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第三代喉罩全麻联合颈浅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第三代喉罩全脉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气管插管组(Ⅰ组),第一代喉罩组(Ⅱ组),第三代喉罩组(Ⅲ组)。记录诱导后气管插管或置喉罩前(T0),气管插管或置喉罩即刻(T1)、3min(T2)、5min(T3)及拔除导管或喉罩即刻(T4)收缩压(SBP)、舒张雎(DBP)及心率(HR),并计算术中异丙酚、芬太尼及维库溴铵总则量。结果Ⅰ组插骨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Ⅱ、Ⅲ组无明显变化:Ⅰ组术中异丙酚和维库浪铵用量多于Ⅱ、Ⅲ组。结论第三代喉罩全麻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安全有效,麻醉用药少,血流动力学平静。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1998年8月~2000年8月,我院以改良颈丛神经阻滞法用于甲状腺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甲状腺手术46例,男12例,女34例;年龄21~67岁;体重48~80 kg;其中甲状腺囊肿及腺瘤摘除术38例,甲状腺次全切术8例。ASA分级Ⅱ-Ⅲ级。1.2 方法 病人仰卧,头偏向一侧,在2,3,4颈椎横突处作标记,垂直皮肤进针,达横突时即停止进针,针尖离开横突向上平移0.2~0.3 cm,再进针0.1~0.2cm,偶可有异感,此时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推注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混合液1.5~2 ml(等容积配比),3点阻滞时先行颈3阻滞,再行颈2、颈4阻滞,共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颈浅丛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行甲状腺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前瞻性试验方法,选择1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择期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Ⅰ组,n=20),0.25%罗哌卡因8ml颈浅丛阻滞复合全麻组(Ⅱ组,n=20),0.4%罗哌卡因8 ml颈浅丛阻滞复合全麻组(Ⅲ组,n=20)。患者入室监护后,Ⅰ组行单纯全麻;Ⅱ组和Ⅲ组于全麻诱导前,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双侧颈浅丛阻滞;Ⅱ组每侧均给予0.25%罗哌卡因4 ml,总计8 ml,Ⅲ组每侧均给予0.4%罗哌卡因4 ml,总计8 ml。15min后测试阻滞范围可达颈2、颈3,并记录患者是否有呼吸及吞咽困难,声嘶哑等反应。观察手术切皮时患者心率、血压变化;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阿片类药物消耗量;记录术后12 h静息及运动(吞咽)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呼吸及吞咽困难,声嘶哑等反应。结果:3组患者切皮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Ⅱ组和Ⅲ组的雷米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Ⅰ组(P<0.05)。3组术后12h静息及运动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镇静评分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双侧颈浅丛阻滞可以为甲状腺切除术提供安全有效的术中镇痛,明显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但术后镇痛的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4.
姜景卫  毛美娟 《海峡药学》2012,24(9):117-118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Ⅰ组麻醉前静注布托啡诺30μg.kg-1;Ⅱ组静注生理盐水,然后行双侧颈浅丛阻滞麻醉加单侧颈深丛阻滞麻醉,待麻醉效果确实开始手术。记录入室后安静时基础值T0、手术后10min(T1)、手术后20min(T2)、手术后30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结果Ⅱ组MAP及HR在T1、T2、T3、T4有明显增高,与T0及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R<0.05)。结论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颈丛神经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90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组(Ⅰ组,n=30)、臂丛联合静脉全麻组(Ⅱ组,n=30)、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Ⅲ组,n=30).记录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肌间沟局麻药用量、手术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病例数.结果三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肌间沟局麻药用量、手术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没有辅助静脉全麻之前,Ⅱ组与Ⅰ组相比,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SPO_2下降至90%以下:Ⅱ组,Ⅲ组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返神经阻滞:Ⅱ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神经阻滞、局麻药毒性反应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组麻醉方法优于Ⅱ、Ⅲ组.  相似文献   

6.
