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肤、粘膜或皮肤暴露于血液或体液,采取一些措施可减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染的危险性。 受染部位必须用肥皂和水彻底冲洗;如果眼、鼻或口腔暴露于血液或体液,用消毒盐水或流水彻底冲洗,对于眼部若没有消毒盐水,用消毒的商业用眼药水代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1,HIV - 1)药物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尤其是目前联合治疗方面的研究引人注目[1~ 3 ] 。1 临床常用的抗HIV药物种类及研究 自齐多夫定 (AZT)第一个被FDA批准用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 ,AIDS)治疗 ,至目前已有 2 1种抗HIV药物被批准用于和试用于临床。1 1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ucleosidereversetranscriptaseinhibi…  相似文献   

3.
牛免疫缺陷病毒属(BI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同属于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的慢病毒属(Lentivirus)成员。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在1995年的第六次报告中,将该病毒科的属或群均称为属,共分7个属,可以引起人和动物严重的传染病。它包收稿日期:1999-01-05括①哺乳动物B型反转录病毒属;②哺乳动物C型反转录病毒属;③禽C型反转录病毒属;④D型反转录病毒属;⑤牛白血病一人嗜T细胞反转录病毒属(BLV-HTLV);⑥慢病毒属;⑦泡沫病毒属。慢病毒属常称为慢…  相似文献   

4.
滇西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产妇母婴阻断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承芬 《西南军医》2011,13(1):61-62
目的了解临沧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产妇母婴阻断干预效果。方法对2006~2009年临沧市104276名孕产妇进行HIV抗体筛查,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进行WB确诊试验;对HIV感染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阻断干预,并追踪随访。结果 绝大部分婴儿在18个月时HIV抗体已经转阴,阻断成功;检测满18个月龄儿童202例(除失访死亡者例外),满18个月龄HIV抗体检测为阳性的儿童有7例,阻断失败,阳性检出率为3.47%。结论 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孕产期干预和人工喂养,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除母体内高病毒载量、产程长短、双胎、分娩方式、侵袭性操作、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自身等因素外,干预措施能否得到确切的落实,对阻断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并评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急性放射性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08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例HIV阳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1个月的放射不良反应。急性反应依据照射部位分类,参照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 3.0版)分级。结果 7例患者放疗中断或延期,2例未完成放疗。皮肤、黏膜反应多见,如皮炎、咽炎、腹泻。8例患者放疗期间出现3级急性放射反应,其中,6例患者有3级皮肤反应,2例有3级黏膜反应。结论 放射治疗对HIV阳性的肿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会引发重的急性放射反应。  相似文献   

6.
毕国春 《人民军医》2006,49(3):185-186
患者女,24岁。因停经40^+1周伴发热3天,于2005年5月6日入产科。预产期:2005年5月5日。入院前3天出现发热,体温38.5~39.1℃,伴干咳、流清涕、畏光、流泪等,院外曾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体温无下降。入院即行剖宫产术,剖出一女婴,1min APGAR(美国儿科总体测定记录)评分10分,体重3700g。5月8日晨,患者白面部开始出现孤立的红色斑丘疹,以“麻疹”转入传染科。既往未患过麻疹。发病时当地麻疹流行。查体:体温40.1℃,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以颜面、躯干居多,手足心未见皮疹,疹间皮肤正常,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可见Koplik斑;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清麻疹IgM抗体阳性。诊断麻疹。母婴分居,卧床休息,予清开灵、维生素C等治疗,2天后全身中毒症状逐渐减轻,皮疹开始消退。5月13日体温正常、皮疹大部分消退,留有少许浅褐色色素斑。5月9日其女婴颜面、躯干出现红色斑丘疹,口腔黏膜可见Koplik斑,体温正常,血清麻疹IgM抗体阳性。未进行治疗,3天后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毒(HIV)是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本实验采用SDS煮沸裂解法结合超声波破碎细胞,对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一1)细胞直接做蛋白印迹,结果证明是可行的。同时,用金标蛋白A代替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系统,大大缩短了抗原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8.
西班牙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治疗性疫苗,能够暂时地抑制感染患者体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生长。这种疫苗是利用接触热灭活HIV的免疫细胞研制而成。研究人员针对36例HIV携带者进行测试,获得了这类治疗最好的记录结果。经过12周的临床试验,在22例接种疫苗的患者中,有12例HIV病毒载量降低了90%以上。11例接受对照  相似文献   

