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热邪内蕴、气机不畅、热因气阻的郁热证为温热类温病病机的中心环节,贯穿卫气营血各个阶段,是温热类温病病机的共性,治以开火郁、畅气机,方使热透散。银翘散一方蕴辛开苦降、滋清透散、清热解毒为一体,方中主以辛凉,宣畅气机,少佐辛温,火郁发之,为温病郁热证正治,方中药物归经广泛,涉及五脏、气血。在《温病条辨》中,银翘散的加减应用涉及卫气营血,其现代应用亦涉及多个分科,以银翘散为主治疗温热类温病各阶段病证,可执简驭繁。  相似文献   

2.
吴鞠通运用温热药治温病主要有四个方面:温病初起,表证较重,酌佐辛温疏表邪;风寒外束,内热郁遏,运用辛温以解肌;身湿兼寒,肌表郁闭,非用温药邪不解,湿热相合,三焦弥漫,不避辛温化湿浊。  相似文献   

3.
丁鑫  王乐平 《中医药学刊》2014,(9):2240-2242
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析清透法在清代温病医案中温热类证候的用药特点及规律。结果显示:清透法贯穿于温病温热证卫气营血全过程。"透邪"药物首选的是味辛、性凉(寒)、质轻的药物;辛温/辛微温的药物在温病卫分证中根据邪气郁闭的程度和邪气性质及患者的体质等可与辛凉类药物相配伍,增强辛凉透表之功;"清法"的用药多注重脏腑和病位浅深,药物多归肺、胃、肝胆、心经。  相似文献   

4.
温病是外感温邪所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其病势急、发展快、变化多,临床症状表现错综复杂。若治疗不当,轻则病程迁延,重则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故治疗温病尤当慎重。本文仅就其治疗禁忌,作一简要介绍。1 温热病的治疗禁忌 1.1 忌辛温发汗:温热病是感受温热性质的邪气所致的温病。温(热)为阳邪,最易耗伤阴液,其与伤寒外感寒邪截然不同。其初起邪在卫分,多表现为无汗或少汗,这是由于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所致,治当辛凉透表。吴鞠通所云“辛凉清解之法,用意非在发汗,而在清透热邪,邪祛则营卫通,通则汗出而病愈”,叶天士所云“在卫汗之可也”,亦即此意。若无汗  相似文献   

5.
张飞龙  马健  卢萍  徐珍珍 《光明中医》2010,25(10):1789-1790
温为阳邪,最易化火伤阴,故治疗温热病以清热养阴为其大法,但临床温热方药运用于温热病者亦屡见不鲜,尤其湿温类温病的治疗,清热药只有结合芳香温化之品,则湿开热化,邪有去路方能向愈。本文简要论述温热药物在湿温类温病治疗中运用。  相似文献   

6.
对《温病条辨》温法适用病证及组方用药进行整理,总结吴鞠通临证运用温法可分为辛温、苦温、甘温三类。其中辛温法主要用于太阴风温初起见表寒证、暑温诸证、湿温病其在上焦证、湿温病其在中焦证、凉燥伤肺卫证;甘温法治疗中焦、下焦疟、霍乱、痢之虚寒病证,温病后期瘥后调理,下焦寒湿而见下血、便血等;苦温法佐以辛温之品可用于寒湿袭表证或寒湿困脾证,佐以淡渗之品可用于湿蕴中焦、小便不利之黄疸。《温病条辨》确立了以三焦为纲、九种病名为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理、法、方、药俱全的温病辨证体系,其温法应用的证治规律有助于进一步全面认识温病证治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7.
透法是选用轻清、芳香的药物 ,以透达肌表、募原、空窍 ,从而驱邪外出的一种治法。温病学讲究透邪 ,适时恰当地运用透法 ,对各类温病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 ,笔者将温病学常用透法治则阐述于后 ,以求正于同道。1 辛凉透汗选辛凉轻清透泄之味 ,配少量辛温之品 ,以疏散卫表之邪。用于温病初期 ,邪在肺卫 (上焦 )。常用透药 :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淡豆豉、薄荷 ,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本法体现了吴鞠通“治上焦如羽”的法则 ,对风温、春温和湿温的治疗尤为重要 ,常关系病邪的去向、病情的转归和病程长短…  相似文献   

