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维东  徐亮  袁宝超 《安徽医学》2011,32(8):1146-114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微创颅骨钻孔血肿外引流术3种手术方式,并结合脑室置管尿激酶灌注溶解血肿治疗。结果常规组病死率最高;小骨窗组(55%)和钻孔组(50%)近期疗效优良率高于常规组(40%),尿激酶灌注能促进血肿清除。结论个体化的微创血肿清除手术结合纤溶药物的应用是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最佳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7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采用直切口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方法,首先行双侧脑室外引流,然后采用直切口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行尿激酶灌洗。结果全部病例引流1-5d后脑实质血肿及脑室积血清除率90%以上者54例,70-90%13例,患者意识状态改善明显。结论采用直切口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创伤小、操作简单、血肿清除引流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阐明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诊断,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和治疗结果.结果 252例中全部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161例为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91例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原发血肿量40~80 mL.134例保守治疗,118例手术治疗.治疗后,保守组75例存活,59例死亡(44.0%);手术组102例存活,16例死亡(13.6%).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血肿残腔外引流与脑室穿刺尿激酶溶解持续外引流的联合手术方式可以及时、有效地清除脑内积血,加快脑内血肿清除速度,缩短脑内血肿完全消除时间,并能有效减少脑积水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应用脑室镜辅助微创开颅与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对25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采用脑室镜辅助微创开颅手术方法清除血肿,将以往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种手术的操作优缺点和术后疗效。结果 25例应用脑室镜微创开颅清除血肿的患者中术后死亡3例,病死率12.0%;术后6月ADL评分: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3例,Ⅴ级4例;术后2天血肿清除率和术后3天脑室通畅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脑室镜辅助的手术方法具有脑组织再损伤小,血肿清除彻底,术中视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急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预后较差.本院对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5年间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者,采用开颅小骨瓣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或血肿腔引流术治疗,术后结合脑室内注入尿激酶,部分病例行腰穿引流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去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根据GCS预后评估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月GCS评分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治疗后1月GCS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9.6%,死亡率14.3%,并发症率为8.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6.0%,死亡率20.0%,并发症率为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方式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微创、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老年人、合并慢性疾病及血肿位置较深的患者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双侧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或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分析.方法 对12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或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双侧脑室引流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手术病例中恢复良好者48例(38.7%),轻残15例(12.09%),重残25例(20.16%),死亡15例(12.09%).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双侧脑室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或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急危重症病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疗效尚满意.  相似文献   

8.
微创穿刺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联合尿激酶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疗效.方法 入选病人根据随机原则分成A、B两组,并取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A组使用YL-1进行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联合使用尿激酶2万U,每天1次血肿腔内给药,并持续引流;B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结果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3个月预后GO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穿刺组住院时间短于小骨窗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 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小骨窗开颅加侧脑室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7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敬增  殷振奎 《西部医学》2003,1(2):136-13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小骨窗开颅基底节区血肿清除加侧脑室体外引流,及其它综合措施治疗27例。结果 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5例,死亡8例。结论 用小骨窗开颅加侧脑室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2月84例符合手术适应征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被随机分为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穿刺组)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小骨窗组)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转归。【结果】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疗效与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1.
CT定向小骨窗开颅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胜利  吴坤  刘涛  曹刘  唐超  赵俊山  王强  王林  丁毅 《安徽医学》2011,32(11):1857-1859
目的 探讨CT定向小骨窗开颅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病例13例,采用CT定向、小骨窗手术方法清除脑内血肿,血肿腔内留置引流管.术后尿激酶灌注引流1周.计算手术血肿清除率及灌注后7d血肿清除率.结果 术后血肿清除率65%~ 90%,灌注后7d血肿清除率84% ~ 96%.随访时间3~24...  相似文献   

12.
毛铁  吴春菊 《黑龙江医学》2008,32(7):522-52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不同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了185例不同手术时机(〈7 h7、h-48 h,〉48 h),3种治疗手段即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辅助尿激酶灌注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单纯腰椎穿刺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进行死亡率、预后情况比较分析。结果病情转归(ADL1和ADL2)〈7 h者,较7 h-48 h7、h-48 h较〉48 h者良好(P〈0.05),有显著差异;3种不同治疗手段脑室外引流组死亡率最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次之,单纯腰椎穿刺治疗组最高,3者相比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超早期好于早期,早期又好于延期,治疗手段脑室外引流好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好于单纯腰椎穿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31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选择性行脑室外引流,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尿激酶溶解,手术颅内血肿清除。结果 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结论恢复脑脊液循环通路,减少脑积水发生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术和小骨窗开颅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分别接受颅骨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术34例(A组)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30例(B组)的HICH患者资料(出血量在30~50 mL,无脑疝),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1个月的近期疗效、术后6个月远期疗效及病死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 (P<0.05),术后1、6个月A组疗效优于B组(均P<0.05),而在近期和远期A、B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出血量在30~50 mL、无脑疝的HICH患者,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的疗效明显优于小骨窗开颅术.  相似文献   

15.
高树旺  刘泳 《陕西医学杂志》2013,(11):1497-1498
目的:讨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加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了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以及术后给予尿激酶灌注引流,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而且术后并未给予尿激酶灌注引流,根据多田公式计算术后24h内以及经过尿激酶灌注引流7d后的血肿量。结果:观察组手术后活动能力Ⅲ级以上的概率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50.82%;观察组血肿清除率81.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0%,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明显,而术后进行尿激酶灌注引流能够提高血肿清除率,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6.
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6 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按随机法分为两组 ,在行血肿腔及脑室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及脑室冲洗的同时 ,治疗组加行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并冲洗 ,促进血肿的排除、吸收 ,维持脑脊液循环通畅。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术后半年生活能力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脑室血肿排尽时间缩短 ,死亡率及并发症减少。结论 :腰穿脑脊液置换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4例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头颅CT的引导下行小骨窗开颅吸除大部分血肿,活动性出血予以电凝,术后再经血肿腔所置的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溶解的陈旧性血肿液,并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相比较。结果:随访6个月,64例中,ADLⅠ-Ⅲ级49例,优良率为76.6%,Ⅳ-Ⅴ9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9.4%。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有良好的效果。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配伍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术,创伤较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碎吸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 :80例不同部位不同出血量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入院后 2~ 6小时内经小骨窗行血肿碎吸术 ,残余血块以尿激酶溶解 ,冲洗引流。结果 :术后近期复查头颅CT ,血块基本清除 ,恢复快。结论 :早期小骨窗开颅碎吸血肿辅以尿激酶溶解血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6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行微创丘脑血肿穿刺和(或)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并联合尿激酶灌注液化血凝块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96例患者存活率84.4%,病死率15.6%,死亡15例。存活者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分级:Ⅰ级24例,Ⅱ级28例,Ⅲ级17例,Ⅳ级10例,Ⅴ级2例。结论对于高血压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患者依病情采用微创治疗方法能快速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促进患者意识恢复,降低死亡及致残率,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廖巍  林少华  黄汉添 《广东医学》2003,24(7):751-752
目的 探讨尿激酶(UK)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辅以U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4例。结果 近期疗效,优良36例(66.7%),死亡5例(9、3%);随访46例,远期疗效,优良36例(78.2%),死亡2例(4.3%)。局部应用30万u的UK,4d内可使血肿平均减少20ml,加快血肿溶化吸收。结论 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结合U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具有较好的疗效,UK在高血压脑出血脑内局部溶血作用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