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近年随着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渐上升,标准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不断下降。目的:比较含呋喃唑酮的三联、四联疗法补救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标准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甲硝唑)根除失败的Hp阳性病例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 bid+阿莫西林1 g bid+呋喃唑酮0.1 g bid,疗程10 d;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 bid+阿莫西林1 g bid+呋喃唑酮0.1 g bid+枸橼酸铋钾220 mg bid,疗程10 d。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根除率、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P分析和ITT分析Hp根除率均显著升高(PP:94.7%对73.7%,P=0.012;ITT:90.0%对70.0%,P=0.025),症状缓解率显著升高(92.1%对65.8%,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2.5%对10.0%,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对Hp根除失败者的疗效明显高于三联疗法,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可作为一线方案用于临床根除Hp。  相似文献   

2.
背景:一线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失败率日益增高。如何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Hp根除失败的补救治疗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评估含芦氟沙星四联疗法和含大剂量阿莫西林二联疗法补救根除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3例Hp根除失败的患者随机进入含芦氟沙星四联疗法(RBRF)组(雷贝拉唑10 mg bid+枸橼酸铋雷尼替丁220 mg bid+芦氟沙星200 mg qm+呋喃唑酮100 mg bid,疗程14 d)和含大剂量阿莫西林二联疗法(RA)组(雷贝拉唑20 mg bid+阿莫西林1000 mg tid,疗程14 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根除疗效。结果:共85例患者完成试验,RBRF组按意向治疗(ITT)和按方案(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83.3%和90.9%,RA组分别为80.0%和87.8%,两组ITT和PP根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PP分析,RBR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RA组(15.9%对2.4%,P<0.05),所有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消失。结论:对Hp根除失败的患者,含芦氟沙星四联疗法和含大剂量阿莫西林二联疗法均可作为安全、有效的补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65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伴黏膜萎缩或糜烂并经~(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证实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1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治疗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阿莫西林1g、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嗜酸乳杆菌(1g、tid);2组疗程均为10d。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所有患者~(14)C-UBT以评估Hp根除疗效。[结果]试验组、对照组实际完成方案者分别为75例、78例,试验组、对照组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77.8%、61.9%,按方案(PP)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84.0%、66.7%,试验组ITT和P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提高Hp根除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3种含铋剂四联方案作为标准方案初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失败的补救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对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经标准方案初治失败的Hp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入A、B、C 3组。A组:雷贝拉唑10 mg+果胶铋200 mg+四环素750 mg+呋喃唑酮100 mg,每日2次,疗程14 d;B组:雷贝拉唑10 mg+果胶铋200 mg+阿莫西林1000 mg,每日2次,联合左氧氟沙星500 mg,每日1次,疗程14 d;C组:雷贝拉唑10 mg+果胶铋200 mg+阿莫西林1000 mg+呋喃唑酮100 mg,每日2次,疗程14 d。治疗结束至少停药4周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Hp根除情况。对Hp根除率进行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est,ITT)和符合方案分析(per-protocol,PP)。分析3组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成本-效果。结果 A、B、C组Hp根除率分别为:ITT 83.33%(50/60)、PP 89.29%(50/56),ITT 85.0%(51/60)、PP 87.93%(51/58),ITT 80.0%(48/60)、PP 87.27%(48/5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4/56)、5.17%(3/58)、7.27%(4/5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及成本-效果比值显示A组C组B组。结论四环素或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以及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的含铋剂四联疗法可以作为标准方案初治Hp失败的有效安全的补救方案。其中四环素+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更具经济学优势,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背景:幽门螺杆菌(Hp)对抗菌药物耐药是导致其根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最新的国内外共识均推荐以阿莫西林或四环素为基础的四联方案作为根除Hp的一线治疗。米诺环素作为半合成四环素,临床上更易获得,且继发性耐药率较低,可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治疗。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四联方案根除Hp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月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医院确诊的Hp感染的初治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10 mg bid+米诺环素胶囊100 mg bid+甲硝唑片400 mg tid+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 bid,疗程14 d。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症状和不良反应情况。疗程结束至少4周后采用~(13)C-呼气试验判断Hp根除情况,计算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和遵循方案(PP)分析的Hp根除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P分析根除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患者共175例,146例患者完成治疗与随访。ITT分析的Hp根除率为72.0%,PP分析为86.3%。性别、年龄、烟酒史、初始呼气值均不是PP分析根除率的影响因素。ITT分析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9%,多数为轻度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结论:含米诺环素和甲硝唑的14 d四联疗法对Hp的根除率较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为轻度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杨秀英  张帮杰 《山东医药》2012,52(31):51-52
