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中远中移动尖牙过程的生物力学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规律。方法建立下颌双侧第一前磨牙拔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和固定矫治器载荷,比较两种载荷作用下牙齿及牙周膜的平均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的变化,以及牙齿旋转中心的变化。结果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时下牙齿及牙周膜的平均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均小于固定矫治器载荷,同时,牙齿旋转中心更接近根尖。结论两种矫治技术均使尖牙产生倾斜移动,但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尖牙的旋转中心更接近根尖,且应力分布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滑动机制在固定矫治器中的普遍应用,托槽沿弓丝滑动所产生的摩擦力对正畸治疗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摩擦力越大,牙齿移位时所需矫治力就越大.国外研制出一种新型矫治器--自锁托槽(self-ligating bracket),并逐渐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该矫治器的结构和临床特点与传统的矫治器有很大不同,减小正畸矫治的摩擦力是其最显著的特点.随着技术和设计的不断完善,这种矫治器系统大大地减小了摩擦力引起的静力学或动力学阻力,由此引起矫治技术的革新将使矫治效果更理想.本文从自锁托槽的结构、摩擦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临床意义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Invisalign矫治器--一种新型的无托槽矫治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定矫治器由于能在三维方向上控制牙齿移动,效能很高,在目前的正畸矫治器中占主流地位;但也有影响美观和损害口腔卫生等缺点,于是学者们相继开发了许多的更加美观小巧的矫治器,如将托槽转移到舌侧,使人完全看不见矫治器的舌侧矫正技术;利用材料学上的改进,研制出透明的陶瓷和塑料托槽等。  相似文献   

4.
白垩斑是龋源性因素导致的牙体釉质表面脱矿,表现为牙体表面牛奶样白色不透明病变。由于粘接技术的使用及多托槽矫治器的影响,牙齿表面被酸蚀或是生物聚集产酸,使牙釉质白垩斑成为临床上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影响美观与健康。菌斑控制是预防牙釉质白垩斑最有效的方法,而渗透树脂是目前治疗多托槽固定正畸治疗导致的牙釉质白垩斑较为流行的手段。现就多托槽固定正畸治疗与牙釉质白垩斑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Tip-Edge矫治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ip—Edge矫治技术又称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是在传统直丝弓系统中应用差动力移动牙齿的基础上发明的,是自最初的方丝弓矫治器发明以来,固定矫治器中最重要的革新。作为一种直丝弓矫治器,通过托槽的独特设计,兼有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与Begg矫治技术的优点,克服了目前厂为流行的直丝弓矫治器所存在的不足,从而促进了正畸牙齿的移动,减少了对支抗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切牙牙根的吸收状况。方法 选择使用不同矫治器的安氏Ⅱ类2分类成年患者30例,其中传统MBT托槽、自锁托槽以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各10例,共计240颗切牙。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CBCT)影像学资料,并导入Dolphin Imaging软件,Mimics软件以及3-Matics软件测量分析治疗前后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结果 传统MBT托槽组和自锁托槽组的上下颌中切牙以及侧切牙的牙齿长度(L)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上下颌中切牙及上颌侧切牙的牙齿长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下颌侧切牙治疗前后的牙齿长度无显著变化。而三组之间的对比,上下颌中切牙牙齿长度变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上下颌侧切牙的牙齿长度减少量相对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平均牙齿长度变化为(-0.37±0.11)mm,显著小于传统MBT托槽组(-1.32±0.47)mm及自锁托槽组(-1.05±0.38)mm。在牙根吸收区域的比较上,各组均表现为腭侧吸收多于唇侧吸收,近中吸收多于远中吸收。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可有效降低切牙牙根吸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初戴超薄正畸托槽和普通托槽对成年患者牙齿、口腔黏膜以及对睡眠情况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固定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超薄托槽组和普通托槽组,对戴用固定矫治器后7d内患者的牙齿疼痛程度,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及发生部位,口腔不适程度以及疼痛对睡眠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100%。各组均2h左右开始出现牙齿酸痛,第7d牙齿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超薄组与传统组病人在初戴矫治器7天内牙齿疼痛强度,溃疡发生率,口腔不适度,对睡眠的影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患者使用超薄托槽与普通托槽后牙齿与黏膜的不适与疼痛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直丝弓矫治器托槽底厚度的改进与临床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基于正常(牙合)中国人牙齿特征的直丝弓矫治器(Z1矫治器)的托槽底厚度进行改进,使其更薄,并对改进后的矫治器进行临床验证。方法利用AUTO CAD 2002计算机软件计算出邻面接触点弓形与弓丝弓形间的角度,加入托槽底的设计中,使整套矫治器的托槽底更薄。基于这种设计生产出Z2矫治器,同时设计出与该矫治器配套使用的弓形图。应用Z2矫治器对22例非拔牙病例进行常规正畸治疗,验证其消除第一序列弯曲的情况。结果在使用0.019×0.025英寸的平直不锈钢方丝两个月后,模型测量结果表明大多数相邻牙齿的邻面解剖接触点在(牙合)平面上投影的距离均数小于0.3 mm。结论 Z2矫治器排齐牙齿的总体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消除第一序列弯曲,对托槽底厚度的改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应用中,附件是辅助矫活力施加到牙齿、实现精确控制牙齿移动不可缺少的辅助装置本文从附件的定义、种类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回顾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的研究现状,对当前国内最新的附件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附件通过增强隐形矫治器的固位从而提高隐形矫治技术的矫治效率和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盼盼  郭泾 《口腔医学》2015,35(5):402-404
正畸拔牙临界病例的治疗设计错综复杂,不同的矫治技术采用的设计方案有所不同。随着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得以推广,其移动牙齿的效能不断被证实。有专家提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相对于传统唇侧固定矫治技术在拔牙临界病例的非拔牙治疗中显示出优势。该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三维方向移动牙齿的特点进行回顾与展望,总结分析此技术在拔牙临界病例非拔牙治疗设计中移动牙齿的优势,从而为正畸拔牙临界病例的治疗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CBCT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及传统固定矫治器正畸拔牙对前牙区牙根及牙槽骨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成人拔牙矫正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及传统固定矫治器组(N=30).正畸治疗前后拍摄CBCT,测量两组正畸患者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牙根长度及牙槽骨的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固定矫治器组较无托槽隐形矫...  相似文献   

12.
