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针对病证的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补虚泻实,确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在单纯的虚证或实证时,或见虚重补,见实重泻;或无虚用补,无实用泻。对于虚实夹杂证,或以实为主时,治却补虚;或以虚为主时,治却泻实;或大胆专补专泻,或施以补泻并重,灵活机巧,妙法尽用。  相似文献   

2.
《金匮》一书,文字古奥,言简意赅,虽经历代注家考证发微,但仍有一些疑惑之处。兹就笔者学习思考所得,略陈于后,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大黄腐虫丸能“缓中补虚”吗? 原文见《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肌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蜜史丸主之。”本条是论述五劳虚极,内有干血之证治。文中“缓中补虚”四字,历代注家,众说纷纭:《金匮要略直解》(以下简称《直解》)认为:“与大黄蜜虫丸以下干血,干血去,则邪除正旺矣,是谓缓中补虚,非大黄蜜虫丸能缓中补虚也。”《金匮要略选读》(以下简称《选读》)亦谓:“因取其攻补兼施,峻剂丸服,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即各种原因导致胸中阳气虚衰,不能温煦、推动血液,同时寒、痰、饮等阴邪趁虚侵袭,痹阻心脉的本虚标实之证.李军教授在心绞痛的治疗上强调要顾护阳气、通利血脉,并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若患者处于心绞痛的发作期,表现为邪实偏盛,血脉不通之标实证,当以...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记载;“师日: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又“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实也”。张仲景高度概括了“胸痹心痛短气”的病因病机是“阳微阴弦”、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5.
薤白,又名薤根、野蒜、小独蒜、薤白头,辛苦温,功能理气,宽胸,通阳,散结。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主要用于以下两方面; 1、温通心阳,以治胸痹。《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中说:“胸痹之为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萎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萎薤白半夏汤主之。”“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胁下逆抢心,积实薤白桂枝汤主之。”胸痹是胸阳不足,阴邪上逆,闭塞清旷之区,阳气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本虚标虚”病机内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本虚标虚”病机内涵探析黄惠勇导师:朱文锋(湖南中医学院诊断教研室410071)关键词冠心病,本虚标实,心气虚,胸痹,病机冠心病理属中医病名“胸痹、心痛”之范畴。中医内科学各版教材及有关论著所论其病机都以“本虚标实”为规范,其本虚言阴阳气血的亏...  相似文献   

7.
李君临  杨娜婷 《中医学报》2020,35(4):761-764
《难经》第七十五难提出东方实、西方虚之病证,首创以泻南方、补北方的方法来治疗,还提到"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难的病机为东方实、西方虚,肝、肺两脏的自身本质决定了肝易实而肺易虚,并无其他脏器因素的影响,且当以东方实为主、为标,西方虚为次、为本;泻南方、补北方可从多个角度达到治疗东方实、西方虚的目的,前期应侧重于泻南方治东方实,后期应侧重于补北方以治西方虚。"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中母均为水(木之母),子均为火(木之子)。"子能令母实"与泻南方相对应,指泻南方火,使南方火虚,水更容易克火,水的消耗减少了,是为"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与补北方相对应,指补北方水,北方水盛则克火之力大,火气更虚,从而"母能令子虚"。"治虚"为治西方虚及北方虚,具体做法则是补北方水,通过子不食母,补北方水的同时使西方金慢慢恢复。泻实容易而补虚难,泻南方待东方木实证已去,仍需继续补北方,缓缓图之,西方金、北方水充足,方才使东方实、西方虚的情况不再容易发生,故言"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  相似文献   

8.
试论《金匮要略》胸痹与肺的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金匮要略》胸痹与肺的证治奚肇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210029)关键词《金匮要略》,胸痹,肺疾病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述有论一首,证一首,方十首,以脉证、方药论及胸膺部位的脏腑虚实变化,推求病因病机,辨识病情轻...  相似文献   

