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方荣  王晓莉 《西部医学》2008,20(6):1248-1248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患者,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复位14例,1例取出人工晶状体,2例未行复位。所有病人门诊随访半年至1年,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复位后未再发瞳孔夹持;2例未复位者瞳孔夹持未加重,无视力下降及视物变形。结论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经及时正确处理,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常晶状体脱位患者多常采用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我院从2009年应用虹膜夹持晶状体(Artisan)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我们将这种手术和比较常用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了临床对比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品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21例(2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眼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观察疗效。结果 除1眼发生晶状体囊袋脱离范围增大而改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外,其余术眼手术都顺利完成,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时,视力≥0.5为17眼(8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摘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对玻璃体扰动小,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好;囊袋张力环的应用使手术易于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白内障术后晶状体悬韧带的变性和断裂可引起人工晶状体的脱位。同时,白内障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及玻璃体腔容积的增加会诱导或加速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玻璃体的后脱离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等多种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疾病的发生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发生人工晶状体脱位合并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等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危险因素,评估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复位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收治的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伤性黄斑裂孔、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等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人工晶状体脱位的10例(10只眼)患者。纳入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分析人工晶状体脱位发生的时间及类型,以及术前及术后1年时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内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手术并发症。结果:纳入的10例患者中,4例为高度近视患者,4例为眼球钝挫伤患者,2例患者人工晶状体脱位发生于晶状体后囊膜切除过程中。高度近视和晶状体囊膜切除患者的人工晶状体脱位发生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眼球钝挫伤患者人工晶状体脱位发生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4例发生囊袋外脱位,6例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例(8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同时植入囊袋张力环,随访3~10个月,测量视力,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结果:所有病例术中顺利植入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视力较前提高,人工晶状体无偏心。结论:植入囊袋张力环是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的有效辅助手段,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预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过熟期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7例(67眼)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行角膜缘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和总结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1d视力为0.1-0.3者11眼,0.3~0.8者56眼;术后1周时扩瞳后检查,仅有5眼脱位范围大于120度但小于180度,出现轻度的人工晶体偏位.结论采取先植人人工晶体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方法,在晶状体半脱位过熟期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对5例7眼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1)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2~0.4,3眼;0.5~0.8,4眼;(2)1眼人工晶状体稍向下偏移;(3)2眼一过性眼压升高.结论超声乳化技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于晶状体半脱位病例,减小了手术切口,减少了术后散光;对玻璃体扰动小,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好,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57例白内障病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46例,术后Ⅱ期植入11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结果:术后视力达0.5以上43例(占75.4%),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一过性眼压高,前房内玻璃体残留,瞳孔轻度上移,人工晶状体夹持。结论:对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者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方法简洁,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60眼)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人工晶状体固定方式采用睫状沟缝线固定或囊袋内植入,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6例(60眼)病例脱位晶状体均顺利取出,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前囊膜夹持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5例(45只眼)因外伤,手术误伤及手术切除引起晶状后囊膜有较大破孔的病例,采用晶状体前囊膜夹持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人工晶状体的位置,晶状体囊膜的混浊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56个月,矫正视力≥0.5者37例(82.2%),人工晶状体位置无偏位,无后发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和顽固性色素膜炎并发症。结论:对于晶状体后囊膜有较大破孔,前囊膜存在的病例,用前囊膜夹持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简便安全,有利于固定人工晶状体和阻止后发白内障形成的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冯晓霞  王仁秋  郝永丽 《西部医学》2008,20(6):1324-1325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工晶状体库的运行和管理体制,为白内障手术病人提供准确无误的人工晶状体。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人工晶状体库各种品牌、不同规格的人工晶状体,根据日常手术量设立基本库存,备齐各种度数的人工晶状体,严格登记入、出库记录。