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振燕  耿乃志  蒋宁 《中医药信息》2009,26(4):97-98,F0003
舌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临床辨证论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且观察舌象更方便、直观;又能从根本上反映疾病,比脉诊更容易掌握.红绛舌在临床甚为常见,但近年来对红绛舌与疾病的研究报道甚少.从中医角度讲,红绛舌产生的病机并非都与中医所述的营分证相符,还可主心、胃之热,但有虚实之别;从西医角度讲,不同系统疾病红绛舌产生的机理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本文旨在阐述红绛舌产生的机理及与各个不同系统疾病的关系,总结引起红绛舌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指导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红绛舌是中医舌诊中的重要舌象之一,历代医家对其临床意义多有论述,主热证多见,主寒证特殊。随着中医学的发展,红绛舌在生化、病理、微循环及临床证治等方面展开了较深层次的研究,从多方面揭示了红绛舌产生的相关因素及形成机理。本文就红绛舌的研究近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健康人及红绛舌、淡白舌患者血清微量元素 Zn、Cu、Fe 含量及Cu/Zn 比值,红绛舌组与健康人组之间各项微量元素改变有显著性差异;淡白舌组与健康人组之间差异不显著;Cu/Zn 比值,红绛舌组比淡白舌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测定健康人组和红绛舌组男性血浆 E_2、T 含量及 E_2/T 比值,后者均比前者高。并探讨了舌象与微量元素和性激素之间内在联糸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舌诊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临床辨证的重要客观依据。《辨舌指南》记载:“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观察六淫之深浅”。因此历代医家对舌诊作过详尽的研究。笔者观察到作为舌诊内容之一的察舌腹静脉,临床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研究资料亦鲜见,即偶尔有之,也为现代医学对某一疾病进行的舌腹静脉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舌诊是中医学搜集病情资料的重要诊察方法,也是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舌诊主要有舌质、舌苔、舌形态,以及舌神等观察内容。笔者对近10年来有关胃癌舌诊的研究现状及其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胃部疾病的舌象观察——303例胃镜检查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诊是祖国医学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客观依据之一.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舌诊的资料日益增多,从组织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以及临床等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舌象的变化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已经初步摸到一些规律.国内内窥镜检查开展以来,有人对慢性胃炎与溃疡病进行了舌苔方面的观察,认为有临床指导意义.我们自1978年10月至1979年4月期间,对305例胃镜检查患者的舌象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其中两例胃镜观察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均属正常,未计在内.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舌诊临证辨证特色诠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仲景是我国东汉的著名医家,他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的贡献功勋卓著,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确立的中医诊治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至今仍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张仲景不仅是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首创者,他确立的中医诊治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至今仍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在对中医诊法的贡献中,他不仅是掌握主诉诊断的第一人,也是脉证并重,诸诊合参的先驱.同时也是脉证并重、诸诊合参的先驱.他对舌诊的辨证应用颇有特色,大大的发展了<内经>外感病中的舌诊内容.他在<伤寒论>论六经辨证中,就有三经涉及舌诊;在内伤杂病方面,四十多种疾病中就有14种疾病运用过舌诊进行辨证,而且总结了一定的规律,如观察三阳病及六腑疾病,重在于察舌苔的变化;对三阴病及五脏病变,则特别注意观察舌质的形态;察舌内容中首创察舌苔,对舌象观察涉及到舌质、舌苔、舌味觉等方面,更加丰富了<内经>的舌诊,将舌诊辨证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所载的舌诊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旨在探讨仲景的舌诊辨证经验,使之能更好的得以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8.
舌诊是四诊中望诊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临床上经过多年观察,发现舌诊有时对疾病的确诊和预后起着关键的作用,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43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舌色及血清溶菌酶活力的对比观察,并以43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胃癌组之淡红舌、红绛舌者的血清溶菌酶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淡白舌、青紫舌者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胃癌患者舌色变化可大致反映其血清溶菌酶水平,有利于预测机体对肿瘤抵抗力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中医舌诊通过对人的舌体、舌质、舌苔、舌形和舌态进行辨识,来指导临床对疾病状态进行诊断.光谱技术的舌诊客观化研究,基于光谱技术,结合数据挖掘算法,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探究舌体所携带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建立舌象特征的光学信息表达模式.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提...  相似文献   