8.
“清透法”用药规律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求"清透法"下方药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古今医案及温病学教材中有清透作用的医案、方剂,用excel将其分别按治疗温病温热证方、治疗温病湿热证方建立数据库,运用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药物类别上治温热方以清热药、解表药、补益药为主,治湿热方以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及芳香化湿药为主;药性以寒性药物占多数,其次为微寒药和平性药;药味以苦、甘、辛味药物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药味的药物;药物归经以肺经为主;治疗温热类温病的高频药物包括连翘、甘草、金银花、生地、玄参、石膏、麦冬、薄荷、牛蒡子、知母、芦根、丹皮、犀角、黄芩、桑叶、竹叶、豆豉;治疗湿热类温病的高频药物包括杏仁、连翘、藿香、滑石、半夏、薏苡仁、金银花、石膏、黄芩、蔻仁、知母、青蒿、通草、竹叶、茯苓皮、厚朴、桔梗、玄参、芦根.结论:清透法用药以性寒凉、味苦辛、质地轻、气芳香为特点.  相似文献   

9.
温病多由温热病邪引起,传变迅速,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最易化燥伤阴,故多有温病忌汗、禁汗之说,常用辛凉甘寒之品救治,一般不用辛温发汗药。对于温病能否应用辛温发散药,自古纷争,莫衷一是。那么,辛温发散之品是否绝对列为禁忌呢?事实并非如此。证之临床,固然以热证为多,但有表寒症状者也并非少见。既然夹有表寒,就可使用辛温之药,关键是如何准确掌握运用辛温发散药的时机,使其恰到好处。另外,在恶寒轻、发热重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参以辛温之品,或辛温、辛凉并用,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柳宝诒医案》、《温热逢源》、《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医论医话》的系统学习研究,发掘出柳宝诒治温特色:善用“疏”邪之法治疗外感温热病;善用“透”邪之法治疗湿热类温病;运用“托”邪的方法治疗春温病。其对外感温热病的治疗不仅对前人的治疗经验兼收井蓄,而且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治疗特色,值得后人学习、仿效。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探析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辨治恶寒症经验。恶寒病机复杂,非独外感寒邪及阳虚而能囊括,其病机关键在于卫气不和,卫气不和又有卫气不足及卫气不通之分,阴盛阳衰和气血亏虚可致卫气不足而产生恶寒,外感邪气、痰饮水湿、瘀血内阻、阳郁不达、疮痈初起可致卫气不通而产生恶寒。卫气不足者当温补阳气、益气活血等充卫以散寒,卫气不畅者当辛温解表、宣表化湿、疏利三焦、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解毒消痈等通卫以散寒。  相似文献   

12.
正虚邪实是病证的本质。证的基本要素包括病位、病性、病因及邪正交争的态势。正气的虚损,不外阴(精)虚、阳(气)虚、(宗)气盛、血虚、津液虚;邪气的类别,不外寒型、热型、风型、湿型、郁型。在新的病证结合体系中,强调辨病在先,辩证在后。即先用理化方法检测微观指标,确定病名;再审病程,定邪正,以脏腑定病位,审察邪正斗争的态势,确定证型。这种辨病辩证模式有利于揭示证的本质,建立证的微观辩证体系,寻找到治疗疾病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乏力、头身疼痛、胸闷或呼吸急促、纳差、咽痛、畏寒、腹泻、恶心或呕吐为主,无恶寒,病机与《伤寒论》所述之外感表邪,内热伤津证病机类似,属温病中“温疫”范畴。六经辨证中,COVID-19初期,患者外受温邪,津伤内热,在采用辛散解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滋阴清热药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轻疏表邪,和解少阳;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不下、腹泻等太阴脾虚湿盛证,兼有头身疼痛等太阳表证时,则考虑太阴病里虚夹表证,应以温润脾阳,健脾利湿为治则,根据表里偏重对证施治;患者出现下利、吐、哕,甚至反复发热,并四肢厥冷时,病机为里虚寒热错杂,治宜寒热并用,顾护人体正气。患者出现精神极度衰惫的昏迷状态时,无论寒化证还是热化证,均为六经中最危重的阶段,应扶阳、育阴,寒化证扶阳时宜温补,热化证育阴时宜清里热。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中,COVID-19初期为卫分证候,邪在表,在上焦,病位在肺,宜用清疏宣化肺卫之剂;若余邪未及时祛除或病邪直入气分,病位在上焦或中焦,宜用清肺降气化痰、辛开理气利湿之品;气分热盛阶段,在辨脏腑病变同时,结合疾病阶段性需要,给予清热生津养阴、开窍凉血熄风之品;若出现阴竭阳脱的下焦病证,病位在肾,在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清热凉血、解毒活血、滋阴育阳类药物。COVID-19早期,结合三阳经证、卫分证、气分证早期及上焦、中焦早期病证进行辨治;COVID-19危重期,结合少阴经证,营血分证及下焦病证进行辨治。  相似文献   

