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E.tarda)溶血相关基因(E.tardahaemolysin activator gene,eha)基因调控该菌毒力基因的作用。方法利用自杀质粒pHM5,缺失E.tarda的eha基因,得到△eha缺失菌株,再构建△eha株的互补菌株。通过平板溶血性法、接触溶血法、上清溶血法,观察野生株、△eha缺失株与及互补株溶血性的差异。利用MTT法比较三种细菌培养物的过滤液对Vero细胞的毒性的差别。利用H2O2抗性纸片扩散法,比较三种菌对过氧化氢抵抗力的差异。利用RT-PCR和SDD-PAGE电泳超速酸化离心法提取的鞭毛蛋白,比较三种细菌鞭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的差异。结果△eha缺失株和互补株不溶血,而野生株溶血。eha基因的缺失降低E.tarda菌对过氧化氢的抵抗力,△eha缺失株较野生株的细胞毒性明显减弱,eha基因可以调控迟缓爱德菌鞭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结论 eha基因可以调控迟缓爱德华菌毒力基因的表达,是一个毒力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eha基因是E.tarda毒力株ET-13一个重要的转录调控基因,本文研究其对该菌株毒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菌落计数法比较野生株和eha缺失株感染小鼠毒力(LD50)的差异,以及比较两菌株在小鼠每个肝脏、脾脏和肾脏中细菌菌落数目的差异;利用组织HE染色观察两菌株对宿主组织损伤的差异;利用RT-PCR,比较两种细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 eha缺失株相比野生株其毒力下降了2.5倍;eha缺失株在宿主体内的生存能力明显降低。小鼠感染野生株后,出现肝细胞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脾小体内细胞坏死,肾小管水肿等病变,以及上述脏器外观出现改变。提示野生株对小鼠的肝脏、脾脏和肾脏有毒性作用,而eha缺失株对上述脏器无明显毒性作用。RT-PCR结果显示,eha基因的缺失使得E.tarda菌的Ⅲ型分泌系统分泌蛋白基因eseC和外膜蛋白基因(pagC)的转录水平下降,菌毛蛋白基因(fimA)的转录水平没有改变。结论 eha基因缺失后,E.tarda菌 ET-13株的毒力因子表达降低,使该菌毒力明显减弱,对宿主的致病性和病理损伤减轻。因此,eha基因是一个毒力正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Eha是一个影响迟缓爱德华菌(Et)胞内生存的转录调控因子,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调控Et抵御酸的分子机制。方法用ATPase抑制剂洛霉素A1抑制巨噬细胞的酸化,菌落计数法比较酸化对野生株和eha基因缺失株胞内存活数目的影响;比较两种细菌在酸性应激实验中存活率的差异;构建pMP220-P_(eha)LacZ质粒,采用β-半乳糖苷酶实验检测eha基因的启动子在不同酸性pH值下和不同培养时间的转录活性;选择Eha转录水平最高的一个酸性pH值和培养时间,分别提取两种细菌RNA,进行RNA-Sequencing;并用qRT-PCR验证其结果。结果野生株ET13在巨噬细胞内和不同pH酸环境中的存活率明显高于缺失株,阻止酸化胞内菌数明显高于未阻止酸化的胞内菌数(P0.05)。对数期细菌pH6.3培养基生长2h,RNA-Sequencing结果表明:eha基因缺失株转录水平和野生株相比,147个差异显著表达的基因(DEGs)(|log2Ratio|≥1),其中113个上调,34个基因下调,qRT-PCR随机抽样,和RNA-Sequencing表达趋势呈强相关。147个基因采用GO数据库进行功能聚类,分成25类,主要涉及细菌加工、定位、代谢、结合、催化、运输、细胞成份;基于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有130个可以富集到55条通路中,包括与氨基酸、核苷酸、脂质代谢及铁的转运等路径,涉及基因较多的有双组分系统、ABC转运系统、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和次级代谢产物等路径。结论在酸性生存环境,Eha对Et的转录组呈多途径、多基因的适应性的全局性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Eha是一种重要转录调控因子,它可以影响迟缓爱德华氏菌(Et)的胞内存活,本实验探究Eha直接调控的靶基因如何抵御巨噬细胞杀灭细菌的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pGEX-4T-ehaflag重组质粒,电击导入eha基因缺失株的ET-13菌,得到Cehaflag ET13重组菌;用Western blot 检测重组菌Eha-Flag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用细菌胞内存活实验检测细菌EhaFlag融合蛋白的活性;我们釆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技术,用抗Flag标签抗体对靶基因沉淀Eha-DNA 片段,除去结合的蛋白并纯化DNA片段;以RNA-Sequencing的差异表达基因设计引物,以CHIP得到的DNA样品为模板,进行qRT-PCR; PCR扩增靶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构建了pBAD-Plac Z重组质粒,电击分别导入ET-13野生株和eha基因缺失株,比较它们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差异;SDS-PAGE电泳比较野生株和缺失株外膜蛋白、厌氧C4二羧酸转运蛋白DcuA1和鞭毛钩蛋白FlgK表达的差异,并用细菌胞内存活实验比较野生株和缺失株的差异。