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腹腔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后腹腔化疗对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60岁以上行根治性手术的52例结直肠癌病人进行腹腔化疗前后细胞免疫检测,并将之与我院同期健康老年对照组和行静脉化疗病例进行比较。所有病人于化疗前1d和化疗后1周早晨空腹时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结果: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后CD4^+和NK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群;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化疗后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低于化疗前,其中静脉化疗病人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化疗组病人化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病人的免疫特点,采用细胞免疫抑制较轻的腹腔化疗方式进行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金克槐耳对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金克槐耳颗粒对行TAC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新辅助化疗联合金克槐耳颗粒组(Ⅰ组,32例)及单用新辅助化疗组(Ⅱ组,28例).检测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另设对照组30例,均为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结果 化疗前Ⅰ,Ⅱ组CD3+,CD4+,CD4+/CD8+,NK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Ⅰ,Ⅱ组与对照组之问CD8+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化疗后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Ⅱ组化疗后各项指标与化疗前差异均无明显性(P>0.05).Ⅰ组化疗后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2周期TAc新辅助化疔对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不大,联合使用金克槐耳颗粒能改善化疗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腹腔化疗和静脉化疗对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比较术后腹腔化疗和静脉化疗对胃肠道癌患者免疫的影响。方法:将36例胃肠道癌患者分两组,每组18例,一组接受腹腔化疗,另一组接受静脉化疗,检测血清中T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结果:血清CD3,CD4和sIL-2R水平化疗后前明显下降(P<0.01),CD3,CD4,CD8在两治疗组之间相似(P>0.1),但sIL-2R水平腹腔化疗较静脉化疗低(0.05<P<0.1)。结论:腹腔化疗化静脉化疗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小,提倡多疗程的腹腔化疗。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及附加免疫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和附加免疫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51例化疗前后和26例附加免疫治疗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性。结果:化疗后1周患者CD3^ ,CD4^ 及NK细胞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CD8^ ,CD19^ 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附加免疫治疗组治疗后1周CD8^ 及NK细胞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及P<0.01),CD4^ 细胞,CD4^ /CD8^ 比值降低(P<0.01)。结论: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附加免疫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化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时应同时使用生物反应调节剂。  相似文献   

5.
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结直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实验组在常规开腹根治术基础上行腹腔热灌注化疗。两组病例均在手术前1天、手术后第3、5、7天分别抽取静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数量,并计算CD4~+/CD8~+比值。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第5天上述指标迅速恢复,至第7天接近术前水平,而对照组术后7 d内仍持续处于低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以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梗阻性因素对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一期切除吻合术式选择的影响,我们使用流式细胞仪对21例梗阻性大肠癌患者、72例非梗阻性大肠癌患者术前3d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进行检测,并选取同期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梗阻性大肠癌组和非梗阻性大肠癌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显著减少(P〈0.01),CD8^+细胞增多(P〈0.01);但梗阻性大肠癌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与非梗阻性大肠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单从细胞免疫角度进行考虑,梗阻性因素并不影响对大肠癌患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在我科行TACE的肝癌患者于治疗前1d、治疗后1周和2周分别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前比较。结果治疗前CD3 、CD4 、CD4 /CD8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1周CD3 、CD4 、CD4 /CD8 水平均较治疗前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CD3 、CD4 、CD4 /CD8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ACE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随着肿瘤负荷减小,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肿瘤区域动脉置泵化疗及外周静脉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3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 2周开始化疗 ,按化疗方法不同分为 :外周静脉化疗组 (静化组 ,n =4 2 )、泵内化疗组 (泵化组 ,n =4 1) ,两组均在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 1~ 4d内抽外周静脉血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含量 ,另设对照组 (n =32 )作相同检查。结果 静化组化疗后的CD3和CD4、CD4 /CD8比值及IgG、IgA、IgM含量均明显低于化疗前 (P<0 .0 5 ,P<0 .0 1) ,并明显低于泵化组化疗后 (但CD4、IgM除外 ) ,P <0 .0 5 ;而泵化组化疗前、后CD3、CD4和CD8、CD4 /CD8比值及IgG、IgA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肿瘤区域动脉置泵化疗较外周静脉化疗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前后免疫状况的变化。方法 对我院 6 0岁以上行根治性手术的 6 8例结直肠癌病人进行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检测 ,并将之与健康老年对照组和年轻结直肠癌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前CD4、CD4 /CD8和NK细胞水平低于健康老年人群和年轻病人 ,而CD8、TNF α和SIL 2R水平较健康老年人群和年轻病人明显增高。手术后 2周年轻病人的CD4、CD4 /CD8和NK细胞水平较手术前升高 ,CD8、TNF α和SIL 2R水平降低 ;而老年病人除TNF α和SIL 2R水平显著降低外 ,各项免疫学指标无显著变化。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前IgM、IgA和IgG水平低于健康老年人群。手术后 2周年轻病人的IgM、IgA、C3 和C4水平增高 ,而老年病人较术前无变化。结论 针对老年病人的免疫特点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改善老人的营养情况 ,必要时结合有效的生物治疗 ,及时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 ,预防术后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后NDV -ATV治疗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70例术后接受NDV -ATV治疗的大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变化情况 ,并与 45例术后未接受NDV -ATV治疗的大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NDV -ATV治疗组 ,术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和CD+4 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 (P <0 0 1 ) ,且明显高于未接受NDV -ATV治疗的术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NDV -ATV可改善大肠癌患者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supportan对胃癌患者进行化疗时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6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33例患者在化疗期间采用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EN组);另外33例(对照组)给予基本膳食。