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患者女,18岁,2007年10月因发现全身多处皮下出血入院就诊,骨髓穿刺行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8年5月行骨髓移植术,术后行5次化疗并一直行抗排斥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1女,50岁。因"腰臀部疼痛伴左大腿后侧放射痛、麻木20天"入院。CT:平扫示T12椎体轻度压缩变扁呈楔形变,椎体及双侧附件骨质密度不均匀,见斑片状溶骨性破坏,周围见软组织肿块影,肿块突入椎管内,脊髓受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CT考虑为恶性骨肿瘤。MR:T12椎体稍变扁,其椎体及双侧附件信号异常,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图1),周围见软组织块影,并见突入椎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的影像特征.方法 收集本院2007-05-2010-05共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纵隔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8例均为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年龄为8~35岁,25岁以下7例,均表现为前上纵隔巨大肿块,不同程度推挤、压迫中纵隔大血管,4例侵犯大血管间隙,7例合并胸腔及心包积液.结论 纵隔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有一定的好发年龄、好发部位及特异的CT表现,大部分能与纵隔其他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5.
卢浩浩  曾繁静  韩萍  孔祥泉  冯敢生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88-1389
病例资料 患者,女,32岁,发现左额部包块3月余。体检:左额部触及一约5cm×5cm质硬包块,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脑脊液实验室检查:无色,透明,蛋白(-),糖(+),细胞总数470×10^6/l白细胞200×10^6/l;脑脊液生化:AST21U/l,LDH27U/l,CK2U/1,ADA1U/l,氯化物123.6mmol/1,蛋白0.31g/l,  相似文献   

6.
病例资料 患者,男,66 岁,进行性头痛 4 月余.头颅MR I平扫示右侧顶叶一片状异常信号,病灶周边境界模糊,占位效应不明显,周边水肿较轻.病变T1 WI呈等信号,T2 WI呈等信号,内伴条片状低信号, DWI呈等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伴囊变.冠状面、矢状面、轴面增强扫描均见软脑膜强化(图 1 a~d).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小儿胸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T-LBL/ALL)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T-LBL/ALL患儿临床资料。化疗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9例病灶均呈团块状。瘤体均较大,病灶最大径线为77~120 mm,平均(98±15)mm。CT平扫主要表现为以实性为主的不均质囊实性肿块,囊实性分界不清,瘤内钙化4例,瘤体包绕心包及大血管,呈“冰冻”纵隔表现。增强扫描多呈轻-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坏死区无强化,瘤内可有小血管穿行。病灶占位效应明显,多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可伴有大血管血栓形成及侧支循环开放,奇静脉、半奇静脉扩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多因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就诊,伴有乳酸脱氢酶及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升高,恶性程度较高,化疗可显著缓解。结论 小儿T-LBL/ALL恶性程度较高,化疗可显著缓解;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高本病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1岁.2006年6月无意中发现左侧头部隆起包块,无明显异常感觉,无红肿热痛,包块缓慢略增大,于2007年3月来我院就诊.体检发现左额、顶、颞部多发隆起包块,无明显压痛,质中等,无波动感,表面未见血管异常改变,皮肤温度正常,无抽搐,无恶心呕吐,无手足麻木及四肢障碍.脑脊液检查正常,脑脊液培养+药敏实验阴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46岁.脑瘤术后4年,间断性头痛1个月.4年前因间断头痛行CT扫描,发现左顶枕颅板下椭圆形等低混杂密度影,考虑肿瘤占位,手术完整切除.术后4年来病情平稳,近1个月来又出现症状.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1.
12.
病例资料男,53岁,右侧阴囊内无痛性包块,渐进性增大两个月余。体检:右侧睾丸肿大,质地较硬,与附睾界线不清。B超示右侧睾丸及附睾增大,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 肿块内部血流较丰富。MRI 采用西门子1.5T MR,扫描序列为 TSE T1 WI、FS,TSE T2 WI、FS,TSE T1 WI、+C。MRI诊断:右侧睾丸肿瘤性病变(图1-4)。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2 6岁。不规则发热 4月余前来就诊。 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 ,体温在 38℃~ 39℃之间波动 ,曾在外院体检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胸片及OT试验均正常。B超检查示肝血管瘤。CT拟诊 :肝血管瘤 (图 1)。给予头孢唑啉、氨卡那、培福欣等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住院 2个月 ,患者仍有不规则高热 ,于 1周前来本院就诊。血常规 :WBC 7.3×10 9/L ,N 0 .70 ,血沉 2 0mm/h ,Hb 96g/L ,肥达氏反应 (- ) ,RF(+) ,未找到SLE细胞 ,给予氨苄青霉素等静脉滴注仍发热 ,遂收住院。体检 :神清 ,营养中等 ,皮肤巩膜无黄染 ,无肝掌、…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1岁,无明显诱因间断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3年余,自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无恶性肿瘤病史.体检:神智清楚,语言流利,伸舌居中,双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肌力V级,Babinski征阴性.皮层脑电图显示:右额区痫性放电.脑脊液检查:生化指标基本正常,未见瘤细胞.  相似文献   