颈丛阻滞下丙泊酚镇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下丙泊酚镇静对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甲状腺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例。Ⅰ组常规双侧颈深、浅丛神经阻滞。Ⅱ组在双侧颈深、浅丛神经阻滞的同时微泵持续输注丙泊酚,监测MAP、HR、SpO2的变化。结果Ⅰ组患者麻醉后较麻醉前MAP升高,HR增快。Ⅱ组患者麻醉前、后MAP、HR均平稳,两组患者SpO2无明显变化。结论颈丛神经阻滞下泵注丙泊酚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呼吸循环功能平稳,大大提高了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阿片类受体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也分布于周围神经末梢。甲状腺手术采用双侧颈丛阻滞麻醉,阻滞后常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术中易出现阻滞不完善、牵拉反应重,以及病人表现为恐惧、紧张和情绪激动,在局麻药中加入芬太尼行颈丛阻滞。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0例ASAⅠ—Ⅱ级的单侧甲状腺腺瘤病人,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男28例,女62例,年龄15~68岁,体重45~69kg,无内分泌疾病,无心血管疾病和特殊药物应用史。1.2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肌注苯比妥钠0.1g、东莨菪碱0.3mg。病变侧采用C3、C4横突二点法行颈深丛各3ml,浅丛9m…  相似文献   

8.
本组127例。男94例,女33例。年龄14~72岁。ASAⅠ~Ⅱ级。手术时间最短30min,最长3h。方法:局麻药均采用2%利多卡因0.3%丁卡因的等量混合液,常规加入1∶20肾上腺素。术前常规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纳0.1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取仰卧位。仪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将127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采用颈深、浅丛、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嘱患者头偏向健侧,充分显露胸锁乳突肌及前、中斜角肌,在锁骨上3~4cm,行肌间沟阻滞,注入药12ml;然后行颈深丛神经阻滞,选择颈3、4横突分别注入药3ml;再行颈浅丛神经阻滞(仅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臂丛颈浅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分成两组(n=30):臂丛颈浅联合神经阻滞组(Ⅰ组),单纯臂丛神经阻滞组(Ⅱ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切皮时,骨折复位3个时间点的ECG、NIBP、HR、SpO2及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在切皮时、骨折复位时NIBP、HRⅠ组基本不变,Ⅱ组有所升高,Ⅰ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结论臂丛颈浅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具有很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韦惠 《中国实用医药》2012,7(5):161-162
目的 观察双侧颈浅丛阻滞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拟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双侧颈浅丛阻滞后静注舒芬太尼,对照组:传统C4横突一点法加双侧颈丛.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双侧颈浅丛阻滞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在阻滞颈丛感觉神经时,其对隔神经的阻滞程度以及对呼吸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ASAⅠ—Ⅱ甲状腺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于双侧C4横突注射0.25%罗哌卡因10mL;对照组:手术主侧C4横突注射0.25%罗哌卡因10mL,次侧以1%利多卡因10mL行颈浅丛阻滞。分别于麻醉前1min,麻醉后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测定病人VT,RR,PETCO2,SPO2.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麻醉后20min时与麻醉前1min比较VT,RR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手术施行颈丛阻滞时即使是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也尽管手术中病人的SpO2在正常范围内,应尽量少用双侧颈深丛阻滞,否则,可能增加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颈丛-硬膜外联合阻滞下甲状腺手术后头痛的原因及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典型的3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颈丛组:颈丛阻滞深丛各6ml,浅丛各5ml;Ⅱ颈丛-硬膜外联合组:应用镇痛液行颈丛-硬膜外联合阻滞,并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颈丛阻滞后各肘点MAP和HR均比麻醉前有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丛-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可很好的消减甲状腺手术后带来的头痛发生率.患者循环更趋稳定,临床应用更具有安全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手术病人颈丛阻滞后,常常会HR增快和BP升高。我院将不同剂量拉贝洛尔混入局麻药中进行颈丛阻滞以观察对BP、HR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2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人。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采用一针法、C4横突,根据手术需要阻滞一侧颈深、浅丛+对侧浅丛。局麻药为0.375%布比卡因,均不加入肾上腺素,深、浅丛各推注6ml。Ⅰ组为对照组,局麻药中不加入拉贝洛尔。Ⅱ~Ⅳ组分别加入0.2mg/kg、0.3mg/kg、0.4mg/kg的拉贝洛尔。监测记录病人在阻滞前10分钟、阻滞后10分钟、30分钟、60分钟MAP和…  相似文献   

14.
