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海口市蚊幼虫的种类、密度、季节消长及蚊幼虫孳生地的类型,掌握蚊幼虫种群动态变化的本底资料,为制定蚊虫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海口市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方位,各选择1个居民区和附近的其他场所的水缸、桶、轮胎等小型水体及河流、水池等大中型水体,分别采用幼虫吸管法和幼虫勺捕法采集蚊幼虫,并进行鉴定.结果 库蚊、伊蚊、按蚊3种蚊属均有发现,库蚊除了景观瓶外所有阳性水体中均有生长,按蚊仅在洼地中发现,伊蚊主要在小型水体中孳生,调查的11种29个大中型水体中,阳性水体有3种8个,阳性率27.59%,勺舀指数12.57,阳性水体中下水道阳性率最高,为80%.小型水体5种1 988个,阳性容器654个,阳性率(容器指数)为32.90%,其中轮胎的容器指数最高,为52.94%;蚊幼虫孳生一年四季均有活动,大中型水体8月份密度最高,1月份密度最低,小型水体8月份密度最高,2月份密度最低.结论 海口市蚊虫防制工作的重点是在每年的8月份,小型积水、下水道、污水沟是治理重点.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区蚊虫孳生习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福州城区蚊虫孳生习性与分布现状。方法:调查不同环境孳生地种类与分布,捕捞幼虫计数密度(条/勺),以人工小时诱捕蚊数计算刺叮率(只/h.m)。结果:调查各类水体 33种 16257处,发现阳性水体32种45522处,阳性率27.8%。建筑工地、高层建筑地下层积水池、开放式排水沟和下水道口等环境积水是城区致倦库蚊的主要孳生环境,建筑工地积水池最高幼虫密度1065~2342条/勺,成蚊刺叮率141.5只/h.m,是普通居民区的16.2倍。白纹伊蚊的孳生环境多达28种,主要为建筑工地和高层建筑地下层水泥池、阳台积水和水缸、桶类、轮胎等容器型积水。结论:城市蚊虫孳生环境与50~60年代明显不同,建筑工地、高层建筑地下层、阳台等建筑类积水和花圃蓄水缸成为现代都市蚊虫重要的孳生环境。  相似文献   

3.
白纹伊蚊在竹林里孳生的阳性比为75.4%;而在竹林包围的居民区阳性比为15.3%。白纹伊蚊在居民区孳生密度布雷图指数为19.4,容器指数为6.2%。居民区孳生蚊虫的主要场所是泡菜坛,泡菜坛主要孳生蚊种是骚扰阿蚊,阳性比为73.7%,其次是淡色库蚊为20.2%,贪食库蚊为14.0%,白纹伊蚊最低,为9.1%。  相似文献   

4.
目的及时掌握荆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及动态变化,为开展登革热风险评估、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4年对荆州市两个监测点开展登革热媒介监测,分析蚊虫密度。结果荆州市登革热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房屋指数均以7月最高,分别为22.40、15.91%和14.20%;成蚊密度高峰在7月为11只/(人工·h)。在所有调查的积水容器中孳生的蚊虫以伊蚊为主(55.97%),也有库蚊、按蚊等其它蚊种;暂时性积水容器中伊蚊阳性率(9.66%)略高于永久性积水容器(6.63%)。结论荆州市具备发生登革热传播甚至暴发的危险性,需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登革热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5.
福州市登革热媒介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开展媒介调查 ,防止登革热暴发流行。方法 :以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调查媒介幼虫密度 ,以人工小时法调查媒介成蚊密度。结果 :10个调查点仅发现白纹伊蚊一种媒介 ,其幼虫密度平均房屋指数 3 7.4、容器指数 3 6.7、布雷图指数 67.4,成蚊平均刺叮率 40 .4只 /人工小时 ,媒介密度原疫区较非疫区为高 ;孳生环境达 2 7种 ,住户阳性率 3 4.7%、积水容器孳生率 3 7.4% ,孳生频率最高的容器类型依次为旧轮胎、竹筒和塑料泡沫。结论 :福州市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危险性 ,要继续加大媒介防制力度  相似文献   

6.
