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孤立性肺结节高分辨率CT诊断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界面影像分布特征、病理基础,探讨其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病理证实的37例周围型肺癌的瘤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分布特征,并随机选择23例肺良性结节作对照,双盲法观察SPN瘤-肺交界区近端和远端HRCT的影像改变.其中25例周围型肺癌及16例肺良性结节的病灶肺叶术后标本行Heitsman法固定48~72h后HRCT扫描,再将标本制成病灶肺全叶切片及病灶组织切片,观察结节-肺界面HRCT表现的病理基础.结果瘤-肺交界区HRCT表现为远端模糊和(或)毛糙、毛刺影,周围型肺癌79%,肺良性结节22%(P<0.05);光整,周围型肺癌14%,良性结节74%(P<0.05).术后标本HRCT、大体病理切片的变化完全吻合.结论瘤-肺交界区HRCT的模糊和(或)毛糙、毛刺影等影像改变的不对称性远端优势分布,对小于3.5 cm的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病理基础是癌灶所致的支气管阻塞及癌结节远端淋巴管回流障碍、肺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及癌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3.
4.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和病理对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 结果 9例中发生于鼻腔和鼻窦3例,口咽、腮腺、眼眶、腋窝、腹腔和髂窝各1例.发生于鼻腔和鼻窦者占据整个鼻腔和窦腔,窦壁和/或窦内间隔可破坏.发生于其他部位者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密度均匀或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后实质部分较明显强化,但未能显示包膜存在.病理学检查除发生于鼻腔和鼻窦者均可见包膜,镜下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胞浆红染,核圆形、卵圆形,无异型性,核分裂像少见,细胞排列呈束状、编织状、漩涡状或不规则状,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免疫组织化学检查:Vimentin阳性率100%(5/5),CD99阳性率100%(7/7),CD34阳性率85.7%(6/7),Bcl-2阳性率83.3%(5/6),SMA阳性率37.5%(3/8),S-100阳性率16.7%(1/6). 结论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见于全身多个部位,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病理结合镜下表现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10)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MS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SFTP患者的MSCT表现,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包膜、边界、密度、强化方式及程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对照手术、病理学检查进行总结。8例术前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行MPR、MIP、VR及CTA等图像后处理。7例行手术切除,其中1例术前行穿刺活检;1例穿刺活检后未手术;8例全部经HE染色及免疫组化确诊。结果 8例SFTP,均位于胸腔,呈单发的结节或肿块,包膜完整,长径约2.7~19.0cm。4例有浅分叶,6例有瘤蒂。CT平扫8例SFTP定位明确,边界清晰,4例密度均匀,2例有囊变,1例有钙化。CT增强肿瘤血供丰富,动脉期3例较均匀强化,3例巨大肿块内多发粗大肿瘤血管,静脉期为不均匀明显强化,表现为地图样。CTA:3例巨大肿块供血动脉明确。镜下见梭形肿瘤细胞,周围大量胶原纤维束。免疫组化:CD34(+)7例,1例CD34(-),Bcl-2(+)7例,CD99(+)8例、CK(-)8例、EMA(-)与SMA(-)8例、S-100(-)8例,Ki-67(5%)8例。结论 SFTP是一种罕见肿瘤,MSCT对SFTP能准确定位,其平扫及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尤其是增强动脉期粗大肿瘤血管的显示、地图状强化方式、静脉期明显强化及CTA供血动脉的清晰显示对SFTP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腹盆腔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征象,提高对其的认识和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腹盆腔SFT患者[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41~71(53.0±10.6)岁]的影像学表现、临床及病理资料。18例患者中,13例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5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大小(最大径)、形态、密度或信号、动态增强特点、动脉期肿瘤体内血管及肿瘤周围有无血管等情况。采用卡方精确检验分析肿瘤大小、边界及形态与良恶性肿瘤的关系;Fisher检验比较三者在良恶性肿瘤中表现的差异性。 结果 ① CT影像学表现:13例患者的肿瘤直径为(10.53±6.21) cm,最大直径为2.7~23.4 cm。12例患者肿瘤的病灶边界清晰;8例呈分叶状,7例出现囊变,1例有钙化。CT动态增强扫描显示有11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8例病灶内出现延迟强化区,2例表现为轻中度强化;10例动脉期病灶内显示强化血管;8例病灶周围出现迂曲血管。② MRI影像学表现:5例患者的肿瘤直径为(11.93±3.21) cm,最大直径为10.0~13.4 cm。5例患者的病灶边界均清晰;4例病灶呈分叶状;T2加权成像显示有3例出现囊变,4例病灶内见瘢痕状及片状低信号区,1例均匀等高信号;5例出现流空血管影。