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超声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既需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讲究“看图说话”,即以大量的超声病例为基础,训练住院医师从超声图像中寻找、发现并判别病变,从而形成敏锐的识别诊断能力。本研究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微信建立虚拟学习平台,通过该平台实施病例教学,可以避免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师生之间交流更快捷。根据问卷调查,住院医师普遍认为该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升专业能力,希望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加入该培训模式。住院医师的病例分析结果显示,培训过程中住院医师的诊断准确率逐步提升。微信平台结合病例教学可以为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院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临床和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在超声科规范化培训的目标不同。临床住院医师的培训目标是学习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将临床表现和超声影像相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的培训目标更高、更严格,要求医师具备扎实的超声理论知识、熟练独立的操作和诊断能力,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超声诊断依据。因此,超声科规范化培训需要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设计个体化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住院医师是一名医师从业生涯的起始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和奠定医师临床能力的基础阶段,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超声医学专业中的一个亚专业,血管超声有其自身专业特点。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准确性有赖于临床多学科基础理论的积累、规范化操作技能的培训,尤其是血流动力学理论的正确分析应用。根据血管超声专业特点,我们从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以及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五个方面对住院医师进行全方位培训。在实践基础上,探讨建立适合我国血管超声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培养实用性、创新性和自主性人才, 为全面提高我国血管超声专业医师专业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胎儿心脏教学是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涉及胚胎发育、解剖结构、胎儿循环特点、心脏畸形的发生机制及超声诊断要点。在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胎儿心脏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漏、误诊病例,由学员完成漏、误诊原因讨论、分析并汇报,再由教师对关键知识点及延伸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讲解。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学员一致认为漏、误诊病例的案例教学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对以后的临床工作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在妇产科规范化培训中,宫腔镜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产科探索采取理论教学、教学查房、PBL、见习培训、实际操作一对一培训、技能考核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培训,以期提高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以及住院医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查房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然而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难以应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查房模式。本研究结合麻醉专业特色,改良设计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七项核心内容,并将其应用于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查房中,由此推动麻醉教学查房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麻醉教学查房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CP)结合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 TBL)教学在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以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妇科轮转的40名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20)采用CP结合TBL教学法,对照组(n=20)采用传统教学法。每轮培训结束后,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专业理论、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并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专业理论、临床实践技能平均成绩分别为(85.55±5.96)分、(89.90±6.40)分,均高于对照组平均成绩(76.36±6.68)分、(75.50±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住院医师对CP结合TBL教学法满意度高,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高。结论 CP结合T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建议在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内科规培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质化效果,为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5、2016年参加北京市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的全部“单位人”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开展住院医师胜任力自评问卷调查,分析各基地的培训效果。采用 SPSS 21.0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四个体系基地之间自评得分存在差异,整体自评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协和、首医、军队、北医。八项能力中,教学与科学研究能力较低。结论 北京市内科规培基地培训效果未实现同质化,建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从师资力量、培训过程、加大支持力度三个方面强化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重症医学具有复杂、知识面广、与多学科交叉等特点,规范化培训难度大。通过统一培训目标;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建立包括入科教育、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科研思维和医患沟通的培训制度;采用以教师教学为主、问题和案例教学为辅的多样性教学方法;落实灵活而又严格的考核体系;探索出适合重症医学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和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PDCA循环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科研基础知识学习中的效果,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员临床科研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4至7月在儿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应用PDCA循环对其进行临床科研基础知识课程培训,培训时间为3个月。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培训前、后住院医师临床科研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同时问卷调查住院医师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结果 ①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住院医师科研基础知识水平明显提高[(54.14±23.06) vs. (73.63±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部分临床科研基础知识点学习有欠缺,培训前后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对临床科研基础知识培训课程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满意,但对培训时间安排不满意。结论 基于PDCA循环的培训方法可明显提高儿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临床科研基础知识水平,值得在住院医师临床科研能力培养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职业道德在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科室规培的经验,从规培生职业道德的现况、床旁教育对规培生职业道德的作用及其对规培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效果三个方面,总结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职业道德的培养,期望为完善超声专业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虚拟现实技术设计的心脏解剖教学系统作为研究内容,以参加上海市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设计和传统心脏解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发现临床教学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住院医师培训现状以及在培训过程中引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优点,指出该方法可充分调动住院医师的培训积极性、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超声新设备自动乳腺超声(automated breast ultrasound,ABUS)具有扫诊分离、获取的标准化全乳图像可重复阅读的优点,更适用于乳腺超声培训。本研究通过比较以ABUS病例诊断实践为核心的乳腺超声影像培训模式和以手持超声操作与诊断为核心的传统乳腺超声影像培训模式,发现以ABUS病例诊断实践为核心的新培训模式培训周期短、超声医生诊断水平提升快,新培训模式能更高效地培养出更多技术合格的乳腺疾病超声诊断医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边看边练习教学(practice while watching,PWW)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教学效果。对196名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应用PWW教学法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和考核,培训后住院医师的成绩明显提高,住院医师对PWW教学方式的满意率为100%。PWW教学方式可以提高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增加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导师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医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果能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导师制教育,将能更好地促进对青年住院医师的培养,让年轻医师在导师制的教学平台上,全面发展,成为医疗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15名第二年妇产科住培医师作为教学对象,探讨运用模拟教学方法培训住培医师产钳助产技术的效果。产钳助产模拟教学过程包括理论学习:翻转教学微视频方式学习产钳助产技术理论知识;理论考核:通过线上考核评价学生产钳助产临床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核达到8~10分者,进入产钳助产模拟教学流程;产钳助产技术模拟学习:在临床技能中心进行情景模拟技能实训;考核评价:采用助产技术-产钳助产考核标准评价产钳助产技术掌握水平,分析考核结果。结果显示,模拟教学组学员教学考核成绩优秀,住培医师对独立操作产钳更具信心,教学效果理想,可进一步推广产科临床技能模拟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分析总结了本教学基地自2018年以来的超声住培举措。从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员解决问题能力薄弱及其心理问题的忽视等方面梳理了现存的住培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贯通融合的解决方法,同时在教学相长的反馈互动中分享心得。开展多层次及多角度的综合培训,旨在完善规范化培训体系,实现医教一体,培育高水平的超声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BL+EBM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43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PBL+EBM教学组22人)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21人).实验组采用PBL的方法对临床病例进行循证分析,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带教老师的临床经验指导学员作病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价分为问卷调查和出科考试两部分.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在提升临床思维能力(22/22 vs 15/21)、个人表达能力(18/22 vs 2/21)及提高自学能力(18/22 vs 5/21)、激发专业学习兴趣(15/22 vs 10/21)方面实验组更有优势;出科考试成绩显示,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86.6±5.21 vs 78.7±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EBM教学模式适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但仍需不断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超声专业的住院医师培训既需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讲究“看图说话”,即以大量的超声病例为基础,训练住院医师从超声图像中寻找、发现并判别病变,从而形成敏锐的识别诊断能力。本研究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建立虚拟学习平台,通过该平台实施以病例教学模式,可以避免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师生之间交流更快捷。根据问卷调查,住院医师普遍认为该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升专业能力,希望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加入该培训模式。住院医师的病例分析结果显示培训过程中住院医师的诊断准确率逐步提升。微信平台结合病例教学的模式可以为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