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状况并探讨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09年12月-2010年2月,随机抽取辽宁省3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1 500名医护人员为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测量工作满意度,工作内容问卷(JCQ)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Q)测量职业紧张。应用分层回归分析社区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与职业紧张的关系。结果辽宁省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67.87。社会支持(β=0.35)、工作自主(β=0.27)、付出回报比值(β=-0.11)与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对社区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关注,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以降低社区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医生焦虑与职业紧张的关系,降低医生焦虑程度,提高其生命质量.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1年11-12月随机抽取辽宁省某市4所综合医院的54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焦虑,工作内容问卷(JCQ)及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测量职业紧张,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医生焦虑与职业紧张的关系.结果 该市医生焦虑总分为46.35±10.69.按照多元线性回归标准化系数的顺序,调整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务及每周工作时间后,回报(β=-0.201)、外在付出(f =0.169)、心理要求(β=0.143)、同事支持(β=0.115)及技术自主(β=-0.098)与医生焦虑密切相关.结论 医生职业紧张对焦虑有预测作用.应降低职业紧张,保护和增进医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农民工职业紧张与工作满意度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安徽建筑工地、民营企业899名农民工,运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和心理资本问卷进行测量。结果889名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65.04±10.91)分,心理资本4个维度平均得分自我效能为(22.1±5.34)分,希望(23.7±4.67)分,韧性(23.5±3.61)分,乐观(22.6±2.69)分;外在付出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r=-0.150,P0.001),回报、内在投入和心理资本均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均P0.001),职业紧张在工作满意度的解释增量为30.6%,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对工作满意度解释增量为22.5%。结论农民工工作满意度一般,外在付出、回报、内在投入对于工作满意度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在回报、内在投入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辽宁省医生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改善医生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于2010年10—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有代表性的3个城市(大、中、小)6所医院、工作6个月以上的373名医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为83.4%。应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评价抑郁症状,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和工作内容问卷(JCQ)评价职业紧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辽宁省医生的抑郁症状率为50.8%。按OR值的顺序,医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为睡眠障碍严重(OR=2.330)、高付出/回报比(OR=2.030)、有慢性病(OR=1.891)、高技术自主(OR=0.411)、对工作满意度(OR=0.385)和高同事支持(OR=0.349)。结论辽宁省医生的抑郁症状处于较高危险,人口学特征、工作状况、生活方式及职业紧张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随机抽取辽宁省6所医院工作6个月以上的575名女性护士为对象进行应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心理资本问卷(PCQ)及工作倦怠问卷(MBI-GS)调查,分别测量护士的职业紧张、心理资本及工作倦怠,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探讨护士职业紧张、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验证心理资本在职业紧张对工作倦怠影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状况,探讨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于2010年9月,随机抽取沈阳市某企业的100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测量工作满意度,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测量职业紧张,组织支持感量表(POS)测量组织支持感.应用分层回归分析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结果 该企业员工总体满意度平均为(63.81±11.44),分层回归显示,工作状况变量、职业紧张变量及组织变量对工作满意度解释的变异量分别为15.7%、9.9%、8.6%.结论 该企业员工的总体满意度不高,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作状况、职业紧张及组织支持感.  相似文献   

7.
高菲  赵雪  刘利  吴辉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12-1614
目的探讨医生的职业紧张、工作倦怠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改善医生身心健康,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0年10-11月随机抽取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大、中、小城市的6所综合医院工作六个月以上的373名医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工作倦怠问卷(MBI-GS),流行病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应用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医生职业紧张、工作倦怠对抑郁症状的影响,验证工作倦怠在职业紧张对抑郁症状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外在付出、内在投入、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与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回报、个人成就感与抑郁症状呈显著负相关。外在付出和回报对抑郁症状的解释变异量为15.5%,加入工作倦怠后,解释变异量为43.7%。结论医生职业紧张、工作倦怠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工作倦怠在职业紧张对抑郁症状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辽宁省医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改善医生的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方法于2011年10-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有代表性的三个大、中、小城市的6所医院工作6个月以上1 004名医生为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为78.2%。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评价职业紧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辽宁省医生睡眠障碍率为56.6%。按OR值的顺序,辽宁省医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是医患关系严重紧张(OR=2.351)、高付出回报比(OR=1.723)、已婚同居组的医生(OR=1.683)、职务是科室主任(OR=1.330)。结论辽宁省医生的睡眠障碍与人口学特征、工作状况及职业紧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护士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  刘利  高菲  吴辉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59-361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其生命质量。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6所综合医院工作时间>6个月的515名女性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工作倦怠问卷(MBI)测量护士的工作倦怠,应用工作内容问卷(JCQ)、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测量护士的职业紧张。结果护士工作倦怠的平均得分:情感衰竭(13.45±7.18),分,消极怠慢(7.21±5.27)分,个人成就感(26.04±10.1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单身、护士长、轮班护士及护患关系严重紧张组的工作倦怠得分高于其他组(P<0.05);按照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化系数的顺序,护士情绪衰竭的职业紧张影响因素为:外在付出(β=0.383)、内在投入(β=0.226)和决策自主(β=-0.115);消极怠慢的影响因素为:外在付出(β=0.253)、内在投入(β=0.159)、上级支持(β=-0.112)和技术自主(β=-0.098);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为:心理要求(β=-0.159)和技术自主(β=0.130)。