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比国内外博士招生制度简况,结合国内高校"申请-审核"制现况,剖析空军军医大学"申请-审核"制经验做法,为医学博士"申请-审核"制招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协和医院近年来研究生招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招生规模、考生年龄、报考情况等方面,归纳出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生生源基本情况及特点;为完善今后研究生招生工作,从招生计划、报考资格、招生方式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率先采用考试一申请制,在申请制中采用了网络评审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网络评审系统的设计、功能与应用,即采用模块化编程,完成考生材料上传、专家评审、结果分类汇总、统计工作.3年的实践表明,本网络评审系统设计合理、运行流畅,其应用大大减轻了博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工作量,提高了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2007年和2008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行了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申请制.为了总结2年来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践,上海医学院对2008年博士研究生考生和导师进行了随机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招生制度改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博士研究生招生以往采用考试的方式,与我国建设一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和培养一流博士研究生的要求不相符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国内率先采用了考试-申请制,即减少考试科目,更加注重考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具体做法为初试只考外语,综合对考生提交的证明其科研和综合能力的材料的评定,决定复试人员,同时加强复试,以这种比较科学的方式选拔博十研究牛。这种方式克服了博十研究生招生中考试选拔的缺欠,使博士研究生招生更加注重考牛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对此项改革的探索过程和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在医学类研究生视角下调查分析申请-考核制与其他不同招生途径相比,对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聘就业与发展的影响,调查不同类型研究生对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途径的认可度与期望值,旨在评估及优化现有的申请-考核制招生途径。方法 通过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不同阶段和类型医学研究生对申考制相关问题的看法。利用Excel和SPSS进行频数统计、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在完成论文发表方面,申考制博士倾向于在读前两年[38.71%(12/31),35.48%(11/31)]完成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要求,而统招和硕博连读博士生多于第二年[33.33%(10/30)]和第三年[40.54%(15/37)]完成论文发表(P=0.021)。在申请阶段所需材料对博士阶段科研的价值上,74.19%(23/31)申考生和48.65%(18/37)硕博连读生认为科研成果帮助最大,而统招生认为带来最大助力的是外语[26.67%(8/3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申考制招生的公平性认可方面,71.53%(304/425)研究生认为是公平的,硕士阶段所在院校(P=0.001)和硕士学位性质(P=0.001)显著影响研究生对申考制公平性的认可度。结论 申考制博士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培养与学术成果方面均有优势,对提升我国高水平医学类科研人员的储备作用显著,在医学类研究生群体中的认可度与影响力均较高。未来将优化申考制,打造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类博士招生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问卷星在手术室护生临床带教考核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择2017至2019年度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临床实习的护生,2017至2018年度为对照组,2018至2019年度为观察组;对照组纸质版手写考试,观察组问卷星电子测试,比较两年的出科考核成绩;采用问卷星调查2018至2019年度护生对带教教师教学工作满意度和带教教师使用问卷星进行培训考核的感受。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观察组各学历层次出科考核分数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问卷星考试内容不懂再学习满意率为98.19%;带教教师对问卷星考核的自动阅卷等满意率为100%。结论 问卷星考核操作简单高效,无纸化、针对性教学达到了以评促教的目的,护生和带教教师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7年中央财政支持高等医学院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订单定向免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共计5810人。报考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实行单列志愿、单设批次、只招收农村生源。此次"国家免费医学生"的招生计划在有关学校的本科层次招生来源计划中单列编制,招生专业为临床医学、中医学、蒙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和掌握2010级高职新生对我校招生宣传工作的了解和满意度以及招生宣传的效果,为今后招生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校2010级高职新生进行全面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我校高职新生了解招生信息的最主要的3个渠道分别是〈报考指南〉、学校网站和亲戚朋友的介绍;我校最吸引高职新生报名的前3个因素分别是专业设置、地处省会城市和知名度;2010级高职新生对我校的整体满意度较高.结论 我校招生宣传工作虽取得良好的成效,但还存在着学校网页公布的招生信息不够齐全、招生工作人员队伍服务不够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在加强学校自身软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突出特色,讲究宣传技巧,提高招生宣传效能,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个人深入访谈获取的数据,初步拟制《首都医科大学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选拔指南(初稿)》。然后,通过德尔菲法及卡方检验,制定《首都医科大学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选拔指南》。该指南包含科学素养、学术能力、科研能力和人格品质4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调研对象普遍认为,素养、能力、品德是博士选拔指南的核心内容;导师对申请者素质、能力要求高的同时,同样重视申请者的人格品质。此外,导师对专业学位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同样有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专业"七转八"教育项目实践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当教师,要始终坚持边学边教,不断为自己"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一个不能随时更新知识的教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教学改革,在认识和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要着眼于两者的结合、整合、融合、协调发展.通过实践去"优化"选择,不搞一种固定模式,不搞"一刀切"的做法,提倡充分的开放性、兼容性,并给学校以较大的自主权、较多的灵活性和个性,以期打破僵局、走出新路.  相似文献   

14.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2):1540-154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刘谦教授;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鲁重美教授;医院副院长、《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副总编赵玉沛教授;著名消化内镜专家、前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教授的夫人李家熙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6):2052-2052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刘谦教授;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鲁重美教授;医院副院长、《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副总编赵玉沛教授;著名消化内镜专家、前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教授的夫人李家熙研究员;国际消化内镜协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互联网+医疗"兴起的背景,阐述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机遇与现状,提出"互联网+医疗"重塑中国医疗生态圈的具体内容,以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为例,表述其实践过程,最后对我国"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及未来发展方向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1):945-945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刘谦教授;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鲁重美教授;医院副院长、《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副总编赵玉沛教授;著名消化内镜专家、前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教授的夫人李家熙研究员;国际消化内镜协会副主席、亚太消化内镜协会主席曹世植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齐联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