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色列Ram bam医学中心核医学科Bar-Shalom S等对1241例肿瘤患者用PET-CT发现,部分病例的膈下正常脂肪组织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摄取增高,且与颈肩部脂肪组织摄取程度一致。作者评价了这种类型影像的临床特点及可能的临床意义。结果:PET-CT能够精确地将膈下脂肪摄取(infradiaphragm atic fatuptake,IDFU)定位在正常的腹膜后肾周间隙脂肪组织(9例,占总病例0.7%,其中5例患者双侧肾周间隙脂肪摄取增高)和结肠或肝周间隙脂肪组织(4例,其中3例患者双侧结肠周围和肝周间隙脂肪摄取)。这两种良性脂肪FDG摄取类型的临床特点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扩散至肾周间隙的螺旋CT表现及其解剖基础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扩散至肾周间隙的螺旋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分析87例连续AP病例的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着重观察肾周间隙是否受累以及其CT特征,并进行CT分级评分,观察肾周间隙受累与肾筋膜的毗邻关系。结果肾周间隙总的受累率为75%(65/87),其中B级50%(44/87),C级25%(21/87)。本组轻症AP24例,其中9例出现了肾周间隙受累;63例重症AP,56例出现了肾周间隙受累。肾周间隙内出现的水肿或积液通过肾周间隙内的桥隔与同侧水肿或积液的肾筋膜相连。结论AP累及肾周间隙时,轻者CT表现为肾周间隙内桥隔或脂肪水肿,重者可见蜂窝组织炎或积液。AP所致的炎性水肿或积液主要通过肾周间隙内的桥隔扩散或者破坏肾筋膜而进入肾周间隙。  相似文献   

3.
腹膜后间隙是指后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的解剖间隙及其解剖结构的总称。对腹膜后间隙的解剖描述 ,过去教科书里将它简单地分为肾圆锥和肾旁脂肪体。 194 1年Congdon等[1] 从尸体解剖中发现 ,腹膜后间隙在肾周间隙的前、后均可能存在潜在的另外间隙。 1972年Meyers[2 ] 利用尸体断面解剖和间隙灌注对比剂后行X线摄影 ,证实了Congdon等的发现 ,并将腹膜后间隙分为三个明确的解剖间隙 ,即肾周间隙、肾旁前间隙、肾旁后间隙。其中 ,肾周间隙由肾脏前方的肾前筋膜和后方的肾后筋膜所限制 ,两层筋膜在外侧融合成圆锥侧筋膜 ,后者向前外侧伸延 ,经…  相似文献   

4.
肾周脂肪间隙在小肾畸形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肾周脂肪间隙在小肾畸形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000-2006年手术病理证实小肾32例,其中先天性小肾11例,继发性小肾21例.全部病例病均经CT检查.分析双侧肾周脂肪间隙在不同病变中的差异性.结果 先天性小肾双侧肾周脂肪间隙宽窄无明显差异,继发性小肾,肾萎缩侧肾周脂肪间隙较对侧平均增宽8 mm.结论 肾周脂肪间隙增宽,对诊断继发性肾萎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肾癌侵犯肾周间隙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肾癌侵犯肾周间隙的CT表现。材料一方法:分析经CT扫描发现有肾周间隙异常的肾癌58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肾癌累及肾周间隙的主要CT征象有多发结节、条索状影、赘状突起和肾周筋膜增厚,这些CT下象的病理基础为肾周间隙内淋巴结转移,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引起的血管曲张和肾周间隙内桥间隙的流体淤积。结论:熟悉肾周间隙的解剖和仔细分析肾周间隙的CT征象有助于对肾癌的正确分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周间隙桥隔正常走向及异常增厚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肾周间隙桥隔增厚的CT表现.结果 肾周间隙桥隔增厚的原因可为肾源性、非肾源性疾病或原因不明.肾源性疾病包括肾外伤26例,肾结核2例,肾脓肿4例,肾盂肾炎3例,尿路梗阻15例,肾癌2例.非肾源性疾病包括急性胰腺炎15例,急性胆囊炎1例,腹膜炎2例,结肠癌3例.原因不明者2例.肾周间隙桥隔增厚的CT表现为肾周间隙内的条状、分支状软组织影.结论 肾周间隙桥隔增厚的病因多样化,影像学检查对探其病因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肾周间隙CT扫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18例肾周间隙内积血、28例积脓和37例肾癌累及肾周间隙共83例的CT征象。CT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周筋膜增厚;肾周间隙内纤维间隔线增粗;肾周间隙内积血积脓呈局限或包囊性分布;腰大肌受累等。根据肾周间隙解剖,认为肾周间隙内纤维间隔线有限制积液的扩散作用,并因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阻挡,血或脓液等较稠的液体不进入对侧肾周间隙。  相似文献   

