抗生素纱条,直到伤口愈合;对两组患者拔甲后第1次和第2次换药去除伤口敷料时的疼痛分值、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换药去除伤口敷料时的疼痛分值分别低于对照组去除凡士林油纱和抗生素引流条时的疼痛分值,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甲沟炎拔甲及换药时使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可以有效地减轻换药疼痛,缩短伤日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不同伤口换药方法,伤口用药,有利伤口修复。方法对常规手术伤口、外伤清创手术伤口、感染伤口,采取以伤口情况而确定换药时间和换药材料,对一般细菌感染和特殊感染伤口,根据情况用药,如过氧乙酸溶液利福平。结果有效的促进了伤口修复,提高了治愈率,对疑难伤口的治疗效果更为满意。结论对不同伤口的不同时期、不同创面,采取相应的换药措施和伤口用药,有利于伤口修复,加快伤口愈合,临床有总结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难免遇到外伤,有的人为使伤口快点愈合,1天要换2~3次药。其实,伤口并不需要每天清洗,更不用勤换敷料,要让伤口快点好,敷药时需注意先厚后薄。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陶国枢教授介绍说,换药敷料应根据伤口愈合程度而定。最初几天,伤口主要是皮肤肉芽组织生长,需要比较湿润的环境,所以敷药可适当多点,并多敷几层,以保持创面相对湿润。到了后期,伤口主要是角质生长,此时创面需要相对干燥的环境,敷药只起隔离作用,因此尽可能少敷药,而且要薄薄涂一层。伤口处敷药除保护创口不受外界污染,还有一定的引流作用,换药时应保证敷药和创口处紧密贴在一起。如果创口周围皮肤出现凹陷,应及时到医院处理。陶教授提醒说,换药太勤反而会伤及伤口的肉芽组织,影响其生长,不仅使伤口愈合时间延长,还会使瘢痕组织增生过多,欲速则不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纳米银抗菌敷料在糖尿病并发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换药的效果。方法将250例糖尿病并发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纳米银抗菌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敷料常规换药,比较两组伤口感染控制、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试验组感染控制时间(4.12±3.97)d、伤口愈合时间(15.33±5.76)d和换药次数(9.12±3.76)次,明显少于对照组[(6.23±7.83)d、(23.12±4.97)d、(15.21±4.9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米银抗菌敷料用于糖尿病并发的浅表脓肿切开术后的伤口换药,在控制伤口感染、缩短疗程、促进伤口愈合及镇痛方面明显优于普通敷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小面积感染伤口干燥换药法治疗80例118个伤口,经1次换药治愈70例94个感染伤口,占全部感染伤口的79.6%。干燥换药法通过吸收及挥发伤口分泌物,保持伤口干燥,破坏了细菌生长繁殖环境,从而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伤口换药的目的,一是检查伤口;二是更换吸饱脓汁的敷料,避免分泌物对伤口的污染和刺激。患者都希望自己的伤口早日愈合,以为换药越勤伤口愈合越快。其实不然,这种想法是缺乏科学根据的。伤口大致可分为两层:表面一层是肉芽组织,良好的肉芽色泽鲜艳,呈颗粒状,坚实而有弹性,轻触易出血,它对伤口的愈合起主要作用。肉芽组织对理化的刺激抵抗力弱,过多的冲洗和擦拭都会发生挫伤。第二层是瘢痕组织层,由较老的肉芽组织形成,它对各种刺激有较强的抵抗力。但过频的刺激,会影响表层肉芽组织的血液供应。因此,伤口换药太勤,过多的冲…  相似文献   

11.
