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惠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3):F0003-F000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累及血管的非特异性炎症和闭塞性病变,又称为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或Buerger病,主要侵袭四肢的中小动脉,以下肢血管为主。本病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女性少见,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之一。我院对收治的68例TAO患者,其中34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络宁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1996年以来,我们以自拟活血通脉汤加西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懿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2012,(12):731-733
目的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TAO)动物模型制备方法进行综述,以寻找更加适合临床实际的造模方法。方法对近20年国内外TAO造模方法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在已有TAO造模方法中,大鼠是首选造模动物,烟草致敏、寒冻、注射TAO免疫复合物等造摸方法虽然成模率都较好,也各有优缺点;以股动脉注射月桂酸改进模型与临床病理变化更相吻合,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理学活性发现和药效评价中。结论针对TAO发病机制的造模方法目前鲜有报道。因此,在深入探讨TAO发病机制基础上的造模方法学研究与模型制备,是创新药物发现与新药药效评价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方法评价了伊洛前列素(Iloprost,IT)与小剂量阿司匹林(AN)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伴严重肢体缺血的疗效。方法 152例TAO伴严重肢体缺血患者随机接受IT(每分钟0.5~2.0 ng/kg)或AN(每天100 mg)28天。152例患者中,最终19例不完全符合TAO诊断标准,故予以除外。结果 133例TAO伴严重肢体缺血患者中,68例接受IT,65例接受AN。全部患者均吸烟达11~20年,每天吸烟21~40支。  相似文献   

5.
我院外科于1988年~1996年间,采用动脉-胫腓干静脉桥式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1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针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治疗主要包括:静脉动脉化、腰交感神经节切除、干细胞移植、腔内介入以及药物综合治疗,但TAO病变主要累及患肢的中小动脉,缺乏远端流出道,故无论何种治疗方式,均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致使该病致残率甚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心理障碍发生率明显升高,对TAO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有助于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常见的周围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属于中医“脱疽”范畴。为进一步探讨TAO的发病机理,我们对120例TAO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做了系统观察,并与40例正常人甲皱微循环相对照,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120例TAO中田115,女6例;年龄17~60岁;病程1月~15年;上肢患病者4例,下肢患病者116例。均符合1983年全国西安脉管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正常人选自本院健康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8.
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病(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二者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但都表现为外周动脉闭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辅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的疗效。方法将46例TAO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辅治TAO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泼尼松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治疗及护理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通过对60例临床活动期的TAO患者与58例非临床活动期的TAO患者口服泼尼松治疗护理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对比及41例临床活动期的TAO眼球突出患者治疗前后对比。结果经过泼尼松治疗护理临床活动期的TAO患者有效率为91.7%,非临床活动期的TAO患者有效率为51.7%,眼球突出疗效明显。结论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用泼尼松对TAO临床活动期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模型中缓激肽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TAO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Wister雄性大鼠股动脉注射月桂酸法制作TAO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3,7,14,21,28 d 7个组别,每组均设术前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缓激肽水平。结果:注射月桂酸钠后大鼠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坏死。病理切片示大量新生血管与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模型鼠血清缓激肽水平呈升高趋势,至第14天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缓激肽水平在TAO模型的血清中呈先高后低趋势,其可能在TAO侧支循环建立代偿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中医称为“脱疽”,被国内外学者视为顽固性疾病。它包括的范围广,涉及不少学科,病情复杂,治疗困难,病残率高。目前所使用中西药物及外科手术方法疗效均不十分确切可靠。近几年,我科采用骼股动脉介入置管持续给药的方法,治疗15例共19条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尚可。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历史回顾 1924年Buerger根据大量资料,首先提出了本病先有动脉慢性炎症,血管内膜增厚,最后血栓形成及管腔闭塞的病理观点,并命名为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病,简称TAO。从此它才做为一  相似文献   

14.
脉络宁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以来 ,我们用南京金陵制药厂生产的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91例 ,通过临床观察 ,获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患者 91例 (诊断标准参照 1983年西安全国周围血管会议修订稿 [1 ] ) ,男性 91例 ,女性 0例 ,年龄 2 0~ 4 0岁者 76例 ,4 0~ 6 0岁者 7例 ,6 0岁以上者 8例。发病部位 :累及下肢者 12 1个肢体 ,累及上肢者 2 5个肢体 , 期 级 2 7例 , 级 14例 , 级 2例 ,病程 2个月~ 5 a者 83例 ,5~ 10 a者 8例。1.2 辅助检查 :肢体血流图检查均有搏动性血容量不足 ,血液流…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我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发病现状和趋势。方法 对我国11家医院1983-1998年10401例TAO患者进行研究。第1组1991-1994年605例和1995-1998年418例。第2组1983-1986年2313例,1987-1990年2869例,1991-1994年2271例和1995-1998年1653例。860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其中247例采用各种手术治疗。结果 第1组近4年和第2组近8年来,ATO的发病率出现明显减少趋势。结论 我国TAO的发病率将会继续减少,中西医结合方法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晓茹  刘智平  周波 《中国药房》2013,(18):1688-1690
目的: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47例活动期中重度TAO患者为TAO组及43例正常对照人群为对照组。TAO患者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共12周:第1周连续3天,剂量500mg/d;第2~6周,每周1次,剂量500mg/次,静脉滴注;第7~12周,每周1次,剂量250mg/次,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总剂量5.5g。眼病活动度采用临床活动性评分方法(CAS),以CAS评分、眼球突出度及睑裂宽度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用TAO生活质量问卷(TAO-QOL)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TAO患者视功能及社会心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TAO患者CAS评分、眼球突出度及睑裂宽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P〈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TAO患者的视功能及社会心理评分均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TAO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TAO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踝肱指数(ABI)病程阶段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差异性表达。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TAO患者30例,测量患者ABI并抽取健康人血浆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14d血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vWf以及D-D的不同,Pearson相关性分析vWf以及D-D与ABI的相关性。结果 TAO患者血浆中vWf高于健康对照组(t=26.189,P<0.01),D-D含量也高于健康对照组(t=84.012,P<0.01)。TAO患者经抗凝扩管以及激素综合治疗后7d与14d后vWf以及D-D含量均下降,与术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含量与ABI呈负相关(r=-0.40,P<0.05),D-D含量与ABI呈负相关(r=-0.45,P<0.05)。结论 TAO患者血浆vWf以及D-D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病情严重程度与vWf以及D-D含量成负相关,vWf以及D-D含量变化有望为不同病程阶段TAO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德明 《云南医药》1989,(4):274-275
本文将1973年以来用脐带埋藏(简称埋脐)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107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TAO发病机制的免疫学认识浅见如下: 一、一般资料:男性106例,女性1例,年龄23~61岁(发病年龄23~45岁),其中45岁以下占87%。病程0.3~27年,平均7.3年。病情Ⅰ期14例,Ⅱ期54例,Ⅲ_119例,Ⅲ_2级15例,Ⅲ_3级5例。罹患203个  相似文献   

19.
<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是因为其病程长、痛苦大,患者常因惧怕疼痛而丧失治疗的信心或缺乏相关的预防知识以至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造成截肢(指、趾)等并发症,造成终生残废及遗憾。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6年3月以来,利用吗啡经硬膜外腔注入治疗晚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TAO)剧痛患者35例,效果满意。本组病人均属Ⅲ期2~3级,其中男性34例,女性1例,年龄18~45岁27例,46岁以上8例。全部病例均经其它止痛方法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