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5例终末期肾衰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因及相关性,同期35例终末期肾衰透析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女性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形成的机率高于男性。血栓纽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血肿(2.2±0.8)次/月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机率较高。结论终末期肾衰透析患者血压过低、过度超滤和不适当的穿刺易导致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黄家良  张河 《微创医学》2012,7(4):371-373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135例慢性肾衰患者,52例在局麻下手鼻咽窝部行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48例在局麻下行腕部桡侧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35例在局麻下行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结果 135例中126例一次性成功,4例因手臂局部水肿、头静脉血管条件差转为另一侧手臂后造瘘成功,2例术后2 d内并发血栓成功行取栓再造瘘手术,3例造瘘失败转为腹膜透析治疗,术后住院2~7 d.106例随访6个月到4年,13例瘘闭,其中8例成功行取栓再造瘘手术,5例改为腹膜透析.结论 慢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致慢性肾衰动静脉内瘘首选非惯用手鼻咽窝处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致慢性肾衰动静脉内瘘首选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部分患者行腕部桡侧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近期并发症最常见是血栓形成,远期并发症多见瘘闭.  相似文献   

3.
改良动静脉内瘘术在150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50例慢性肾衰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20例)和改良动静脉内瘘术:动脉做纵向梭形切口,静脉管腔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后冲洗,吻合后血管表面滴注罂粟碱。结果:本组150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血液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为252ml/min。内瘘平均启用时间为术后12d,对于30例因动静脉内瘘处形成血栓、利用原来的头静脉行二次手术的患者,手术后2d-3d开始启用,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动脉做纵向梭形切口不易发生吻合口狭窄,静脉管腔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冲洗可以扩大管腔,吻合后血管表面滴注罂栗碱可缓解血管痉挛。改良后的动静脉内瘘术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孙淑清  余毅  陈今  黄睿  王琰 《中国现代医生》2010,(35):129-129,131
目的评价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主要并发症。方法对32例前臂无法行常规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观察内瘘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32例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内瘘在术后4~6周成熟后开始穿刺,血流量均可达(250~300)ml/min。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发生淋巴瘘;4例在使用过程中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堵塞;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2例在使用1年后同侧胸部、颈部浅表静脉扩张;3例出现局部动脉瘤样扩张。结论高位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好、通畅率高,是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患者要想达到最佳的透析效果,就必须有个成功的动静脉内瘘。动静脉瘘是将人体皮下自身的动静脉血管,直接或通过移植的血管间接吻合成动静脉分流的方法。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病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我院共做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手术6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2岁,均做了上肢桡动脉与头静脉端侧吻合术。6例当中5例至今通畅良好。1例术后1个月闭塞,手术成功率是83.3%,但例数少,时间短没有统计学意义。1例手术后血管闭塞的原因是头静…  相似文献   

6.
动静脉内瘘的畅通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是患者的生命线,我院自1985年开展内瘘血管通路以来,内瘘使用最长的已有14年,现在还在继续使用,使用4年以上共24例,并与同时期内瘘使用不足一年的病例进行比较,现将保护内瘘的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男20例,女4例。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多囊肾2例,痛风肾1例,高血脂症1例。在使用时间上,4年者6例,5年者5例,6年者5例,7年者2例,8年及以上者6例。2护理措施与体会2.1动静脉造瘘前后注意血管的保护造瘘前透…  相似文献   

7.
8.
孙淑清  扈昕虹 《吉林医学》1998,19(6):336-336
为了探讨动静脉内瘘提前使用对内瘘长期通畅率的影响,我们对我院在1987年2月至1997年2月所进行的428例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428例动静脉内瘘中332例(77.8%)在术后3d 内即开始使用,其1a 通畅率为94.02%,3a 通畅率为84.96%。结论:大部分动静脉内瘘是可以提前使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的7例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一次性吻合成功,吻合口通畅,震颤感强,听诊杂音响亮,远端静脉充盈良好;术后均无感染、出血、吻合口血肿、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内瘘重新启用时间为6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流量均达到200ml/min以上,1年通畅率为100%。结论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使用时间较为满意,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中的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
动静脉内瘘3天内开始使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428例动静脉内瘘中的332例在术后3d内即开始使用的情况,结果显示1年通畅率为94.02%,3年通畅率为84.96%。结果表明,大部分动静脉内瘘可以提前使用。  相似文献   