结果 Western blot表明,Cehaflag ET13重组菌能够表达Eha-Flag融合蛋白;细菌胞内存活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完全可以恢复缺失株在胞内降低的生存能力,Flag 融合标签不影响Eha蛋白的功能;通过qPCR鉴定CHIP,富集到Eha的结合靶点,最终筛选出10个Eha直接结合的基因; 通过野生株和缺失株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差异,证明eha基因对5个靶基因启动子有直接调控作用;通过检测野生株和缺失株表型的差异,证明eha基因对靶蛋白DcuA1,TnaA和FlgK的表达和活性有调控作用。结论 Eha可以通过直接调控这些靶基因,使Et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美洲大蠊小肽预处理对H2O2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KGN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KGN细胞,分为空白组、H2O2组和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各组均常规培养24 h,空白组不予特殊处理,H2O2组加入250μmol/L H2O2作用6 h;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分别加入50、100、150μg/mL美洲大蠊小肽进行预处理,然后加入250μmol/L H2O2作用6 h。采用CCK-8法检测空白组、H2O2组和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分别预处理6、12、24 h的细胞存活率,并比较各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均预处理12 h)细胞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表达。结果 H2O2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菌肽MAF-1A衍生物体外抗白念珠菌生物膜活性及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MAF-1A衍生物对白念珠菌的MIC、MFC;通过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MAF-1A衍生物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态学的影响;以XTT法测定MAF-1A衍生物对不同阶段生物膜活性的影响及生物膜 80% 抑制浓度(SMIC80);采用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qRT-PCR等分析MAF-1A衍生物抗白念珠菌生物膜的作用机制。结果 MAF-1A衍生物对白念珠菌的MIC、MFC及SMIC80均低于模板肽,分别为62.5 μg/mL、125 μg/mL和62.5~125 μg/mL。MAF-1A衍生物可明显抑制白念珠菌的黏附和菌丝形成,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可使菌细胞黏附及菌丝形成相关基因(ALS3、HWP1、SUN41、UME6)的mRNA表达量降低(tUME6=12.42,P<0.001;tALS3=12.20,P<0.001;tSUN41=7.206,P<0.001;tHWP1=22.52,P<0.001);可使形成中的生物膜和成熟生物被膜活性明显降低(t250=3.680,P<0.05;t500=4.153,P<0.05;t1000=4.934,P<0.05;t250=0.5335,P<0.05;t500=1.504,P<0.05;t1000=6.431,P<0.05)。62.5 μg/mL浓度的MAF-1A衍生物即可直接破坏白念珠菌成熟生物膜结构,引起成熟生物膜的细胞凋亡、ROS含量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 结论 MAF-1A衍生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白念珠菌生物膜活性,不仅能通过抑制细胞黏附、菌丝形成来干扰生物膜的早期形成,还能通过直接损伤以及ROS累积、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所引发的细胞凋亡来破坏成熟生物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羊栖菜多糖(SFPS)对过氧化氢(H2O2)引起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200μmol/L H2O2处理细胞24 h作为H2O2组,以正常培养细胞作为对照(Con)组;分别用15 mg/L、30 mg/L、60 mg/L的SFPS培养液预处理24 h后用200μmol/L H2O2诱导处理24 h,分别记为H2O2+SFPS-L组、H2O2+SFPS-M组、H2O2+SFPS-H组。将miR-NC、miR-29b-5p转染至星形胶质细胞后用200μmol/L H2O2再诱导处理24 h,记为H2O2+miR-NC组、H2O2+...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紫芜菁乙醇提取物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用150μmol/L H2O2诱导肺上皮细胞A549,用50、100和200μg/ml紫芜菁乙醇提取物处理H2O2诱导的A549细胞,将细胞分为NC组、H2O2组、50、100、200μg/ml紫芜菁乙醇提物+H2O2组、miR-NC+H2O2组、miR-223-3p+H2O2组、anti-miR-NC+H2O2组、anti-miR-223-3p+H2O2组、anti-miR-NC+紫芜菁乙醇提物+H2O2组、anti-miR-223-3p+紫芜菁乙醇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 Ⅲ型分泌系统(T3SS)是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简称Et)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 EseC是T3SS一个转位因子。