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 rostomy,PEG)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间29例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回顾性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9例病人PEG术后无与操作相关死亡,无严重并发症,但腹膜炎发生率为6.8%(2/29),考虑为导管渗漏所致,均通过非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晚期伴食管完全梗阻的食管癌和喉癌病人中通过经腹胃切开途径放置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的护理。方法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密切的病情观察,落实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 14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其中1例转放疗科继续治疗,其余13例出院。结论做好护理每个环节,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顺利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舒越 《中国厂矿医学》2004,17(4):269-270
目的 介绍应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方法 在内镜引导下行胃造口术.7例病人均予以肠内营养。结果 7例病人置管8次,成功率100%,6例经治疗后恢复情况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肠内营养输注途径中PEG具有创伤小、时间短、经济,安全等特点。易于护理和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5.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32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和观察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 ̄2005年行PEG手术者32例,从术前、术中及术后三方面探讨PEG术的临床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行PEG肠内营养后营养状况均得到改善。术后2例病人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经换药及整体护理后痊愈;1例出现PEG管堵塞,经疏通后恢复正常输注。随访6个月 ̄2年,所有病人未有PEG管断裂、出血、误吸、腹膜炎、内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PEG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肠内营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途径。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充分准备、术中的准确配合、术后严格的饮食管理及造瘘管的护理是PEG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540例危重病患者共成功行535例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535例患者PEG/PEJ术后无操作相关性死亡,小并发症发生率为8.78%(47/535),成功率为99.06%(535/540)。35例患者发生47次小并发症,分别为切口感染5例次,切口渗血10例次,导管尖端移位10例次,导管堵塞12例次,造口旁渗漏10例次。严重并发症2例,均为误吸,通过非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操作简便、安全,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控制其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胃镜在术中实施造瘘。结果:本组7例PEG全部成功,经临床验证取得满意疗效。结论:PEG术是一项安全、有效、易行、价廉的胃肠道给养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敏  朱先理 《浙江医学》1998,20(12):744-745
对于因病长期无法进食的患者,为了保证营养供给,传统的方法是通过鼻胃管或者开腹行胃造瘘后进行喂养。长期放置鼻胃管易引起食管糜烂、出血和狭窄;小口径鼻胃管虽可减少这些合并症,但很难达到满意的营养供给;而手术造瘘则有1/3的患者出现合并症。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opy gastrostomy,PEG)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快捷,我们共行2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和全身麻醉的造瘘技术,仅在胃镜室或床边局麻下即可进行[1].PEG以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创伤小、便于护理及成功率高为特点,患者易于接受,为许多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丧失但胃肠道功能尚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长期肠内营养的途径,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鼻胃管肠内营养.我院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开展此术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琴  王莉 《当代医学》2010,16(15):102-102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lc Gastrostomy,PEG)的护理方法,减少患者痛苦及费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2007年12月~2009年5月4例患者进行PEG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总结要点并逐步完善。结果均获得满意疗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PEG避免了外科手术的操作,并发症少,管饲安全简便,辅以高质量的护理能给予良好的营养支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J)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PEG和PEJ共治疗18例病人,其中14例行PEG胃肠营养,4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18例共行PEG,PEG加PEJ4例次,其中PEG16例次(2例行造瘘管置换),PEG加PEJ4例次,手术成功率100%,3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18例病人随访1~2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和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以自主进食障碍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并给予肠内营养,手术前后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各种护理措施的运用及效果,从而总结出针对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患者的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临床营养状况均得到有效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周密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保证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125 I-PEG-SOD(PEG6000)肠溶胶囊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125I-PEG-SOD肠溶胶囊单次灌胃后不同时间家兔全血中的放射性计数,计算其药动学参数.方法以本实验室制成的PEG-SOD进行125I标记并制成肠溶胶囊.取8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分为四组,各组于灌胃后0.25、0.75、1.0、1.5、2.0、3.0、4.5、6.0、7.5、9.0、10.0、24.0 h自耳缘静脉分别取血样1 mL,分别测量全血的放射性计数,血样放射性-时间数据用3P97程序处理,用残数法结合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125I-PEG-SOD肠溶胶囊在家兔体内过程符合二室开放型特征,Tmax(3.37±0.20)h、Cmax(70379.16±6375.68)cpm(cpm为放射性计数)、T1m(1.08±0.14)h、T1/2β(6.73±0.43)h,灌胃24h后,PEG-SOD在家兔体内的分布次序为肾>肝>肠>胃>肺>脾>胆>心.结论经聚乙二醇(PEG6000)修饰得到PEG-SOD并制成肠溶胶囊后半衰期大大延长,可作为一种新制剂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1999年9月~2008年2月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经口进食困难引起营养不良需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116例,在本院内镜中心行PEG治疗。其中男性72例,女性44例,年龄16~94岁,平均年龄48.5岁。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下胃造瘘术,平均耗时15min。术后跟踪随访,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造瘘管最长留置时间1.5年。116例病人中共4例发生造瘘管周围皮肤感染,6例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经对症处理均显著改善。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EG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并发症少,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制备、纯化及其在聚乙二醇(PEG)比浊法中的应用。实验表明,抗原过剩到一定程度时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的量最大,等价点时形成大分子免疫复合物,但形成免疫复合物的高峰仍是抗原过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造瘘(PEG)手术在神经外科长期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方面的应用。方法:选择神经外科长期昏迷病人27例,利用胃镜引导,行胃造瘘手术,观察术后患者肺内感染、返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及术后的临床资料显示,本组患者:肺内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低蛋白血症1例,未出现电解质紊乱及反流性食管炎。结论:PEG是一种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有许多优势的肠内营养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皮胃空肠造瘘术技术操作及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 2006年 7月- 12月行 PEG/PEJ术 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行经鼻留置胃管术对照组患者作比较研究.结果 PEG/PEJ术后 (1~ 13)天,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EG/PEJ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实用有效的营养管放置术.术前、术中、术后细致的护理是保证 PEG/PEJ成功及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PEG6000富集精液来源外泌体的提取和鉴定方法,为精液外泌体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自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院检验中心6名正常志愿者精液,经8% PEG6000富集并多步离心结合超速离心方法获取提取物,然后采用透射电子显 微镜观察其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分析其大小,蛋白印迹法检测其蛋白组成成分。结果提取物呈类圆形、椭圆形囊泡,质 膜完整,大小约为30~150 nm,内部含有低电子密度物质,均阳性表达CD63、ALIX、TSG101 蛋白,且不含精子细胞内质网 Calnexin蛋白。结论经过对提取物的形态、大小以及其蛋白成分分析证实所提取到的物质为精液来源的外泌体,为后续开展 精液外泌体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经皮内镜下胃或空肠造瘘术对肠道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后一些临床指标的变化的研究价值。方法74例肠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造瘘组37例和鼻饲组37例,造瘘组接受内镜下胃或空肠造瘘术后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鼻饲组经鼻胃管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并且治疗14天,最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胃肠道功能评分和便血等指标变化,以及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造瘘组的便血、胃肠道功能评分及血清白蛋白指标明显优于鼻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变化与鼻饲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内镜下胃或空肠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肠功能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尤其在提升血清白蛋白,减少患者便血情况及提升患者胃肠道功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