11.
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部分,是临床辨证和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现代临床观察证明,舌象对西医一系列的诊断虽缺乏特异性,但对判断疾病的轻重类型及转归、预后有很大价值。然而舌诊往往受到医者个人经验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有一定主观性,对病症的判断缺乏客观性。因此中医舌诊走向国际化受到限制,也使中医舌诊的推广发展艰难。为了中医舌诊更加现代化,现代舌诊研究受到了普遍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随着中医技术不断引入国外,国外学者对中医诊断信息化、客观化也更加关注,并对舌象分析及舌象特征提取做出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很多新仪器和新方法的不断引进,该领域也取得了不少的进展。本文对近五年的舌诊方法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舌诊是中医学搜集病情资料的重要诊察方法,也是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舌诊主要有舌质、舌苔、舌形态,以及舌神等观察内容。笔者对近10年来有关胃癌舌诊的研究现状及其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小组进行舌象之研究,以祖国医学舌诊之指标为主.本次观察报告分两个部份:第一部份为病理解剖及动物实验,第二部份为临床观察.现分别报导如下:第一部份病理解剖及动物实验I.舌象的病理解剖屍解舌43例的基本病变观察舌粘膜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反应较敏感的一种组织,是身体健康情况的气象表,由于其对整体的联系甚为密切,故舌象为机体对疾病反应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祖国医学将舌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医骨伤科疾病舌象表现,分析其与病证之关系,探讨舌诊应用之价值.方法 统计施杞教授门诊348例病例,按舌象之舌质、舌苔、舌体及舌下静脉等类别观察,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位之间的关系.结果 舌象与临床证候、患者个体有密切关系.结论:舌诊是中医骨伤科辨证施治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舌诊是中医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受到历代临床医家的重视。为探索中医舌诊客观化的方向,对舌诊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现有研究成果难以得到临床应用的原因在于偏离了中医系统辨证的思想原则。在结合中医舌诊最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的发展途径及趋势。  相似文献   

16.
舌诊作为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悠久,而且随着中医理论与临床的不断发展,其在诊断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笔者拟从舌诊的发展角度,对历代医家舌诊的临床应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供临床医家借鉴.  相似文献   

17.
阴虚阳虚病人舌象客观指标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舌诊是祖国医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用现代医学的方法研究阴虚、阳虚病人舌象变化与唾液生化及舌象细胞学的关系,探讨舌诊的客观化指标,本文对82例虚证(阴虚51例、阳虚31例)病人进行了舌面 pH 值、唾液钠、钾、尿素氮的测定及舌象细胞学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舌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辨证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舌象作为舌诊的重要部分,又是中医望诊内容的重中之重。因为舌象在辨病过程中的客观性和直观性,观察中风患者舌象的变化对于分析病因病机和判断疾病分期、严重程度、预后及转归、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以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为基础,以舌象变化探讨中风病患者不同时期的病机演变过程及对用药遣方的指导意义。1舌诊在临床中的重要性舌诊是中医学的重要诊法之一,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医传统诊法之一,历来被祖国医学所肯定  相似文献   

19.
112例肺癌中医证型、舌象与病理分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肺癌中医证型、舌象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将肺癌患者112例辨证分为阴虚毒热、痰湿蕴肺、气滞血瘀和气阴两虚四个证型,分别观察其舌象.结果鳞癌以痰湿蕴肺为主,腺癌以阴虚毒热为主,小细胞肺癌以气滞血瘀为主,肺泡细胞癌以痰湿蕴肺与气滞血瘀为主,未分类癌未见明显特点.患者大多存在紫暗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以紫暗舌、胖大和(或)齿痕舌、腻苔多见;腺癌以红绛舌、紫暗舌、裂纹舌及光剥苔多见;肺癌舌下络脉曲张较多.结论本研究结果将为肺癌的临床治疗、预后判断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郭燕  刘冬立 《北京中医》2000,19(3):11-12
舌诊为中医望诊中最重要的一诊,主要通过舌象的观察借以辨别病邪的性质、病势的深浅、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和脏腑的虚实等.临床实践证明,中风病人的舌象变化迅速而明显,能较客观地反映病情,在中风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观察了480例中风病人的舌象,结合临床主证、兼证和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认为舌象的诊断,是中风病辨证论治的重要客观依据之一.舌象观察在中风病的预防,康复和预后等方面,也是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