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Th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4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组)、32例肝硬化(肝硬化组)、2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重肝组)及15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Th细胞因子IFN-γ、IL-4、IL-17水平.同时检测不同的Child-pugh分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结果慢乙肝组、肝硬化组IFN-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慢重肝组高于对照组;慢乙肝组IL-4高于其他各患者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肝硬化组IL-17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IL-17水平与肝硬化分级密切相关.结论IFN-γ与IL-17水平可反映慢性HBV感染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及预后;IL-17可作为肝硬化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血浆和肝组织中E-选择素的表达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70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慢性肝炎101例,肝硬化121例,肝癌48例)和281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肝脏组织E-选择素表达情况.结果: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μg/L)明显高于肝癌组和对照组(68.94±34.09,43.39±18.00vs16.69±8.27,13.96±7.50,均P<0.01),且慢性肝炎组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1);肝脏组织中慢性肝炎组血管内皮细胞中E-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为83.3%,肝硬化组阳性表达率为57.1%,前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χ2=6.242,P=0.012),而对照组和肝癌患者肝组织未见E-选择素表达;慢性肝炎组CD4+细胞(%)、NK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29.11±6.79vs37.02±7.05;23.57±7.33vs27.37±7.0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7、Th17/Th1比例及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IL-22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5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15例;健康查体者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Th17/Th1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IL-17和IL-22的浓度。结果AMI组和UA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2.98%±1.01%)和(2.63%±0.61%)]、Th17/Th1细胞比例[(0.71%±0.35%)和(0.66%±0.31%)]均明显高于SA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AMI组血浆IL-17(24.41±7.95 ng/L)和IL-22(34.18±7.04 ng/L)浓度均显著高于SA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UA组血浆IL-17浓度(22.86±8.62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IL-22浓度(28.98±4.35 ng/L)显著低于AMI组而高于正常对照组。ACS组IL-22浓度与IL-17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422,P<0.01),且ACS组Th17细胞与IL-17(r=0.722,P<0.01)、IL-22(r=0.400,P<0.01)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h17细胞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和ACS的发病。Th17细胞及其相关炎性因子IL-17、IL-22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程度不同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情况,研究其表达与肝脏炎症坏死、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2和IL-17 mRNA表达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以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33例、重度患者21例、重型肝炎患者1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例和健康对照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2和IL-17 mRNA的表达.结果:CHB中度、CHB重度和肝硬化患者IL-22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重型肝炎患者IL-22表达水平低于该3组患者,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各组IL-17表达水平相似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重型肝炎患者IL-17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他3组患者,与CHB中度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CHB重度和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0.968).结论:IL-22的下调不利于肝细胞损伤后的修复,IL-22分泌的增加对减轻肝组织的损伤特别是重型肝炎的恢复可能是有意义的.慢性HBV感染患者IL-17均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慢性HBV感染肝组织炎症的发生,且对慢性肝病纤维化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蛋白和mRNA水平、辅助T细胞(Th17)细胞表达比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LE患者及对照者血浆中IL-17的蛋白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2组外周血中IL-17 mRNA表达水平;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细胞比例,进一步分析IL-17/Th17细胞与SLE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结果 SLE组患者血浆IL-17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LE组患者外周血IL-17 mRNA表达水平[(28.3±11.7)×10-5]高于对照组[(9.8±2.2)×10-5](P均<0.01).SLE患者PBMCs中Th17细胞比例(2.5±1.5)%及IL-17荧光强度(1937±1022)显著高于对照组[(1.5±0.7)%,(1245±413)],且SLE活动期患者Th17细胞百分比高于非活动组,SLE肾病组Th17细胞比例较无肾病组明显升高(P均<0.05).SLE患者血浆IL-17水平、Th17细胞数与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呈正相关(r=0.681,P<0.01;r=0.426,P=0.034).结论 SLE患者体内IL-17蛋白分泌及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异常,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亦显著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性有明显相关,提示IL-17/Th17细胞可能在SLE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Th17细胞及其特异性分泌的IL-17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3例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17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水平。取食管癌组患者食管鳞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L-17。结果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6.5%±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1.6%(P<0.05),Th17占CD4+T细胞比例在食管癌Ⅰ+Ⅱ期者为4.9%±2.2%,Ⅲ+Ⅳ期者为8.3%±2.5%(P<0.05),与肿瘤TNM分期有关。食管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IL-17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1±0.29、0.43±0.25,两者相比,P<0.05。