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科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针对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恐惧、担心愈后悲观失望的心理进行心理护理,明显改善患者情绪,使患者树立战胜疚病的信心,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结论 心理护理对患者特别是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乳腺癌的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伟 《中国实用医药》2014,(17):215-2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全部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得到有效消除,积极配合治疗,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护理可以有效消除其恐惧感及顾虑,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治疗质量得到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3.
韩梅 《中国实用医药》2012,7(4):236-23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子宫颈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l1年9月62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作用.结果 62例患者中负性情绪减轻43例,消除19例;51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无自伤、逃避治疗等情况发生.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子宫颈癌患者治疗中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改善患者生命质量,进一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手术切除患者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患者常表现为焦虑、恐惧,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促使乳腺癌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对待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在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乳腺癌在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健康教育.方法 对2003年3月~2006年3月期间经我院处置室处理的9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健康教育.结果 所有患者建立了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种治疗计划,并获得治愈.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对女性(妇女)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匡莲花 《中国当代医药》2013,(32):132-133,135
目的 探讨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情况.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并运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况的改变.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较对照组及干预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如 《北方药学》2011,8(4):117-117
目的:改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在住院期间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干预,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建立护患关系,亲切而又耐心的去解释,并尽可能地解决患者存在的思想问题,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鼓励患者自觉配合各种治疗.结果:患者由最初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异常到引导患者对疾病的正...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护理质量,我们根据急诊创伤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不同急诊创伤患者因文化水平、职业素养、病情等因素影响,心理差异较大.了解急诊创伤患者心理反应特点,有目的 地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更好地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护理质量,我们根据急诊创伤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不同急诊创伤患者因文化水平、职业素养、病情等因素影响,心理差异较大.了解急诊创伤患者心理反应特点,有目的 地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更好地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的护理,并总结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4例,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创面护理,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104例乳腺癌患者接受根治术后进行了科学的创面护理,显效62例(59.6%),有效32例(30.8%),无效10例(9.6%),总有效率为90.4%,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使患者及其家属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加速疾病的好转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80例癌症化疗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及化疗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方法:掌握影响患者化疗的心理、饮食、家庭、药物等各方面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8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对癌症化疗患者应给予心理支持,使其了解化疗的必要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唐峰铃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74-2174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老年疾病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本研究从医学护理的角度阐述了护理工作在抑郁状态患者疾病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即通过有效的接触和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帮助其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达到早日康复,尽快重返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4.
妇产科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手术切除患者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患者常表现为焦虑、恐惧,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促使乳腺癌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对待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行根治性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乳腺癌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的措施。结果本组78例行根治性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经过全程护理及指导后,显效47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高达89.74%。结论对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不仅能够使患者调整好精神状态、积极地面对手术的治疗,还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的康复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近年来,专家学者通过对老年矽肺病患者临床护理体会的总结,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矽肺病患者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400例老年矽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痊愈120例,明显好转79例,无效1例。观察组痊愈150例,明显好转50例,无效0例。观察组痊愈率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是护理中的关键因素,是矽肺病患者不可缺少的辅助治疗方法 ,它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重新认识该类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与分析,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为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降压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基于此实施1个月的心理护理,就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树立正确的战胜疾病的信心,便于患者所存负向情绪或者不良心理的疏导和消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以及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行根治术后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以及化疗护理,对照组给予术后的常规护理,并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患肢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在辅助化疗6个周期结束后对上述患者化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和患侧上肢肌力进行评价,观察组肌力达到5级的患者为30例(60.0%),肩关节外展达到180°的患者为33例(66.0%),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好,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乳腺癌患者良好的护理措施和心理指导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可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手术患者临床心理特征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24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依从性测试。结果实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实践证明,针对骨科患者的心理,有目的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多的了解病情,更积极的配合护理工作,不仅使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加快了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周惠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364-236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2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按医嘱给予一般护理,雾化吸入,口服抗过敏药,中、重度患儿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指导、过敏原检测、心理护理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症状较轻,服药依从性好,战胜疾病信心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使患儿及家属较好地配合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