龙岩地区白纹伊蚊孳生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城市白纹伊蚊的孳生现状与密度。方法:调查孳生地种类,捕捞幼虫计数密度,户外诱捕成蚊计算棘叮率(只/人工小时)和调查群众对蚊虫知识的知晓率。结果;龙岩市白纹伊蚊孳生地广泛。幼虫密度以废酒坛,建筑工地,轮胎,废缸类等最高,最高密度依次达960条/勺,900条/勺,500条/勺和93条/勺,成蚊刺叮率以建筑工地,酒厂,修车场和花圃为高,分别为186只/人工小时,112只/人工小时,18只/人工小时和10只/人工小时,群众对蚊虫知识的知晓率低。仅为16.3%。结论:龙岩市白蚊伊蚊孳生地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建筑工地,轮胎,废酒坛等已成为目前白纹伊蚊重要的孳生地。必须通过综合治理消除白纹伊蚊孳生地。其中加强蚊虫知识宣传是控制白纹伊蚊危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城市白纹伊蚊的孳生现状与密度。方法 :调查孳生地种类 ,捕捞幼虫计数密度 ,户外诱捕成蚊计算刺叮率 (只 /人工小时 )和调查群众对蚊虫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龙岩市白纹伊蚊孳生地广泛 ,幼虫密度以废酒坛、建筑工地、轮胎、废缸类等最高 ,最高密度依次达 96 0条 /勺、 90 0条 /勺、 5 0 0条 /勺和 93条 /勺 ,成蚊刺叮率以建筑工地、酒厂、修车场和花圃为高 ,分别为 186只 /人工小时、 112只 /人工小时、 18只 /人工小时和10只 /人工小时 ,群众对蚊虫知识的知晓率低 ,仅为 16 .3%。结论 :龙岩市白纹伊蚊孳生地也与以往有所不同 ,建筑工地、轮胎、废酒坛等已成为目前白纹伊蚊重要的孳生地。必须通过综合治理消除白纹伊蚊孳生地 ,其中加强蚊虫知识宣传是控制白纹伊蚊危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澜沧县登革热媒介种类、分布、季节消长和孳生习性,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调查各类型积水容器的伊蚊幼虫孳生和组成情况,采集阳性容器内的幼虫进行鉴定,计算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和伊蚊幼虫阳性率。结果 2014—2018年共调查23 750户,阳性1 946户,调查积水容器59 859个,其中阳性容器2 229个,总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为9.39,总容器指数(container index,CI)为3.72,总房屋指数(house index,HI)为8.19。2017、2018年全年均有伊蚊幼虫孳生, 5月BI开始升高,9月为密度高峰, 10月开始下降。永久性积水、花瓶、废旧轮胎、水桶、废弃瓶/罐和其他(暂时)容器的幼虫阳性率分别是0.49%、2.17%、6.51%、2.77%、3.01%和1.43%。2 229个阳性容器中,经虫种鉴定白纹伊蚊2 226个占99.87%,埃及伊蚊3个占0.13%。结论 普洱市澜沧县首次发现登革热重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广泛分布城区和口岸,且密度较高,是当地的优势伊蚊蚊种,因登革热输入病例引起本地暴发的风险高。应加强媒介伊蚊监测和管理,采取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伊蚊,降低登革热疫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汕头市登革热媒介蚊虫幼虫孳生地类型和孳生密度,为登革热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汕头市旅游景点内民居、寺庙、墓园和市郊农村共362个采集点进行幼虫标本采集、饲养,并对四龄幼虫和雌、雄成虫进行鉴定。结果:汕头市与人居环境关系密切的蚊虫主要有白纹伊蚊、致倦库蚊、褐尾路蚊、海滨库蚊、刺扰伊蚊、白胸库蚊、骚扰阿蚊、东乡伊蚊、马来库蚊、窄翅伊蚊、五指库蚊、无梳库蚊与竹生杵蚊。白蚊伊蚊幼虫的布氏指数超过5级的孳生地占调查点的70.53%(146/207)。结论:汕头市仍然是登革热流行高度危险区,应引起广大市民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必要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佛山市白纹伊蚊孳生习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白纹伊蚊 (Ae.albopictus)的孳生习性 ,抓住时机 ,做好白纹伊蚊的防治 ,预防登革热流行。方法 :在佛山市区按东西南北的不同方位 ,选择容器积水较集中 ,容易孳生白纹伊蚊的场所六个 ,同时选择不同方位的住户 2 5户 ,每户设引诱盆 5个 ,定点定人定期观察。结果 :白纹伊蚊成蚊高峰期出现在 7月份 ,平均 2 5只 /人工小时。 4~ 9月是白纹伊蚊幼虫密度较高的季节 ,室外容器指数平均在 11~ 18之间 ,最高是 5月、 8月 ,分别为 18.2 2、 17.73。引诱盆容器指数最高是 7、 8月份 ,分别为 4 2 .87、 4 1.18。结论 :4~ 9月是白纹伊蚊幼虫密度较高的季节 ,从 4月份开始落实清除小积水措施 ,可有效控制白纹伊蚊密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报告了2005年6月~2006年5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对疟疾、登革热传染病媒介生物-蚊虫的监测:采用了电动吸蚊器吸捕室内成蚊和在室外布罐设点容器法采集蚊幼虫,并采取定人、定时、定点、定方法监测蚊密度。结果全年监测共捕获蚊虫11478只,经分类属库蚊亚科,库蚊属,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贪食库蚊、拟态库蚊;伊蚊属,白蚊伊蚊;阿蚊属,骚扰阿蚊;按蚊亚科,按蚊属,中华按蚊,共计捕获二亚科4属7种。其中优势种为白纹伊蚊占94.28%,致倦库蚊数占3.72%,骚扰阿蚊占0.84%,三带喙库蚊占0.19%,中华按蚊占0.07%,贪食库蚊占0.009%,拟态库蚊占0.009%。