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髂骨膜骨瓣修复难治性骨不连、骨缺损的应用特点。方法:从2009年2月~2011年2月设计、应用旋髂浅动脉髂骨膜骨瓣治疗难治性骨不连、骨缺损20例,其中舟状骨骨折骨不连并近端坏死8例,管状骨骨不连并骨缺损7例,手、足肿瘤术后骨缺损5例。以定期X片检查及临床症状分析判断骨愈合情况。结果:本组切取髂骨膜骨瓣平均时间52.4min,平均血管蒂长4.2cm,动脉平均管径0.8mm,伴行静脉平均管径0.7mm。骨瓣大小7cm×2cm×0.8cm~1cm×0.8cm×0.5cm。切口1期愈合。所有患者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骨愈合时间:舟状骨骨不连3.9个月,管状骨骨不连并缺损3.4个月,手足肿瘤性骨缺损2.2个月。供区无疼痛,无瘢痕增生及瘢痕疙瘩。2例髋部外形轮廓略凹陷。1例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4个月后自行恢复。结论:以旋髂浅动脉为蒂可成功切取游离骨膜骨瓣治疗难治性骨不连、骨缺损,供区损伤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筋膜蒂骨膜瓣加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观察其与单纯植骨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骨折端纤维及坏死骨祛除之后,局部给以松质骨植骨,并行钢板固定,之后将所取的筋膜蒂骨膜瓣包紧固定在骨折端周围,观察骨不连术后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手术28例,术后进行5个月~1年的随访,其中26例术后5个月已有大量的骨痂形成,2例出现骨折的延迟愈合,1年后骨折端愈合.结论:对于胫骨骨折骨不连的病人,行再次手术时,进行单纯植骨内固定的同时,取附近筋膜蒂骨膜瓣包绕骨折端,并将之固定,可提高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骨不连的有效方法。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确诊为骨不连患者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相关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示如果内固定物失效需重新复位固定骨端,清除骨端硬化骨,打通髄腔,植入自体髂骨,然后以局部带筋膜蒂骨膜瓣转移覆盖骨折端至少包绕2/3,将骨膜瓣与受区残存骨膜及筋膜缝合牢固。结果:骨不连患者50例,术后经过6个月-3年(平均2.5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结论:用带筋膜蒂骨膜瓣移植治疗骨不连损伤小、愈合快、花费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带胫骨(膜)瓣及隐神经的胫后动脉穿支孪生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足弓及第1跖骨头部感觉神经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02月一2012年02月临床应用5例,均为拇趾及第1跖骨头毁损、前足软组织缺损,前足纵横弓完整性破坏。选择以胫骨滋养动脉或胫后动脉发出的骨(膜)皮穿支血管为蒂,切取带胫骨(膜)瓣及隐神经的胫后动脉穿支血管供血的孪生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第1跖骨头及软组织缺损,骨瓣切取大小为1.5cm×0.8cm×0.6cm~4.0cm×1.5cm×1.0cm,皮瓣切取为5.0cm×3.5cm~7.0cm×6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个月足部皮瓣有部分感觉恢复。随访6~24个月,皮瓣外形满意,骨折骨性愈合,可负重行走,行走步态接近正常,前足部皮瓣感觉恢复达S3。结论该术式保留了足弓外形及负重支撑点,行走和负重良好,外形及功能满意,有感觉。具有创伤小、供区部位隐蔽、不牺牲主干血管,手术操作简便等优势,一次手术即可使第一跖骨及周围组织达到满意的解剖塑形及良好功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骨不连、骨缺损新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用胫前血管骨膜支胫骨骨膜瓣移位术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不连、骨缺损患者13例。结果:随访614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治疗结果:优11例,良2例。结论:该方法具有固定可靠,加快骨折愈合进程,早期活动,疗效可靠,易于推广等优点,是治疗胫骨骨不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游离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和手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临床应用37例游离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和手足部复合组织缺损,其中单一穿支皮瓣24例,多叶皮瓣1例,嵌合肌瓣3例,嵌合骨瓣6例,嵌合肌瓣和骨瓣3例.皮瓣最大面积为16 cm×7 cm,最小为4 cm×3 cm.皮瓣供区保留深筋膜和主要的浅静脉,尽量直接缝合.皮下脂肪肥厚的皮瓣切取后以穿支为中心进行阶梯状修薄.结果 37例穿支皮瓣完全成活,创口一期愈合,仅1例皮瓣后期因为反复溃烂予以切除.随访4~2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比较薄而柔软,外形良好,9例应用骨瓣修复的骨折愈合时间3~7月,平均4.2月.全部皮瓣供区直接闭合,供区损害很小.结论 游离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质地比较薄、外形美观、设计灵活、供区损伤小、可以吻合皮神经重建感觉、可以嵌合切取小块骨瓣和肌瓣,是修复四肢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和手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7.