8.
急性输尿管梗阻时肾脏及肾周间隙的CT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输尿管结石所致的急性输尿管梗阻时的肾脏及肾周间隙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6例经CT及B超扫描显示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输尿管梗阻患者的肾脏、肾周间隙的CT征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有肾脏及肾周间隙水肿性的改变。CT主要表现为:患侧肾实质增厚、肾盂肾盏扩张、肾被膜增厚,部分伴有肾被膜下积液、肾窦水肿、肾周间隙桥隔增厚、肾周间隙内脂肪层斑片状影及肾筋膜增厚。结论急性输尿管梗阻在急诊CT上有明显表现,除输尿管结石征象外,肾和肾周间隙的间接CT征象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向肾周间隙扩展的MRI表现,以及肾周间隙受累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MRI表现.每例AP患者在MRI上的严重程度用MRI严重程度指数(MRSI)进行分级,MRS10~2分为轻症,3~6分中症,7~10分为重症.在MRI上观察肾周间隙有无受累,并对受累程度分级:无受累记为0分,肾周间隙内条索状高信号记为1分,积液记为2分.分析肾周间隙受累程度与MRSI的相关性.结果:119例急性胰腺炎中,轻症急性胰腺炎例48例,中症5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12例.73.95%(88/119)的AP患者在MRI上有肾周间隙受累,表现为肾周间隙内条索状、斑片状或大片状异常信号.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肾周间隙受累率47.92%(23/48),中症为91.52%(54/59),重症为91.67%(11/12).肾周间隙MRI评分为1分时在轻症为41.67%(20/48),中症及重症为19.72%(14/71)(χ~2=7.249,P=0.007);肾周间隙MRI评分为2分者轻症和中症共为42.06%(45/107),而在重症为75.00%(9/12)(χ~2=4.724,P=0.030).在MRI上肾周间隙受累的严重程度与MRSI成正相关(r=0.714,P=0.000).结论:在MRI上急性胰腺炎肾周间隙受累率高于文献报道的CT上的受累率,肾周间隙受累反映了AP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胰腺炎(acrte pancreatits,AP)在腹膜后间隙内扩散的CT表现提出肾筋膜减压平面并确定其范围.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61例AP患者的CT增强表现,着重观察AP在腹膜后扩散的CT表现,并分析其与肾筋膜减压平面的关系.结果 61例中,累及肾旁前间隙达113个,肾前筋膜间平面109个,锥侧筋膜间平面63个,肾后筋膜间平面29个,肾旁后间隙15个,肾周间隙81个.肾筋膜间平面包括肾前筋膜间平面、锥侧筋膜间平面以及肾后筋膜间平面,AP累及肾筋膜间平面的CT表现为肾筋膜增厚、模糊、边缘毛糙,中间可见"弧"形或"新月"形液体密度积聚区,肾筋膜间平面间相互交通.肾周间隙受累主要表现为桥隔增厚、边界模糊,桥隔水肿增厚呈条索影,桥隔积液或蜂窝组织炎表现为液体或软组织样密度,桥隔旁脂肪密度增高、呈"毛玻璃"样.结论 AP在腹膜后扩散通道清楚显示了肾筋膜减压平面形态;肾筋膜减压平面包括肾筋膜间平面和桥隔平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