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纵膈肿瘤属常见疾病,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其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临床上比较容易忽视,许多患者是在健康查体中才被发现,本文对纵膈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做回顾性总结,旨在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纵膈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通常纵膈肿瘤是指原发性。纵膈肿瘤的临床表现一般症状是胸闷、胸痛或胸骨后不适,其他有气管压迫症状,咳嗽、气短,严重者呼吸困难和紫绀;食道压迫症状,吞咽不适困难;上腔静脉综合症,患者面部、颈部和上胸部发生水肿,并伴有浅静脉怒张,多为恶性瘤所致;神经受压症状,声音嘶哑、膈麻痹、肋间神经痛以及心搏变慢和某些胃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
3.
4.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报道18例由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气管肿瘤:腺瘤8例、鳞癌5例、纤维瘤3例、乳头状瘤和纤维血管瘤各1例。重点分析了良恶性气管肿瘤的CT表现并与X线表现比较,提出区分良恶性肿瘤的CT症像,还简要的讨论了本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和检查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6.
原发性肺动脉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动脉肿瘤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动脉肿瘤(良性间叶细胞瘤、恶性间叶细胞瘤及纤维肉瘤各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均经胸部X线平片、电子束CT(EBCT)、核素肺灌注显像、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造影进行检查。结果:2例EBCT检查作出正确诊断,其中1例其他影像学检查均考虑肺动脉栓塞;另1例所有影像学检查均误诊为肺动脉栓塞。结论:原发肺动脉肿瘤非常少见,临床无特异性,诊断困难。X线平片、CT及肺动脉造影均有其相应的征象,但均为非特异性,综合影像学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毛雨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8,9(6):355-357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CT和消化道造影诊断。方法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33例恶性和7例良性全做消化道钡餐造影,其中28例又经CT扫描检查。结果消化道造影见肠腔狭窄20例(13例恶性,7例良性),充盈缺损19例,(13例恶性,6例良性),肠梗阻13例,(10例恶性3例良性),管壁僵硬、黏膜破坏及环状皱襞消失主要见于恶性肿瘤f22例恶性)。CT扫描发现腹内肿物28例。结论消化道钡餐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有良好的显示,还可以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黏膜面,仍是小肠原发性肿瘤简便的首选检查方法,CT为重要的补充检查。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来源复杂,周围脏器多。旨在探讨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肿瘤的X线、CT及超声表现,并与手术所见作对照分析。B超及CT具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CT可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境界及质地,对腹膜后肿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10.
11.
Askin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8例Askin瘤的影像征象。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Askin瘤的胸部平片、B超和CT资料。年龄13~62岁,平均29.8岁。全组均拍摄正侧位胸片和CT扫描,6例胸壁肿瘤行B超检查。全组均经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结果:6例原发于胸壁软组织,肿瘤较小(平均大小3cm),术后半数近期复发,复发灶平均大小为5.5cm。2例原发于纵隔,肿瘤平均大小为7cm。瘤实质主要为软组织,散在液化、坏死或出血。CT增强后扫描呈不规则强化。5例受累胸膜表现为不规则状、结节状增厚。结论:Askin瘤典型影像表现为胸壁、胸膜和纵隔病灶相互融合成巨大肿块。因此,面对青少年患者的胸部软组织肿瘤,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Askin肿瘤。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报告我院 1995 -0 12 0 0 0 -10收治的经影像学诊断 ,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 5 6例 ,现将有关资料 ,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中 ,男 35例 ,女 2 1例 ,年龄 1870岁 ,平均 45岁。1.2 临床表现 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 ,多数患者表现为高血压 ,周期性软瘫 ,肢体麻木 ,尿频及发作性头痛 ,头晕 ,发热 ,心悸 ,多汗等症状。功能性腺瘤多表现为Cusing’s综合征或Conn’s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无功能性腺瘤临床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持续性高血压或阵发性高血压伴低血钾者多为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比较颈动脉体瘤的超声、CT、MRI、DSA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颈动脉体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及特征。