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面部色诊测定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色诊是中医的特色之一。中医学很重视面部望诊,在《内经》中就对面部五色诊有详细的论述。所谓面部五色诊法,就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按五脏配五行五色的理论,通过目测面部表现出的青、赤、黄、白、黑不同颜色变化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在现代,随着颜色光学理论的发展和测色仪器的更新,众多专家学者将颜色光学理论和现代仪器,如数码相机、色差计、分光光度计等引入到中医诊断现代化研究的领域,使之更为科学及客观化,以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面色诊断的误差。面部望诊的现代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丰富了中医面部色诊的内容,但目前其使用的仪器尚不统一,数据不能反映中医色诊的全部信息,具有片面性,因此需进一步研制更加符合中医五色诊原理的科学仪器。  相似文献   

2.
“司揣内外”与中医诊断思维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揣内外”一说见于《灵枢·外揣》,其中谈到“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对此中医诊断教材第5版以来均将其作为中医的3大诊断原理来阐述,如新1版(即第7版教材)《中医诊断学》就有这样的记述:“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  相似文献   

3.
中医的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说的色诊,指的是望面部的皮肤,它根据五色与五脏的配属关系理论,通过观察面部肌肤、络脉、眼目及舌的颜色变化来推断内脏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难经》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在现代研究中,面部的望诊不仅在理论上有了新的发展。而且通过各种现代仪器,弥补了人眼的不足,并将色诊量化.数据化应用于中医诊断,延伸了中医诊断的深度和广度,为临床提供了愈来愈有效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望面色     
望面色,是医生观察病人面部颜色与光泽以了解病情的诊法。由于面部皮肤的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如《内经》所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故面部肤色之荣、枯可反映脏腑精气之盛衰,从而推断病情之善恶。 1.常色、主色、客色:健康人面部皮肤的色泽谓之常色。其主要特征是:光明润泽,含蓄不露。常色表示人体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凡人之种族所具有的正常皮肤颜色谓之主色。若因环境、气候等改变而致肤色相应变化谓之客色。主色、客色具有常色特征者,均属正常面色。  相似文献   

5.
望面色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医生通过观察患者颜面五官的色泽变化,来判断整体及各相应内脏的健康状况,从而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中医认为:“色为气血所荣,面为气之所凑,气血变幻,色即应之,色之最贵莫显于面,故望诊首察色,察色必重于面也”。这充分说明面部色诊在中医诊法中的重要性。 1 面部色诊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面部色诊法早在《内经》时代就已确立。《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五色微诊,可以目察”。《难经·十三难》说:“五脏有……  相似文献   

6.
《内经》诊法之中,注重望色察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谓望色察病是很高明的诊断方法。而望色之中尤其注重了望面色,因为人体的面部内应五脏,为经络气血之所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所以观察面色的变化,可以辩别五脏气血的盛衰,判断疾病的予后好坏。《内经》论述望面色的内容很多,综其所述,约有六个方面的要点,试浅析之。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其中"五色五味"理论被后世医家谙熟并指导临床实践。此理论产生于五行、阴阳归属关系,基于此,"五色五味"入通于人体五脏,即青、酸入于肝,赤、苦入于心,黄、甘入于脾,白、辛入于肺,黑、咸入于肾。观察人体五色变化,可知疾病顺逆与病损部位,五味适宜,补养五脏,五味过及,有损五脏,故补益五脏,应谨和五味。掌握"五色五味"理论,对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中医国粹就已经用“望眼”来诊断全身疾病了。《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切脉动静而视睛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由此可见,“望眼”辨证一直以来就是浩瀚医海的济世光芒。  相似文献   

9.
形、 志是人类生命活动最具体的表现形式,贵在协调统一.从"形志一体观"探讨儿童抽动障碍,是在中医五行方法论的指导下,遵循 《黄帝内经》 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的诊查原则,辨识五脏形志之盛衰,抓住形志不和的基本病理,阐释疾病木、 火之形常有余,生风携火志易极,水、土之形常不足,久病反复志不坚,以及金实则鸣失承制,气敛气消志难平的病机特点.治疗调护遵循身心同治,形志并调的原则.形不和者,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志不调者,辨五志之极,调和其志,使脏和气畅,形志统一.  相似文献   