龙吉盛 《当代医学》2013,(9):102-103
目的通过找出四肢长骨骨不连的原因,提出四肢长骨骨不连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贵州省雷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法。结果随访20例患者12~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6个月,平均5个月,其中3例采用单纯取髂骨植骨治疗法12个月后未愈合,另外采用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法,8个月后骨折愈合,疗效达88%。结论经分析,四肢长骨骨不连的原因有多方面,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法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腓骨瓣游离移植配合中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0年5月以来,共收治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者26例,全部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瓣游离移植配合中药治疗.结果:经6个月~7年的随访,23例均是经过1次手术实现了假关节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5个月,均恢复下肢行走和负重的功能.2例再次发生骨折,经再次植骨后,1例获得愈合,1例随访2年未愈.结论:吻合血管的腓骨瓣游离移植配合中药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前外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伤性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及内固定物外露8例。结果:8例共移植16个皮瓣,缺损面积5.0 cm×8.0 cm~15.0 cm×23.0 cm,移植面积7.0 cm×10.0 cm~17.0 cm×25.0 cm;皮瓣携带的穿支数3支2例,2支5例,1支1例,单个穿支最大切取面积12.0cm×20.0 cm;血管蒂长5.5~14.5cm,16个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切取面积大,可携带股外侧肌形成肌皮瓣,是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因此类手术精细,时间较长,故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皮瓣成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游离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彻底清创,设计与切取皮瓣,皮瓣切取面积2.0 cm×3.6 cm至4.0 cm×8.0 cm。端端或端侧吻合血管,供区进行直接缝合。结果:1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及手部功能优良,供区仅留线状瘢痕。结论: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具有穿支动脉解剖学稳定、质地软、厚薄适中等特点,适合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腓浅血管筋膜蒂胫腓骨膜瓣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腓浅血管筋膜蒂胫腓骨膜瓣转位并取胫骨远端少许松质骨植骨,并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15例。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1个月,采用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1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3.3%。本组全部治愈(15/15)。结论:以腓浅血管筋膜蒂胫腓骨膜瓣治疗胫骨骨不连,促进骨折愈合,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压氧条件下自体骨膜游离移值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8月-1997年6月,采用高压氧条件下自体胫骨骨膜片游离移植修复骨缺损30例,缺损面积最大为11cm×4cm×3cm,最小为2cm×2cm×1cm,术后当天起行0.2MPa高压氧疗,经6个月-5年随访,其中5-7周内骨缺损修复占50%,较传统方法缩短疗程1/3-1/2,无1列发生骨缺损不愈合。作认为,高压氧条件下提高骨膜细胞成骨能力的原因:(1)维持并延长骨膜细胞的生存时间;(2)促进骨膜细胞的生长代谢与成骨细胞的形成;(3)促进损伤局部侧枝循环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腓骨瓣移植与外支架固定治疗复发性先天性胫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采用腓骨瓣移植与外支架固定治疗复发性先天性胫骨骨不连32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骨愈合,骨愈合时间为3~6个月,小腿功能与外形恢复满意。结论腓骨瓣移植与外支架固定治疗复发性先天性胫骨骨不连,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9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下肢创面共12例,其中右胫骨硬化性骨髓炎并贴骨瘢痕6例,左胫骨远端慢性骨髓炎并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同时携带股外侧肌肌瓣填塞骨髓炎死腔),右足背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皮瓣面积最小为14cm×5cm,最大为19cm×10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区直接缝合,一期治愈慢性骨髓炎并且供区损伤小,无功能障碍,外形、功能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修复四肢创面常用的外科皮瓣,解剖恒定,切取简单;若同时携带肌瓣能更好地治疗有死腔或者骨髓炎的病例。  相似文献   

15.