牙根吸收是正畸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无托槽隐形矫治是一种新兴的矫治技术,使用的矫治器材料以及对牙齿的施力方式和大小与固定矫治不同。多数临床研究表明,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对牙根吸收的影响较小。文章就无托槽隐形矫治的原理及技术特点,矫治过程中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自锁托槽矫治器的摩擦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直丝弓矫治器的问世,滑动机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正畸治疗中,而滑动摩擦力在正畸治疗移动牙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有研究显示,在滑动机制中摩擦阻力可导致矫治力丧失12%~60%不等。自锁托槽矫治器利用自身特殊结构来关闭槽沟而无需结扎的一类托槽,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正畸医生的关注。而有关自锁托槽矫治器的摩擦力也随之在近些年来成为正畸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自锁托槽矫治器摩擦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完成基于计算机三维技术的国产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设计制作系统的开发。方法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过数据采集部分将石膏模型转化为数字化三维数据,利用软件根据牙齿舌侧面形态设计个性化底板然后将虚拟三维托槽和底板进行数据融合,最后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完成托槽制作。结果制作完成的个性化舌侧托槽与牙面结合紧密,对位关系准确。结论计算机辅助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设计制作系统能够简化矫治器制作程序,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附件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实现矫治器固位与辅助牙齿精准移动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目前附件的分类、生物力学研究、临床设计策略、粘结要点、局限不足进行了综述及展望。旨在总结和探讨附件的精准高效应用, 也为附件在无托槽隐形矫治中如何更好的设计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世采  华安丽 《口腔医学》1991,11(3):141-142
<正> 众所周知,正畸用的矫治器如按装置,可分为活动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两大类。任何一种固定在牙上的矫治器都属于固定矫治器。由于这类矫治器是经粘着或者结扎而固定在牙上的,因此固定矫治器具有固位良好,支抗充分,适于施加各种类型的矫治力,有利于多数牙齿的移动,并有效地控制牙齿移动的方向等优点,因而固定矫治器正逐步在国内大中城市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畸托槽的粘结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方丝弓矫治器还是直丝弓矫治器,托槽位置对矫治结束时牙齿的位置影响非常大。弓丝进入到槽沟中,对牙齿的高低位置、轴倾度、颊(唇)舌向倾斜度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不妥的粘结位置,可能导致咬合关系欠佳、牙根平行欠佳、早接触、食物嵌塞等。有时因经验不足,受牙齿排列紊乱干扰,妨碍了托槽的正确粘着,而在后期精细调整时,不得不去掉一些托槽而重新粘结。因此,把握好托槽的位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接托槽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及脱矿程度。方法:对89名患者1532个牙齿的矫治器托槽分别应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和传统粘结剂粘接,并进行自身配对研究,观察固定矫治器拆除后牙釉质脱矿的情况。结果:使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侧脱矿发生率为14.74%,使用传统粘结剂侧脱矿发生率为43.2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对于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锁托槽以自身所附有的槽沟盖将弓丝固定在槽沟内,改变了传统的结扎丝固位方式,明显地减小了矫治器系统的摩擦力,使牙齿在弱力作用下有效移动。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对拔牙矫治、需要较强磨牙支抗、以滑动法关闭间隙的病例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锁托槽矫治系统研讨会小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春,笔者在英国伦敦的一个正畸新进展学习班上初次接触Damon自锁托槽.了解到由于无需结扎。自锁托槽与弓丝之间的摩擦力很小。牙齿移动速度会因此而加快.疗程平均较传统矫治器缩短4—7个月.临床的椅旁操作时间也会大大减少,患者更容易维护口腔卫生等。这大大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回国后很快开始了第一例Damon自锁托槽矫治病例.发现这种矫治器的确在加快牙齿移动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