9.
刘国璋 《人民军医》1996,(12):50-5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是艾滋病(AIDS)的重要传染源,据估计到2000年全世界将有3000万~400O万HIV感染者,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从AIDS0高危人群和献血员中筛检HIV感染者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就筛检HIV感染者时病原学诊断七注意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1HIV感染者筛检方实世界J个组织推作的HIV感染者筛俭办实参见附表。按筛检的H的、人群感染市的高低选忏不间的筛检力案,对无症状IllV感染者的筛检,若人群感染率>10%时选用筛检方案I,即第次用EI。ISA法或用其它快速简便试验检测HIV抗体,M性K再用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和鉴定我国流行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毒株,研究我国HIV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周外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共培养的方法分离HIV,用观察细胞病变、检测P24抗原和前病毒DNA的方法监测病毒生长的情况。结果:在建立共培养的第12天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主要表面为大泡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接种第9天细胞培养上清液的P24抗原由阴性转为阳性,并且浓度迅速增加,接种第12天浓度即达到1780pg/ml,第14天达到峰值,为2320pg/ml。但该株病毒的PBMC培养上清液转种于MT4细胞后,培养上清液P24抗原和前病毒DNA始终为阴性且不出现细胞病变。结论:用PBMC共培养的方  相似文献   

11.
12.
输血传播病毒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 ,是 1997年底由日本学者Nishizawa首先发现的一种与输血后肝炎有关的病毒。国内有人称之为第七种肝炎病毒。本文就近年来对该病毒的基因分型、病毒学特征、传播途径、流行病学及其问题和展望综述如下。1 TTV的基因分型的变异TTV病毒株的序列分析表明 ,该病毒至少存在有 3种基因型。Nishizawa等[1] 对供血人员及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分离的 78株TTV部分序列进行了比较 ,发现其核苷酸序列变异大于 30 % ,其中 76株为Ⅰ型 ,根据基因…  相似文献   

13.
14.
输血相关病毒母婴传播的分子病毒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输血相关病毒在我国绩婴传播 可能及分子病毒学依据,应用半巢式PCR调查我院1998年1-12月间住院的87例产妇及其新生儿的TTV感染情况,用克隆后序列分析测定两对母婴同时阳性者TTV基因序列。结果发现,在87例产妇中有12例用半套式PCR可检测出TTV,检出率为13.8%,其中4例产妇与新生儿同时阳性;  相似文献   

15.
黄以哲  赵媛  王秀娟 《武警医学》2002,13(3):173-174
1999年全世界 34 30万成人HIV 1感染者中 45 .77%是妇女 ,每天 16 0 0 0名新感染者中妇女占 5 0 %。 1999年 5 7万 14岁以下感染者中 90 %是感染HIV 1的母亲所生的婴儿 ,他们在出生或哺乳时感染了HIV 1,提醒我们对感染HIV 1的育龄女性引发的母婴传播问题应高度重视。1 HIV 1母婴传播概率在发展中国家 ,在没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 ,母婴传播HIV - 1的危险性是 2 0 % 35 %[1] 。研究证明 ,母婴传播的概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同 :如母亲HIV 1RNA滴度和免疫状况 ,HIV 1RNA滴度越高 ,发生垂直传播的概率越大 ,CD4…  相似文献   

16.
仇洪影  周冬生  杨文慧  邓永强 《军事医学》2021,45(7):548-552,557
病毒气溶胶传播感染动物模型在阐明病毒性疾病的传播、发生、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对啮齿类、禽类、非人灵长类等动物的病毒气溶胶传播感染模型进行综述,为研究者在选择合适的病毒气溶胶传播与感染模型方面提供参考,从而加深对病毒气溶胶传播的认知和理解,使病毒感染防控策略更加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17.
1997年 ,Nishizawa等[1 ] 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repre sentationaldifferenceana1ysis,RDA) ,从 1名非甲~非庚型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获得 1个新的病毒克隆 ,后将其命名为输血传播病毒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随后许多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国内的研究表明 ,中国人群中存在TTV感染 ,且该病毒具有嗜肝性[2 ] 。我们应用ELISA方法对2 96例不同人群进行了抗_TTV的流行病学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随机选取 1995年 1~ …  相似文献   

18.
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肺隐球菌病14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肺隐球菌病是肺真菌病中较少见的1种,多发生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其他原因所致免疫功能低下者。近年来非HIV感染者肺隐球菌病的报道有增加的趋势。肺隐球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易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等疾病。自1999年以来,本院曾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发生于非HIV感染者的肺隐球菌病14例,现搜集相关资料,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初步探讨肺隐球菌病在影像学上与肺癌、肺结核等疾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方法产前检测到有HBV感染的孕妇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结果经积极保护所有213例患者所产婴儿抗体产生率77.93%,其中e(+)组76.31%,e(-)组69.69%;总感染率3.75%,其中e(+)组4.39%,e(-)组3.03%。结论 HBIG联合乙肝疫苗的方法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有明显的效果,哺乳没有影响新生儿感染率及抗体产生率,还应支持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0.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在全球广泛流行并导致严重危害的人类病原体,是由非人灵长类动物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跨种传播给人类并进化而来的。本文介绍了SIV跨种传播进化为多种HIV毒株的科学发现及跨种传播病毒在新型宿主中的适应性进化,分析了这些发现的科学和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