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分析中职护生学习现状,提出在药理学教学中采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结合基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基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功能、优势及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对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是否有显著的促进效果,首先设立了蓝墨云班课混合教学实验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两组学生,根据蓝墨云班课软件系统的特点对蓝墨云班课混合教学实验组的课程进行相应改造,并根据教学经验,建立相应的学习评价模型。最后对蓝墨云班课混合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教学成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蓝墨云班课混合教学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生理学教学,探讨其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级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应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考试成绩及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和结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我校教学改革探索和创新过程中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免疫学检验》课程的教学现状,阐明信息化教学的必然性。针对《免疫学检验》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应用实践,并以免疫系统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级护理本科1班为实验组(n=47),护理本科2班为对照组(n=48);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中分别采用“慕课”混合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所有数据运用SPSS 19.0处理,采用t 检验比较两组学生本课程期末考核成绩和运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实验成绩[(24.22±5.08) vs. (18.49±4.65)]、卷面成绩[(52.37±6.24) vs. (47.15±5.99)]、总评成绩[(76.61±7.22)vs.(62.83±7.36)]均优于对照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显示,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适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能有效提高学习质量,教学效果令师生满意。  相似文献   

6.
“微课+PPT作业”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微课+PPT作业”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61人)和2班(59人)的学生为教学对象;1班为对照组,2班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和手写实验报告方式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微课+PPT作业”辅助生理学实验教学。实验组学生在实验课前先自行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课进行预习,实验过程中也可随时观看以纠正操作中的错误;课后用PPT作业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将PPT在规定时间内通过QQ上传,以便教师及时批改。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组间考核成绩比较采用Sigmaplot 10.0行t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实验操作平均成绩为(95.074±3.233)分、期末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92.204±3.074)分,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两项成绩分别为(81.706±2.901)、(77.913±2.611)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问卷回收率为100%;超过80%的学生认为“微课+PPT作业”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小组合作能力等。结论 将“微课+PPT作业”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推广;但仍需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才能持续改善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蓝墨云班课辅助教学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级和2015级药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班利用手机版蓝墨云班课建立以班级为单元的辅助教学平台,并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对照班采用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形成性评价。课程结束后对比两班药物化学的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期末综合成绩。结果实验班学生药物化学的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期末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以蓝墨云班课为基础的形成性评价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药物化学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可显著提高药物化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将“素质培养”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紧密融合,在《微生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实施中,以PBL教学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头脑风暴式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以培养学生“创新”“社会公德心”和“自学能力”。选择“微信”和“蓝墨云班课”交互平台弥补大班PBL教学不足,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人文素养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在医学公选课中的应用效果,为相关课程混合式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以229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结课后采用自编问卷及焦点小组访谈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98.5%的学生较喜爱“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超过93%的学生认为结合视频案例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对提升其学习兴趣、共情能力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有促进作用。质性研究结果提炼出“学习自主性提升”“综合素质拓展”两个主题词。结论 “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促进医学生自主学习、优化学习效果、提升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基于微课的反转课堂在动物外科学授课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并与传统教学进行比较,为动物外科教学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120名海军军医大学本科学员随机分为两班,在清创术的教学中,分别采用翻转课堂(B班)与传统教学授课(A班),于教学结束后对两班进行问卷调查和课程考核,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8.