结果:各种检查均可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及形态,颈动脉体瘤的彩色多普勒特点为中等偏低实质回声,境界清楚,大于3.0cm的肿瘤可见管道结构,但肿瘤上缘观察欠清,14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其中9例可显示瘤内网状血管,有1例神经鞘瘤误诊为颈动脉体瘤,诊断符合率为93%(14/15)。14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CT增强显示为富血管肿瘤,其中12例肿瘤均匀强化,2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150~180HU,颈内、外动脉密度与瘤体等同难以分辨,术前CT诊断符合率为100%(14/14)。11例患者行MRI及MRA检查,MRI平扫特点为瘤内见流空的血管影像,明确显示颈内、外动脉分离和紧贴或镶嵌在肿瘤后外缘及前外缘,MRA能良好显示肿瘤与颈总动脉及其分叉的关系,术前MRI诊断符合率为100%(11/11)。其中8例同时行DSA血管造影,除能明确诊断和显示供血动脉外,DSA能清晰显示其血供及与颈内、外动脉的关系,术前DSA诊断符合率为100%(8/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对颈动脉体瘤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甲旁亢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原发性甲旁亢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材料和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原发性甲旁亢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作CT检查,B超检查46例,核素检查5例。结果:53例甲旁亢手术确诊甲旁腺腺瘤51例,占96.23%。甲旁腺增生2例。CT检查有27例诊断为甲旁腺腺瘤(27/35),病灶81.48%位于甲状腺下极(22/27),18.52%位于甲状腺上极(5/27);各病灶增强后通常有明显强化,比平扫时CT值上升约30 ̄40Hu。B超检查有38例诊断为甲旁腺腺瘤(38/46)。核素检查中3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结论:原发性甲旁亢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生化检查,定位诊断依靠B超、CT及核素等影像学检查,B超和CT检查的原发笥甲旁亢的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无显著差别,两者可互相补充,根据甲旁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评价(附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发性气管肿瘤 (primarytrachealtumor简称PTT ,下同 )是呼吸系统少见肿瘤 ,以往文献[1~ 4 ] 对其X线平片及CT表现均作了较详尽的报告。本文就资料较完整 ,经手术证实的 7例PTT复习文献 ,就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和检查方法的选择作一分析 ,对影像学所见特别是MRI表现进行了讨论。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2 8~ 71岁 ,平均 47岁。1.2 临床表现 :咳嗽 7例 ,痰中带血 5例 ,病程从发病到确诊 1月~ 1年半。1.3 病理分类 ,鳞癌 3例 ,腺癌 2例 ,粘液表皮样癌 1例 ,小细胞癌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原发性肠系膜肿瘤(PMT)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定位及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中4例良性,其余均为恶性;位于小肠系膜10例,结肠系膜3例,肿瘤直径6.4~13.0 cm (平均9.5 cm);纤维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间质瘤4例,淋巴瘤2例,脂肪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结论:PMT CT表现缺乏特异性.CT对体积相对较小的PMT有较高的定位价值,对体积巨大肿瘤定位有一定困难,可较准确判断PMT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的CT诊断(附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的CT表现。指出CT能够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密度及与邻近结构等的关系,同时,CT对于后腹膜肿瘤的鉴别诊断,作者提出了诊断的要求,旨在提高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跟骨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影像特点,提高跟骨恶性肿瘤影像学诊断正确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跟骨恶性肿瘤27例,全部患者均行X线摄片检查;CT检查20例,其中12例行增强扫描;MRI平扫+增强扫描18例,其中16行DWI检查。将全部影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肉瘤8例,软骨肉瘤5例,纤维肉瘤及淋巴瘤和恶性骨巨细胞瘤各3例,尤文氏肉瘤和浆细胞瘤各2例,转移瘤1例。影像学表现为跟骨骨质破坏、瘤骨形成、骨膜异常、钙化、病理骨折及软组织肿块。结论(1)跟骨恶性肿瘤中骨肉瘤最常见。(2)跟骨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中以骨质破坏为主,瘤骨形成及骨膜异常、软组织肿块程度轻。(3)跟骨恶性肿瘤中,病理骨折多见且发生早,易合并出血。(4)跟骨恶性肿瘤的增强扫描中,跟骨内肿块与跟骨外软组织肿块强化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