9.
补虚泻实原则是针灸临床中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补虚即扶正,泻实即祛邪。《素问·通评虚实论》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可见,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有余。虚者宜补,实者宜泻。《灵枢·经脉》日“盛者泻之,虚者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即是针对虚、实两证制定的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胸痹缓急”析疑一、原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二、疑义“胸痹缓急”疑点是“缓急”。对此,历代注家有不同见解。有的认为是胸痹疼痛时发时止、时缓时剧,如清·吴谦《医宗金鉴》(卷二十):“缓急者,谓胸痹痛...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机属本虚标实,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本虚当责之以肾元匮乏、心阳亏虚、脾失健运,邪实兼以痰、湿、浊、瘀等病理因素。治疗应从滋肾、通阳、健脾等不同角度,予以补肾泻浊,通补兼施;燮理阴阳,补而不峻;养血补血,活血化瘀;温通心阳,交通心肾;补脾益气,升清降浊;健脾理中,祛湿化痰等方法。临证根据异病同治原则,可以使用滋肾通阳活血法辨治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未明言通阳之法,但后代医家多认为其已行通阳之实,在现行的相关教材中也多次提到其关于通阳法则的应用,我们以现行中医专业本科教材为蓝本,探讨中医通阳宣痹治法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1 温通心阳而宣胸痹1.1 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一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一般观点认为,"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即尺脉弦紧,指阴邪内盛,水饮停聚,上泛胸中而致胸痹心痛.张仲景把病机归为"阳微阴弦",着重强调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乘之,乃本虚标实之证.目前,多数医家认为胸痹病机为"痰瘀痹阻心脉"."痰瘀痹阻"理论虽然可以解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却不能很好的解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的心脏病.我们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是"阳气不通",一旦"阳气不通,心之推动无力"必然会导致"痰瘀痹阻心脉或经脉拘急,阳气不能濡养血脉,心失血养",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阳气窒闭,浊阴凝痞."因此,"阳气不通"是对"胸痹"病机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3.
考胸痹之病名,出自《灵枢.本藏》篇。其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瓜蒌薤  相似文献   

14.
一、漫话胸痹心痛与痰浊 胸痹心痛在辨证论治中,应从整体出发,既重视心之阴阳气血虚损及脏腑功能失调,又重视痰浊、淤血、气滞的标证,通补兼施,标本兼顾,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在治标证时,对于“痰”这一病理产物,在胸痹心痛的发病及治疗上应尤加重视。 胸痹之证主要由于上焦阳虚,阴邪上乘所致。上焦阳虚,主要指心阳心气之不足,机能不健,致血行不畅,属虚,为病之本,而阴邪主  相似文献   

15.
急重证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用药稍有不当,则危贻立至,祸不旋踵.治之得法,用药精当,则收效甚大.笔者认为:中医治疗急重证离不开驱邪泻实,扶正补虚之一原则.常用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下面就此谈点粗浅看法,恳祈指正是幸.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心绞痛依其胸闷痛的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的"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其临床表现常常标本相兼,虚实夹杂,如气虚血瘀互见,阴虚痰热夹杂。心痛发作时以标实为主,虽有气滞、血瘀、痰浊和寒凝之别,但以血瘀最为突出。在缓解期则以本虚为主,可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的主次,其中又以气虚最为常见。王永霞教授认为,气滞、痰浊、血瘀,至脉道不通是发病的关键,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诊断要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上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虚实夹者,通补兼施,以权衡心脏气血阴阳之不足。  相似文献   

17.
胸痹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既是一个病名,又是病位和病机的概括。“痹”是痞塞不通的意思,《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关于胸痹病因病机的论述对后世的影响最大,认为胸痹的病机是“阳微阴弦”,即所谓“本虚标实”,说明本病的发生本在于心气或心阳不足,导致寒凝、气滞、痰阻于胸廓而发病。国家  相似文献   

18.
刘文峰教授认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以正虚为主,病机关键为气血亏虚,运行不畅,痰瘀痹阻脉络,筋脉失养,治疗中应补虚泻实、标本兼顾.药用自拟荣络镇痛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载:“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关于文中的“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有谓正治:虚者按虚证治疗,即补不足;实者按实证治疗,即损有余。有谓指误治:虚证用泻法,使虚者更虚;实证用补法,使实者更实。虽然均认为虚证宜补,实证宜泻,但从文字解释方面看,出现了分歧。  相似文献   

20.
胸痹属本虚标实证,正气内虚为胸痹发病的决定因素,正虚首先是心阴、心阳之虚,为病之根本;心阴、心阳亏虚,导致气血失畅,实邪痰浊或瘀血内阻,为病之标。汤粉英主任认为胸痹虚证虽有气、血、阴、阳之分,但以气阴两虚为主,实邪痰浊或瘀血内阻为病之标,但以瘀血为多见,临床运用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胸痹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