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指导下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ltiband mucosectomy,EMBM)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EMBM和ESD切除的60例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EMBM术者32例(EMBM组),行ESD术者28例(ESD组),比较两组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完全切除率、切除病变平均直径、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EMBM组完全切除率96.9%(31/32),ESD组完全切除率96.4%(27/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812);ESD组切除病变平均直径(12.3±2.6) mm明显大于EMBM组(9.1±2.2) mm(t=3.36,P=0.038);EMBM平均手术时间(20.5±5.1) min明显少于ESD组(36.8±4.5) min(t=6.718,P=0.008);EMBM组穿孔率为0,明显低于ESD组10.7%(3/28)(χ^2=6.37, P=0.013);EMBM组术中严重出血率为3.1%(1/32),明显低于ESD组14.3%(4/28)(χ^2=4.89, P=0.021);术后随访6~12个月,EMBM及ESD组均未发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EMBM和ESD均是内镜下治疗直结肠黏膜下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但ESD组切除病变平均直径明显大于EMBM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内镜下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3年5月-2016年4月经白光内镜及病理活检诊断为早期食管癌及上皮内瘤变的患者51例,分析毛细血管袢(IPCL)、碘染色、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51例患者共58处病变,IPCL分类58处病变中A型8处(13.79%),B1型44处(75.86%),B2型6处(10.34%);术前活检结果 11处(18.97%)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42处(72.41%)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5处(8.62%)为鳞状细胞癌,术后病理结果 10处(17.54%)病变为LGIN,27处(46.55%)为HGIN,21处(36.21%)病变为鳞状细胞癌,术前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60.34%。微穿孔、狭窄和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概率分别为0.00%(0/58)、8.62%(5/58)和3.45%(2/58)。结论 ESD术后食管早癌的检出率显著增加,术前活检对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ESD治疗能减少食管早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确诊为食管平滑肌瘤患者行ESD治疗,观察病灶切除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的病灶直径为1.5~2.5 cm(平均2.0 cm),均经ESD一次性完整切除。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60 min)。术中少量出血均经电凝及热活检钳止血,3例出血较多,术后内镜下金属夹止血。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随访6月无复发。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2例起源于黏膜层的食管息肉;34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4例起源于黏膜下层,包括脂肪瘤2例,食管囊肿1例,孤立静脉瘤1例(内镜下呈蓝紫色,未予处理).根据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性质及病变大小决定行内镜下EMR或ESD治疗,完整切除病变.结果 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病变最大直径0.4~2.5 cm,平均1.45 cm.29例行内镜下EMR治疗,6例病变最大直径超过1.5 cm者行内镜下ESD治疗,ESD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30min.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考虑穿孔可能性大未予内镜下治疗.2例术中出血较多,经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氲离子凝固术治疗及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无术后出血,无ESD穿孔.所有EMIL、ESD切除病变全部送检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1.5及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能够对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可指导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大多数食管黏膜下肿瘤行EMR治疗简便、安全,对于痛灶较大、EMR难以完整切除的病变行ESD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食管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201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应用ESD术治疗47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并进行随访及内镜复查.结果 ESD平均时间84.72 min,剥离病变平均直径2.76 cm.术中5例患者出血量较大,术中穿孔患者1例.术后迟发型出血患者1例,术后穿孔患者1例.术后病检证实早期胃癌患者34例,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7例,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6例.病理活检准确率为95.7%.随访患者中早期胃癌复发1例,外科组术后44例患者复查内镜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 ESD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03年5月~2009年12月门诊工作中发现的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病例及外院转入的此类病例中,选择符合内镜下治疗的适应证者70例,在全身麻醉(非气管插管)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所有病例行内镜下切除术前均行超声内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肿物局限于黏膜层,并且无淋巴结转移.术中及术后严密现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结果 共完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49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20例.发生术中出血2例,出血量均少于100 mL,经保守治疗成功止血;发生术中食管穿孔1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未发现术后出血及术后穿孔病例.随访3个月~4年未发现局部复发及食管狭窄病例.