11.
张和平  樊雷  廖华伟  张捷  徐丹 《西部医学》2014,26(11):1488-1489
目的 探讨在老年尿毒症患者中建立自体大口径动静脉内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随机平均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行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式为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实验组桡动脉纵向切开约1.0cm,对照组0.6cm~0.8 cm.结果 实验组手术成功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72%),实验组内瘘血流量多于对照组,成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衰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尿毒症患者行腕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时,适当扩大吻合口直径,可获得更理想的内瘘血流量,缩短内瘘成熟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春  周泽梅  余慰  彭献代 《重庆医学》2007,36(15):1516-1517
目的 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应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优势.方法 采用缝合方式对46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分别为鼻烟窝部23例,前臂远端腕部23例,比较两组内瘘成熟时间、血流量、近远期通畅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在内瘘成熟时间、血流量、近远期通畅率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制作简便、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保留了近端血管可以在腕部再建标准内瘘,是老年尿毒症患者首选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情况与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66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又分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和HbA1C≥7%亚组),比较各组内瘘早期失功率,并分析内瘘早期失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66例患者中非糖尿病患者1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01例,其中HbA1C<7%者51例,HbA1C≥7%者50例。共有63例(23.7%)发生早期动静脉内瘘失功,非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中HbA1C<7%和HbA1C≥7%组内瘘早期失功率分别为18.1%(30/165)、21.6%(11/51)、44.0%(22/50)。非糖尿病组和HbA1C<7%组早期失功率均低于HbA1C≥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早期失功率与HbA1C<7%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随着HbA1C、总胆固醇的升高,内瘘早期失功的危险性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是内瘘通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血糖长期控制水平及血脂异常为糖尿病ESR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控制血糖及调节血脂可以降低内瘘早期失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0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行直接动静脉内瘘术.结果 101例手术无1例失败,其穿刺使用率为97.8%,透析血流量达180~250ml/min.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制作简便,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是血液透析最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5.
孔祥裴  付庆 《四川医学》2011,32(6):909-910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室2007~2009年收治的4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于动静脉内瘘术(AVF)前后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对比分析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及右心室内径(RVd)指标的变化。结果 AVF术后LAd、RVd、LVESd、LVEDd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EF水平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SV有所增加,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VF可引起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房、心室腔的扩大,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病因及干预治疗的方法。【方法】将入选的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腹透液治疗组)与B组(低钙腹透液治疗组),观察治疗80周前后心脏瓣膜钙化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80周后发生二尖瓣钙化3例,二尖瓣返流1例,二尖瓣面积减少致狭窄1例,主动脉瓣钙化4例,主动脉瓣返流1例;B组80周后仅发现二尖瓣钙化1例。瓣膜钙化发生率与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相关。【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腹透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相当常见,高钙、高磷血症为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低钙透析液能显著减少维持性腹透患者心脏瓣膜钙化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结肠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结肠透析时采取常规左侧卧位的患者39例为对照组,结肠透析时采取头低臀高侧卧位的患者3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肌酐下降幅度、尿素氮下降幅度、尿酸下降幅度、透析灌注量、保留灌肠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略有减小,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均略有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结肠透析时采取头低臀高侧卧位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操作简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动静脉内瘘缝合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连续锁边缝合法吻合不同部位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在其不同的部位,采用连续锁边缝合法施行了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结果缩短了血管吻合时间,提高了一次性吻合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连续锁边缝合法是一种良好的动静脉内瘘缝合技术,适应于不同部位的内瘘吻合,特别适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功能衰竭老年患者早期低剂量腹膜透析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苗  蒋春明  孙琤  孙娜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2):1085-1087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早期低剂量腹膜透析 (PD)的临床价值。 方法 :老年CRF患者16例 ,年龄 (6 7.4± 4 .5 )岁。采用尿素氮清除率和肌酐清除率两者的平均值作为肾小球滤过率 (GFR)的指标 ,GFR10 .7~ 11.7(平均 11.2± 1.8)ml/min ,以每周尿素清除指数 (Tkt/v) >2 .0、总肌酐清除率 (TCcr) >6 0L/周作为透析充分性 ,制定和调整每天透析液用量 ,选用 1.5 %PD液为主 ,根据液体平衡的需要 ,换用小部分 2 .5 %PD液。总结随访 1年的透析情况。 结果 :每天单位体表面积透析剂量 (PV/S)为 3.2 1~ 3.36L/m2 ,一年内残余肾功能无明显下降 (P >0 .0 5 )。大部分患者食欲增加 ,体力增强 ,血清清蛋白透析前为 (33.7± 5 .4 )g/L ,透析后为 (37.1± 4 .4 )g/L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显示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血红蛋白明显提高 (P <0 .0 5 ) ,透析前为 (71.0± 6 .8)g/L ,透析 1年后为 (99.1± 7.9)g/L ,只有 5例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透析前 1年与透析后 1年的住院率分别为 11/ 16 (6 8 75 % )与 4 / 16 (2 5 0 % ) ,透析后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早期开始低剂量PD可改善老年CRF患者的营养和贫血状况 ,提高生活质量 ;并且保护机体各器官 ,减少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产生原因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中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动态心电图均有心律失常发生。肾功能越差,复合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钾正常与高血钾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类型多样,其严重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