14.
徐琼  高淑红 《河南中医》2020,40(4):645-648
扬刺法主要用于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其中运动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颈腰背部疾病和四肢部疾病(肩关节周围炎、腱鞘疾病、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臀上皮神经炎和股外侧皮神经炎。扬刺法能激发人体阳气,促进经气运行,活血化瘀,温通经脉,舒筋活络。临床使用时,不应拘泥于正中刺一针,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这一传统手法,可根据病情程度及病邪范围来调整针刺深度和针刺数,亦可加用艾灸、膏摩等其他疗法,以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何锋  刘莉 《西部中医药》2007,20(11):1-2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所论虚劳病是虚损的代表性疾病,仲景治病求本,治虚损以甘温扶阳为主,补五脏以脾肾虚弱为先,其治疗虚劳一法实乃补虚培元之宗.  相似文献   

16.
温病透法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健勇  方凡夫 《河南中医》2009,29(11):1048-1050
温病透法立足于祛邪,适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它是一种因势利导、引邪外出之法。透邪的目的是使邪热向上向外透达而不至于内陷,透邪是防其内陷的手段,在透的同时要注意顾护人体的正气,养护阴液;祛邪外出,不但要给邪以出路,而且时机与方法也要正确。  相似文献   

17.
李东垣在《脾胃论》指出脾胃气虚和元气不足会导致阴火内生,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的治疗原则,并拟定补中益气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文章对何为"阴火"、脾胃气衰和元气不足为什么会导致"阴火"内生、"阴火"和"脾胃气虚"有什么关系进行了论述,并举临床验案,阐明了补中益气实质上是扶正祛邪,反映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辨析伤寒误用下法的体会,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伤寒论》中关于误用下法的条文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所谓误下,是指不当下而误下,或当下而太过,或当下而不足,或当以寒下而用温药,当以温下而用寒药,或当缓下而用急攻,或当急攻而用缓下,这些误下方式、程度等的差异,加之患者病情、体质的不同,可致气机升降开阖以及气血阴阳的损伤,导致出现千变万化的证候。故伤寒误下以后,不可简单认为"误下伤阴"或"误下伤阳",应根据误下后具体症状,辨证论治。结论:通过对伤寒误用下发的辨析,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对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天涵  沈洪 《天津中医药》2019,36(8):784-78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中医病名为"久痢""肠澼"。沈洪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属阳明腑病,但与伤寒六经均关系密切。本病初起正盛邪实,首犯三阳经;病久正虚邪恋,病入三阴经。疾病分期可按六经传变并提出分经辨治,确立以开阖阳明、宣利枢机、升发少阳、温阳化湿、培元固本、平调寒热的治法,验之临床,收效颇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喘证的治疗。方法:解读张仲景有关喘证的原文。结果:通过对《伤寒杂病论》有关条文的理解,归纳、总结治喘13法:辛温发汗、宣肺平喘;解肌祛风、降气定喘;辛温解表、化饮平喘;辛凉清热、宣肺平喘;表里双解、清热平喘;荡涤燥热,泻实平喘;宣泄寒湿,搐鼻定喘;泻下逐痰开肺平喘;宣肺泄热,降逆平喘;通阳散结,豁痰下气平喘;补虚散饮,通阳利水平喘;温运脾阳,除湿散寒平喘;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以定喘。结论:《伤寒杂病论》辨治喘证,在辨证上,既言证候,又指病机。施治上,则根据病机、病性、病位不同,因势利导,立方严谨,用药精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