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剥离术(ESD)下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为对照,回顾性分析接受ESD和EMR治疗的共75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病灶整块切除率、组织学治愈切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共纳入75例患者,其中41例患者接受ESD治疗,34例接受EMR治疗。ESD和EMR组病灶整块切除率分别为90.2%(37/41)和44.1%(15/34);治愈切除率分别为78.0%(32/41)和50.0%(17/34),整块切除率(P<0.001)和治愈切除率(P=0.011)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SD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39.5±11.4)min,而EMR组手术平均时间(33.5±18.6)min,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此外,术后延长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在两组间的分布亦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ESD治疗可获得更高的整块切除率和组织学治愈切除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十二指肠癌前病变及十二指肠早期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1年3月16例于该院发现并行ESD及EMR治疗的十二指肠癌前病变或十二指肠早期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SD及EM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病变位于降段乳头对侧或偏对侧,2例病变位于球降交界部,病变大小0.8~2.6 cm,平均(1.2±0.7)cm,切除标本大小1.5~3.5 cm,平均(2.2±0.8)cm,手术时间54~127 min,平均(68.6±25.9)min。9例一次性整块切除病变;7例沿病变外周3 mm环形切开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用圈套器圈套切除,残留组织用碗状热凝钳切除;用止血夹对吻缝合或止血夹联合尼龙绳行荷包缝合创面。术后1例患者行ESD整块剥离后发生术后穿孔,追加腹腔镜下局部修补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结论 对于十二指肠黏膜的癌前病变及十二指肠早期癌,内镜微创切除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定,术后迟发性穿孔是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标本水平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及其残留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的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收集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分析食管ESD标本水平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并通过术后随访,比较水平切缘阳性与阴性患者的ESD术后病灶残留复发情况。结果最终纳入患者186例病灶194处,水平切缘阳性组37处,水平切缘阴性组157处。水平切缘阳性组中,水平切缘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累及病灶25处、水平切缘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累及病灶10处、水平切缘为癌累及病灶2处,水平切缘阴性组157处病灶。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食管ESD术后病理标本水平切缘阳性与ESD术中标记前是否碘染、术后标本面积具有相关性(P 0.05)。186例患者随访过程中,最终156例患者164处病灶纳入水平切缘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残留复发率随访分析。其中,水平切缘阳性组内镜随访30处,残留复发4处(残留复发率13.3%),水平切缘阴性组内镜随访134处,7处残留复发(残留复发率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食管ESD术中病灶标记前无碘染及大面积病灶的病理标本,水平切缘阳性发生率增加。对于食管ESD术后单纯水平切缘阳性、切缘阳性性质为癌前病变者,可先内镜下密切随访,暂不追加二次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不同大小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79例接受EMR与ESD治疗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大病灶组(n=277)和小病灶组(n=302),分析EMR及ESD治疗不同大小病灶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小病灶组中,EMR组病灶完整切除率为93.2%,治愈性切除率为89.0%,与ESD组病灶的完整切除率92.6%和治愈性切除率90.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大病灶组中,EMR组病灶完整切除率为84.2%,治愈性切除率为84.2%,与ESD组病灶的完整切除率87.9%和治愈性切除率8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上段(O■=5.098,95%CI:1.614~16.105,P=0.006)是内镜治疗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或癌前病变的长期疗效以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3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和Breslow检验,以及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和结直肠ESD术后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DFS)大于该研究最长随访时间(65个月),食管中位生存时间为44.5个月;与胃和结直肠相比,食管ESD术后DFS明显减少(χ~2=12.61,P=0.000;χ~2=7.09,P=0.008);病灶异型程度(浸润深度)和病灶面积影响ESD术后DFS(P=0.027,OR=2.38,95%CI:1.10~5.12;P=0.074,OR=0.90,95%CI:0.80~1.01)。结论 ESD术是切除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并维持长期不复发的有效内镜下手术方法 ;异型程度(浸润深度)是影响ESD术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面积在影响ESD术后的DFS方面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和风险。方法对2011年6月-2016年12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经ESD治疗的206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总结,评价ESD治疗的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转移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206例患者中早期胃癌157例(76.21%),其中m1 39例(24.84%)、m2 17例(10.83%)、m3 92例(58.60%)、sm1 4例(2.55%)、sm2 3例(1.91%)、基底部有癌肿累及2例(1.27%),胃腺管癌84例(53.50%)、中分化腺癌61例(38.85%)、乳头状腺癌5例(3.18%)、胃黏液腺癌2例(1.27%)、胃低分化腺癌5例(3.18%);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1例(19.90%);绒毛状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例(3.88%)。ESD整块切除率为99.03%(204/206),完整切除率为98.06%(202/206),组织学完整治愈率为98.06%(202/206)。术后迟发性出血7例(3.40%),术中穿孔5例(2.43%),术后出现贲门狭窄2例(0.97%),均予保守治疗出院。