不同采集方法蚊种差异很大,布罐监测以白纹伊蚊为优势种,和用电动吸蚊器监测室内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蚊虫季节消长,蚊幼虫季节消长全年最高峰是在6月和9月蚊密度为37%,阳性罐平均为7.94只在1、2月蚊幼密度为0进入越冬期;室内成蚊季节消长,成蚊密度最高峰是6月密度为32.29%只/人工小时,其次是在11月密度为31.56%只/人工小时,最低是3月密度为0.89%只/人工小时,到次年4-5月随气温计回升蚊密度逐渐升高,该机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了科学灭蚊工作,未发现疟疾、登革热蚊媒传染。今后必须坚持科学灭蚊,积极创建国际卫生机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海南省2017—2021年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的密度变化和季节性消长规律,为当地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伊蚊幼虫,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其幼蚊孳生情况;采用双层叠帐法和诱蚊灯法监测成蚊。 结果 海南省2017—2021年共捕获白纹伊蚊雌蚊成蚊1 962只,占捕获蚊虫总数的2.17%。不同年份不同生境蚊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258,P<0.01)。2017年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平均为9.71只/(灯·夜),但白纹伊蚊的构成比最低,为1.29%;2020年医院的蚊密度最低,为2.22只/(灯·夜),2019年居民区和医院的白纹伊蚊占全部蚊虫构成比最高,平均为3.27%。不同生境下蚊密度均在2020年最低;2017—2021年居民区和牲畜棚的白纹伊蚊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其余生境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其中医院的构成比在2020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17—2021年监测的平均蚊密度分别为5.97、4.26、3.82、3.39、3.68只/(灯·夜),除2021年外,呈逐年递减趋势;帐诱指数除2019年外,也呈递减趋势,平均值为1.5只/(小时·顶),呈逐年递减趋势;2017—2021年海南省白纹伊蚊年平均密度为0.09只/(灯·夜),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2017—2021年的布雷图指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为缓慢,且每年的高峰在6—8月之间,均比成蚊密度高峰晚1~2个月。结论 海南省白纹伊蚊种群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应根据蚊虫季节性特点开展蚊虫防治活动,以降低登革热等传染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本溪市蚊类种群构成及分布,为指导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灯诱法对本溪市居民区、医院、公园3种场所的蚊密度进行监测。结果2001—2010年本溪市住区蚊类种群构成为淡色库蚊、刺扰伊蚊、朝鲜伊蚊和中华按蚊。城市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占68.22%;农村优势种为刺扰伊蚊,占75.15%,农村住区蚊密度明显高于城市。未监测到乙脑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蚊类活动高峰期为每年的8月上旬~9月上旬。结论本溪市住区宜于每年8月上旬~9月上旬加强蚊类防治工作,城市住区以淡色库蚊为主要防治对象,农村住区以刺扰伊蚊为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东莞市蚊媒的种类、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及携带病毒情况,为本市蚊及蚊媒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每月定时、定点选定1个生境进行为期两年的调查,采用成蚊诱蚊灯收集法监测蚊媒种类密度及伊蚊成蚊,蚊诱卵器调查法监测伊蚊幼蚊,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伊蚊携带登革热病毒情况,利用Excel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东莞市2016—2017年蚊媒种类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共捕获415只,占捕获总数的79.35%,捕获白纹伊蚊95只(18.16%),三带喙库蚊6只(1.15%),微小按蚊7只(1.34%),蚊媒密度2.51只/灯。2016—2017年伊蚊成虫平均密度指数为2.78,平均密度为0.03(只/灯),每年5—9月伊蚊诱蚊指数较高。伊蚊幼虫监测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2.73,每月的BI<5,不具备登革热在城市流行传播的条件。平均容器指数(CI)为3.88,最高峰为6.83,超出了安全警戒线。结论 本次调查获得较为详细的东莞市蚊媒本底资料及伊蚊季节消长规律,伊蚊核酸检测未检出登革热病毒不代表东莞市伊蚊没有传播登革热疾病的可能,今后应建立东莞市蚊媒监测常态化,更科学地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淮北市城市和农村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分布变化规律,为预防控制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20年每年的5—10月份,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以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铁佛镇四个村的居民做为农村监测点,烈山区杨庄街道办、烈山街道办四个社区的居民做为城镇监测点,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蚊监测,分析淮北市城镇和农村媒介伊蚊幼蚊的密度和分布。