4例病灶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病灶内出现延迟强化区;1例表现为均匀强化;5例动脉期在病灶内显示强化血管。③病理结果显示:18例SFT患者中,7例为恶性、11例为良性。7例恶性SFT患者中,有5例病灶最大直径超过平均直径[(10.88±5.62) cm],而良性SFT患者中仅有2例最大直径超过平均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3,P=0.039)。 结论 腹盆腔SFT的CT及MRI表现呈多样性,当腹腔内出现丰富的血供伴瘢痕状、片状延迟强化肿瘤,同时瘤体周围出现迂曲血管及瘤体内出现点、条状动脉期强化血管的表现有助于诊断,且MRI中T2加权成像出现低信号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恶性孤立性纤维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 tumors,MSFT)的影像及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MSF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SFT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学进行对照.结果 5例MSFT中,发生于胸腔内2例,左侧颞部皮下软组织、左肾旁及胃窦处各1例.4例MSFT体积巨大,形态不规则,1例体积较小,呈椭圆形;2例边界清楚,有包膜,3例与周围软组织分界不清.1例行MRI扫描,信号均匀,呈等T1稍长T2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强化.4例行CT检查,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有肺部转移,1例手术切除后复发.病理:5例HE染色均见一定异型性的梭形细胞及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CD34、Vimentin和ki-6均为阳性.结论 MSFT缺乏特征性影像表现,误诊率高,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是确诊MSFT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肺霉菌球的CT征象评价及CT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00例孤立肺结节进行CT病理对照研究,其中有肺霉菌球15例。本文主要对该15例霉菌球进行普通X线及CT征象的观察,分析了各种常见的征象,并探讨了这些征象的病理基础以及与不同病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孤立性纤维瘤20 例,分析其X线、CT或MRI资料,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0例孤立性纤维瘤患者中,胸部5例,腹部3例,脑部7例,四肢及软组织5例,其中4例出现复发,2例病理学诊断为恶性.肿瘤直径1.5~11 cm,大多数瘤体呈实性.2例行X线扫描,表现为软组织结节影,边界清晰.12例行CT扫描,瘤体多呈现为类圆形或有轻度分叶,边缘均较清楚,多数瘤体密度欠均匀,强化程度不等.6例行MRI检查,T1WI及T2WI上均呈不均匀等或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强化.2例恶性肿瘤CT或MRI示大片坏死或富含黏液区域.结论 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梭形细胞肿瘤,病理学表现为致密区与稀疏区交替分布,影像学检查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 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征象.结果:7例患者中,3例位于额部,1例位于颞部,2例位于枕部,1例位于顶部.肿瘤边界清楚,5例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囊变、坏死,瘤周水肿不明显;2例边缘呈分叶状,内见囊变、坏死,灶周水肿明显.7例病变均以宽基底与硬脑膜相连,1例见“脑膜尾征”,2例内见流空血管征象.肿瘤实性成份T1WI为等信号,T2 WI为等、低信号,囊变部分T1WI为低信号,T2 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实质部分显著强化,T2WI低信号区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MRI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 CT、FDG-PET/CT 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 CT 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行 PET-CT 检查。对9例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9例 SFT 中位于胸部5例,腹腔内2例,腹盆部脊柱旁2例,1例位于胸部为多发。肿瘤直径为0.9~12.3 cm,平均(4.2±2.0)cm。CT 平扫示肿瘤密度均匀、呈等低密度灶7例,2例内部及周边可见小片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度-明显强化6例,轻度强化3例;门脉期均呈渐进性强化。5例以宽基底与肋间胸膜、纵隔胸膜或腹膜相连,2例与小肠系膜相连。4例在 FDG-PET/CT 图像上均可见 FDG 摄取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2.7~19.2,平均6.7±7.0。结论:SFT 的 CT 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在 PET-CT 上表现为 FDG 摄取增高,SUVmax 值对于良恶性的鉴别帮助不大,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14.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11)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的CT和MR特点。方法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为SFT的CT和MR表现。