术前与术中准确核对所需的人工晶状体规格、类型与度数,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每日清点使用量并及时补充库存量。结果统计时间内完成各类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618只眼,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范围从-10D至+31D,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391枚,丙稀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2274枚,聚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1430枚,水凝胶折叠式人工晶状体516枚,无虹膜人工晶状体5枚,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2枚。所有白内障手术未出现人工晶状体的缺货和错误植入的现象。结论严格执行手术室人工晶状体库的系统化管理,是确保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顺利进行及避免医疗差错事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前段结构紊乱的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不同部位巩膜隧道小切口,松解虹膜黏连、切开瞳孔区机化膜、异物取出、白内障摘除、前后房及瞳孔成形、后囊膜破裂或混浊的处理,人工晶状体植入。远期随访。结果:术后视力≥0.3者38只眼,≤0.2者14只眼;人工晶状体正位39只眼,略偏中心11只眼,半脱位2只眼;瞳孔复圆或近圆形43只眼;全部病例有炎性反应,无严重远期并发症。结论:小切口下重建眼前段结构,利用机化膜支撑人工晶状体或囊袋内植入,可保持人工晶状体稳固,恢复较好视力。  相似文献   

13.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历史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白内障手术在手术技巧、手术器械、仪器设备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20~30年,是现代白内障手术技术形成最关键时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属手术观念的改变,即白内障手术的目的从仅是恢复视力向屈光性手术转变,逐渐形成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完整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新概念。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不仅仅要求将混浊的晶状体简单摘除,而且还要求在手术的所有环节采取必要措施,最大程度地重建或恢复眼的正常屈光状态,最大限度提高人工晶状体眼光学质量。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人们不仅注意手术本身的质量,还特别强调人工晶状体眼的光学系统与术前光学系统的差异、人工晶状体本身的光学特性、以及人工晶状体对眼生理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瞳孔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32例(32眼)瞳孔不能散大的白内障分别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2例,22眼)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0例,10眼)。虹膜后粘连患者用粘弹剂冲洗针头分离粘连,瞳孔膜闭、瞳孔闭锁患者用维钠剪做剪切分离,必要时行瞳孔缘多点放射状小切口。Ⅱ、Ⅲ级核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Ⅳ、Ⅴ级核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0.04者2眼(6.25%),0.05~0.25者14眼(43.75%),0.3~0.5者16眼(50.00%)。术后瞳孔形状呈圆形者17眼,近圆形者15眼。瞳孔直径较术前扩大。结论小瞳孔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较为复杂,病例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并发症的处理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柏坚  李毅宏  蔡涛 《微创医学》2006,1(5):425-426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目前已成为各类白内障最佳的手术选择,瞳孔膜作为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已广泛地被人们关注。由于前膜形成的原因复杂,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严重影响视力。本文就我院1998年至2004年7月进行的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形成前膜的2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视眼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随着高度近视患者的增多,需要行屈光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多。屈光手术可分为三类:角膜屈光手术、晶状体屈光手术、巩膜屈光手术。其中晶状体屈光手术又包括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005年11月我院开展了Verisyse虹膜夹持型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晶状体脱位手术中的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晶状体脱位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6年10月至2002年10月的31例晶状体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31例均根据病情在晶状体脱位手术中分别采用联合囊袋内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或Ⅰ期睫状沟固定人工晶状体。结果:87.1%的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并发症少。结论:在晶状体脱位手术中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晶状体脱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 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晶状体脱位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 996年 1 0月至 2 0 0 2年 1 0月的 31例晶状体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31例均根据病情在晶状体脱位手术中分别采用联合囊袋内 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或 期睫状沟固定人工晶状体。结果 :87.1 %的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并发症少。结论 :在晶状体脱位手术中联合 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晶状体脱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张力环(CTR)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 11例(1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CTR及IOL植入术,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观察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后BCVA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0只术眼的IOL正位,无倾斜;1只术眼IOL发生偏位倾斜.1眼术后发生一过性高眼压;3眼术后6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后囊膜混浊.结论 对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术中辅助应用CTR,有利于术中操作,防止术后IOL偏位的发生,并且有助于患者的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致瞳孔扩大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科诊治的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致瞳孔扩大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61~78岁,平均66岁。8例均行眼科A/B超检查及术前散瞳检查。2例患者术中未给囊袋张力环植入致晶体植入困难而放弃植入人工晶体。6例给囊袋张力环植入后再植入人工晶体,视力均达0.6以上。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前检查见瞳孔轻度扩大应高度警惕伴有晶状体脱位,应充分散瞳后评估脱位的位置及严重程度,为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提高术后视力,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