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方法:对136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1:1随机分组法,比较了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两组肝素治疗后均能有效地缓解心绞痛发作的症状,改善静息ECG异常的ST—t,对30d、60d心绞痛的复发及心肌梗死或死亡的影响以及安全性等方面,两者作用相当,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作为常规抗凝,低分子肝素具有不用连续静脉滴注,无须检测等优点,使用较为便捷。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2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12h 1次,连用7天。观察治疗30天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死亡、心绞痛、Q波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2组无明显出血并发症。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非趼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卢青  周晓芳  钟萍  王文艳  张新星  张焰  金静 《四川医学》2007,28(11):1229-1231
目的 对高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分别应用3d和7d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方法 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43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3d(实验组),39例应用7d(对照组),观察两组30d心血管事件及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63%(5/43),对照组为10.26%(4/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验组为6.98%(3/43),对照组为41.03%(1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高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3d和7d均能减少30d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应用3d的出血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临床应用曼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洛伐他汀联合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符合WHO推荐的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79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阴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组还给予低分子肝素6 000 IU每12小时1次,脐旁皮下注射,连续5~7 d,联合应用洛伐他汀40 mg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42.5%),有效20例(50.0%),无效3例(7.5%),无一例进展为AMI,无死亡,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13例(3313%),有效16例(41.1%),无效10例(25.6%),2例进展为AMI,无死亡,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洛伐他汀联合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质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延海  郭晋祥 《河北医学》2003,9(10):920-92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普通肝素治疗组。结果:低分子肝素疗效优于普通肝素,且并发症少。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作为常规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龙世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12-1213
目的:对利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对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抽取94例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普通肝素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原因导致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利用低分子肝素对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及合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7天后,心绞痛的缓解率及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普通治疗组(P<0.01).心电图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最长时间、室性早搏、阵发性室速次数与治疗前相比均减少,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均用试管法测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娟  谢剑  吕桂芬  何柳平 《广西医学》2001,23(2):272-27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将57例ACS患者随机分组:A组(28例)给予阿斯匹林和抗心绞痛药物加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5000国际单位2次/日,连续7天),B组(29例)给予阿斯匹林和抗心绞痛药物。结果:A组和B组在住院7天内再发生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事件死亡分别为18%、0、4%与52%心绞痛药物。结果:A组和B组在住院7天内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事件死亡分别为18%、0、4%与52%、7%、13%,总有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2%与72%(P<0.01)。结论:表明ACS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安全和方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89例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治疗组(n=46)。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仅用氯吡格雷治疗,疗程7d。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ACE I、调脂、阿司匹林等治疗。结果:治疗组7d内主要心脏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总和)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48例(不稳定心绞痛29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1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平均56岁,其中不稳定心绞痛14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11例。对照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平均58岁.其中不稳定心绞痛13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10例。两组患在年龄、性别、血脂、血糖、血压等方面无显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用阿斯匹林和联合低分子肝素(法安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斯匹林)及治疗组(阿斯匹林 法安明)疗程为一周,观察治疗前后:(1)临床疗效;(2)凝血指标的变化;(3)治疗后30天心绞痛再发率,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58.3%(P<0.05)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30天内心绞痛再发率及 AMI 发生率;治疗组12%和0,对照组39%和6.1%(P<0.05)。结论在常规阿斯匹林治疗基础上加用法安明,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杨平 《中外医疗》2012,31(29):116+118-116,1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5000U,2次/d,皮下注射,每天睡前服阿托伐他汀20mg,1次/d,疗程4周。同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Q波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率,改善心肌供血,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斯匹林对照组和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对照组用阿斯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等,疗程7天。结果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治疗7天后,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阿斯匹林对照组(P〈0.01)。结论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钙的抗栓治疗对ACS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斯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比较国产低分子肝素与进口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分别选用国产低分子肝素和进口低分子肝素治疗 1周 ,观察 2周并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89.4 %和 91.9% (P >0 .0 5 ) ;出血副作用分别为 13.2 %和 10 .8% (P >0 .0 5 )。两组各死亡 1例 ,均与出血无关。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国产低分子肝素和进口低分子肝素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副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0.4ml每12h皮下注射,疗程1周。结果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66.67%。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ICU科及心血管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应用肝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抗凝治疗过程中,B组(应用低分子肝素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ST段压低情况均较A组(不应用低分子肝素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低分子肝素可明显减少各种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AC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6.7%,与治疗组14.3%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能显著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20.
郭美娜 《医学文选》2003,22(4):513-514
不稳定心绞痛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之一 ,是介于稳定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短暂危险阶段 ,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阻止其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 ,降低病死率 ,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 ( LMUH)治疗 ,疗效佳且副作用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 0 7例均为本院 1 999~ 2 0 0 2年住院病例 ,均符合 WHO有关诊断标准。 LUNH组 69例 ,男 5 2例 ,女 1 7例 ,平均年龄 5 8.3岁 ,初发劳力性 2 3例 ,恶化性 1 8例 ,自发性 2例 ,混合性 1 6例。对照组 48例 ,男性 39例 ,女性 9例 ,平均年龄 5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