通过缺失eseC基因,探索Et菌T3SS与该菌感染细胞和组织后,诱导宿主产生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构建Et.CD菌eseC基因缺失株及其互补株;用菌落计数法比较两菌株在RAW264.7巨噬细胞胞内存活数目;用CCK-8法比较两菌株感染巨噬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利用流式比较野生株和缺失株诱发巨噬细胞的细胞坏死。分别将野生株和缺失株注射小鼠腹腔,用菌落计数法比较两菌株在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中细菌CFU/mL,以及通过观察这些器官的大小和HE染色切片组织,比较两菌株对这些小鼠组织的炎症反应;用ELISA比较这些小鼠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 和 TNF-α的浓度;用RT-PCR,比较野生株和缺失株效应蛋白基因转录水平。结果 eseC基因缺失后,Et感染巨噬细胞后,胞内细菌数目和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 说明野生株感染细胞后,可通过其T3SS引起更多细胞的死亡,释放出更多细菌成份;野生株可通过其T3SS诱导更多巨噬细胞发生坏死,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释放;T3SS有助于野生株在肝、肺、脾和肾中组织中的大量增殖;野生株感染小鼠后,和eseC基因缺失株相比,它们的肝脏,脾脏和肺脏外观明显肿大,肝、肺、脾和肾组织中有明显的急性炎症反应,野生株诱发产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浓度明显高于缺失株;RT-PCR结果显示,eseC基因的缺失使得Et菌的T3SS效应蛋白的eseJ和eseE基因转录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eseC基因可以通过T3SS影响Et在组织和细胞的致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毛蕊异黄酮介导糖蛋白(GP)130/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通路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原代分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并利用免疫荧光检测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分别加入50、100、150μmol/L毛蕊异黄酮预处理脊髓星形胶质细胞12 h,然后加入H2O2处理24 h造氧化损伤模型,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选择合适的毛蕊异黄酮处理浓度。实验分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模型(H2O2)组、模型+毛蕊异黄酮预处理(H2O2+Calycosin)组、模型+毛蕊异黄酮预处理+抑制剂Ly294002(H2O2+Calycosin+Ly294002)组、模型+毛蕊异黄酮处理+抑制剂Stattic(H2O2+Calycosin+Stattic)组。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检测各组细胞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 PM)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在宿主氧化杀伤中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H2O2模拟氧化应激环境,于25 ℃和37 ℃震荡培养后检测上清液中ACP的活性。通过用特定培养基诱导酶分泌、灭活、抑制剂处理的方法获得不同酶活性的PM分生孢子,建立分生孢子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利用H2DCFDA标记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ROS的释放量,CFU及透射电镜观察巨噬细胞对PM的杀伤情况。结果 PM菌丝相及酵母相均能分泌ACP,加入H2O2后两相ACP活性均提高;诱导PM分泌酸性磷酸酶,巨噬细胞ROS释放量及对菌体杀伤能力被抑制;将酶抑制后,巨噬细胞ROS释放量增加,对菌体杀伤能力增强。结论 PM在氧化应激条件下能通过分泌ACP抑制巨噬细胞ROS产生,从而抵御宿主的氧化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迟缓爱德华氏菌新的溶血活化基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的迟缓爱德华氏菌溶血活化基因(eha)的功能。方法 PCR扩增部分溶血活化基因,制成地高辛探针和26株Et菌进行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结果 新的迟缓爱德华氏菌(Et)溶血活化基因以单拷贝形式存在于一部分Et菌染色体上,且pED102菌的Vero细胞毒和溶血活性作用主要位于胞浆蛋白和胞隙蛋白中。将有溶血活化基因的pED102重组质粒电击入水溶血的Et菌和大肠杆菌(LE392、JM109),Et菌仍无溶血现象,大肠杆菌有溶血现象。