10.
汗、涕、泪、涎、唾,中医称之为五液,它们是体内的津液在五脏之气的作用下而化生的.正如<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五液是五脏化生的,在正常情况下发挥其生理作用.而一旦人体发病,"五液"则出现异常情况.所以在临床上,可以根据五液与五脏的所属关系来推断五脏的疾病,从而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病色可分为赤、白、黄、青、黑5种,分别见于不同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灵枢.五色》认为:以五色分属于五脏,其对应关系是"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以五色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则"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这种根据患者面部五色变化诊察疾病的方法,即五色主病,或称五色诊。  相似文献   

12.
《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张介宾为之注释说:“切脉之动静,诊阴阳也;视目之精明,诊神气也;察五色之变见,诊生克邪正也。观脏腑虚实以诊其内,别形容盛衰以诊其外,故凡诊病者,必合脉色内外,参伍以求,则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情无所遁;而先后缓急,真假逆从之治必无差,故可以决死生之分,而况于疾病乎。”诊、视、观、察,就是从病人色脉的具体表象收集、整理疾病的感性材料和真实证据,这是“感性中的具体”,是抽象的、最初的、必…  相似文献   

13.
《内经》“决死生”是指对疾病病情进退、轻重的预测,并非专指死与生。其预测方法的理论依据是阴阳之道,五行生克之理,五脏、经脉、气血之盛衰,色、脉、证候之变化等。  相似文献   

14.
赵志恒  穆超超  刘保红 《中医学报》2016,(10):1515-1517
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人体祛邪途径多端、表现形式多样,但总与官窍关系密切。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整体,官窍为五脏所主,亦为五脏所使,五脏又各有其液。五脏之液和五脏所主之窍与人体疾病的病解途径关系密切,人体疾患向愈无不以五液为载体、官窍为通道。五脏、五液、官窍构成了中医的病解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小儿面色改变的观察主要是指观察小儿面部颜色与光泽的改变,根据其面色变化掌握病情变化。正常小儿面部皮肤细嫩、红润或白里透红且有光泽。由于疾病的发展变化,小儿面部色泽可出现异常。所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认真观察小儿面色的变化,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将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中医脏腑观中的脏腑概念有形、气、神三方面的内涵。在形的层面上说,中医与西医关于脏腑的概念是一致的,但是五脏之气对五脏之形起决定作用,中医脏腑观认为五脏六腑之气对于人体的一切生理、病理变化发挥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内经>,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预防疾病,中医又称"治未病",包括三层含义:一是防病于未然,"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注重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防"病后病",疾病痊愈后,注意调护,防止复发.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阴阳失调、五脏功能失衡密切相关.因此"治未病"需从调整人体阴阳气血、五脏平衡着手.本文就应用中医药调理脾胃"治未病"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的生理特点,古今中医文献论述颇多,现今教材(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儿科学》)将其概括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限于篇幅,其论述宏观、粗糙,某些概念不够清晰、详尽。如“纯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等到底是指生理还是病理而言;其生理内含是指什么?五胜特点几乎缺如,令初学者难于理解,故有必要做深入探讨。本文就从小儿阴阳特点和五脏特点两个方面,初步粗略探讨小儿生理特点。阴阳特点1.阴长阳充从胚胎到初生,从初生到成人,处于一生中的生长发育阶段,小儿之阴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处于…  相似文献   

19.
疾病发生不外正气与邪气的斗争,而老年人正气渐虚,故常易发病,且常五脏互相累及,相兼为病,本文结合《内经》五脏气之"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从"气"的角度,结合《内经》五脏气探讨老年人五脏病变之病机.  相似文献   

20.
思考"辛味"     
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分别对应于五行、五脏、五色、五音等,是古代人们感知世界、思考世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被广泛而持久地用于中医中药的理论和实践中,直至今天仍指导着中医临床组方、用药,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