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肾上腺肿瘤的MS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MSCT特征,分别观察肿瘤的大小、密度、内部结构、CT增强程度、肿瘤边缘情况以及肿瘤与同侧肾上腺的关系,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要点.结果 27例良性肿瘤中,21个直径<3cm,密度均匀19个;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检查,其中20个肿瘤的增强程度<20Hu.5例恶性肿瘤中,4例肿瘤>5cm,5例肿瘤密度不均匀;5例行增强检查的肿瘤CT增强程度>20Hu,3例肿瘤边界不清累及周围结构.肿瘤直径<3cm、密度均匀、CT增强程度<20Hu者多为良性肿瘤;肿瘤直径>5cm、密度不均、增强程度>20Hu、边界模糊、正常肾上腺结构消失者提示恶性肿瘤.结论 认真分析影像学特征,提高肾上腺肿瘤诊断率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肾上腺肿瘤螺旋CT表现,探讨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征象。结果 20例肾上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如腺瘤、髓性脂肪瘤、囊肿、结核瘤体较小,密度较低且均匀,边界光整;嗜铬细胞瘤、畸胎瘤肿块较大,密度略高且不均匀,边缘可不光整,可见分叶,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恶性肿瘤如皮质腺癌、脂肪肉瘤、转移瘤肿块大,密度不均匀,多呈分叶状,增强中等或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准确,在定性诊断上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长卿 《中外医疗》2012,31(12):174-175
目的 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肿瘤平扫呈等密度者3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者12例.增强扫描,病灶中度或明显强化者3例,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多个小囊状坏死者7例;病灶中央坏死、液化周边强化者5例.15例GISTs中,良性4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2例,肿块直径>5cm,边界多不清楚,12例肿块内均有坏死,2例出现转移灶.结论 CT检查对于GISTs良恶性的判断很有价值,但CT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瘤 CT 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肾上腺转移瘤患者27例,对其 CT 平扫和增强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7例肾上腺转移瘤患者中,共检出转移灶36个,双侧、单侧分别有9例和18例。27例36个肿块均为实质性肿块,有22例27个肿块<4cm 形状为类圆或者椭圆,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现均匀强化;有5例9个肿块>4cm 形状为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肿块内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呈现不均匀强化。结论:肾上腺转移瘤可以通过 CT 诊断准确检出,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肾上腺肿瘤螺旋CT表现及特征,评价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征象。结果59例肾上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如腺瘤、髓性脂肪瘤、囊肿瘤体较小,密度较低且均匀,边界光整;嗜铬细胞瘤、畸胎瘤、黄色纤维瘤肿块较大,密度略高且不均匀,边缘可不光整,可见分叶,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恶性肿瘤如皮质腺癌、脂肪肉瘤、转移瘤肿块大,密度不均匀,多呈分叶状,增强中等或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高,在定性诊断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9月至2016年6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及临床资料,分析病灶的大小、密度、形态、强化程度等CT特点.结果 16例肿瘤均为单发病灶,长径大于2.0 cm,边界清晰,呈均匀低密度影,CT值20~38 Hu,肿瘤呈塑形生长,对邻近血管包绕、推移,但无侵润,3例伴有点状、针尖状、线形钙化(3/16),增强扫描15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15/16),14例静脉期渐进性轻度强化(14/16),强化幅度小于20 Hu.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收集了经手术病理与临床追踪证实的65例肾上腺肿瘤与增生病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旨在分析肾上腺肿瘤与增生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表明肾上腺肿瘤常为低密度或不均匀密度,增强扫描仅轻度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肿瘤常大于1cm,良性肿瘤形态规则,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肿瘤可使同侧、对侧腺体萎缩及侵犯周围邻近组织。肾上腺增生常为等密度,增强扫描为均匀强化,增生腺体常小于1cm,形态规则,无包膜,与周围正常腺体分界不清楚,腺体增生可以单侧或双侧。结果提示肾上腺肿瘤与增生在密度、大小、形态、强化程度及与周围腺体关系均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对腮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23例炎症,18例肿瘤)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腮腺炎及腮腺肿瘤的CT征象.结果:炎症多为双侧性(17例),肿瘤单侧多见(18例),弥漫性炎症密度均匀,恶性肿瘤密度不均匀;边缘清楚者30例,边缘模糊者11例,增强后炎症轻度均匀强化,混合瘤中度以上均匀强化,恶性肿瘤不均匀强化并伴有邻近组织的侵犯和骨质破坏.结论:CT检查能够对大多数的腮腺炎症及肿瘤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能准确定位,病灶边界模糊不清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征象,但对于良性肿瘤和炎性病变的鉴别有限度.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肿瘤与增生的CT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了经手术病理与临床追踪证实的65例肾上腺肿瘤与增生病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旨在分析肾上腺肿瘤与增生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表明:肾上腺肿瘤常为低密度或不均匀密度。增强扫描仅轻度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肿瘤常大于1cm,良性肿瘤形态规则,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肿瘤可使同测、对侧腺体萎缩及侵犯周围邻近组织。肾上腺增生常为等密度,增强扫描为均匀强化,增生腺体常小于1cm,形态规则,无包膜,与周围正常腺体分界不清楚,腺体增生可以单侧或双侧。结果提示:肾上腺肿瘤与增生在密度、大小、形态、强化程度及与周围腺体关系均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0.