罗宝林  姜志军  刘延青 《河北医药》2009,31(15):1924-1925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颈丛浅支神经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臂丛神经-颈丛浅支神经联合神经阻滞组(Ⅰ组)和单纯臂丛神经阻滞组(Ⅱ组),观察2组麻醉前、切皮时、骨折复位后3个时间点的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2组的麻醉效果。结果Ⅰ组3个时间点NIBP、HR较Ⅱ组下降(P);Ⅰ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结论臂丛神经-颈丛浅支神经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Ⅰ组,20例)和咪达唑仑组(Ⅱ组,20例)。Ⅰ组神经阻滞5min后立即给予右美托咪定,Ⅱ组神经阻滞5min后给予咪达唑仑。观察各组患者神经阻滞前、阻滞后5min、切皮时、甲状腺分离时、手术结束时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与Ⅱ组比较,Ⅰ组患者在分离甲状腺时和手术结束时SBP、DBP、HR值明显降低,P<0.05;患者术中镇静、镇痛更完善,未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抑制。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可以有效的抑制颈丛麻醉下的心血管反应,具有更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可以使患者更配合,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B超引导下C5横突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纳入90例择期或急诊进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或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拆除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分为A、B、C 3组,每组患者30例。通过B超定位,确定C5横突位置,在C5神经根前支周围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15,11,7 mL,退针至皮下,再进针至胸锁乳突肌上缘外侧,颈浅筋膜深层注射0.375%罗哌卡因5 mL。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阻滞完成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效果观察,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麻醉阻滞完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起效时间C组较慢(P<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时间A组最长,C组最短,A、B组均能满足手术需要,C组有2例患者改为全麻手术。麻醉效果A、B组明显优于C组,但A组出现的麻醉相关并发症较B、C组增多。结论 B超引导下C5横突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手术时使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均可完成手术,但11 mL组的麻醉效果更好,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预防颈丛神经阻滞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46例,ASA Ⅰ~Ⅱ级,按先后随机将病人分为艾司洛尔组(Ⅰ组)和盐水对照组(Ⅱ组).予1%利多卡因及0.25%布比卡因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阻滞,回抽无血,各注入混合液(不含肾上腺素)10 ml.I组颈丛神经阻滞前静注艾司洛尔0.5mg/kg,继以0.01 m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Ⅱ组颈丛神经阻滞前静注生理盐水3 ml.观察病人入室后的基础值.颈丛神经阻滞前,颈丛神经阻滞后1、3、5、10 min,肿物摘除即刻和手术结束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通过心率一收缩压乘积(RPP)间接了解心肌氧耗.结果:两组病人在基础值、颈丛神经阻滞前的SBP、DBP、HR及RP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颈丛神经阻滞后各时间点的SBP、DBP、HR及RPP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颈丛神经阻滞后各时间点的SBP、DBP、HR及RPP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尤其以3 min时最为显著(P<0.01),Ⅱ组颈丛神经阻滞后3、5、10 min的SBP、DBP、HR及RPP均显著高于同期Ⅰ组(P<0.05)肿物摘除时.结论: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可以有效防止颈丛神经阻滞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颈深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Ⅱ两组单侧深丛分别给予0.25%罗哌卡因10ml、5ml。Ⅲ组不阻滞深丛。术中辅助芬太尼、氟哌啶,通过辅助药用量间接判断深丛效果。结果:Ⅰ、Ⅱ组辅助药用量与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Ⅰ、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颈深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麻醉效果明显,但大剂量深丛阻滞不能增加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ASAⅠ~Ⅱ级,18~65岁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0.333%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Ⅰ组,n=50)和0.25%布比卡因+0.333%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Ⅱ组,n=50)共28ml行两点法双侧颈丛神经阻滞。注药后3、4、5、6、8、10、20、30、60、90、120min分别对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喉返神经阻滞程度(即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观察患者在手术刺激过程中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以及是否有不适症状,记录术后镇痛时间和发音恢复时间。结果Ⅰ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慢于II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Ⅰ组比Ⅱ组长;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I组比Ⅱ组短;喉返神经阻滞程度I组比Ⅱ组强。Ⅰ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手术过程中SBP、HR变化范围不大;Ⅱ组患者中3例麻醉后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现象,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处理甲状腺上极时SBP、HR上升明显。结论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比0.25%布比卡因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平稳,而且作用完善、安全,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中,甲状腺手术多采用颈丛阻滞,其方法操作方便,效果可靠。但因方法不同,麻醉效果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也有差异,为减少不良反应,提高阻滞完善率,我们选择150例甲状腺病(囊肿)手术。随机采用三种阻滞法,同时均辅用氟芬合剂观察并比较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0例病人,男40例,女110例,年龄18~68岁,ASA Ⅰ~Ⅱ级,术前无心血管并发症。拟于甲状腺瘤(囊肿)摘除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2 麻醉方法术前肌注鲁米那钠0.1、阿托品0.5mg。随机将150例病人分成三组,Ⅰ组用一点(C_4)阻滞法;Ⅱ组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