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十八烯酸对人肾癌细胞A498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从甘肃地产猫儿眼(Euphorbia kansui L)提取并制备十八烯酸。给予人A498细胞0.3、0.6、3.0mg/L十八烯酸培养,分别采用MTT法、克隆形成和流式细胞技术对十八烯酸对人A498细胞的毒性作用进行检测。结果给予人A498细胞0.3、0.6、3.0mg/L十八烯酸,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给药浓度增加而增加(分别为53.20%、66.26%、87.42%),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29mg/L;克隆形成抑制率随给药浓度增加而增加(分别为46.43%、61.31%、71.42%),IC50为0.31mg/L;人A498细胞凋亡率别为11.16%、17.31%、26.22%。结论十八烯酸对人A498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能促进人A498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PM)对人肾癌细胞株ACHN生长、周期、凋亡及转移的影响,探讨RPM抑制肾癌细胞生长、转移的可能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体外培养肾癌ACHN细胞,用不同浓度(10 ng/mL、25 ng/mL)的RPM干预ACHN细胞.采用MTT法检测RPM对于ACHN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ACHN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Transwell 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动物体内荷瘤实验检测对ACHN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RPM能显著抑制ACHN细胞生长增殖,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促进肿瘤细胞的早期凋亡(P〈0.05).[结论]RPM明显抑制人肾癌ACHN细胞的生长及迁移,以RPM为基础的肾癌治疗方案可能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肾细胞肾癌是全球较不发达地区男性中排名1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在女性中排名18位[1].随着辅助检查尤其是影像学的发展,越来越多临床表现尚不明显的早期肾癌被发现,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现在的影像学技术除了能协助对肾癌的早期诊断、定性诊断以及分期之外,还能评判靶向治疗对进展型肾癌的效果.笔者试将超声在肾细胞肾癌诊断中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C-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肾癌所实施的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30例接受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肾癌患者,根据各个治疗阶段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加强护理干预,严格遵守回输各项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有效的进行。结果:30例术后肾癌中,均圆满完成治疗,病情稳定,顺利出院。结论:护理质量的优劣是影响细胞免疫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给予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并比较Ⅰ期~Ⅲ期肾癌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分布变化并探索可能的趋化机制。方法收集30例肾癌患者血液及组织标本,其中Ⅰ期~Ⅲ期患者各10例;另选取同期6例非肾癌患者标本予以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检测外周血及组织的CD4+CD25+Foxp3+Tregs表达;应用RealtimePCR检测组织中CCR4/CCL22转录水平。结果肾癌患者外周血CD25+Foxp3+Tregs和肾癌组织中Foxp3经定量统计分析显示,Ⅰ期~Ⅲ期均高于非肿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33、8.30、6.14、9.85、8.29、20.14,P均<0.05),且随肿瘤分期增高,Tregs和Foxp3水平亦呈相应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4、8.29、2.45、5.51,P均<0.05)。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肾癌组织局部趋化因子CCR4及其配体CCL22转录水平较非肿瘤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68、8.97、6.68、12.98、13.28、11.98,P均<0.05)。结论肾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Tregs含量较非肿瘤患者升高,从而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肿瘤组织高表达CCL22,从而趋化Tregs至肿瘤组织内。  相似文献   

6.
血管介入损伤后再狭窄(restenosis,RS)成为影响血管成形术疗效的最大障碍,本研究主要观察内皮素(endothelin-1,ET-1)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合成胶原的影响,建立人VSMCRS模型,并观察雌二醇对人VSMC合成胶原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PCI后RS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Epo和铁代谢与恶性肿瘤贫血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发贫血 ,少数患者可为首发表现。恶性肿瘤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 ,如出血、溶血、营养缺乏、癌细胞浸润骨髓、肿瘤引起骨髓坏死或纤维化及放、化疗对红系造血的直接抑制作用等。除此之外 ,近年研究发现 ,所谓“慢性病贫血 (ACD)”的发病机制在恶性肿瘤贫血 (MT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减低 ,血清铁降低 ,铁蛋白增高或正常 ,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内铁减少而细胞外铁增多 ,这些表现主要与IL 1、TNF、IFN等负调控因子抑制内源性Epo生成…  相似文献   