郭永继 《河北医学》2005,11(7):617-619
目的:用筋膜蒂骨膜瓣加植骨术治疗尺桡骨骨折骨不连,观察其与单纯植骨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骨折端纤维及坏死骨去除之后,局部给以松质骨植骨并行钢板固定,之后将所取的筋膜蒂骨膜(骨)瓣包紧固定在骨折端周围,观察骨不连术后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手术36例,术后进行4个月至1年的随访,共有34例受访,其中有32例术后四月已有大量的骨痂形成,2例出现骨折的延迟愈合,一年后骨折端愈合。结论:对于尺桡骨骨折骨不连的病人,行再次手术时,进行单纯植骨内固定的同时,取附近筋膜蒂骨膜(骨)瓣包绕骨折端并将之固定,可提高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16.
缝匠肌蒂骨瓣植骨治疗股骨骨不连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缝匠肌蒂骨瓣植骨治疗股骨骨不连手术效果与手术指征选择的关系。方法 游离缝匠肌长约 15cm ,骨凿凿取髂骨瓣约 5cm× 4cm大小。将髂骨瓣及缝匠肌呈游离状后向下翻转 ,于股外侧肌肌腹下打一隧道 ,将缝匠肌肌蒂髂骨瓣从股外侧肌肌腹下隧道穿出 ,髂骨修整碎骨块嵌入骨折间隙或内后侧 ,带肌蒂骨瓣植于骨折断端前外侧。结果  11例均作随访 ,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骨折断端骨性愈合 ,达到了治疗目的。结论 缝匠肌蒂骨瓣主要是改善了股骨骨折断端血液循环 ,扩大骨折断端接触面 ,同时又起到了常规植骨的作用 ,诱发成骨生长 ,促进骨折愈合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吻合血管胫骨骨膜瓣移植+取髂骨植骨治疗2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采用吻合血管胫骨骨膜瓣移植+取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平均年龄36.2岁(25~48岁).手术凿刮骨坏死囊变组织,取髂骨松质骨填塞、压实,取游离带血管胫骨骨膜瓣与旋股外升支...  相似文献   

18.
探讨游离股前外穿支分叶皮瓣嵌合股外侧肌肌瓣移植修复伴死腔的手部多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本文收集了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入院治疗的8例伴死腔的手部多处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资料,设计并切取股前外穿支分叶皮瓣嵌合股外侧肌肌瓣对其进行修复。8例皮瓣无1例出现完全或部分坏死,随访时间6~24个月,皮瓣的外形、颜色、质地以及功能良好。供区创面全部1期愈合并愈合良好。结果显示游离股前外穿支分叶皮瓣嵌合股外侧肌肌瓣是修复伴死腔的手部多处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胫骨中下段骨折 ,骨不连 ,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导致胫骨外露、骨髓炎 ,临床上常见。但治疗困难 ,常需先行带血管蒂皮瓣 ,肌皮瓣游离移植或邻近组织移位覆盖创面 ,待二期处理骨损病灶。治疗时间长 ,手术操作复杂 ,给患者带来生活不便和经济负担。我们应用比目鱼肌内侧半为蒂胫骨骨膜瓣逆行移位 1次性修复胫骨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 3例均为男性。例 1 ,2 0岁 ,病程 6个月。左胫骨中段骨折 ,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位于胫前内侧 ,面积 5cm× 4cm。X线片示 :胫骨呈粉碎性骨折 ,腓骨缺损 8cm ,碎骨片坏死 ,骨…  相似文献   

20.
自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4月我们采用胫后动脉蒂筋膜瓣加中厚皮片移植修复胫骨外露 4例 ,交腿胫后动脉筋膜瓣加植皮治疗骨外露 1例 ,胫后动脉筋膜瓣填塞治疗慢性骨髓炎 2例 ,均获成功。筋膜瓣切除面积最大 15cm×10cm ,最小 5cm× 6cm。平均随访一年 ,骨外露治愈 ,骨折愈合 ,骨髓炎治愈 ,供区愈合 ,功能恢复良好。作者认为 ,胫后动脉筋膜瓣切取方便 ,血供丰富可靠 ,不切取供区皮肤 ,使供区直接拉拢缝合 ,不影响供区功能 ,为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修复及骨感染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