结论 Th17细胞及在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其特异性分泌的IL-17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Th17细胞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表达以及与HBV相关性肝病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93例HBV相关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肝炎21例,肝硬化21例,肝功能衰竭23例,原发性肝癌28例)和1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h17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IL-17A;分析IL-17A在不同类型HBV相关性肝病的变化及其与ALT、AST、Tbil、Alb、PT、HBsAg、HBcAg、HBV DNA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IL-17A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应用SPSS 19.0、MedCalc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IL-17A[(4.4±1.6)pg/mL]高于慢性肝炎[(3.1±1.1) pg/mL]、肝硬化[(2.5±0.6) pg/mL]、肝功能衰竭[(3.7±0.5) pg/mL]及健康对照组[(2.5±0.5)pg/mL](P<0.05);肝功能衰竭高于肝硬化和健康对照组(P=0.000);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17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0±1.2) pg/mL、(2.9±1.0) pg/mL、(3.5±1.5)pg/mL)](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4.5±1.1) pg/mL]高于代偿期肝硬化[(2.3±0.5)pg/mL] (P=0.000);原发性肝癌伴有远处转移者[(5.1±1.7)pg/mL]高于无转移者[(3.6±0.6) pg/mL](P=0.003);死亡患者血清IL-17A[(3.8±0.5) pg/mL]高于病情好转患者[(3.4±1.4)pg/mL](P=0.036).IL-17A对死亡预测的c-statistic值为0.726;IL-17A与AST、Tbil呈正相关(rs=0.349、0.266,P=0.001、0.009);与ALT、P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s=0.174、0.127,P=0.094、0.266),与Alb也无相关性(r=- 0.005,P=0.959);与HBsAg呈负相关(rs=-0.582,P=0.000),与HBeAg呈正相关(rs=0.715,P =0.000);而与HBV DNA无明显相关性(rs=0.059,P=0.662).结论 IL-17A在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与相关反映炎症程度的指标及HBsAg、HBeAg有相关性,Th17可作为反映HBV相关性肝病肝脏炎症损伤程度的指标之一,可以预测患者的顶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2(TLR2)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为阐述HBV感染诱导炎症应答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唐都医院感染科门诊和住院的34例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其中24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0例急性乙型肝炎;另外选取健康对照者10例,分离PBMC,利用HBV C基因型Envelope区肽段(特异性)或佛波酯联合伊屋诺霉素(非特异性)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TLR2表达及Th17细胞百分比。进一步用TLR2的激动剂刺激PBMC,检测Th17细胞变化情况。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在非特异性刺激条件下,Th17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百分比(4.08±1.78)%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1.85±1.28)%及健康对照者(2.09±0.53)%(P=0.000 9、0.000 4),而TLR2+及IL-17A+TLR2+的表达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特异性刺激条件下Th17及TLR2的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表达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组[(5.45±1.61)%vs(3.20±1.13)%;(5.19±3.18)%vs(1.88±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0.000 6)。加入TLR2激动剂后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Th17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升高,但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刺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可以直接影响Th17细胞的应答,从而促进乙型肝炎中炎症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0.
章鹏  陈婷  宫钰  冯怡燕  薛峰  李海 《胃肠病学》2010,15(8):456-461
最新研究显示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非病毒特异性肝损伤的调控,然而至今尚无研究报道其是否参与了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肝损伤。目的:探讨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2例肝组织发生亚大块及以上坏死、12例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为G2~G4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以及11例健康人的肝组织和外周血标本,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IL-17的表达和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Th17型细胞因子IL-17 mRNA和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 mRNA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7水平。结果:亚大块坏死组肝组织IL-17阳性细胞浸润区域较G2~G4炎症组广泛,健康对照组仅有少量IL-17阳性细胞浸润。亚大块坏死组肝组织IL-17、RORγt mRNA表达和血清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G2~G4炎症组(P=0.0226,P=0.0531,P=0.0171).G2~G4炎症组又高于健康对照组(P=0.0289,P=0.0005,P=0.0160)。肝内IL-17 mRNA表达和血清IL-7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r_s=0.686,P0.0001;r_s=0.767,P0.0001)。结论:肝内和血清Th17型细胞因子IL-17水平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炎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参与了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及其重症化中的变化.方法 收集CHB患者32例(CHB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44例(ACLF组)及健康对照者20名(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IL-17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内IL-17+细胞表达,ELISA检测血清IL-17水平,并动态观察不同预后ACLF患者血清IL-17水平变化趋势.正态分布数据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或U检验.结果 CHB、ACLF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PBMC中Th17细胞频率分别为(1.47±0.60)%、(3.20±1.08)%和(0.86±0.43)%;IL-17mRNA分别为4.32±1.77、18.32±8.21和1.00;肝组织内IL-17+细胞分别为(10.6±4.8)、(21.1±6.6)和(0.5±0.2)/高倍视野;血清IL-17分别为(15.88±6.51)、(35.03±11.54)和(10.04±4.06)ng/L(均P<0.05).中晚期ACLF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和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早期ACLF患者(均P<o.01).ACLF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与国际标准化比值(r=0.44.P<0.01)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r=0.44,P<0.01)均呈正相关,丽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51,P<0.01).另外,ACLF存活患者血清IL-17基线水平低于死亡患者,且经内科治疗后逐渐下降,而死亡患者逐渐升高.结论 Th17细胞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可能促进了CHB肝脏损伤及其HBV相关ACLF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其水平越高可能预示患者短期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2.