目的 探讨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予以枸橼酸铋钾220 mg+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mg+呋喃唑酮100 mg,2次/d,10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42例)予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2次/d,10 d为一个疗程.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1个月后,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根除效果(结果阴性者判断为Hp根除).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为93.2%,对照组Hp根除率为73.8%(P<0.05).出现不良反应头晕、恶心、腹泻、食欲减退者治疗组6例,对照组5例.结论 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背景:随着抗菌药物广泛应用,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呈下降趋势。近来研究显示嗜酸乳杆菌(LA)对Hp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目的:评价LA联合四联疗法对根除Hp补救治疗的疗效。方法:584例经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前7d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bid+复方铝酸铋1.3gtid+克拉霉素250mgbid+替硝唑1.0gbid+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0gtid,后3个月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0gtid。对照组前7d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bid+复方铝酸铋1.3gtid+克拉霉素250mgbid+替硝唑1.0gbid+维生素C片0.1gtid,后3个月口服维生素C片0.1gtid。治疗结束后4周以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根除疗效,试验结果阴性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3、6、9、12个月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实验组实际完成方案者259例,对照组实际完成方案者267例。实验组、对照组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84.8%和61.4%,按方案(PP)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90.3%和70.8%,实验组ITT和P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p累积阴性率为98.8%±0.8%,对照组Hp累积阴性率为96.7%±1.5%,实验组Hp累积阴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Hp复发风险为0.007%±0.001%,对照组Hp复发风险为0.501%±0.013%,实验组Hp复发风险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LA联合四联疗法可作为安全有效的Hp根除失败的补救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两种不同方法 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寻找根除Hp感染的最佳方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内科门诊就诊的120例Hp感染患者的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使用传统四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7 d;观察组60例给予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7 d.两组4周后均做13C尿素酶呼气试验,并做比较.结果 对照组Hp根除率为70.9%,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9%,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胶体次枸橼酸铋)能更有效地根除Hp.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初次根除失败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Hp感染者进行过1次Hp根除治疗,且治疗结束后抗生素停用至少4周、PPI停用至少2周,复查Hp仍为阳性者共90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颗粒、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2组疗程均为14 d。停药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Hp的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Hp根除率意向性分析(ITT)、方案分析(PP)分別为87.5%、91.3%,对照组分别为71.4%、73.2%,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0.4%∶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Hp初次根除失败者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本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的伴同疗法与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07-01/2015-07-0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行胃镜检查明确胃部疾病(慢性糜烂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并行13C呼气试验检测阳性的282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别采用4组治疗方案:A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 bid+克拉霉素片500 mg bid+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 bid+甲硝唑片400 mg bid,7 d;B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 bid+克拉霉素片500 mg bid+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 bid+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 bid,7 d;C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 bid+克拉霉素片500 mg bid+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 bid+甲硝唑片400 mg bid,14 d;D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 bid+克拉霉素片500 mg bid+阿莫西林胶囊1000mg bid+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 bid,14 d.根除治疗结束后4 wk复查13C呼气试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82例,按符合方案(per-protocol,PP)分析A组H.pylori根除率为84.06%,B组为83.33%,C组为94.12%,D组为97.91%;按意向性(intention to treat,ITT)分析A组为80.56%,B组为78.57%,C组为92.96%,D组为91.55%,其中A组与B组、C组与D组的H.pylori根除率,经PP分析及ITT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H.pylori根除率,经PP分析及ITT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症状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同疗法和含铋剂四联疗法2 wk方案H.pylori根除率高、安全性良好且症状缓解率高,可推荐为临床根除H.pylori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Hp对抗生素耐药率的升高,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印的疗效逐年下降。目的:评价布拉氏酵母菌(S.boulardii)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35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并经^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证实坳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克拉霉素500mgbid+阿莫西林1gbid+雷贝拉唑10mgbid+S.boulardii散剂250mgbid,疗程7d;B组:前7d口服S.boulardii散剂250mgbid,后7d口服克拉霉素500mgbid+阿莫西林1gbid+雷贝拉唑10mgbid+S.boulardii散剂250mgbid;C组:口服克拉霉素500mgbid+阿莫西林1gbid+雷贝拉唑10mgbid,疗程7d。