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就诊的42例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进行了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不同检测方法患儿的脱位准确率和旋转性脱位诊断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肯定脱位诊断率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层螺CT旋转性脱位诊断率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对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X线,合理运用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茆振华  沈侠 《上海医学》1996,19(9):513-515
寰枢关节脱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骨科茆振华,沈侠,姜其为,胡清潭我院于1983~1995年共收治30例寰枢关节脱位,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和年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2~59岁,平均为32.4岁。二、病因(一)感染总数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在不同旋转状态下多层螺旋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6例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者(患者组)及46例寰枢关节正常者(对照组)行寰枢关节静态中立位和功能左、右旋转位的多层螺旋CT扫描,各组扫描图像均做表面遮盖SSD法重建图像。测量两组寰齿前间隙(ADI)和寰齿侧间隙(LADS),并进行比较。结果ADI变化:对照组静态中立位与功能左、右旋转位差别不大,患者组静态中立位与功能左、右旋转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1)。LADS变化:对照组和患者组静态中立位与功能左、右旋转位比较,均无规律性。结论寰枢关节静态中立位横断CT扫描对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的准确诊断意义不大。对临床怀疑有寰枢关节旋转固定者,应在常规横断CT扫描后,加做功能左、右旋转位状态下的多层螺旋CT扫描,有利于诊断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  相似文献   

4.
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充分利用CT二维及三维的功能和特性对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做出早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临床送检疑似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者进行CT的横断位薄层扫描使用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进行三维成像得到襄枢关节的直观图像。以便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联。结果本组30例,旋转型脱位11例,前脱位5例,齿突侧距不对称14例,错位2~5mm8例,5~9mm6例。结论CT三维成像能清楚显示寰枢关节功能位的解剖结构。观察到功能位寰枢关节变化规律,为诊断及治疗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儿自发性寰枢椎脱位也称为病理性寰枢椎脱位,轻者仅有斜颈、四肢麻木,重者运动受限,给患儿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笔者自1993年~1998年采用枕颌牵引带,服用身痛逐瘀胶囊,配合脱水、抗生素等方法治疗小儿自发性寰枢椎脱位3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在颅颈部畸形的基础上发生的先天性寰枢椎脱位23例,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分别采用经口腔前路减压和/或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82.6%有效。作者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发生机理、诊断和处理原则,并指出,对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牵引复位往往困难,单纯后路减压不仅很少有效,且相当危险,合理的治疗应该是经口腔切除齿状突,并作前路或后路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为临床提供寰枢脱位、半脱位的确诊依据.②方法行正常人第1、2颈椎序列的CT测量,得出正常数据.另对25例寰枢脱位、半脱位病人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正常组寰齿关节间隙、齿突与双侧侧块间距差、寰枕线与齿轴线的交角分别为(0.16±0.03)cm、(0.20±0.18)cm、(69.6±5.6)°.25例寰枢脱位、半脱位CT检查表现为寰齿关节间隙>2.0mm,脊椎椎管前后缘连线相错,齿突与寰椎侧块关系双侧不对称,并有寰枢外侧关节位置改变.④结论第1、2颈椎序列的CT扫描对寰枢脱位、半脱位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9.
自发性寰枢关节半脱位多见于儿童,又称为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2001~2006年,我科收治小儿自发性寰枢椎半脱位26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观察寰枢关节不同功能状态下的影像学解剖,了解寰枢关节的功能特点,为异常病变提供解剖基础。方法:选取6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螺旋CT扫描,体位选择为中立位、最大限度的左旋转位、最大限度的右旋转位,然后进行冠状面、矢状面重建、VR重建,观察其影像学特点。结果:正常中立位,寰枢关节上下关节面基本对齐。轴位53例枢椎齿状突位于寰椎前弓后方的中间位置,两侧距离对称。7例寰齿侧间隙不对称。左旋位寰枢关节吻合面分离2/3。右旋位寰枢关节吻合面分离2/3。结论:颈椎在不同的旋转功能状态下,以寰枢侧关节移动为主,以寰齿关节移动为辅,正常情况下,寰齿侧关节间隙可以是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口咽松解同时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手术效果。方法:12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其中齿突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7例,横韧带断裂3例,枕颈畸形2例。10例有脊髓损伤的症状、体征。先行经口咽入路的寰枢关节松解或切除术,同期行后路寰枢或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后路固定方法包括寰枢侧块钉板固定10例和枕颈固定2例。术后不用外固定。结果:10例获得解剖复位,2例基本复位,其中2例行齿突切除。12例随访9-26个月,平均11个月,全部病例均获骨性融合。术前有脊髓症状的10例术后功能评价(JOA标准)为优7例,良2例,可1例。术中出现硬膜破裂1例。结论:前路松解后路固定融合对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X线、多排螺旋CT及MRI在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X线、多排螺旋CT、MRI在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寰枢椎脱位或不稳患者行颈椎中立侧位片、断层侧位片、过屈、过伸侧位片、开口位片、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结果:枕颈区先天性畸形16例,创伤性寰枢椎脱位或不稳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寰椎肿瘤2例。