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同指指动脉指神经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或指腹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根据不同平面的指端或指腹软组织的缺损情况,对34例患者采取同指指动脉指神经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通过随访观察患指外形、功能及感觉情况了解临床效果,总结优缺点。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9个月,平均6个月,34例同指指动脉指神经为蒂顺行岛状皮瓣全部成活,患指外形、功能及感觉比较满意。结论同指指动脉指神经为蒂顺行岛状皮瓣易于切取,对供区影响小,外形良好,皮瓣感觉良好,是修复指端或指腹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指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2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指端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 ,即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分析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方法 临床应用 2 7例共 3 4个带神经血管蒂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Ⅰ期或Ⅱ期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 ,皮瓣供区植被中厚断层皮片覆盖 ,拆线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3 4个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坏死 2例 ,成活 3 2例 ,成功率为 94.1% ,皮瓣供区植皮全部成活 ,患指指端饱满圆滑 ,屈伸活动度基本正常 ;按Swanson评定标准 :手失能 <1%。结论 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是个疗程短、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具有广泛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与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对116例手指指端缺损的患者随机采用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创面65例和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51例。结果 11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18个月,均以最后一次复查为准,两种术式修复创面后在皮肤色泽、质地、外形上获得满意效果,指腹综合质地感觉无差异(P>0.05);在综合满意度和皮瓣感觉恢复情况方面,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优于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P<0.05);在皮瓣两点辨别觉(2PD)方面,两种术式无差异(P>0.05)。结论与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相比,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后在综合满意度和皮瓣感觉恢复情况等方面具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指端缺损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手部岛状皮瓣在手部创面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89例手指及虎口区不规则创面。男71例,女18例;年龄6~52岁,平均26岁。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挛缩切除术后11例,病程2.5~16年,平均5.5年;急诊创伤7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5~12h,平均5h。创面大小:6.5 cm×3.2 cm~1.0 cm×0.8 cm。分别采用6种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斜三角形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斜行缺损23例、指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横行缺损8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皮肤缺损11例、第1掌骨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及虎口区缺损13例、指动脉蒂岛状皮瓣(顺行)转位用于掌侧皮肤及血管同时缺损的断指再植16例、邻指背侧静脉蒂岛状皮瓣转位用于背侧皮肤及血管同时缺损的断指再植18例。皮瓣面积最大为7.0 cm×3.5 cm,最小为1.2 cm×1.0 cm。供区均采用中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 89例中88例成功,皮瓣及植皮均完全成活,供、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1例失败,成功率为98.8%。随访(1.5~2年)46例,颜色与周围组织相同或相近,皮下组织适量,无干裂。两点辨别觉手指部4~7mm,虎口区8~9mm。均可正常使用。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行标准评定,优82例,良7例。结论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指部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指根部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不同的指端缺损的方法和应用。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16例指腹指端缺损采用由指固有动静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有2指皮瓣出现缺血障碍,局部拆线后好转。皮瓣外形、质地及弹性均满意,未出现瘢痕过度生长及挛缩。结论指根部逆行岛状筋膜皮瓣适用于修复指端各种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
指端缺损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邻指皮瓣、V-Y推进皮瓣、鱼际皮瓣、交臂皮瓣、岛状皮瓣等。笔者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指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急诊修复78例94指指端缺损,术后随访8~12个月,效果满  相似文献   

7.
华栋 《安徽医药》2006,10(10):756-757
目的研究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及覆盖指骨外露的疗效。方法临床运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血管蒂的中节指背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17例19指。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功能及外形均为满意。结论该皮瓣不牺牲手指知名血管,手术简便,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及覆盖指骨骨外露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带指动脉穿支的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带指动脉穿支的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36例43指。结果本组33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皮瓣色泽红润,3例术后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及时拆除部分缝线后皮瓣少量坏死,经换药愈合。患者对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带指动脉穿支的筋膜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吻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方法。方法对16例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应用吻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其中采用拇指桡侧筋膜蒂皮瓣9例,尺侧皮瓣7例。指腹缺损面积为1.5 cm×2.0 cm~2.5 cm×3.0 cm,皮神经与指神经吻合。结果16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5~13个月,拇指外形功能满意,皮瓣质地、色泽与正常指相近,皮瓣不臃肿,两点辨别觉为8~11 mm。结论拇指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皮瓣供区靠近创面,操作方便,患者容易接受,术后皮瓣外形满意,可恢复感觉,是修复拇指指腹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保留指神经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应用保留指神经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缺损的10例(11指)患者临床资料,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1.0 cm~3.0 cm×2.0 cm,供瓣区植皮或直接缝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评定患指感觉、功能及外形情况。