换药为什么没上药?”这是门诊换药室经常遇到病人提出的一个问题。有些病人还常常抱怨医务工作者只给他换一块纱布 ,没有上药 ,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 ,换药并不一定要在伤口上用药。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 ,让我们来看一看伤口怎样愈合的吧。当人体受到外界伤害而出现伤口时 ,体内便通过增加血流的方式把第一批“援助队”送到了伤口现场。这些“援助队”是特殊的细胞 ,它们是使伤口愈合的物质。愈合的第一步是阻止血液的流出 ,很多物质都参与了血的凝结。首先是纤维蛋白———一种蛋白质样的网状物 ,它们缠绕住血细胞形成了网形或者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伤口换药健康卫教对门诊手术病患术后伤口换药知识、伤口换药自我效能以及伤口换药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手术病患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门诊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伤口换药健康卫教。所有病患手术后第二天回诊,分别发放《伤口换药知识量表》、《伤口换药自我效能评估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自我照顾伤口的焦虑进行评分。结果 1.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伤口换药知识得分均分别为(8.23±2.49)、(7.03±2.35);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2.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伤口换药自我效能评估得分分别为(30.25±9.49)、(22.71±8.35);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3.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伤口换药焦虑评估得分分别为(5.25±2.49)、(6.71±2.66);干预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伤口换药健康卫教能提升门诊手术病患术后伤口换药知识、伤口换药自我效能,降低伤口换药焦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伤口换药健康卫教对门诊手术病患术后伤口换药知识、伤口换药自我效能以及伤口换药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手术病患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门诊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伤口换药健康卫教..所有病患手术后第二天回诊,分别发放《伤口换药知识量表》、《伤口换药自我效能评估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自我照顾伤口的焦虑进行评分:结果1.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伤口换药知识得分均分别为(823±2.49)、(7.03±2.35);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2.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伤口换药自我效能评估得分分别为(30.25±9.49)、(2271±8.35);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3干预纽与对照纽术后伤口换药焦虑评估得分分别为(5.25±2.49)、(671±266);干预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伤口换药健康卫教能提升门诊手术病惠术后伤口换药知识、伤口换药自我效能,降低伤口换药焦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无菌手术切口的不同换药时间间隔的研究,探索佛山市在全年最潮湿季节里切口最佳的换药时间间隔,为今后的临床换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2年我科在2~4月将172例下肢Ⅰ类切口住院病人分为三组,每组病人病情无明显差异,第一组58例每天换药一次,第二组57例每2天换药一次,第三组病人57例每3天换药一次,三组病人均于术后第11天拆线,并对伤口分泌物培养结果、换药费用、病人换药时疼痛反应程度、病人伤口皮肤瘙痒情况、病人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三组病人的对比分析认为潮湿季节切口换药每2天一次最为合适。结论每2天换药一次既可以节约费用、解决皮肤瘙痒甚至切口表面细菌繁殖问题,又解决了换药过于频繁引起病人的疼痛不适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治疗方法在家庭慢性伤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伤口治疗且未痊愈出院的46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3例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由医生换药护理,为对照组,另外23例患者出院后到门诊伤口治疗中心由伤口专科护士换药护理,为观察组.随访治疗护理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费用支出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为82.60%,恢复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痊愈率为39.13%,恢复有效率为82.60%.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为(17.56±1.22)次,费用支出为(1025.69±68.93)元,对照组换药次数为(32.62±4.39)次,费用支出为(1673.58±114.93)元.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专科护士进行治疗和护理的疗效更加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大众健康》2009,(12):69-69
1.问:高血压多久换一次药合适?答:如果没有出现副作用的话建议不要贸然自行换药,否则可能产生强烈的副作用,血压大幅度波动反复,这也就是俗称的“换药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bFGF-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宫颈癌术后腹部及阴道伤口不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萍 《现代医院》2004,4(10):50-50
将bFGF -胶原蛋白海绵填于宫颈癌术后腹部及阴道伤口不愈的创面 ,腹部切口换药 3次愈合 ,阴道伤口换药 5次愈合。bFGF -胶原蛋白海绵对宫颈癌术后腹部及阴道伤口不愈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换药的医学名称是“更换敷料”,目的是保持伤口的清洁,查看伤口的生长情况,有无化脓迹象等。换药太勤,极易因揭开纱布时的撕拉、牵扯而刺激伤口,使其不易愈合。对普通感染伤口,分泌物不多,肉芽上皮生长较好者,间隔1~2日更换敷料一次。分泌物多的创面,应每天或隔天换药。脓液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伤口换药护理对伤口愈合的影响,以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方法 选择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卫生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术后需换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给予伤口换药护理。分别使用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医院通用性依从量表、医院自制护理质量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疼痛情况、依从性与护理质量。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和疼痛情况、依从性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与初次换药、第二次换药、第三次换药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口换药护理可加速患者伤口愈合,减少伤口疼痛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加强骨科换药室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使住院患者手术后伤口在换药方面不发生院内感染.方法 将128例换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患者,换药按消毒隔离制度;对照组62例患者,换药按常规.将两组患者换药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伤口一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换药室的消毒隔离,为换药室创造了良好环境,减少了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