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勇  陈道文  陈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9):2196-2197,220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65例(大面积脑梗死39例,腔隙性脑梗死26例)、脑出血患者50例和健康者50例,患者在发病后72h内抽取静脉血抗凝,所有研究对象均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药物,检测其PLT、MPV、PDW及Fib水平。分析脑梗死患者和健康者、脑出血患者和健康者、脑梗死患者和脑出血患者、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Fib及血小板参数四项指标上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Fib明显升高(P<0.05),PLT明显降低(P<0.05);脑出血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Fib明显升高(P<0.05),PLT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比较PLT、MPV、Fib、PDW四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比较PLT、MPV、Fib、PDW四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体积增大、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观察四项指标变化对病情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小板参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对收治的124例HSP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SP患儿急性期PLT、MPV、PCT、PDW、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并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组与非HSPN组D-二聚体水平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2.03,P〈0.05)。结论:HSP患儿急性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持续高水平的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可能与HSP的肾脏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81-3782
目的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肺动脉栓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高危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低危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中危组、低危组(P0.05);中危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低危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肺动脉栓塞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69,P0.05);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D-二聚体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37,P0.05),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51,P0.05)。结论肺动脉栓塞可出现D-二聚体高表达、纤维蛋白原低表达,且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作为肺动脉栓塞危险程度分级的重要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11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Hcy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压积(P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cy、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对脑梗死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参数与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8例AMI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血小板参数与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和正常对照组D-二聚体、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分别为1756.0±320.0、95.0±35.0、14.0±2.3、17.0±4.0;125.0±106.0、225.0±47.0、10.8±2.1、12.0±3.0,AMI组的D-二聚体、MPV、PDW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LT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D-二聚体与血小板数量及体积改变与AM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促乳素(PRL)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了解PRL与脑梗死的关系。 方法:用含正常、中、高水平PRL的血浆复溶冻干洗涤健康人血小板,检测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CD62P阳性率;检测88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人血浆PRL水平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vWF抗原(vWF:Ag)、C反应蛋白(CRP)、高半胱氨酸(Hcy)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指标,分析其关联性。 结果:含正常、中、高水平PRL血浆间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和CD62P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间PRL、CRP、Hcy、D-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Fib、vWF:Ag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CRP与PRL水平呈正相关(r=0.352,P<0.05),与Fib、D-D、vWF:Ag、Hcy、MPV无相关性(P>0.05)。 结论:PRL与血小板活化关系不明显,但可能与某些炎症反应、血栓形成指标一起参与脑梗死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容积(MPV)、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用于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泌和肾内科收治的9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53例DN患者作为观察组,检测两组患者PLT、PDW、MPV、Fg、D-D、FDP等,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Fg、D-D、FD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LT、PDW、MPV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g、D-D、FDP诊断糖尿病肾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666、0.785。结论 检测Fg、D-D、FDP对DN患者早期肾损伤和病情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7例冠心病患者,115例脑梗死患者及70例健康人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常规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和脑梗死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冠心病组和脑梗死组无显著性差异,且冠心病组和脑梗死组PT、APTT及TT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其他凝血指标相比,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及诊断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各风险指标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病例111例,健康对照组104例,在发病24 h内检测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参数、凝血参数,并对各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梗死组血中IL-6、hs-CRP、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L-6、MPV、hs-CRP、PDW、D二聚体、FBG等为急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其OR值分别为2.527、1.570、1.478、1.456、1.345、1.128。结论血清IL-6、MPV、hs-CRP、PDW、D二聚体、FBG等均为急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监测其变化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检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Advance血凝仪,CoulterSTKS血球仪对60例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同时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血小板压积(PCT),纤维蛋白原(Fg)检测,并与同年龄段60例正常体检血标本血小板相关参数作为对照组,与脑梗死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的PLT、MPV、PDW、CD62P、CD63、PCT、Fg分别是155.73±62.49,9.78±1.56,17.09±0.76,6.24±6.08,6.78±6.17,0.15±0.05,408.20±133.50。