结论 eha基因不是溶血素结构基因,而是溶血活化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迟缓爱德华菌溶血活化基因eha是否能影响大肠埃希氏菌DH5α溶血素基因clyA的转录。方法将重组eha表达质粒pED101转入DH5α中,以载体质粒pACYC184为对照,观察其溶血情况。并用RT-PCR分别检测受体菌DH5α,含pED101的DH5α菌以及含载体的DH5α菌中clyA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eha基因表达质粒的转入,可以使DH5α出现clyA基因阳性条带,且和载体无关。结论迟缓爱德华菌eha基因能正性调控DH5αclyA基因的转录,从而使其表现为溶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通过调节ERK/MAPK信号通路改善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H2O2处理)、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H2O2)、U0126组(ERK/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H2O2)、阿托伐他汀+LM22B-10组(阿托伐他汀和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剂LM22B-10+H2O2)。采用MTT法、AO/EB染色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凋亡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荧光法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RK1/2、p-ERK1/2、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活性、SOD和GSH-Px含量降低,细胞凋亡率、LDH、MDA和ROS水平增加,p-ERK1/2/ERK1/2、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比值上调(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细胞增殖活性、SOD和GSH-Px含量升高,细胞凋亡率、LDH、MDA和ROS水平降低,且p-ERK1/2/ERK1/2、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比值下调(P均<0.05)。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阿托伐他汀+LM22B-10组细胞增殖活性、SOD和GSH-Px含量降低,凋亡率、LDH、MDA和ROS水平升高,同时p-ERK1/2/ERK1/2、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比值上调(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与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进而降低ROS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髙渊  梁潇  李红兵  肖懿慧 《心脏杂志》2018,30(6):631-635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点白介素(IL)-1β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s)内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浓度及大电导钙敏感钾通道(large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BKCa)活性影响,探讨IL-1β时间依赖双相调节BKCa通道活性机制。 方法 ①分组:生理盐水对照组(saline组)、IL-1β处理30 min组、过氧化氢酶(catalase)+IL-1β处理30 min组、IL-1β处理48 h组、catalase+IL-1β处理48 h组;②检测IL-1β处理大鼠ASMCs不同时间点细胞内H2O2水平变化;③运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各实验组BKCa通道单通道电流开放概率(NPo)变化。 结果 ①与saline组(36.7±7.23)μmol/ml的结果相比较,IL-1β与ASMCs共培养30 min组H2O2的水平增至(79.1±8.93)μmol/ml (P<0.01);共培养48 h组,H2O2水平明显上调至(116.4±12.77)μmol/ml (P<0.01);H2O2清除剂catalase可完全逆转IL-1β对H2O2影响。②与saline组比较,IL-1β单独处理ASMCs 30 min组NPo明显增加(P<0.05);加入catalase预处理细胞,与saline组比较NPo无明显变化,与IL-1β单独处理ASMCs 30 min组比较NPo减少(P<0.05)。IL-1β单独处理ASMCs 48 h组,与saline组比较,NPo明显减少(P<0.05);加入catalase预处理细胞,与saline组比较NPo减少(P<0.05),同时与IL-1β单独处理ASMCs 48 h组比较NPo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L-1β短时间处理ASMCs上调BKCa通道活性,低浓度H2O2介导这一过程;长时间处理则下调BKCa通道活性,其机制部分通过高浓度H2O2实现;BKCa通道可能是防治冠脉痉挛有前景的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