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后14d时测量体重(BW)、血红蛋白(Hb)、总蛋白、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N)以评价营养状况;并测量自然杀伤细胞(NK)、CD4、CD8、CD4/CD8、白介素(IL)-1α、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评价免疫功能。结果 化疗前后EN组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化疗后ALB、TFN、Hb和BW明显降低,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N组化疗后CD4、CD4/CD8明显升高,而NK、IL-1、IL-6明显降低,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IL-6、TNF-α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尽管EN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情况较对照组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可以预防化疗后营养不良的发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减轻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淋巴细胞凋亡状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4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术前1d、术后3d、化疗前1d)、化疗过程(化疗第3d、化疗后3d)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以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对淋巴细胞凋亡、坏死状况进行检测。结果结肠癌根治术后3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数量较术前有所减少,但无显著差异(P>0.05)。至化疗前1d,患者外周血CD3 ,CD4 T细胞及NK细胞数量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但CD8 T细胞数量减少(P<0.05)。化疗3d后,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 T细胞及NK细胞水平较术前全面下降(P<0.05),但CD4 /CD8 比例变化不大,而淋巴细胞凋亡坏死比例明显升高。至化疗结束后3天,T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量开始逐渐回升。结论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本身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NK细胞影响不大,术后患者免疫细胞水平明显升高,机体免疫状况明显改善。化疗可造成患者机体的一过性免疫抑制,可能与其造成机体淋巴细胞的凋亡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65~75岁,ASAⅡ或Ⅲ级,术前未接受放化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D组全麻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以0.25μg·kg~(-1)·h~(-1)维持,C组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行T8~9或T9~10硬膜外穿刺置管及BIS监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min和术后24h采集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水平。结果与麻醉诱导前30min比较,术后24hC组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D组仅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D组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与单纯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右美托咪定减轻了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03年12月至2006年3月,同一手术组将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0例。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第3天、1、2周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反映蛋白(CRP)、IL-6、免疫球蛋白IgA、Ig M、IgG,CD3 、CD4 、CD8 及NK细胞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4 /CD8 及NK细胞活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第1周、2周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1)。IL-6术后第1、3天,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1)。CRP术后第3、7天,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1,P<0·05)。Ig M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0·05),IgA,IgG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影响小,在免疫功能保护上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术前联用化疗和肠内免疫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前联合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和化疗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研究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状态,评价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常规饮食和术前准备;EN组:术前肠内免疫营养治疗;CH组:术前化疗;EN-CH组:术前联合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和化疗。比较各组手术前后的营养情况和免疫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以及随访术后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结果体重变化:EN组术后第7天体重减轻明显低于对照组和CH组(x^2=3.68和3.25,P<0.05),EN组体重减轻与EN-CH组无明显差异。EN组和EN-CH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x^2=4.02和3.33,P<0.05)。术后并发症:EN组及EN-CH组术后感染人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和CH组(x^2=4.12和3.65,P<0.05)。对照组和CH组分别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EN组及EN-CH组无吻合口瘘。术后发热、术后肠梗阻及心肺功能异常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状况比较:各组间手术前,术后3 d和术后7 d的血红蛋白、总蛋白及白蛋白均无明显差别。而前白蛋白在术后3 d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0.11±0.16 vs.0.16±0.17, x^2=7.32,P<0.01),转铁蛋白在术后3 d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1.23±0.3 vs.2.12±0.66, x^2=4.33,P<0.05)。术后7 d EN组和EN-CH组恢复明显,PALB,TRF均升高,与对照组、C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26±0.14 vs.0.15±0.15,x^2=5.53,P<0.05及1.82±0.59 vs.1.37±0.53,x^2=3.88,P<0.05)。免疫方面:EN组和EN-CH组的CD3/CD4比值升高,IgG升高,补体升高;术前单纯应用化疗或肠内营养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没有影响,而联合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和化疗后,G0-G1期细胞增加。异倍体比例升高,增殖抗原Ki67减少,凋亡增加。CH组与对照组以及EN-CH组与EN组相比,术后生存率提高,复发率及转移率下降。结论术前化疗联合应用肠内免疫营养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疫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自体肿瘤抗原在体外制备DCs疫苗,将5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疫苗治疗组常规化疗2周后进行DCs疫苗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4次。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的变化,观察DCs疫苗治疗的初步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疫苗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在DCs注射2周后开始上升,4周后上升至最高值犤CD3 (71.2±9.8)%,CD4 /CD8 (1.76±0.24)%,NK细胞(13.5±2.6)%犦,第8周下降;与同期对照组犤CD3 (58.8±9.2)%,CD4 /CD8 (1.26±0.29)%,NK细胞(10.8±2.3)%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疫苗治疗组患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均正常,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DCs疫苗可明显改善胃癌术后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60例,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各30例,于术前1d和术后第3天、第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比较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IgA,IgM,IgG,IL-6,CD3+,CD4+,CD8+细胞和NK细胞,比较术前1d和术后第1天、第3天TNF-α细胞活性。结果:术后第3天患者CD3+,CD4+,CD8+细胞活性及CD4+/CD8+差异无显著性,但术后第7天腹腔镜较开腹组明显低。术后第3天IL-6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C反应蛋白于术后第3天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IgM于术后第3天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IgA、IgG无显著统计学意义。TNF-α于术后第3天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机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