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Th17细胞是一类不同于Th1和Th2细胞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在慢性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研究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实时PCR检测CHB患者和对照组肝组织中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核转录因子RORγt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1、IL-23、IL-1β、IL-6的mRNA表达情况,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HB患者肝组织中IL-17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B患者肝组织中 RORγt、IL-17、IL-21、IL-23、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与肝脏炎症分级(r_s=0.801,P0.05)和纤维化分期(r_s=0.797,P0.05)呈正相关。结论:CHB患者肝组织中存在Th17细胞相关因子过表达,IL-17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提示Th17细胞在CHB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21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分布与表达,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内镜下活动度分级以及组织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40例活动期UC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肠黏膜组织中Th17细胞的分布,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患者肠黏膜组织中IL-17、IL-21的表达与分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IL-21水平.结果: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固有层中Th17细胞数明显增多.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组织及血清中IL-17、IL-2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0087±0.0019vs0.0008±0.0001,P<0.05;0.0082±0.0017vs0.0005±0.0001,P<0.01),且IL-17、IL-21的表达在轻、中、重度患者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0020±0.0004vs0.0079±0.0016vs0.0173±0.0011;0.0020±0.0004vs0.0097±0.0002vs0.0120±0.0006),随疾病活动度增加而逐渐增强.IL-17、IL-21的表达与活动期UC患者CRP水平、内镜下活动度分级、组织病理分级均显著正相关(P<0.05),IL-17的表达与活动期UC患者的ESR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7、IL-21在活动期UC患者高表达,且随疾病活动程度增加而逐渐增强.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与UC的疾病活动与黏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慢性HBV感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l7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反映这3种细胞的功能状态.方法 ELISA测定34例慢性乙型肝炎、31例肝硬化、26例原发性肝癌、2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m清中的1FN-γ、IL-4和IL-17水平,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IFN-γ/IL-4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8±0.66)比健康对照者(2.60±0.60)降低(P<0.01),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4.81±0.87)比健康对照者升高(P<0.01);IFN-γ/IL-17在慢性乙型肝炎(1.13±0.85,P<0.01)、肝硬化(1.69±0.92,P=0.010)、肝癌(1.76±0.84,P=0.011)患者比健康对照者(2.66±0.70)降低,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68±0.42)比健康对照者升高(P=0.004);IL-4/IL-17在肝硬化(0.72±0.38,P=0.026)、肝癌(0.63±0.19,P<0.01)患者比健康对照者(1.04±0.23)降低.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4的表达占优势;肝硬化、肝癌患者IL-17的表达占优势;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IFN-γ的表达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Th17细胞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 help,Th)17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将85例患者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型绞痛(UA)组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2例和胸痛综合征(CPS)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 T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浆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表达.结果:AMI组和UA组患者外周血Th17/CD4 T细胞比例分别为(2.3±1.3)%、(2.1±1.1)%,明显高于SA组(0.5±0.3)%和CPS组的(0.3±0.2)%(P<0.01).AMI组和UA组患者IL-17和IL-23水平[IL-17:AMI组(72.3±50.2)ng/L、UA组(64.6±38.7)ng/L;IL-23:AMI组(615±254)ng/L,UA组(571±252)ng/L]亦明显高于SA组[IL-17;(24.2±15.3)ng/L,IL-23:(136±67)ng/L]和CPS组[IL-17:(20.8±13.3)ng/L,IL-23:(128±70)ng/L],P<0.05;而SA组和CP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IL-17水平与血浆IL-23水平呈正相关(r=0.631,P<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IL-23水平升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L-17肝内表达与慢性HBV感染所致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30例慢性HBV携带者、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内不同炎症程度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中IL-17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IL-17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的水平.组间差异性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 肝组织IL-17表达水平在肝硬化组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x2=25.3982,P=0.004),在慢性乙型肝炎组高于慢性HBV携带组(x2=11.5056,P=0.001);不同炎症程度及纤维化分级与IL-17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718、0.693,均P<0.01);肝组织IL-17主要集中于汇管区,其表达强度与血清HA、LN、PCⅢ、ⅣC呈正相关(r=0.793、0.834、0.722、0.883,均P<0.01).