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低位直肠癌的患者采用保肛手术显得十分必要。2001年2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应用三吻合器技术进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凯途(CONTOUR)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4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凯途双吻合器保肛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一次吻合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80min,术中平均出血315mL,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平均为2.5cm。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1例(2.17%),吻合口漏2例(4.35%),术后直肠阴道瘘1例(2.17%),均经相应治疗而治愈。无吻合口狭窄及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7.7d。术后平均随访1年均无局部复发及吻合口狭窄,无死亡病例。结论凯途弧形切割缝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有着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5年间采用双吻合器技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8例手术后,吻合口漏5例(5.1%),吻合口狭窄4例(4.1%),局部复发6例(6.1%).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中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可能性,手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改良Swenson术式和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作用。方法将32例肿块下缘距肛缘5~7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及术中具体情况分成两组。A组16例患者采用改良Swenson术式,B组16例患者应用双吻合器技术的前切除术。A组平均随访67个月,B组平均随访6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肛门功能、吻合口复发率及生存率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较差;2~3个月可恢复预感便意;5~6个月能恢复控便能力,平均每天排便3~4次;术后6个月排便节制优良率在90%以上;未发现肛门失禁病例。B组术后排便功能良好。A组患者术后2年无吻合口复发者,B组患者有3例吻合口复发(x^2=4.238,P=0.04)。A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4.8%,B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P=0.564)。结论改良Swenson术式术后早期排便功能受影响,但均能在半年内恢复。在预后方面,两种术式疗效基本相同。对经济困难患者或因术中具体情况无法使用双吻合器技术者,改良Swenson术式可代替双吻合器技术完成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2012年10月,对35例超低位直肠肿瘤经腹腔镜联合骶尾部入路行直肠癌根治术,肿瘤下极距肛门2.6-4.2 cm,平均3.9 cm,瘤体直径2.5-3.7 cm,平均3.2 cm.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220 min,平均185 min.术中出血40-110 ml,平均80 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6-60 h,平均46 h.术后排便次数3-5次/d.无吻合口漏发生.骶尾部切口感染3例.术后病理TNM分期:Ⅰ期2例,ⅡA期9例,ⅡB期15例,Ⅲ期9例.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瘤19例,中分化腺瘤12例,低分化腺瘤4例.下切缘镜下均为阴性,肿瘤距下切缘距离2-4.5 cm,平均3.9 cm.术后随访3-30个月,中位时间20.3月,无吻合口及盆腔复发,排便功能恢复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残余直肠过少,甚至缺如,超低位及结肠肛管吻合术往往导致肛门括约肌、肛垫及盆腔植物神经丛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保肛之后,常伴随控便能力的障碍。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相继采用结肠贮袋直肠(肛管)吻合的方法以改善病人术后的排便功能问题。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院采用结肠成形重建直肠壶腹治疗低位直肠癌,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肛外手工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的根治性手术,用肛外手工吻合的方式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15例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无腹腔出血、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25~270min,平均156min。术中出血30~180ml,平均70ml。住院时间9~14d,平均11d。15例术后随访2~37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局部无复发,远处肝转移1例。结论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超低位切除、肛外手工吻合保肛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创伤小、疗效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9.
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术式探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低位直肠癌(距肛缘7cm以下)是最常见的直肠肿瘤。近年来,随着对直肠癌转移规律的认识、手术技术的提高、尤其双吻合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对肿瘤距肛缘6cm以上者行双吻合技术低位前切除术或超低位前切除术已成为常规术式,而关于距肛缘6cm以下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正成为当前探索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肛外手工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的根治性手术,用肛外手工吻合的方式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15例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无腹腔出血、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25~270 min,平均156 min.术中出血30~180 ml,平均70 ml.住院时间9~14 d,平均11 d.15例术后随访2~37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局部无复发,远处肝转移1例.结论 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超低位切除、肛外手工吻合保肛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创伤小、疗效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仿parks术式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仿parks术式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1年至2001年间28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发生率为7.1%,肛周粪渍性湿疹占28.5%,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仿Parks术式简单实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李霖 《临床外科杂志》2002,10(Z1):70-71
目的降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方法对32例低位直肠癌术后肛周皮下注射亚甲蓝混合液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结果术后肛管组织持续性松弛达6~9 d,且肛周疼痛消失或大幅度减弱,改善了吻合口部血液微循环,组织愈合佳.结论术后肛周皮下低浓度、小剂量注射亚甲蓝混合液,能达到长效止痛作用,肛管长时间处于松弛状态,有效促进吻合口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控制炎症,利于创面愈合,最大程度降低肠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直肠肛门外翻切除标本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10—2020-08间行腹腔镜保肛术治疗的7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经直肠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组(NOSES组)和传统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组(LAR组),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低位直肠保肛术中直肠脱出技术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直肠脱出技术在腹腔镜低位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9年1月运用直肠脱出技术行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20例低位直肠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手术操作步骤及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根治性效果和随访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术中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广,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2+801min,术中平均出m(50±70)mL,病人术后平均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2±1.1)d、(4.9±2.4)d和(11.0±4.2)d。,每例病人的平均清扫淋巴结总数为(15±4)枚,肿瘤距下切缘平均距离为(2.2±1.1)cm。所有病人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9(2-36)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排便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直肠脱出技术运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保肛术安全有效,可作为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术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9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施行预防性造瘘术将分为两组,各组50例,即预防性末段回肠造口组(造口组)和未行预防性末段回肠造口组(对照组)。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肛门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造口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vs.56.00%,P0.05);造口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vs.10.00%,P0.05),两组再次手术率无统计学差异(0.00%vs.6.00%,P0.05);造口组患者术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和肢体疼痛等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可较好的保留患者肛门功能,减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由同一组主刀医师完成63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随机分组分别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观察组)与直线型闭合器(对照组)对直肠(肛管)残端进行切割、闭合,用32 mm弯形管型吻合器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比较两组的优缺点。
结果:术中采用弧形切割闭合器的3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无切割和闭合不全者,术后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17.3±37.5)min vs. (149.3±42.4) min,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4% vs. 19.4%,P<0.05),保肛成功率亦高于对照组[100%(32/32)vs. 90.3%(28/31),P<0.05]。
结论: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具有切割完整、闭合确实、手术时间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中转Miles术少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弧形切割吻合器(Contour TM)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1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新型弧形切割吻合器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术中直肠闭合和结直肠吻合过程均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无局部复发者.结论 弧形切割吻合器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弧性切割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前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弧性切割吻合器对15例瘤体距肛缘4~5 cm的直肠癌患者行超低位直肠前切除,并行结肠-直肠一期吻合.结果 15例均顺利切除肿瘤,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情况.结论 弧性切割吻合器对距肛缘4~5 cm的直肠肿瘤可以较好的完成一次性切割缝合.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吻合器技术在临床的迅速普及,使以往需行Miles手术的低位直肠癌病人有50%得以保留肛门。且手术疗效无差异。近2年来,我科使用国产吻合器实施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1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