随访时间9~67个月,第3和5年以上病灶复发3和2例,第3和5年总复发率分别为3.53%和4.35%;第3和5年以上死亡各2例,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7.65%(83/85)和95.65%(44/46)。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肯定的方法,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牙线牵引辅助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6月湖北省肿瘤医院内镜科采用ESD治疗的57例早期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牙线牵引组(n=28)和常规组(n=29),对比分析两组平均手术时间、黏膜下补充注射量及补充注射次数、完整切除率、R0切除率、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57例均成功施行ESD治疗。牵引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黏膜下补充注射量及补充注射次数均明显少于常规组[(55.11±10.44)vs(74.72±14.47)min;(5.80±1.80)vs(10.00±5.70)ml;(1.10±0.90)vs(1.70±0.90)次],两组间在平均手术时间(P=0.000)、黏膜下补充注射量(P=0.001)、黏膜下补充注射次数(P=0.022)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牵引组及对照组完整切除率及R0切除率均为100.0%。并发症方面牵引组无出血及穿孔发生,常规组发生1例(3.4%)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6.9%)术中穿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病例均无复发。结论牙线牵引辅助技术能显著缩短直肠ESD操作时间,减少术中黏膜下补充注射量及次数,并能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2015年1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ESD治疗,根据患者经ESD治疗后是否出现食管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26例)和未狭窄组(124例)。统计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分析狭窄组和未狭窄组一般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26例,食管狭窄发生率为17.33%。狭窄组病变长度 ≥ 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 ≥ 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3.08%、30.77%、23.08%、73.08%和46.15%,均高于未狭窄组的7.26%、6.45%、5.64%、39.52%和7.26%(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 ≥ 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 ≥ 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均是食管病变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3.077、3.370、3.445、2.762和2.659,P < 0.05)。结论 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食管狭窄发生率较高,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病变长度 ≥ 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 ≥ 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等,临床可据此对食管病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以降低食管病变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11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ESD治疗的21例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在全麻下行十二指肠病变ESD治疗,手术操作均顺利完成。21例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7.6±9.5)岁。病变位于十二指肠球部14例,十二指肠降部7例,病灶直径(2.4±0.6)cm。病变来源于黏膜层5例,包括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绒毛状-管状腺瘤1例。来源于黏膜下层者16例,包括Brunner腺瘤9例,异位胰腺4例,类癌1例,平滑肌瘤1例,脂肪瘤1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切除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5%(2/21)。其中,术中穿孔1例,均在镜下给予钛夹及尼龙绳夹闭,无迟发性穿孔及追加手术;术中出血1例,均经内镜下止血后顺利完成操作;无感染及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平均住院(6.5±2.3)d,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9~24.7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未见复发。结论十二指肠ESD操作难度大,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其病变完整切除率高,术后局部复发少,且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较高。因此,ESD是治疗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注水型电刀行推进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PESD)切除大面积贲门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并分析总结相关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镜诊疗中心通过胃镜活检及放大染色内镜检查考虑贲门早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且病变最大径 > 2.0 cm的病例,术中用注水型电刀行PESD治疗,并选取该中心同期该医生以普通黏膜切开刀行贲门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病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单位面积剥离速度、病变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迟发性出血和穿孔)等。结果 PESD组(n = 32)病变直径2.0~8.0 cm,平均(5.1±2.9)cm;其中1处病变位于前壁,16处位于后壁,3处位于大弯侧,12处位于小弯侧;30处病变为一次性切除,2处病变(贲门大弯侧)为分块切除;剥离时间19~112 min,平均(65.5±48.3)min;术中出血8例(25.0%),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发生,术后住院3~5 d;ESD组(n = 17)病变直径2.0~6.5 cm,平均(4.2±2.2)cm;2处病变位于前壁,10处位于后壁,5处位于小弯侧;所有病变均为一次性切除;剥离时间26~157 min,平均(91.5±26.5)min;术中出血8例(47.1%),术中穿孔2例(11.8%),均给予金属夹夹闭并内科保守治疗取得成功,无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发生,术后住院3~6 d。结论 应用注水型电刀行PESD是一种基于贲门解剖结构的创新术式,与常规ESD相比,可有效提高剥离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内镜手术更安全和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