结论:对于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诊断需结合X线片、多排螺旋CT和MRI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正常小儿寰枢椎的MSCT表现。方法对32例2-13岁正常小儿寰枢椎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分析其MSCT图像。结果寰椎前弓双侧部骨骺板融合时间为6-7岁,后弓正中部为3-4岁。枢椎齿状突尖部骨骺出现时间多数是5-6岁,骨骺融合时间是9-10岁。齿状突上部形状在冠状位上似双乳突状或蜡烛火焰状,在横断位上似豆瓣状或花蕊状。齿状突基底部骨骺板形似裂隙状,融合时间多为5岁以后。正常小儿寰齿前间距平均值是2.05±0.45mm,寰椎两侧侧块外缘与齿状突中心距离差平均值是0.94±0.84mm。结论正确认识正常小儿寰枢椎的各种MSCT表现,有利于提高小儿寰枢椎损伤或发育畸形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的影像学特征及分型。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病人46例,以CT为主要检查手段,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并进行分型探讨。结果 46例病人根据寰枢关节寰齿前间隙、寰齿侧块间隙、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及寰枢椎的相对位置关系分为寰枢关节前脱位/半脱位4例、侧方脱位/半脱位24例、旋转脱位/半脱位10例,复合脱位8例;文献报道的后脱位1例。结论 "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的影像学分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前脱位/半脱位、侧方脱位/半脱位、旋转脱位/半脱位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多数可取得满意疗效,后脱位、复合脱位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38例临床怀疑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X线影像资料的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误诊的原因,预防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4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5例和外院提供的23例临床怀疑寰枢关节脱位的患儿,将其分成两组。一组查体时临床症状不典型者有24例,另一组临床症状典型者有14例。两组患儿均摄颈椎侧位+张口位,测量及比较ADI、VBLADS及偏离齿状突距离,观察寰枢椎外侧关节面是否对齐例数。结果:两组ADI测量值及寰枢椎外侧关节面不对齐的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BVLADS值及偏离齿状突距离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准确测量ADI,观察寰枢椎外侧关节面是否错位是X线诊断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较可行的方法。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间距离的差值(VBLADS)和寰底线中点垂线偏离齿状突轴线的距离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邹萍 《吉林医学》2011,(24):4983-4984
目的:比较寰枢关节影像诊断的优点,评价影像检查诊断寰枢关节脱位中的临床价值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摄片16例,CT检查25例,MRI检查17例。结果:X线摄片16例,肯定脱位4例,可疑脱位7例,无脱位5例;CT检查25例,肯定脱位12例,可疑脱位8例,无脱位5例;MRI检查22例,肯定脱位17例,可疑脱位3例,无脱位2例。结论:影像检查是诊断寰枢关节脱位的重要方法,具有确定诊断的价值,其中X线摄片在诊断脱位、骨折有一定的作用,CT成像显示骨质断裂、脱位清楚、直观,MRI能清晰显示骨性结构异常、韧带断裂情况及颈段脊髓损伤,因而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在寰枢椎外伤诊断中的作用,提高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率。方法:对30例寰枢椎损伤病人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MPR、MIP、SSD重建进行比较,分析并评价其对寰枢椎结构的显示效果。结果:单纯寰枢椎脱位9例;枢椎齿状突骨折12例,枢椎骨折4例,其中骨折伴寰枢椎脱位8例,寰椎前、后弓骨折共5例。结论:MPR可准确测量碎骨片大小、移位、方向和程度,但在立体感和整体感方面较SSD、MIP差,笔者认为三维重建中,MPR应用范围最广,显示效果也最好,着重推荐采用MPR和SSD、MIP两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寰枢椎损伤可达到最满意的诊断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小儿寰枢椎脱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寰枢椎脱位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病史、体征与影象学检查结合的方法作为诊断依据,采用非手术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大部分(29/42)患儿起因于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扁桃腺炎,所有病例颈椎正侧位及寰枢椎张口位X线照片所见均有异常,绝大部分(38/42)患儿用牵引疗法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小儿头颈部炎症与上呼吸道感染是本症最主要的发病原因;加强对本症的认识,及时进行影象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避免误诊;颌枕带牵引或颅骨牵引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海民  龚辉 《医学争鸣》1996,17(5):378-378
小儿先天性寰枢椎畸形伴关节脱位8例修复术的麻醉处理李海民龚辉曾祥龙李树志张英民李桂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西安710033)关键词小儿麻醉寰枢椎脱位寰枢椎畸形修复术中图号R614.24我院自1993年以来共行小儿先天性寰枢椎发育畸形伴寰枢关节脱...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寰枢关节损伤CT征象,探讨其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47例,采用2mm层厚和间隔行寰、枢椎(含寰枢关节)薄层CT扫描,3例行平扫后增强CT扫描,部分病例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及三维图象重建,观察骨折情况及椎管内、椎旁损伤受累细节,测量寰枢关节前间隙宽度及齿状突偏移度。结果:13例共见19处骨折,部位分别为齿状突、寰椎侧块、枕骨、枢椎椎板、棘突等,寰枢关节脱位23例,其中单纯性脱位16例,旋转性半脱位7例,11例合并椎旁血肿,2例见椎动脉受压,5例继发性椎管狭窄。结论:CT具有快捷、安全、密度分辨率高等优点,可明确急性寰枢关节损伤细节,对制定治疗方案及估价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