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约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50%。是房室之间存在异常传导通路—旁路引发。窦性心律时,激动经房室结和旁路同时下传激动心室,形成室性融合波,体表心电图出现预激综合征特有的心电图改变:①PR间期<0.12s;②QRS波增宽>10s;③有δ波;④继发性ST-T改变;⑤不合并束支阻滞时,QT间期正常。隐匿性旁路只有逆传功能而无前传功能,激动只能经房室结前传,旁路逆传。表现为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正常,心动过速发作符合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征。一、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种类与机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分成:①顺向型房室折返性…  相似文献   

2.
完全性房室(室房)传导阻滞者合并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实属罕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折返环主要在房室结和/或周围组织,心房、心室并不参与折返性心动过速,因此,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偶尔可发现室房2:1传导,甚至房室2:1传导,这也证明了心房、心室不参与折返性心动过速。本例患者心脏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结折返时经His束下传到心室,形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于房室结-心房阻滞,所以才伴房室(室房)分离,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鉴于该患者既有心动过缓又有心动过速,治疗上需综合考虑。在植入起搏器之前,先行房室结改良术,然后再植入双腔起搏器。  相似文献   

3.
心室S_1S_2程序刺激表明:心室内传导正常者希浦系折返(Re-HPS)发生率占56.3%,持续Re-HPS 者极少见。Re-HPS 的电生理特征:V_2H_2间期延长,H_2V_3间期>窦性心律的HV 间期,V_3呈LBBB 图形。其临床意义为:1.识别束支间折返现象;2.有助于鉴别室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机制;3.V_3现象本身可看作是良性的电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Brugada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奇 《心电学杂志》1997,16(2):122-122
1992年,西班牙学者Brugada首先总结报道一组8例因严重心律失常引致猝死的新病症。其临床特点为反复间歇发作晕厥,无发作先兆,患者以中年为主,少数有家族史。经临床、实验室、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CT以及心内膜心肌活检等检查可排除已知的心脏和脑部疾病。其心电图特点为:(1)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V_1—V_3导联ST段抬高,形态不同于心肌梗死时的凹面向下,也不同于急性心包炎时的凹面向上,而呈“尖峰”状,然后急剧下降,颇具特色(附图)。而心肌酶谱恒为正常。(3)Q-T间期正常。(4)常规和动态心电图可查见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晕厥发作时心电图记录为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但无尖端扭转现象,室速可由R-on-T引发,发作前未见心率、Q-T间期和心肌缺血改变。少数患者室性心动过速自行中止,多数患者需电击或药物才能恢复窦性心律。接受心脏电生理检查的7例中有4例H-V间期延长,7例均诱发出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同时诱发出心室颤动。这一病症被命名为Bru-gada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心室内传导阻滞主要反映束支、分支传导阻滞情况,即H-V间期主要反映室上性激动在分叉后束支、分支及浦肯野纤维网的传导时间,正常成人H-V间期为35~55ms,有认为当左束支传导阻滞时,H-V间期正常高限可达60ms。  相似文献   

6.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BBB-VT)、分支折返性室速皆属于His-Purkinje系统参与的室速,均属于大折返性室速.束支和分支之间,以及各分支之间折返途径可有多种组合,从而造成多种复杂的折返路径.BBB-VT周长往往小于300 ms,发作时可致患者发生晕厥,静息心电图常可发现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或束支传...  相似文献   

7.
一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无扩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基础,有明确的希-浦系统传导障碍,电生理检查可诱发两种室速:一种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内激顺序为左束支-His束-心室;另一种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内激动顺序为His束-左束支-心室。确诊为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通过消融右束支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8.
射频导管消融右束支治疗束支折返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郑晓群杨延宗高连君林治湖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心悸胸闷8年伴发作性晕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及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时均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室速时均伴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室性心率...  相似文献   

9.
一例患者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发作时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在行电生理检查时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替性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室性逸搏心律,立即临时心脏起搏并返回病房,患者房室传导功能恢复正常,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再次手术消融左侧隐匿旁道后,患者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消失,体表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窦性P-P间期0.80~0.84s,频率71~75次/min, QRS波群呈典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时间0.13s),其前均有低小心室起搏脉冲出现,P-R(V)间期固定为0.16s,且不以P-P间期的长短而改变,呈现“窦性P波-心室起搏脉冲-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QRS波群”,强烈提示该起搏器为双腔起搏器(心室为双极起搏),心房电极感知窦性P波后通过设置的P(A)-V间期触发心室发放脉冲,呈现VAT起搏模式。形成这种QRS波群有以下3种可能:(1)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伪室性融合波群:即该QRS波群由窦性P波顺传,存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室起搏脉冲与QRS波群无关,仅重叠在QRS波群起始部形成伪室性融合波群,此种可能性最大。(2)心室起搏脉冲引发心室起搏形成该QRS波群:一般情况下,双腔起搏器的心室电极大多植入在右心室的心尖部,引发心室除极所形成的起搏QRS忆波群呈类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当其起搏电极穿过室间隔植入左心室心内膜或误入冠状静脉的侧静脉所引发心室除极时,可形成类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QRS波群,但V1绝不会出现典型的三相波(rsR忆型),此种可能性极小。(3)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融合波群:即窦性激动与心室起搏激动共同除极心室形成真性室性融合波群,但以窦性激动控制心室为主;从P-R(V)间期固定,且不以P-P间期的长短而改变及QRS波群呈典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看,此种可能性较小。〈br〉 综上所述,本例心电图诊断为:(1)窦性心律;(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双腔起搏器,以VAT模式工作,其心房感知功能正常,而心房和起搏功能及心室感知功能未能评价;(4)伪室性融合波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