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3年间容器指数(CI)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8—2020年全市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3.5、4.92、8.33,平均BI为8.92;2018—2020农村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3.33、4.83、8.17,平均BI为8.78;2018—2020城镇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3.67、5.00、8.50,平均BI为9.06。每年全市BI峰值主要出现在7—8月,2018和2020年存在区域流行风险,2019年存在传播风险。监测显示孳生地种类中闲置容器(碗、瓶等)积水最多。3年间全市CI分别为9.24、5.58、7.85,平均CI为8.92;农村CI分别为9.13、5.58、7.58,平均CI为8.78;城市CI分别为9.34、5.75、8.15,平均CI为9.06。2018年和2019年容器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1,P<0.05)。结论 根据3年监测结果,观察到闲置容器是伊蚊幼虫的主要孳生场所,密度较高,农村和城市都同时存在流行潜在风险,应加强外环境治理、病媒消杀、宣传教育等有效控制手段,消除登革热流行的潜在传播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自贡市媒介蚊虫的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变化规律,并对自贡市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对常见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为科学选择和使用杀虫剂,防控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采集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经实验室饲养后,采用成蚊接触筒法分别测定试虫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利用Excel 2010软件对2018—2020年自贡市媒介蚊虫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0年自贡市监测点年均蚊密度分别为1.11、10.71、4.81只/(灯·h),2018—2020年自贡市全年蚊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均呈现单峰型,7月最高,不同生境间蚊密度差异明显,牲畜棚蚊密度最高。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马拉硫磷、杀螟硫磷、毒死蜱、残杀威、噁虫威24 h致死率分别为70.71%和3.85%、26.53%和1.68%、19.79%和1.94%、40.80%和0.81%、97.98%和3.85%、100.00%和7.52%、100.00%和66.34%、96.15%和33.60%、100.00%和71.43%。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产生抗药性,对马拉硫磷、残杀威产生可疑抗性,对毒死蜱、杀螟硫磷、噁虫威敏感;致倦库蚊对所有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结论 白纹伊蚊、致倦库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较高抗药性。应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减少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使用,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提高蚊密度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海南省传播病毒的吸血蚊虫种类及蚊媒病毒流行情况.方法 检索1980-2016年海南省蚊虫及蚊媒病毒的相关文献,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传播病毒的吸血蚊虫有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骚扰阿蚊、大劣按蚊、中华按蚊、嵌斑按蚊、微小按蚊、须荫按蚊、须喙按蚊、迷糊按蚊及嗜人按蚊等十余种.在海南省内发现的蚊媒病毒有乙脑病毒、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盖塔病毒、罗斯河病毒、版纳病毒、布尼安病毒科病毒及一些未确定名称的甲病毒属、黄病毒属病毒.结论 海南省的气候有助于蚊虫孳生、繁殖.带毒蚊虫的活动及多种蚊媒病毒的存在会造成蚊媒病毒传染病广泛传播,成为蚊媒传染病潜在的流行因素.各市县卫生部门应加强对蚊虫种类、密度、分布、病原体携带情况的监控,有效控制蚊媒传染病的传播及暴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部分地区蚊虫种类及其生态习性变化的状况,为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不同水质水中的幼虫、不同场所成蚊进行蚊种鉴别;采用人饵帐诱蚊、人畜房内捕蚊和室外栖息场所蚊帐扣捕等方法进行密度调查。结果经鉴定为5属13种,其中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的密度高居前三位,2007年成蚊密度高峰时间较前三年观察结果提前约3wk。结论制定蚊虫防治措施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蚊虫生态习性的变化,方可取得最佳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