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临床中实施常规的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技术可以减轻腰椎管狭窄患者的腰椎疼痛,缓解神经压迫,增强脊柱稳定性,但远期疗效有限且治疗费用较高。目的:探讨颗粒骨打压植骨在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后路融合修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L3-S1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7例,随机分两组治疗,观察组(n=27)采用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椎弓根钉进行椎间融合,对照组(n=30)采用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以及住院费用和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前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与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下床活动时间与末次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椎弓根钉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费用低。  相似文献   

2.
背景:采用自体颗粒骨结合打压植骨技术,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结核具有可靠的融合率,但目前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2009-07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下腰椎结核患者20例,均行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置入内固定后评价其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疗效、椎体融合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1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5%。椎间融合率约为90%。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置入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椎间高度均较置入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固定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背景:采用自体颗粒骨结合打压植骨技术,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结核具有可靠的融合率,但目前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2009-07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下腰椎结核患者20例,均行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置入内固定后评价其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疗效、椎体融合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1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5%。椎间融合率约为90%。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置入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椎间高度均较置入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固定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马凤华  卓琳 《现代护理》1999,5(2):24-25
腰椎滑脱常见于成年人,根据病情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及手术疗法治疗,对于腰椎滑脱严重或不稳定者,为稳定滑脱椎体缓解神经压迫症状,阻止病情发展,采用手术治疗。本院骨科1996年3月~1998年3月收治26例腰椎滑脱患者均实行前路植骨融合术,并实行骨外、普外综合护理,效果满意,现就该术式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36~58岁,平均46岁。腰5椎体滑脱23例,其中亚”滑脱2例,Ⅱ°滑脱21例;腰4椎体Ⅱ°滑脱3例。术后随访6~问个月,植骨愈合良好,神经压迫症状消失者对例,减轻者5例,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经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萍  张颖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43-944
经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保存股骨头),最早由美国Rosenwasser[1]1994年报道,用此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理念是经股骨颈交界处开窗,可在直视下或接近直视下对位于股骨头前上外侧(骨坏死最常见部位)的病灶做清除(此处为骨坏死软骨下骨折最常见的部位)减压。此类手术适应于年龄较轻、一次人工股骨头置换不能解决终身问题[2]、尤其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3]。我院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共实施保存股骨头手术108例,术后临床观察初步结果满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8例,共158髋,单侧58例,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头颈开窗打压植骨和髓芯减压打压植骨在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早中期ONFH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32例(42髋)采用头颈开窗打压植骨手...  相似文献   

7.
背景:自体骨移植结合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常运用于椎体融合,但单纯颗粒骨打压联合椎弓根钉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报道不多。目的:比较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内固定及Cage内固定的即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利用腰椎后路附件逐级破坏和椎间盘切除制作腰椎不稳模型。12具猪腰椎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打压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实验组),Cage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使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模拟人体对两组标本在正常、不稳、融合3个状态下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各个活动的生物力学测试,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定不同载荷下不稳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与结论:正常状态下,两组间L2~3节段各方向运动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标本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与正常状态相比,两组不稳状态各方向运动范围亦明显增加(P<0.05);融合后对照组L2~3节段椎间各方向运动范围均较实验组小,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内固定与Cage内固定均能明显提高脊柱的即时生物力学稳定性,而且两组对于改善脊柱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背景:自体骨移植结合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常运用于椎体融合,但单纯颗粒骨打压联合椎弓根钉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报道不多。目的:比较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内固定及Cage内固定的即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利用腰椎后路附件逐级破坏和椎间盘切除制作腰椎不稳模型。12具猪腰椎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打压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实验组),Cage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使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模拟人体对两组标本在正常、不稳、融合3个状态下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各个活动的生物力学测试,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定不同载荷下不稳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与结论:正常状态下,两组间L2~3节段各方向运动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标本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与正常状态相比,两组不稳状态各方向运动范围亦明显增加(P〈0.05);融合后对照组L2~3节段椎间各方向运动范围均较实验组小,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内固定与Cage内固定均能明显提高脊柱的即时生物力学稳定性,而且两组对于改善脊柱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背景:髋臼重建植骨分为颗粒植骨、结构植骨和混合植骨,而颗粒骨由于制作简便、愈合时间短等优点而被大量使用。
  目的:探讨全髋人工关节翻修中髋臼AAOSIII型骨缺损颗粒打压植骨技术的应用要点和临床效果。
  方法:16例髋关节翻修AAOSIII骨缺损患者采用单纯颗粒打压植骨技术、结合金属器械或结构植骨处理髋臼AAOSIII型骨缺损。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定期随访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影像学资料,评估颗粒打压植骨对该型髋臼骨缺损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按照治疗后3,6,12个月及每半年周期随访中,16例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并恢复行走功能。16例患者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治疗前平均48.00分提高到84.94分(P<0.01),其中优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1%,患者满意率为94%。16例患者术后X射线片示髋臼旋转中心均恢复(接近)正常,臼杯骨性覆盖良好,植骨颗粒获得放射学骨整合,臼杯假体未发生移位,假体植入物未发生位置改变或断裂现象。结果提示颗粒打压植骨技术修复翻修髋臼AAOSIII型骨缺损,有效重建了髋臼的骨性结构,保留并恢复了髋臼的骨量,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对70例腰椎结核患者施行同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充分的健康宣教、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适当的功能锻炼。全部患者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较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有大量报道其疗效是可靠的,但具体手术方法花样繁多。作者自1996年以来,手术切口、骨减压及植骨方法进行了某些改进,设计了专用器械,使这种手术操作简便规范,减少了手术创伤。由于其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近  相似文献   

