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从2003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4例,其中有7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选取其中三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333000罗胜利一、病例介貂患者,男,59岁,于1985年因口渴、多饮、多尿、消瘦,诊断为Ⅱ型糖尿病收治于本院。先后用优降糖、降糖灵等药治疗,症状控制,多次测空腹血糖也控制在正常范围。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分析,提高DKA诊治水平。方法对20例DKA的性别、年龄、病程、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临床治愈,治愈率达100%,血糖、血钾等恢复正常,尿酮、血酮消失。结论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早期诊断,积极防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不足明显加重,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糖、脂肪、蛋白质以至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而导致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一个症候群。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现将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21例临床资料。结果:21例经综合治疗后,治愈出院20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年老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补液是关键,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降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去除诱因,防治并发症,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糖尿病(DM)最常见的急性重症并发症,病死率较高,而当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时,则使病死率增高。现将笔者诊治12例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全部为内科住院的DM合并肺TB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2岁~69岁,平均年龄51岁。Ⅰ型糖尿病3例,Ⅱ型糖尿病9例。其中4例以DKA为首发症状。肺TBⅡ型(血行播散型)2例,Ⅲ型(浸润型)7 相似文献
7.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本文就我院1990~1998年收治的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35例病人中28例入院前均已诊断为糖尿病,符合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本组35例病人均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其中女性21例,男性14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4岁。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不足明显加重,同时,胰升糖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生化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降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方法对收治的17例DKA患者利用循证方法确定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和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17例DKA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对DKA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11.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5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CSII)和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对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达标、尿酮转阴和血pH值恢复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胰岛素泵(CSII)和持续胰岛素静脉滴注方法均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和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CSII)均较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相比,胰岛素泵(CS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是更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13.
文雅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5):135-13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该病除常规治疗外,如能进行临床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并辅助患者旱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刘连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98,(2)
本文对17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进行了临床分析,其结果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中占第一位的是各种感染,其次是病情加重未用胰岛素或胰岛素治疗的中断,最后是胃肠道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尚无报道,现将我科1998年3月收治1例DKA合并SAH报告如下: 患女,65岁,入院前3天无诱因恶心,非喷射性呕吐,口干,多饮,多尿,不伴头痛、发热、腹痛、腹泻,当地诊所予“葡萄糖”等液体静滴,无好转。入院前1天出现神志模糊,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于98年3月4日入院。体检:脉搏100次/分,呼吸36次/分,血压112/75mmHg,神志模糊,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48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除3例合并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脑梗死死亡外,其余45例病情逐渐好转出院,临床治愈好转率为938%.结论 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合理有效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稳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并积累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择60例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组)30例和传统方法 治疗组(对照组)30例,并对2组患者进行了治疗、技术、健康宣教、心理、饮食等全方位的护理.结果 CSⅡ组在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pH值恢复、所用胰岛素正常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SⅡ能模拟人胰岛素24 h生理分泌模式,治疗DKA安全、有效;实施正确全方位的护理是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佳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本文总结了我院2000年1月~2002年9月期间,资料较为完整的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为有针时性地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3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防治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病前后酮症及酮症酸中毒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有差别,发病后知识掌握程度有所提高,但与期望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患者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发病后显著提高,而涉及较深层次健康问题掌握程度还不够.结论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加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了基础信息.加强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知识教育的措施.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最大程度地获得糖尿病相关知识,认识到糖尿病并发症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危害,掌握预防及治疗措施,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对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与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例1,男,45岁。因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半个月,加重伴有恶心、疲乏3天,于1995年6月入院。既往无糖尿病史,无类似疾病的家族遗传史。入院体检:T36.5℃,P94次/分,R29次/分,BP1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