李建斌  谢家恩  张辉  邓元明 《西部医学》2018,30(12):1856-1859
【摘要】目的 探讨CT检查对原发性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 对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6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肿瘤类型CT表现特征,并测量其平扫、动、静脉期增强扫描CT值。结果 60例原发性肾上腺肿瘤均为单侧病变,皮质腺瘤钙化率与嗜铬细胞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腺瘤边界清晰、规则形态、均匀密度比率均显著高于嗜铬细胞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皮质腺瘤多显示为轻中度均匀强化,嗜铬细胞瘤及皮脂腺癌均为不均匀明显强化,节细胞神经瘤显示轻度不均匀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4例; 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肿瘤大小分别为100~1071cm、331~1965cm;皮质腺瘤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平均CT值均显著低于嗜铬细胞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肾上腺肿瘤CT征象各异,且因其组织成分各异而呈现不同的CT值,肿块密度、强化程度等可作为原发性肾上腺肿瘤诊断与鉴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9年1月18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术前均行B超与CT检查.B超示肾上腺区示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回声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回声肿块.CT检查见接近脂肪密度的实质性占位病变.18例中右侧14例,左侧3例,双侧1例,15例无症状,1例有腰部不适,2例血压增高;开放性手术15例,后腹膜腔镜手术3例;肿瘤直径2.0~8.5 cm,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髓质脂肪瘤;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5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单纯肿瘤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腮腺炎与腮腺肿瘤的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CT对腮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1例 (2 3例炎症 ,18例肿瘤 )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腮腺炎及腮腺肿瘤的 CT征象。结果 :炎症多为双侧性 (17例 ) ,肿瘤单侧多见 (18例 ) ,弥漫性炎症密度均匀 ,恶性肿瘤密度不均匀 ;边缘清楚者 30例 ,边缘模糊者 11例 ,增强后炎症轻度均匀强化 ,混合瘤中度以上均匀强化 ,恶性肿瘤不均匀强化并伴有邻近组织的侵犯和骨质破坏。结论 :CT检查能够对大多数的腮腺炎症及肿瘤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能准确定位 ,病灶边界模糊不清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征象 ,但对于良性肿瘤和炎性病变的鉴别有限度。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 ,多发于肾上腺髓质。我院自 1992年 2月~ 1998年 8月共收治 5例均经病理证实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中男 4例 ,女 1例。年龄 2 0~ 6 6岁 ,平均5 7岁。肿瘤发生在右侧肾上腺 3例 ,左侧 2例。瘤体直径 >6 .0 cm 4例 ,体积 9.0 cm× 8.0 cm× 5 .0 cm~ 5 .5 cm× 4.5 cm×4.0 cm。5例均为体检 B超发现肾上腺占位而就诊 ,均无头痛、头晕、出汗及高血压史。CT检查均显示患侧肾上腺占位性病变 ,呈椭圆形或圆形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 ,增强后肿块有轻度强化 ,CT值 2 8~ 6 7Hu…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肾上腺血管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血管瘤的CT资料。结果 9例血管瘤均位于单侧肾上腺,其中左侧4例、右侧5例;肿瘤直径1.5~8.4 cm;6例呈圆形或类圆形,3例形态不规则;均具有完整包膜,肿瘤边界清晰;CT平扫混杂密度8例、囊性密度1例;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6例、无明显强化3例。3例行多期增强扫描,典型表现为动脉期病变边缘不规则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均表现为向心性填充。结论 肾上腺血管瘤为罕见良性肿瘤,腹部CT表现多样,术前误诊率高。多期增强CT扫描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胃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G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2例GST的CT表现.结果 22例肿瘤均单发,其中12例恶性,10例良性.10例良性肿瘤中直径小于5 cm 8例,平扫密度均匀7例;恶性肿瘤直径大于5 cm 9例,平扫密度不均匀10例.良恶性肿块大小及平扫特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强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螺旋CT对G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在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病例。结果:肾上腺腺瘤12例;瘤体直径多为1.0 cm~5.0 cm,密度均匀,但较低,强化较轻;髓样脂肪瘤3例;瘤体内有特征性脂肪密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9例瘤体多较大,平扫密度不均,增强后实体强化明显;瘤体较大,,其中恶变2例;呈分叶状,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增强后环状强化;肾上腺囊肿4例;转移瘤3例;多为双侧,瘤体大,呈分叶状,增强后实体部分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特征及生化检查,CT可较好的诊断肾上腺肿瘤。  相似文献   

17.