结论职业紧张对护士工作倦怠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生的职业紧张、组织支持感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为改善医生身心健康,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3年随机抽取沈阳市10所综合性医院中工作12个月以上的1200名医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为77.6%。问卷包括付出-回报失衡问卷,组织支持感问卷和流行病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应用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医生职业紧张、组织支持感对抑郁症状的影响,验证组织支持感在职业紧张对抑郁症状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付出/回报比和超负荷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组织支持感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付出/回报比和超负荷对抑郁症状的解释变异量为20.3%,加入组织支持感后,解释变异量增加了5.7%。结论沈阳市医生职业紧张、组织支持感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组织支持感在职业紧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职业紧张对不同职业人群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上海市某区职业人群2458名,年龄为20~63岁。工作紧张评估采用中文工作内容问卷(C-JCQ)-9中文工作付出一回报(C.ERI)问卷,同时调查社会人7/特征与个体生活行为因素,抑郁症状使用流行病学研究抑郁量表(CES.D)。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人口特征与职业紧张因素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抑郁评估均分为(16.1±7.2)分,抑郁症状阳性率为44.0%。社会人口与行为特征因素中,职务、受教育程度、工作时间、吸烟与抑郁症状有统计学关联。职业紧张评估变量中,高工作紧张、低工作控制、低社会支持、高工作付出一回报不平衡、高内在驱动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社会人口特征与职业紧张因素均可能增加职业人群抑郁症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城市男性职业人群工作压力对其身心健康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职业倦怠在其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从某城市中心城区随机抽取30~65岁的1133名男性职工进行横断面调查,用哥本哈根社会心理问卷(COPSOQ)、哥本哈根倦怠问卷(CBI)、以及SF-8分别测试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健康功能,运用中介分析研究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对职工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工作压力的增加与男性职业人群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下降有显著性关联(P〈0.01),并可见明显的剂量一反应关系;职业倦怠作为中介变量,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下降分别起到了15.08%和23.84%的间接效应。结论工作压力对男性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不利影响,职业倦怠部分中介了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武汉市三甲综合医院护士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及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3家三甲综合医院384名护士自填完成一般情况问卷、工作内容问卷和中文版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结果]样本自评抑郁症状的检出率(95%可信区间)为54.7%(49.7%,59.7%)。轮班制岗位类别、合同制聘用、工作要求高、自主程度低和社会支持低是护士抑郁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R)分别为1.44、2.53、3.39、2.78和2.23(P〈0.05)。[结论]不良的职业、社会、经济因素和职业紧张可能增加护士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热电厂工人自尊感与职业紧张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热电厂875名工人进行调查,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工作内容问卷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等测试电厂员工的自尊感、职业紧张因素、紧张反应、个体特征、应付策略和社会支持。[结果]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年龄和工龄组间自尊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尊感与提升机会、决定水平、工作稳定、回报、心理卫生、正性情绪、工作满意感、上级支持及同事支持呈正相关(P〈0.01或P〈0.05),与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前景、躯体需求、负性情绪、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和工作心理控制源呈负相关(P〈0.01或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自尊感评分低、中、高水平组间提升机会、决定水平、工作稳定性、回报、心理卫生、正性情绪、工作满意感、上级支持、同事支持、控制策略和支持策略、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工作前景未知性、躯体需求、工作心理控制源、抑郁症状、负性情绪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自尊感可减少心理健康不佳、抑郁症状和每日紧张感的发生(OR值=0.162~0.340)。[结论]自尊感与职业紧张因素、缓解因素和紧张反应的感知有关,增加自尊感可减少职业紧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脂异常率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样工龄≥3年男性乘警、乘务员以及白领521人,采用统一的一般情况、行为方式、生活状况调查表以及引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A型行为量表、职业紧张量表(OSI-R)进行调查,采用酶法测定血脂,血脂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方法。[结果](1)乘警、乘务员和白领三类职业人群职业紧张程度不同,血脂异常率也不同,对体质指数(BMI)进行标化后血脂异常率分别为85.0%、43.6%及37.9%;(2)职业紧张中介因素(A型行为)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1.68);(3)职业是TG、HDL、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A型行为是TG、TC、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1)不同的职业类型,其职业紧张程度不同、血脂异常率不同;(2)血脂异常率与职业紧张中介因素有关联;(3)血脂主要危险因素是职业、BMI及A型行为,其不同指标(TC、TG、HDL、LDL)的危险因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王阳  杨小湜  吴辉  王甲娜  王烈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168-2171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及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对辽宁省铁岭煤矿集团总医院的600名医护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30~39岁年龄组及工作年数在10~19 a的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维度得分最高,分别为11.70±7.01、6.15±5.68和11.92±5.82、6.26±5.95;离异的医护人员个人成就感最低,得分为19.81±6.93。承担科主任或护士长管理职位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度比未承担管理职位的医护人员低。高级技术职称的医护人员个人成就感明显高于初级职称者,没有夜班的医护人员在总体工作满意度上得分明显高于有夜班人员。医患关系严重紧张的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一般紧张的医护人员,而工作满意度得分低于一般紧张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关系,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年龄、工作年数、婚姻状况、管理职务、技术职称、夜班工作、医患关系都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影响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公司职员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关系,以期为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静安区11座商务楼,问卷调查1033名职员,采用工作内容问卷(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JCQ)和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调查职员一般情况、职员的职业紧张和工作倦怠情况。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等级相关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JCQ各维度得分和工作倦怠量表各维度得分,在不同个体特征和不同职业特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等级相关结果显示,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21(P〈0.0001);社会支持与职业紧张和工作倦怠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和-0.252(P〈0.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紧张水平与工作倦怠风险有相关关系;而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风险有缓冲效应OR=0.308(P〈0.01)。[结论]职业紧张受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和职业相关因素影响;高职业紧张是发生工作倦怠危险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发生潜在工作倦怠危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当在个人层面和组织机构层面采取措施,降低职业紧张水平,从而降低工作倦怠的风险,达到提高职员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