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学员自评调查显示,A班填写“非常有帮助和有帮助”的学生分别为88.3%、73.3%、71.6%、48.3%、73.3%,而B班则是91.7%、85.0%、83.3%、78.3、75.0%,B班学员对教学总体评价较A班学员更高;对于A班的考核结果,总平均分为7.52分,卷面平均总分为90.21分;B班的考核结果,总平均分为8.43分,比A班高出0.91分;卷面平均总分为101.13,比A班高出10.92分(P<0.05)。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动物外科学中清创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高校防艾同伴讲师的知识水平和干预能力,本研究从蓝墨云班课"经验值"的积累理念和活动类型出发,围绕课程设计原则与目标,进行系统的资源建设,同时构建出融"学习度"和"分享度"于一体的量化评分体系;并从校内学生中通过自愿报名和选拔的形式,组建了首批防艾同伴讲师培训班,依托28名学员进行了课程的"混合式"应用尝试。经评价发现,基于云班课"经验值"为驱动和量化的防艾同伴讲师培训课在能力提升方面具有积极的调动作用。根据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研究者从评分体系、线下活动和资源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影像学思维导图结合PBL教学中的适用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2014级临床本科(全科方向)15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6名,对照组99名,采用思维导图结合PBL开展医学影像学实践课。实验组进行形成性评价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问卷调查 “评价模块设置合理,赞成形成性评价”这项中66.0%(37/56)学生持赞同,Likert分值为(4.0±0.7)。课后测试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期末试卷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病例分析题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形成性评价适用于医学影像学思维导图结合PBL教学,能全面评估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断为学习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国家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达到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对信息素养的新要求,以首都医科大学提出的“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对医学信息素养教育进行变革,即通过建立医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框架,加强元素养的培养;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实行开放教育;建立辅助教学平台,利用各种方式加大网络课及实践教学学时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角度出发,设计、制作与应用药物分析微课教学.以体内药物分析中固相萃取法为例,在对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将微课主要的环节分为复习和导入、讲授教学内容、小结与拓展几部分,突出任务驱动和启发式教学,通过知识可视化增加微课的生动性;然后在微课脚本基础上,完成微课拍摄和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密集,口腔疾病病变位置较特殊,观察范围狭小,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不足,从口腔医学自身规律及临床医学的培养目标出发,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联合翻转课堂的新教学,对传统的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颠覆性改革。改革后的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为达到“以本为本”的临床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更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38-141
"互联网+"让教育形态从封闭走向开放,给大学课程的教育改革带来巨大的机遇。基于"互联网+"理念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多种问题亟需解决。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的优势,通过创建微课、师生实时互动沟通交流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可协助解决目前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为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分子生物学在药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已经成为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其教学改革进行了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通过不断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实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以研促学、CAI教学和开展网络课堂等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初步建立了一种适合药学专业的分子生物学教学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基于在线课程的"2+1"对分课堂在医学统计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春季学期选修医学统计学的临床医学专业326名本科生随机分为普通班和试验班,普通班140名学生作为对照,采用传统方法授课;试验班186名学生,采用基于在线课程的"2+1"对分课堂教学,将在线自学、课堂授课、课堂讨论等有机结合。比较两个班学生的评价信息以及考试成绩。采用SAS 9.4进行定量资料描述及t检验、轶和检验。结果相较普通班,试验班学生认为基于在线课程的"2+1"对分课堂,更注重学科交叉(P<0.01),对能力培养有帮助(P=0.008),更利于从事科研(P=0.012);试验班学生综合满意度更高(P<0.01)。试验班学生在课终考试中综合案例分析题得分更高(P<0.01)。结论基于在线课程的"2+1"对分课堂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模式,值得在高校教学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创新性的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突出了理科生理学教学的特点,强调学科交叉和基础理论的重要性,打破了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创建国家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名牌课程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SPOC混合式教学与传统大规模教学、课程化与非课程化信息素养教育对各年级医学生学术信息素养水平及自我认知情况的影响,比较SPOC混合式教学及其他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以“医学科技查新全实践”课程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课程化学术信息素养教育能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SPOC混合式教学比其他教学模式更显著提升学生的学术信息知识和能力;课程化的学术信息素养教育有助于对学生“致远”赋能,并且SPOC混合式教学对学生信息能力的长效提升更显著;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良好自我认知有影响。结论:建议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建设“医信融合”课程体系,不断丰富“SPOC+N”教学模式内涵,在教学目标、内容、手段、评价等方面强调时间变量,加强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