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舒血宁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8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19例,并用硝酸异山梨酯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9例,单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16/19),对照组总有效率57.89%(11/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比单用硝酸异山梨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9例,与常规治疗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77.8%,(P〈0.01);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5.5%和44.4%,(P〈0.05)。提示舒血宁注射液可通过改善冠脉血流,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脂等功效从而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0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20例,并用硝酸异山梨酯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比单用硝酸异山梨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李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9):102-102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作用及长期安全性。方法:对80例确诊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0例按指南常规西药治疗,为对照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天3次,为治疗组。疗程半年,比较两组疗效、心电图改变、不良反应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心可舒组治疗糖尿病冠心病主要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观察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无明显差别。结论:心可舒片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安全,从多方面提高疗效,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9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黄葵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组)和单用替米沙坦(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24小时尿蛋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能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中治疗前血肌酐异常者用药后血肌酐显著下降(P〈0.05)。结论:两组均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黄葵胶囊联合替米沙坦较单纯应用替米沙坦治疗更能显著降低尿蛋白排泻量,降低血肌酐,改善肾功能,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将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血塞通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观察2组临床总有效率,ECG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0%,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ECG总有效率62.5%,对照组ECG总有效率36.8%,组间比较P<0.05;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显示,治疗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通心汤”,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胸痹心痛证候改善情况,心电图及血脂指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胸痹心痛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AP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心胶囊加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舒心胶囊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1组用舒心胶囊治疗,对照2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血脂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5.6%,与对照1组(58.3%)、对照2组(58.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9.7%,与对照1组(56.7%)、对照2组(56.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动态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2.6%,与对照1组(63.3%)、对照2组(63.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1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前后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舒心胶囊加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安伞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瑜  李德剑  赵凤 《中原医刊》2009,(12):90-90
目的观察疏血通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1%,对照组为71.4%(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王莉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3):1451-1452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合并化疗对骨转移引起疼痛的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4例临床确诊为骨转移癌的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化疗)和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帕米膦酸二钠)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7.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主要系统的不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轻。结论:帕米膦酸二钠合并化疗对骨转移癌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李民  杨静  邱俊林 《西部医学》2008,20(5):1013-1014
目的观察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2例,用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甘草酸二胺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肝功能: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甘草酸二胺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有效药物,可改善肝功能,同时有明显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梅笑雪  缪晓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064-1065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选择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54例同期行冠脉造影的无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史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血脂异常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甘油三酯,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组冠脉病变以多支病变和C型病变为主(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因素多而复杂,其冠脉病变特点为多支重度弥漫性病变。  相似文献   

13.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疗程14d。对比治疗前后血清TNF-α、HCY变化,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进行比较,治疗前、后均进行NIHSS评分,计算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TNF-α、HCY水平均高于健康组( P<0.05),治疗后两组TNF-α、HCY均降低,各自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TNF-α、HCY下降更明显,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3%)明显高于对照组(6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HCY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5月~2007年4月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心绞痛发作、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空腹血糖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含量上升,MDA含量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SOD含量上升幅度更加明显(P〈0.05);两组空腹血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是一种有效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徐玲香 《甘肃医药》2009,28(2):104-10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289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6例)和对照组(143)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自拟方剂益气活血祛瘀汤,1剂/日;对照组给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8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心电图及Holter检查ST段上升0.1mv以上,T波变平或平坦变为直立,运动耐量上升一级,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减少;5年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率减低方面的病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运动耐量相对增加,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减低。临床疗效确实,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厄贝沙坦预防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在预防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复发中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23例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mg/d+胺碘酮0.2g/d,对照组23例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只服胺碘酮0.2g/d,随访一年,观察房颤复发率,第一次复发间隔、发作频率、房颤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房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房颤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复发性间隙:治疗组长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发作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持续时间: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厄叭沙坦联用小剂量胺碘酮预防房颤复发优于单用小剂量胺碘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240mg,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14d为一疗程。危重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组在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两组在用药后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的作用,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mgQd;治疗组:除应用对照组治疗方法以外,加服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疗程8周,观察S—T段及T波改变情况,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变化。同时统计心绞痛改善情况,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0.24%,明显优于对照组78.05%(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0.73%,明显优于对照组56.10%(P〈0.05)。治疗组血脂下降较对照组明显(自身对照:治疗组P〈0.05,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总疗效优于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慢舒(羧甲淀粉钠溶液)加左旋咪唑(LmS)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5年12月,确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86例,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慢舒溶液和左旋咪唑,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28.5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卡慢舒溶液和左旋咪唑联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3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分为52例对照组和51例常规治疗联合磷酸肌酸钠的观察组,连续治疗1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临床疗效和药物安釜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优于对照组75.00%,P〈0.01;组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