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13C—UBT以评估根除疗效。结果:128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A、B、C组按意向治疗(ITT)分析坳根除率分别为75.6%、80.0%、62.2%,按方案(PP)分析印根除率分别为82.9%、83.7%、63.6%,A、B组PP根除率显著高于C组(P〈0.05),ITT根除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IT和PP根除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39.0%、18.6%对63.6%,P〈0.05),B组显著低于A组(P〈0.05)。A、B组对药物的耐受程度显著高于C组(P〈0.05),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S.boulardii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提高印根除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背景:预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的影响尚存争议。目的:评价三联疗法实施前使用PPI对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纳入功能性消化不良伴Hp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组。A组预先给予雷贝拉唑10 mg bid,疗程14 d,继而给予雷贝拉唑10 mg bid+克拉霉素500 mg bid+甲硝唑400 mg bid(RCM方案),疗程14 d;B组给予RCM方案,疗程14 d。治疗结束后4周行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根除疗效。结果:实际完成方案者113例(94.2%)。A组按意向治疗(ITT)和按方案(PP)根除率分别为81.7%、89.1%,B组分别为86.7%、89.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Hp根除治疗前预先使用雷贝拉唑对根除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耐药率的上升及其所导致的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的下降,铋剂四联方案成为我国最新共识推荐的Hp感染根除治疗方案。目的:评价各共识推荐铋剂四联方案的根除治疗效果,为高效、价廉的根除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纳入我国2011-2013年间公开发表,采用共识推荐的铋剂四联方案根除Hp感染的临床试验类文献。提取文献资料,根据Graham等提出的Hp根除率分级系统,对根除率进行分析。结果:共166篇文献入选,包括Hp感染根除试验192项。在全国范围内,含阿莫西林方案的根除率大部分可以接受,其中PAFB(PPI+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铋剂)方案取得优异根除率(≥95%)的可能性最高。在华东和中南地区,相应的适宜根除治疗方案分别为PACB(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和PAFB方案。适宜疗程为14 d。结论:在各共识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中,PAFB方案具有明显的效益和成本优势。在全国范围内,非阿莫西林过敏个体行Hp感染根除治疗宜优先选用PAFB方案,建议疗程为14 d。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基于莫西沙星的三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4例经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失败的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为37例。A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g+莫西沙星400mg,均为2次/d;B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10mg(2次/d)+枸橼酸铋钾300mg(4次/d)+甲硝唑(400mg,3次/d)+四环素(500mg,3次/d)。两组均治疗7d,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按意向治疗分析A组和B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78.4%和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按符合方案分析A组和B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3%和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8%和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结论含莫西沙星的三联方案优于含铋剂的四联方案,是一种疗效好且安全性高的Hp根除二线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果胶铋、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四联10d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复发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慢性胃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50例)方案为雷贝拉唑+果胶秘+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疗程10d;对照组(B组,48例),三联疗法为奥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三联疗法作为初治方案以及序贯疗法或四联疗法作为补救方案根除老年人消化性溃疡(PUA)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间261例胃镜下尿素酶法诊断的PUA合并Hp感染患者,随机采用PPI三联疗法、铋剂三联1周疗法进行根除,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PUA患者经上述抗Hp治疗后继续4周抗溃疡治疗,停药1月后复查胃镜并比较两种方法对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的疗效差异。对于首次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者,随机应用10日序贯疗法和PPI、铋剂四联1周疗法再次行Hp根除。观察疗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1个月后采用”C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统计分析采用符合方案(PP)群组分析和意向治疗(ITT)群组分析。结果相比于铋剂三联疗法,PPI三联疗法Hp根除率(ITT:77.7%vs62.6%;PP:79.5%v564.1%;P〈0.05)及溃疡愈合率(ITT:78.5%vs64.9%;PP:80.3%vs66.4%;P〈0.05)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TT:10.8%vs16.8%:PP:11.0%vs17.2%;P〉0.05)。对于首次三联疗法失败者以10日序贯疗法补救,Hp根除率较高(ITT:84.6%vJ61.5%;PP:86.8%v563.2%;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四联疗法低(ITT:12.8%VS35.9%;PP:13.2%VS36.8%;P〈0.05)。结论PPI三联1周疗法进行Hp感染根除可作为PUA患者首选,有较高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首次根除失败者可优先改用10日序贯疗法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含莫西沙星的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初治失败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4例经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失败的Hpylori感染老年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47例。A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1g(2次/d)+莫西沙星400mg(1次/d);B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20mg(2次,d)+枸橼酸铋钾300mg(4次/d)+呋喃唑酮100mg(2次/d)+阿莫两林ig(2次/d)。两组均治疗7d,治疗结束后4W进行”C尿素呼气检测试验。结果A、B两组的根除率(ITT)分别为91.5%和72.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和27.6%(P〈0.05)。结论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治疗仞治失败的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