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困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但该病的中西医治疗临床疗效又有待提高.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长期失眠患者常伴有精神心理障碍,特别是失眠与焦虑/抑郁有很大关系,即失眠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症,同时抑郁发作又加重失眠,恶性循环.只有两者同时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反侧的滋味相信很多人都尝试过,如果只是偶尔发生还可以忍受,但如果天天如此,这种欲睡不能的痛苦简直会将人逼疯。如果你在尝试了种种治疗失眠的方法之后却收获甚微,也许应该换个思路重新思考一下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Glass及其同事认为,镇静剂治疗老年人失眠利与弊相当。他们对24个随机对照研究作了汇总分析,这些研究涉及2400个服用药物治疗失眠的60岁以上老人。结果发现,镇静剂能提高睡眠质量,但同时也增加副反应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周广喜 《开卷有益》2006,(10):21-21
目前,在神经科门诊就医的许多失眠患者,长期睡眠都要靠安眠药,但是仅能入睡2~3小时或彻夜不眠,次日清晨起床头昏脑涨、全身乏力、心情烦躁、记忆力减退,并且工作效力下降。有些人抱怨大夫不给好药,并经常自行改服各种安眠药或不断增加安眠药剂量,却始终不见睡眠改善的迹象。其实,这部分患者大多患有抑郁症。因为抑郁症病人大多数早期症状就是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候群。尤其是隐匿型抑郁症患者,常常因抑郁和焦虑症状不十分明显,长时间并没意识自己同时还患有抑郁症,一直按单纯失眠症治疗,结果病情愈来愈重。如果这类患者不及时有效地治疗抑郁症,不但失眠症状不会改善,身体其他部位一些躯体症状如头疼、头涨、心悸、胸闷、胃部不适、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腹胀、便秘、多汗、肢体的异常感觉或各种类型的疼痛,以及心境低下等症状也会逐渐出现或加重。  相似文献   

7.
《英国医学杂志》2006,9(1):26-26
Glass及其同事认为,镇静剂治疗老年人失眠利与弊相当。他们对24个随机对照研究作了汇总分析,这些研究涉及2400个服用药物治疗失眠的60岁以上老人。结果发现,镇静剂能提高睡眠质量,但同时也增加副反应发生的危险。文章作者指出,老年人——尤其是那些容易跌倒和认知功能损伤的老年人——服用镇静剂获益大于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抑郁症患者失眠症状的辨证施护,以期减轻抑郁症患者伴发失眠症状者对镇静催眠药物的依赖。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支持、针灸按摩及饮食等中医护理。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记录和评价护理效果。结果(1)护理后2组患者PSQI量表5项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和P〈0.01);(2)护理后2组比较,观察组PSQI总分值、入睡时间分值及日间功能障碍分值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状况,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8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和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睡眠进程及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20年12月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除药物治疗外同时进行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进程指标觉醒次数(AT)、实际睡眠总时间(TST)、睡眠效率(SE)、睡眠潜伏期(SL)、潜伏期(RL)、睡眠结构指标睡眠阶段1(S1)、2(S2)、3(S3)及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占睡眠百分比。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PSQI、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AT、SL、RL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ST、SE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S2占睡眠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S3、REM占睡眠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的CBT-I能够改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睡眠进程及睡眠结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原发性失眠和抑郁症伴发失眠患者在觉醒水平方面的差异,为分析抑郁症伴发失眠患者的临床特点提供依据。方法:比较30例原发性失眠组患者和25例抑郁伴发失眠组患者的24 h游离氢化可的松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和脑电频谱指标低频(LH)、高频(HF)、RR期间标准差(SDNN)、平均心率标准差(ADANN)、均方根值(r MSSD)、丁堡指数(p NN50)之间的差异。结果:抑郁症伴发失眠组患者24 h游离氢化可的松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失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伴发失眠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HF、SDNN、ADANN、r MSSD、p NN50显著低于原发性失眠组,LF/HF显著高于原发性失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伴发失眠组患者脑电频谱指标theta、alpha、sigma、beta、gamma相对功率值明显低于原发性失眠组,delta相对功率值明显高于原发性失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原发性失眠组患者相比,抑郁症伴发失眠组患者的躯体觉醒水平较高,而脑皮质觉醒水平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及伴发失眠和焦虑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方法,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帕罗西汀治疗,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患者HAMD总分、睡眠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帕罗西汀是有效、安全的抗抑郁剂,能有效缓解患者失眠和焦虑症状,在常用治疗剂量下不良反应极其轻微,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抑郁症伴失眠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3、6个月后的HAMD评分与PSQI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帕罗西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涨落图仪检测抑郁症失眠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的特点.方法 选择45例抑郁症失眠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治疗前给予两组HAMD、PSQI和SCL-90量表评定.治疗前及常规治疗1个月后,运用脑涨落图仪分析技术检测脑内6种神经递质的值.结果 治疗前患者组HAMD、PSQI和SCL-90量表评定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内神经递质Ach、NE、DA和GAB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Glu值高于对照组(P <0.05);5-HT值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1个月后,失眠症组患者脑内神经递质Ach、NE、DA和GABA值较治疗前增加(P<0.05),Glu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5-HT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抑郁症失眠与脑内神经递质失调有重要关系,脑涨落图仪对抑郁症失眠的诊断、疗效判断以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了解米氮平治疗伴失眠的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米氮平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米氮平和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疗效相仿,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见效快,副作用小的药物,且对失眠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舍曲林联合小剂量米氮平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抑郁症伴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舍曲林治疗的同时给予米氮平7.5~15 mg晚服。对照组患者只服用舍曲林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及睡眠因子分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的睡眠因子分减分率明显差异(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小剂量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比正常情况多花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入睡的"入眠障碍"、入睡后中途会醒来好几次的"中断型失眠"、比正常情况提早两小时以上醒来的"早醒型失眠"等。抑郁症患者较常见的是"早醒型失眠"。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有报道,约1/3的  相似文献   

20.
吴延海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3):629-629
隐匿性抑郁主要是指一类以各种躯体主诉为主要表现,而实际上属于抑郁症病人,正因为有躯体主诉,所以常在综合性医院各科就诊,此症在门诊较为常见,但姐弟三人同在60岁以后患隐匿性抑郁症十分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