王谦信  沈毅弘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1):713-713,715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结节(SPN)的临床特点及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恶性肿瘤29例,占65.9%,良性疾病15例,占34.1%。老年发病率较中青年高。无任何症状发现小结节和仅伴有咳痰者34例,占77.3%。胸部CT特点:SPN右肺多于左肺,上肺叶多于中、下肺叶。本组SPN直径1~3cm有38例,占86.4%,<1cm有6例,占13.6%,恶性肿瘤直径多较大,良性肿瘤较小。结论恶性肿瘤多边界不清,密度不均,有毛刺、胸膜凹陷、分叶;良性肿瘤边界清,密度均匀。对直径>1cm但不能确诊的SPN,宜行剖胸探查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21例,男性17 例,女性4例;年龄15~78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6例既有MRI也有CT检查,15 例仅有CT检查.观察其CT和MRI表现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1例均为继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其中B细胞来源19例,T细胞来源2例;12例单侧、9例双侧.肿瘤最大径2cm~13cm,中位数6.5cm.肿瘤最大径≤5cm者12个中8个呈肾上腺肿大并保持其轮廓的表现;肿瘤最大径≥10cm者5个,呈长椭圆形3个,不规则形2个; MRI冠状位检查8个中6个呈三角形.与正常肌肉相比,CT平扫呈稍低密度10个、等密度12个;MR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0例28个有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24个,中度强化4个.肿瘤内部强化均匀者13个,稍不均匀者13个,不均匀者2个. 7例8个伴有同侧肾脏的直接侵犯,其中4侧肿瘤最大径≥10cm,表现为肿瘤包绕肾上极、肾门或相邻的血管.结论 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多为B细胞来源NHL,常表现为肾上腺区均质或稍不均质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轻度强化.肿瘤小者多保持肾上腺形态,肿瘤大者易包绕同侧肾脏和相邻血管.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48岁,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瘤"入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前B超检查示左肾下极76mm×49mm肿块,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内见多房性改变,房间隔厚度不均.CT检查示左肾下极增大,见直径75mm大小肿块,密度不均匀,呈多房性改变,分隔厚.平扫CT值12~37Hu,增强后非均质强化,CT值18~67Hu,分隔清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CT扫描对微小乳腺肿物的定性价值。方法 选择非典型乳腺肿物34例,直径<2cm,临床高度考虑乳腺癌,针吸活检阴性病例。34例均行CT平发,其中21行增强扫描。结果 34例乳腺肿物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肿瘤21例,良性肿瘤13例;CT扫描诊断乳腺癌19例,良性肿瘤11例,4例与病理诊断不符合,30例诊断准确,CT诊断符合率达88.2%。恶性肿瘤多显示边缘不规则、有分叶、毛刺、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多在1min内明显强化,CT值达峰值,良性肿瘤边缘光滑、可有浅分叶、密度均匀。结论 根据乳腺肿物边缘及周围的改变,结合增强扫描强化程度,CT扫描对乳腺肿物定性准确率明显提高,表明CT扫描是乳腺微小肿珠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