结果 7例术前均行CT检查,其中2例(眼眶)行MR检查,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例为恶性,位于右侧胸膜腔,其余均为良性。CT平扫实性成分以等密度为主,1例肿块边缘有低密度区;增强动脉期病灶强化差异较大,部分病灶轻度强化,部分病灶明显强化。部分瘤内及周边可见多发迂曲匍行的血管影;1例行延迟扫描,病灶进一步强化。MR图像上,T_1WI呈等-低信号,T_2WI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病理结果:肿块由多种排列方式的梭形细胞构成;免疫组化:cd34、cd99及b21-2阳性。结论 SFT是以实性成分为主的富血供肿块,较大病灶伴不同程度坏死、囊变,密度或信号不均匀,且明显不均匀强化。熟悉其影像特征可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结合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病理特征,探讨其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为ESFT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及免疫组化对照.6例行CT扫描,10例行MRI扫描,2例同时行CT和MRI扫描.结果 ①14例ESFT中,位于颅内2例,腹盆腔9例,眼眶、脊髓及右下肢各1例,肿瘤均为单发,最大径线1.7~24.5 cm,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12例边界清楚.②CT平扫,肿瘤多呈等密度,伴点片状或地图状低密度区,出血少见,均未见钙化.③MRI平扫,T1WI多呈等或低信号,2例见高信号出血;常规T2 WI多呈低、等或略高信号;压脂T2 WI多呈略高或高信号;DWI多呈混杂高低信号;2例颅内病灶,FLAIR呈低或稍高信号.④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轻度至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可见增粗迂曲血管影;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进行性或持续强化;动态增强曲线,1例呈缓慢上升平台型,1例呈速升缓降型.⑤病理,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和致密胶原纤维构成;免疫组化,CD34、Vimentin、CD99及Bcl-2多呈阳性.结论 ESFT的影像表现呈多样性,T2 WI低信号区明显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DWI、多期或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intracrani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ISFT)的MRI特征,并与病理对照,以提高对其MRI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7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ISFT患者的MRI、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例,女2例,年龄45~73岁,平均59.67岁。结果本组6例肿块最大径2.5~6.3cm,均具有颅内脑外肿瘤特点:1)发病部位:左额部1例,右顶枕部1例,右顶后部1例,左侧跨越小脑幕生长者1例,左侧额顶部镰旁1例,延髓左后方1例;2)MRI表现:所有肿块以圆形、类圆形为主并灶周水肿,局部分叶致肿块外形不规则。信号不均,5例以稍长/等T1、不均质长T2信号为主,内部见T2WI低信号区,增强扫描该T2WI低信号区明显强化;1例为短T1短T2信号。2例见脑膜尾征,1例病灶内见粗大迂曲血管;3)病理及免疫组化:镜下均为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Vim(+~++),CD34++,bcl-2(+~++)/(-),CD99(+~++),Ki67+(增殖指数10%),EMA(-),S-100(-),SMA(-),GFAP(-)。结论 ISF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其病理基础的必然反映,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分析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影像学表现,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SFT的影像学表现,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结果:9例均行CT检查,4例仅行MRI检查。其中胸腔5例,腹腔2例,盆腔2例,均为单发肿瘤,其中3例为恶性(右前纵隔1例、腹腔2例)。所有病变最长径平均12.1 cm(4.2~21.0 cm)。7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2例呈不规则或分叶改变。大部分病灶边界清晰,且均对邻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推压。平扫肿块实性成分以等密度为主,CT值30~45 HU(平均38 HU);增强扫描动脉期6例实性部分明显强化(CT值79~122 HU),周边及病灶内见迂曲强化血管影,病灶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区;3例轻中度强化。静脉及延迟期强化持续并进一步加强。MRI图像T_1WI以等信号为主;T_2WI主要表现为混杂略高信号。结论 :SFT是以实性为主、边界清晰的富血供肿块,伴不同程度的坏死和囊变。病灶中心的胶原纤维在T_2WI表现为放射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持续进一步强化,为其重要特征。熟悉其影像特征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CT的普及和发展,以及CT应用软件的升级CT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口益突出,尤其是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中,目前尚无其它诊断技术能于其左。笔者综合有关资料对肺内孤立性节结的CT征象进行了综合分析,希望能对临床影像工作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