MPV、PDW、CD62P、CD63、PCT、Fg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提示对脑梗死的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肺癌患者63例、肺炎患者15例、健康人对照20例分别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联合检测可为区别诊断肺癌和肺炎提供有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联合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凝仪STA-Compact(法国)检测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抗凝血酶活Ⅲ性、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NE-150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56例ALL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骨髓抑制期、骨髓恢复早期、完全缓解期的PLT、MPV、PDW,并以50例健康人的PLT、MPV、PDW作为对照。结果ALL患者的PLT、MPV比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而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后骨髓恢复早期,PLT、MPV、PDW比骨髓抑制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完全缓解期,PLT、MPV、PDW升高,与治疗前、抑制期、恢复早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全缓解组的PLT比治疗前和骨髓抑制期升高(P0.01),MPV、PDW比健康对照组升高(P0.01);未缓解组PLT比治疗前下降(P0.01),MPV、PDW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MPV、PDW的变化在ALL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是治疗后效果观察、预后判断的预示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74例SCLC患者(SCLC组),7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疾病组),60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分析D-二聚体及FIB与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SCLC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SCLC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性SCLC(ED-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局限性SCLC(LD-SCL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与SCLC患者吸烟、肿瘤累及部位、最大肿块直径、远处转移有关(P0.05);FIB水平与SCLC患者肿块数目、病理分型、远处转移有关(P0.05)。SCLC治疗有效组患者放疗和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较放疗和化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情稳定组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D-二聚体和FI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组患者放疗和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与放疗和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FIB可作为SCLC辅助诊断、病情监测、放疗和化疗疗效和预后判断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肝硬化、脑梗死、尿毒症3种疾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38例不同疾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测定,并与96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PLT、PC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MPV、PDW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出血组PLT、MPV、PCT低于无出血组(P0.05),PDW无明显变化。脑梗死组PLT低于健康对照组,而MPV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PDW无明显变化。脑梗死组治疗后MPV比治疗前降低(P0.05)。尿毒症组PLT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DW、MPV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CT变化不明显。结论血小板参数的联合监测对3种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605-3606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及56例健康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健康人)和病例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缓解期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发作较为严重,对两种指标进行检测可对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预测,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检测治疗前胃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同期10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及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水平。结果胃癌组血浆PLT、PT、FBG、D-二聚体、FⅦ:C及FⅧ: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越晚,血浆PLT、PT、FBG、D-二聚体、FⅦ:C及FⅧ:C水平越高,胃癌患者病理分期Ⅳ期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与其他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5cm者血浆PLT、APTT、FBG、FⅦ:C及FⅧ:C水平明显高于病灶直径5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者FⅦ:C及FⅧ:C水平明显高于中分化者、高分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者血浆PLT、D-二聚体、FⅦ:C及FⅧ:C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患者,且淋巴结转移者血浆PLT、FⅦ:C及FⅧ:C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及脉管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胃癌患者血浆凝血功能指标可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外周血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检测对孕晚期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产后出血产妇34例作为观察组,正常产妇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结果观察两组产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发现两组产妇各指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的预测情况,发现纤维蛋白和D-二聚体的预测价值较大,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无检测价值。结论外周血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对孕期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效果评估、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NSCLC患者(均行化疗)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PLT、MPV、PCT和PDW变化,并进行12个月的随访,检测不同预后的NSCL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化疗前观察组PCT、PLT、MP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PCT、PLT、MP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两组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完全缓解患者PCT、PLT、MPV水平均低于部分缓解患者和未缓解患者(P0.05)。观察组中好转患者PCT、PLT水平均显著低于未愈/死亡患者(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在NSCLC患者化疗效果评估、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川崎病患儿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探索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改变与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65例川崎病患儿、30例健康对照组小儿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同时检测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川崎病组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NCAL)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血小板计数无相关性.结论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