15.
徐蓉  陈学强  张云枢 《放射学实践》2005,20(12):1112-1112
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双眼渐进性视物不清3周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T 36·8℃,P 72次/分,血压145/95 mmHg。血常规:白细胞12×109/l。神经系统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MRI检查:平扫示下丘脑明显增大,见不规则形非均匀性稍长T1信号灶,T2WI、FLAIR序列呈高信号,边界清楚,灶周未见明显水肿,病变累及视交叉及乳头体,向下达鞍隔上。团注Gd-DTPA增强后扫描,病变示明显较均匀性异常强化。MRI诊断:下丘脑胶质瘤可能性大。手术记录:常规右侧翼点入路进颅,从内侧解剖外侧裂池,见视交叉前置,自视交叉向后膨隆,视束变粗,打开终板,于交叉…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20岁.双侧髂骨区、左髋关节疼痛1年就诊.发病初始左髂部酸痛、左髋关节晨僵、无发热,经消炎、镇痛后缓解,以后疼痛扩展至右髂部,呈间歇痛、夜间痛.多家医院诊断为:骨盆慢性感染,经过多次抗生素治疗后仍无缓解.体检:双侧髂前上棘、髂骨翼压痛明显,以左侧为重,左髋关节能伸直,屈曲30°时即感疼痛.左侧托马斯征阳性,4字试验阳性,骶髂关节扭转及斜扳试验均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沉66 mm/h,C-反应蛋白62.2 mg/L,余无特殊.  相似文献   

17.
朱建国  杨亚芳   《放射学实践》2010,25(5):583-583
病例资料患者,女,63岁,因颈部增粗1年伴加重2个月。体格检查:颈软,甲状腺Ⅲ。肿大、质韧,颈部扪及数枚肿大淋巴结,直径2~3cm、有压痛、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30.27pmol/1,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4000.0IU/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386.3IU/ml;核素检查:甲状腺弥漫性结节性肿大,甲状腺摄锝率降低(0.8%);骨髓穿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例1女,41岁.体检发现纵隔肿物入院,主诉口干、眼干等症状,入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行胸部CT平扫和增强(图1A~C),显示前上纵隔可见密度不均的结节影,大小为2.0 cm×1.5 cm,边缘光整、锐利,平扫CT值约为21 HU,增强两期CT值分别为62 HU、67 HU,呈环形不均匀强化.影像诊断:胸腺瘤.全麻下行胸腔镜经右纵隔肿物及全胸腺切除术,术中见不规则的灰白肿物,一侧有包膜.切面灰白,略显黏液样外观,分叶状,质脆,未累及胸膜被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图1D):CD20(+),CD21 FDC(网+),CD3(-),CD34血管(+),CD79α(+),CK上皮(+),Ki-67(+10%),Kappa少量(+),Lambda多量(+).光镜下所见(图1E):淋巴组织增生,见大量大小较一致的异型细胞,异型细胞排列密集,胞质较少,局部可见淋巴上皮病变.病理诊断:胸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术后6个月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19.
20.
原发性右侧胸膜淋巴瘤一例孙培芳,蔡新宇男,60岁。呼吸困难,左侧肢体乏力1月余。原有高血压病史,6年前曾患右胸膜腔"包裹性积液"。体检:Bp20/13.5kPa。右肺叩诊音稍实,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性罗音。心脏叩诊略向左扩大,心律齐,无杂音。右胸膜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