结果 11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第2天,有3指发生静脉回流障碍,其中1指合并动脉供血不足,给予拆除部分缝线、放血、消肿、按摩等处理后明显改善。术后随访,伤指形态接近健侧正常手指外形,感觉评定为S+3,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保留指神经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缺损,操作简易,术后效果好,损伤轻微,是修复手指远节缺损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指动脉血管神经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方法:采用顺行、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覆盖指端、指腹皮肤缺损创面9例。结果:皮瓣全部存活.结论:该皮瓣裁取方便、供受区接近、不影响手指活动,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皮瓣有感觉功能,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优势供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与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选取2010至2012年期间来我院就诊的i00例指端缺损患者,根据患指损伤情况分别采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两组患者各50例。术后均随访0.5~2年,对患指整体外观、耐寒程度、屈伸功能、皮瓣感觉恢复及两点辨别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1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坏死及水泡。5例指动脉岛状皮瓣、13例指背筋膜蒂皮瓣出现淤紫水泡,予拆除蒂部部分缝线及换药对症治疗,皮瓣成活。1例指背筋膜蒂皮瓣全层坏死。指背筋膜蒂皮瓣术后患指耐寒程度较指动脉岛状皮瓣好(x2=2.441,P〈0.05)。两组患指屈伸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735,P〉0.i0)。两组感觉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6,P〈0.05),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较指动脉岛状皮瓣感觉恢复效果好。两组两点辨别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18,P≥0.05)。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在患指整体外形、耐寒性、屈伸功能及皮瓣感觉恢复方面都明显优于指动脉岛状皮瓣。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多提倡应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及覆盖肌腱、指骨外露临床效果。方法从2006年8月至2010年2月期间,利用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及覆盖肌腱、指骨外露45例。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皮瓣外形良好,患指功能良好。结论该皮瓣手术操作简单,不牺牲指固有动脉、神经,皮瓣外形好,对供区破坏少,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及覆盖手指肌腱、指骨外露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简单、有效、可靠的方法利用指动脉背侧支与掌背动脉终末支形成的指背动脉网,设计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方法 根据指背动脉网构筑的解剖特点设计以近节及中节手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23例.结果 23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出现静脉危象,1例皮缘部分坏死,经拆线换药后愈合.随访3~ 13个月,皮瓣柔软,外形佳,感觉运动恢复好.结论 该皮瓣血运可靠,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手术操作简单,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指总动脉双叶皮瓣转移修复双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后,深部屈肌腱即出现外露,植皮难以成活。传统方法可采用腹部带蒂皮瓣转移及邻指带蒂皮瓣转移。近年很多报道采用邻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创面,但对于相邻两指掌侧的软组织缺损,修复较困难。我们自1996~2003年共收治相邻双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5例,采用指总动脉双叶皮瓣转移修复。男4例,女1例。年龄15~56岁,平均24岁。5例均为机器损伤。3例为拇、食指近指间关节掌侧,2例为食、中指近指间关节掌侧。软组织缺损大2.0cm×2.2cm~2.5cm×3.0cm。5例创面均有屈肌腱外露,其中伤后急诊修复3例,二期修复2例,5例皮瓣均成活。随…  相似文献   

16.
石惠林  陈建 《江苏医药》2021,47(7):673-676
目的 比较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皮瓣和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95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分别行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皮瓣(试验组,649例)和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术(对照组,301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950例指皮瓣全部存活.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12例在术后1~3d出现水泡,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试验组12例和对照组5例指皮瓣指出现静脉危象,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随访12个月:试验组修复创面后与受区周围皮肤颜色相近,皮瓣质地柔软,有弹性,外形满意;对照组20例因出现指端皮肤臃肿、冗厚,呈"火柴头样"改变,外观较差;对照组60例出现了患指冬季畏寒和冻疮并发症.两组指腹综合质地感觉、Anderson功能、手指两点辨别觉、指间关节活动度、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皮瓣感觉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具有损伤小、耐寒性好、外观美观、感觉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足底内侧静脉皮瓣修复伴或不伴有双侧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切取足底内侧静脉皮瓣倒置后皮瓣静脉吻合指固有动脉,桥接缺损指固有动脉,恢复伤指远端血流,修复创面。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伤指远端血运好。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植皮全部成活。皮瓣色泽、质地较接近指掌侧皮肤,无挛缩,外观满意。结论足底内侧静脉皮瓣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血运好,成活率高,对供区破坏少,位置隐蔽,是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有效、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多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带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64例的病例资料。结果 64例78指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2年,皮瓣色泽基本与邻近皮肤相同,手功能恢复满意。皮瓣供区植皮区创面全部成活,手指屈伸活动无影响。结论以含掌背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操作方便,手术可同时切取多块皮瓣修复多指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带神经顺行岛状皮瓣在邻指近、中节掌侧软组织缺损伴循环障碍中的疗效。方法:2013年06月-2015年06月对10例近、中节指体掌侧软组织缺损伴指体循环障碍患者急诊采用顺行岛状皮瓣显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患指未发生血管危象坏死,术后随访3-6个月,指体外形满意,指体及皮瓣感觉恢复良好。结论:对指体近、中节掌侧软组织缺损,指体循环障碍的病例,急诊采用带指神经的顺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患指指体外形良好,患指的循环及感觉得到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20.
指固有血管神经束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端离断伤及指腹皮肤缺损在手部开放性损伤中极为常见,传统的Kutler与Atasoy推进皮瓣均因推进幅度小,应用受到限制[1]。1996年作者在深圳一手工业区采用指固有血管、神经束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手术方法手术在臂丛或指神经阻滞下进行。于创面近侧沿伤指两侧中线作切口,自手指远端达指掌横纹近端约1.scm处作“V”形切口(见附图),紧贴屈指肌健鞘表面由远而近掀起含有两侧指神经、血管束之皮瓣,仔细止血,向远端推进修复指端创面。术中注意:(l)游离皮瓣时一定要紧贴指屈肌健鞘浅面锐性分离,切勿伤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