结论 IL-17的肝内表达与肝内炎症程度分级及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辅助T淋巴细胞(Th)22细胞、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患者或体检者共101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例,乙肝病毒携带者21例,非病毒性肝炎35例。另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h22细胞、Th17细胞所占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22、IL-17的血清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Th22细胞及IL-22、IL-17明显降低(P0.05),但Th17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IL-22、IL-17明显降低(P0.05),Th17细胞明显升高(P0.05),但Th22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病毒性肝炎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Th22、Th17细胞及IL-22、IL-17均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乙肝病毒携带者Th22、Th17及IL-17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IL-22明显降低(P0.05)。结论 Th22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减退,IL-22浓度降低,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失去IL-22的保护作用,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重要因素;而Th17细胞及IL-17可能未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慢性期炎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NKp46+ILC3细胞和Th17细胞百分比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6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AIH患者43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NKp46+3型天然淋巴样细胞(ILC3)和Th17细胞百分比,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应用NKp46+ILC3细胞和Th17细胞百分比判断AIH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的效能。结果 10例临床重度AIH患者NKp46+ILC3细胞和Th17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2±0.2)%和(1.3±0.4)%,显著低于或高于33例轻中度AIH患者【分别为(0.5±0.2)%和(0.8±0.3)%,P<0.05】;12例肝组织G3~4级AIH患者 NKp46+ILC3细胞百分比和Th17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3±0.2)%和(1.3±0.4)%,显著低于或高于31例G1~2级AIH患者【分别为(0.5±0.2)%和(0.8±0.3)%,P<0.05】;以外周血NKp46+ILC3细胞百分比≤0.3%为截断点,判断AIH患者肝组织炎症重度活动的AUC为0.774(95% CI:0.592~0.957),其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7.1%;以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1.1%为截断点,判断AIH患者肝组织炎症重度活动的AUC为0.853(95% CI:0.734~0.973),其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0.3%。结论 AIH患者外周血NKp46+ILC3细胞水平降低,而Th17细胞水平升高。应用这种变化规律可能有助于判断AIH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对评估AIH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h1/Th2、Tc1/Tc2亚群比例在慢性HBV感染的临床分型中的变化,以及在慢性HBV感染免疫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PMA、Ionomycin作为刺激剂,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胞内细胞因子法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3+CD8+T细胞和CD3+CD8-T细胞内IFN~y和IL-4的表达进行分析,比较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活动性)、慢性重症肝炎各组Th1/Th2、Tc1/Tc2亚群比例变化。结果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活动性)、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Th1、Tc1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慢性重症肝炎组Th1、Tc1显著高于慢性肝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重症肝炎组Tc1显著高于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组(P〈0.05)。肝炎肝硬化(活动性)组Tc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h1、Tc1细胞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增高。而Th2、Tc2细胞则在各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重症肝炎患者恢复期Th1和Tc1细胞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结论在慢性HBV感染中,机体免疫平衡偏向Th1类反应,Th1、Tc1细胞与肝脏炎症活动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Th1和Tc1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发生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IL-17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肝炎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4例慢性乙型肝炎、32例肝炎肝硬化、2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IL-17水平,同时检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结果各组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IL-17的浓度均有显著性差异。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组、重型肝炎组有显著差异(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与重型肝炎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348);Child-PughB级、C级患者与A级患者相比,血清中IL-17的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7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以及肝纤维化之间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