8.
大剂量阿糖胞苷对人骨髓基质细胞合成蛋白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剂量阿糖胞苷对人骨髓基质细胞合成蛋白聚糖的影响顾小锋,马伴吟,吴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能采集到足够数量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等可动员造血干细胞出髓,而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升高达动员前的50倍或更高。但HD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伴慢性疾病性贫血(ACD)患者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相对不足的发生机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为模型,观察TNFα、IFNγ对钴盐(CoCl2)诱导的Epo产生的影响。结果:TNFα、TNFγ均能抑制钴盐(CoCl2)诱导的HePG2的Epo生成,且这种抑制作用是特异性的而非毒性所致。结论:TNFα、TNFγ通过抑制体内Epo的生成,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可能是RA伴ACD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性是其对周围组织的侵袭和破坏,并在远隔器官形成转移灶。其涉及肿瘤细胞与宿主间多环节、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包括肿瘤细胞转变,原位脱落和侵袭,内渗和播散,郁积、黏附和外渗,异位生长和增殖,其中细胞黏附参与整个过程并起重要作用,而介导细胞黏附作用的是一大类细胞黏附分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应用于中晚期肾癌患者中的护理。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51例中晚期肾癌患者,对其治疗期间的健康宣教、抽血护理、心理护理、回输前后护理、不良反应观察及预防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27例,进展13例。其中1例发生高热(39℃以上),经口服吲哚美辛片25 mg后体温恢复正常;13例发生低热(37.6~38.5℃),未经特殊处理,自行好转。结论:接受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肾癌患者经合理而恰当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有一定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局部浸润Fox P3+细胞的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004年7月至2014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2例肾癌患者的肿瘤内部、边缘及正常组织局部浸润Fox P3+细胞的水平,统计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记录,并分析肾癌组织局部浸润Fox P3+细胞的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肾癌肿瘤内部及边缘浸润的Fox P3+细胞数目平均为(10.6±7.0)个/高倍镜视野(HP)、(14.5±9.5)个/HP,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内部及肿瘤边缘的浸润Fox P3+细胞数目与肿瘤大小(r=-0.084,P=0.514;r=-0.062,P=0.634)、肿瘤分期(r=-0.155,P=0.228;r=-0.031,P=0.814)、核分级(r=-0.095,P=0.480;r=-0.057,P=0.672)及病理类型(r=-0.079,P=0.540;r=-0.108,P=0.405)均不相关,并且其不同水平下总生存期也无差异(P=0.138;P=0.068)。结论肾癌组织局部浸润的Fox P3+细胞较正常组织明显升高,但与肾癌的预后及功能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6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囊肿1月入院.超声检查:左肾下极见一囊性包块,大小约102 mm×81 mm×68 m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透声佳,壁薄,囊内另见一囊性包块大小12 mm×10 m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透声佳,壁厚约3 mm,CDFI:囊肿基底部彩色血流丰富,囊壁见环形彩色血流信号,囊内未见血流信号.提示:左肾囊性占位病变.超声造影检查:囊肿基底部快速增强,囊壁快速环形强化,快速撤退,未见造影剂进入囊内.术后病理诊断:左肾囊性透明细胞肾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白细胞介素6(IL-60在体外对肾癌细胞GRC-1(RCC GRC-1)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在RCC GRC-1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IL-6诱导,反式维甲酸(RA)作为对照药物,琼脂糖凝胶电脉和流式细胞仪观察IL-6和RA对细胞DNA电泳和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IL-6诱导肾癌细胞DNA出现典型的梯状改变,RA有轻度诱导肾癌细胞凋亡作用。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IL-6诱导肾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CLU基因干扰前后肾癌细胞株786-O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探讨肾细胞癌与CLU基因相关基因及传导通路。方法:CLU基因干扰慢病毒载体及空病毒载体转染肾癌786-O细胞样本与RocheNimbleGen表达谱芯片杂交,比较干扰前后基因表达谱差异,并行GO分析及Pathway分析。结果:六份样本中,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731个,其中共同上调基因1154个,共同下调基因577个。差异表达基因中生物进程、细胞成分、分子功能方面均以下调为主。通路分析显示29条通路上调,如细胞黏附、异体排斥、吞噬体。31条通路下调,如mTOR、MAPK、非小细胞肺癌。结论:采用全基因组芯片检测CLU基因干扰后肾癌786-O基因表达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为以CLU基因为靶点的肾癌基因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贫血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常见的关节外表现,而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是慢性疾病性贫血(ACD),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本文检测RA患者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促β_2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探讨它们在RA伴AC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组 RA患者77例,男21例,女56例,年龄16~75岁(14.3±14.0);病程1月至4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87年修订的诊断标准。按血红蛋白(Hb)男≤  相似文献   

18.
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的超声造影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中的表现.方法 对22例22个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观察肾占位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包括起始时间、达峰值时间、消退时间及病灶内部结构的增强表现.结果 本组22个肾占位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乳头状肾癌13个和嫌色细胞癌9个.22个肿块最大直径范围1.1~14.2 cm,常规超声显示实质性肿块17个,囊实性肿块5个;18个病灶内发现彩色血流信号,4个未显示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22个病灶均见增强,同步增强13个,缓慢增强9个,其延迟时间2~4 s,达峰值和实质期增强程度始终低于肾皮质;实质期快速消退16个,同步消退6个,共11个肿块周边显示假包膜.结论 缓慢增强和全期低增强对诊断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用自体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效果。方法搜集本院60例转移性肾癌患者资料,入选患者均为可以用于评估的有效病灶,均采用DC联合CIK细胞治疗。结果转移性肾癌运用DC联合CIK细胞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3.3%)、部分缓解21例(35.0%)、疾病稳定28例(46.7%)、疾病进展9例(15.0%),疾病控制率为85%,客观缓解率为38.3%,总生存率为82.0%。结论 DC联合CIK细胞临床价值较高,治疗转移性肾癌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李陈版 《临床医学》2020,40(3):78-7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RN)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ORN)治疗局限性肾癌(LRC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19年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110例局限性肾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