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级护理制度[1]是一项基本的医院管理制度,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的重要依据.我国内地将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Ⅰ、Ⅱ、Ⅲ级,特级护理要求最高,Ⅲ级护理要求最低.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确定不同护理等级和护理措施,以明确工作重点,分清主次缓急.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规范护士行为,促进患者康复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级护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护理工作制度,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及护理收费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医院的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Ⅰ、Ⅱ、Ⅲ级护理,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确定不同护理等级和护理措施。但这种分级护理制度在多年的临床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级护理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及生活自理能力,由医生以医嘱形式下达的护理级别。它是一项基本的护理工作制度,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及护理收费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医院的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Ⅰ、Ⅱ、Ⅲ级护理,但这种分级护理制度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我院针对近年来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分级护理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级护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护理工作制度,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及护理收费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医院的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Ⅰ、Ⅱ、III级护理,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确定不同护理等级和护理措施.但这种分级护理制度在多年的临床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护理分级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为不同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重要依据,医护人员必须通过对住院患者的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的客观评估而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分别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4个等级。并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的变化而随时调整护理级别,使临床护理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分级护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等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和临床护理要求,是医院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病人的分级护理质量是等级医院评审的一项指标。为了了解分级护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临床护士有关分级护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级护理是护理工作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护理服务收费的标准,分级护理制度明确各级护理级别的病情依据与临床护理要求。它能反映护理工作量的多少、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护理要求,对临床护理以及管理工作起着规范性与指导性作用。我国的分级护理始于1956年,由张开秀、黎秀芳所倡导,一直沿用至今。目前,  相似文献   

8.
丁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390-4392
护理工作制度是维护医院护理工作秩序,保障护理质量和患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措施。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制度和规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控制护理质量、制定护理服务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现将分级护理制度临床实施的现状做一综述,以期分级护理制度能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在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医院均在努力推进护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分级护理制度为护理工作人员提供了实施护理的依据,在医院临床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但目前国际上对分级护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我国卫生部于1982年颁布的《医院工作制度》中,在护理工作制度中规定:患者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其护理分级,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4个级别。  相似文献   

10.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也是护理环节质量控制和综合医院评审的一项指标,同时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及护理收费的重要依据[1].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旧分级护理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法律法规的健全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之新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出台,于2009年7月1日实施.<指导原则>的颁布,为护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保护了护士自身的权益,同时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原则>颁布后我院高度重视,通过组织学习,展开讨论制订具体落实措施,并认真组织落实,规范了我院临床分级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分级护理制度作为重要的护理工作制度之一,在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制定护理服务收费标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对分级护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我国卫生部于1982年颁布的《医院工作制度》中,在护理工作制度中规定:患者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其护理级别,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4个级别。2009年卫生部印发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中,提出依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患者的自理能力来确定护理级别,首次将患者的自理能力引入分级护理之中。然而如何确定患者的自理能力,在文件中则没有统一的标准。2011年,为进一步完善分级护理制度,结合中国国情,重点探讨患者自理能力的评估依据及标准,补充和细化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的相关内容,使分级护理在临床上更具有可操作性,卫生部委托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牵头开展了分级护理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本期策划针对这一主题,围绕分级护理标准制定的背景、国内外护理分级先进经验、相关项目研究结果以及项目试行医院的实践体会进行介绍,旨在推动分级护理在我国的发展,使之更加适应护理学科发展及临床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2.
分级护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35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士在临床对患实施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但在分级护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护理工作制度与医学教育、医疗工作制度以及现代护理理论不协调的现象,在确定分级护理依据,医疗件记录时间,认定患活动范围以及护士的劳动价值方面产生部分误区。由于分级护理执行不当,使部分患得不到相应的护理措施,严重的可造成患意外。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1)由护士确定护理等级;(2)医学院校教育啬相关护理内容;(3)加强医院内医务人员教育,以保证制度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嘱护理级别下达的准确性,完善分级护理制度,避免分级护理不当产生的负面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人1848例,填写分级护理临床应用调查表,对医嘱护理级别是否与护士评定一致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医嘱护理级别准确性符合率:特级护理89.84%,一级护理85.31%,二级护理77.19%,三级护理90.60%,特级护理、一级护理医嘱内外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级护理制度相对陈旧,与整体护理不符,需要修订。建议应加强护理等级医嘱管理,对医生进行分级护理制度的培训;病情观察监护与护理级别分别开具,以保证执行制度的科学性、严肃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分级护理医嘱准确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医嘱护理级别下达的准确性,完善分级护理制度,避免分级护理不当产生的负面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人1 848例,填写分级护理临床应用调查表,对医嘱护理级别是否与护士评定一致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医嘱护理级别准确性符合率:特级护理89.84%,一级护理85.31%, 二级护理77.19%, 三级护理90.60%,特级护理、一级护理医嘱内外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级护理制度相对陈旧,与整体护理不符,需要修订.建议应加强护理等级医嘱管理,对医生进行分级护理制度的培训;病情观察监护与护理级别分别开具,以保证执行制度的科学性、严肃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分级护理是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制订不同的护理措施及遵医嘱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士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1]。  相似文献   

16.
评分系统支持下重症患者分级护理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症患者的护理是合格率是医院医疗过程中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中定量指标[1].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也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士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2].目前医嘱形式的分级护理在执行、准确反应患者需求等方面问题突出,通过对评分系统支持下重症患者分级护理现状分析,提出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美瑛  徐梅英  张晶  李清华  姚菁波 《护理研究》2008,22(36):3362-3362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1],也是确定护理服务的收费标准,是检验护理工作能否诚信服务于病人的试金石.规范落实分级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8.
正分级护理在国际上称为患者分级系统(Pati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s,PCS),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1-2]),在医院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对于保证护理质量以及保障病人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1我国分级护理的发展我国的分级护理制度于1956年由护理前辈张开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护理级别评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与标准分级护理级别及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之间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分级护理标准和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120例住院患者的护理级别进行评定,然后将评定结果与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进行比较.结果 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与标准护理级别及Bartbel指数分级之间存在有较好的一致性,其Kappa值分别为0.862,P<0.01;0.61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符合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要求,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应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患者病情级别和自理能力对护理分级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按照"医院-病区-患者"进行三级取样,选取6省市11家医院的120个病区共3171例住院患者,采用自设的"患者护理分级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①病情级别(r=0.550,P〈0.001)、自理能力(r=0.619,P〈0.001)与护理分级呈正相关;②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病情级别和中、重度功能障碍对护理分级均有影响(P〈0.01),轻度功能障碍对特级护理无影响(P=0.082)。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分级评定需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