12.
股骨头坏死微创减压打压植骨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较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有大量报道其疗效是可靠的,但具体手术方法花样繁多。作者自1996年以来,手术切口、骨减压及植骨方法进行了某些改进,设计了专用器械,使这种手术操作简便规范,减少了手术创伤。由于其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近5年来又配合使用关节镜,使减压更加安全彻底。  相似文献   

13.
环枢椎脱位是一种严重而危险的病症.多因暴力外伤引起。临床表现为特发性斜颈、颈部僵直、疼痛及活动受限,尤其是旋转活动受限,结合X光片特征可诊断。早期确诊后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即牵引制动或复位及石膏固定,常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于陈旧性脱位和牵引难以复位者,需采用环枢椎固定或植骨融合手术。我院自1989年以来对4例陈旧性环枢椎脱位患者进  相似文献   

14.
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较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有大量报道其疗效是可靠的,但具体手术方法花样繁多.作者自1996年以来,手术切口、骨减压及植骨方法进行了某些改进,设计了专用器械,使这种手术操作简便规范,减少了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由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导致的髋臼缺损在进行全髋置换时的处理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对17例(19髋)由于类风湿关节炎导致髋臼缺损的患者,采用髋臼加强杯结合打压植骨的方法修复缺损,恢复髋臼窝的高度及支撑,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后,对其中15例17髋进行了1年2个月至4年1个月,平均2年9个月的随访,按 Harris 评分系统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90分以上10髋,80 ~ 89分5髋,70 ~ 79分1髋,< 70分1髋,总优良率达88.2%,疗效满意.结论:髋臼加强杯结合打压植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恢复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导致的髋臼缺损,为全髋关节置换提供良好的初始稳定性,中远期效果满意.术中术后应注意观察及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戴婷 《南京护理》2022,(5):25-29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理念对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21年4月至9月收治的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围手术期护理,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腰椎功能,预后和心理。结果:术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SDS、SA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的应用可明显降低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焦虑,加速腰椎和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缩减了住院周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28例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年龄29~72(50.9±11.7)岁;术前病变节段Cobb角为13°~25°(16.6±3.0)°。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16例,E级9例。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42~60(50.5±5.5)个月,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Cobb角为5°~12°(8.1±1.6)°,末次随访为7°~12°(9.4±1.4)°,较术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至末次随访,根据ASIA分级,1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E级,16例由D级恢复至E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15(9.4±2.5)个月达到植骨融合。结论: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单节段腰椎结核的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手术方式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腰椎手术术后稳定性的重建中,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是一种较其它脊柱融合术更为理想的脊柱融合方法。然而目前常用的术式仍存在一些缺陷,如能自体取骨效果最好,但取骨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异体骨移植和使用椎间融合器效果虽好,但增加医疗费用,同时异体骨移植还可能传播疾病。因此,我们尝试探求一种有效而且经济的手术方法——环锯加盖植骨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中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腰椎滑脱患者60例,分成A、B、C组,分别进行行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自体骨植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术后定期随访,比较其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年各组患者腰椎滑脱均获完全复位,未出现固定螺钉松动、拔出、断裂及腰椎再滑脱现象。椎体融合率A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与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Nak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腰椎滑脱患者因合理选择植骨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植骨融合效果.方法 将9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对照组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椎间隙后高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并统计手术优良率、植骨融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椎间隙后高均较术前显著增大(P<0.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植骨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可有效恢复椎间隙后高,提高植骨融合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