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诊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予尿激酶治疗,研究组43例患者予瑞替普酶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血管再通率、心脏指标及出血事件和治疗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溶栓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血管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心脏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4.65%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替普酶较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佳,可改善患者心脏指标,减少出血事件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镇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每组47例。瑞替普酶组接受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尿激酶组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0.5、1、1.5、2 h血管再通率及治疗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瑞替普酶组患者治疗后1、1.5、2 h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激酶组治疗后总出血发生率为27.66%(13/47),瑞替普酶组为10.64%(5/47),瑞替普酶组治疗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尿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AMI效果较尿激酶好,出血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效果.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30分钟、60分钟与120分钟后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都无死亡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再通时间早、再通率高、安全有效,是一种的理想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康医学》2015,(21)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4例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冠脉再通率及开通时间,并发症、恶性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溶栓后,观察组患者治疗30 min、60 min与120 min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并发症及恶性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STEMI患者的疗效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52例和尿激酶组50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缺血、左室功能、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死亡率无差异,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比较,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和出血率较高,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和左室功能较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出现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AMI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治疗具有更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差异,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方法:收治AMI患者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瑞替普酶静脉推注,10mU/次,共2次,2次间隔时间30分钟,对照组先给予尿激酶100万U静脉推注,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结果:观察组IRA开通时间0.7±0.4小时,对照组1.3±0.6小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K峰值时间和K-MB峰值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6小时内IRA开通70例,出血6例,死亡4例,对照组6小时内IRA开通57例,出血7例,死亡16例,在IRA开通时间和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显效更快,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瑞替普酶与尿激酶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瑞替普酶组、尿激酶组,各28例,分别给予瑞替普酶(10MU,1次/12h)、尿激酶药物(100万U,1次/12h),比较2种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经溶栓治疗后瑞替普酶组患者的再用率为85.71%,而尿激酶组患者再通率仅为64.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瑞替普酶组患者的并发症(7例)、病死率(0%)均明显低于尿激酶组(16例、3.57%),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临床对照研究证实,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可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3.8%、94.9%;死亡率分别为7.7%、0%;出血并发症率分别为30.8%、17.9%,两组比较,治疗组血管再通时间早、再通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溶栓后6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64.1%、溶栓后9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4.9%、溶栓后12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的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且药物维持时间长,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是临床一种高效、安全的溶栓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43例和尿激酶组43例,观察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瑞替普酶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P<0.05);且并发出血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尿激酶,是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溶栓开始2h内冠状动脉再通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开始后30min冠状动脉再通10例(33.33%),60min再通19例(63.33%),120min再通26例(86.67%);对照组患者溶栓开始后30min冠状动脉再通4例(13.33%),60min再通11例(36.67%),120min再通18例(60.00%);溶栓开始后同一时间段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0min、60min冠状动脉再通率与对照组60min、120min的再通率相似(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67%,对照组为33.33%,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促进冠状动脉再通时间提前,是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国产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l)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31例发病6h内的AMl患者随机分为rhPro-UK组(n=16)和尿激酶(UK)组(n=15)。rhPro-UK组取rhPro-UK20m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3min内静脉注射,另取20mg溶于90ml生理盐水中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尿激酶组取UK150万单位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在溶栓90min时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评价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情况。评价出血并发症以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rhPro-UK组总的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为74.9%,UK组为66.7%(P=0.041)。rhPro-UK组无颅内出血,UK组有1例致命性颅内出血;其余出血并发症以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时应用国产rhPro-UK进行静脉溶栓成功率高,使用安全,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12.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静脉溶栓方法的不同分为瑞替普酶组46例,尿激酶组42例,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2 h血管再通率、4周内出血率、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2 h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96%和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溶栓4周内的出血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尿激酶组(8.69%、4.35%vs 14.2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急诊科比较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三组,UK组222例,SK组205例,r-tPA组201例。给予三种溶栓药物静脉输入,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同时观察有无出血、心衰、休克等并发症。结果三组的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为81.3%,SK组为66.1%,UK组为58.7%。而病死率则反之,即r-tPA组为8.7%,SK组为9·2%,UK组为10.3%。r-tPA组重度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SK组和UK组(6.2%,1.5%,0.6%),而轻度出血以SK组和UK组多见。血管再通后,病死率、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再缺血等并发症明显低于血管未通组。结论r-tPA再通率高,溶栓疗效好。但对高血压及老年患者应慎重,以防重度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应用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治疗和护理问题。方法: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采用尿激酶(LK)行静脉溶栓疗法,通过对临床疗效的监护和观察,进一步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静脉溶栓救治后,冠脉再通率为85.3%,病死率为2.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时,检测心电图变化及再灌注观察、心理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防止病发和康复训练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并对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时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瑞替普酶10mU+10mU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溶栓后2h内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m)和EF值,2周内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卒中、缺血复发及再梗死、死亡的发生率作为复合临床终点,出血并发症及过敏反应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胸痛症状缓解率及再通率明显改善;治疗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IVR、全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合临床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重度或致命性出血及过敏反应。结论临床上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进行早期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组142例均符合AMI溶栓的适应证,无禁忌证。患者入选后立即嚼服阿斯匹林300mg,以后每日(100-150)mg;尿激酶(urokinase,UK)22000IU/kg半小时内静脉滴入,UK滴完后6-12h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h一次,持续3-5d。结果 142例中,再通87例(61.3%),未通55例(38.7%)。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2h、2-4h,4-6h者再通率分别为74.4%、67.3%和43.6%,4h后的再通率明显低于4h以内的再通率(P<0.05或P<0.01)。结论早期溶栓治疗可以缩小梗死范围,保护心脏功能,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再通率与发病时间开始溶栓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绍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5,25(11):1452-1453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18例采用常规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溶栓后24h内T波倒置对判断冠脉再通的影响。结果 尿激酶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2.5%和15.0%(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疗效,降低病死率,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绍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1):1452-1453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4例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18例采用常规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溶栓后24h内T波倒置对判断冠脉再通的影响。结果尿激酶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2.5%和15.0%(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疗效,降低病死率,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K-MB峰值时间和CK峰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相关因素,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究相关的危险性因素,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使用尿激酶溶栓的 AMI 患者86例,根据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是否开通分为开通组47例和未开通组39例,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以血管是否开通为因变量,对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 BMI、溶栓时间、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吸烟以及前壁相关性心肌梗死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相应的危险因素。结果:86例 AMI 溶栓患者中,47例血管成功开通。开通组和未开通组比较,前者的 BMI 较大、溶栓时间较短、糖尿病患病率较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较低、吸烟比例较高以及前壁相关性心肌梗死的比例较高。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溶栓时间〉5h、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非前壁相关性心肌梗死等4个因素均为血管开通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基层医院接诊的 AMI 患者若合并糖尿病、既往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溶栓时间〉5 h 或心肌梗死部位为非前壁相关性心梗时,建议尽早转运至上级医院介入中心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